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日本东亚同文会广东支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99年,东亚同文会为了展开对华民间外交,介入在中国革新进程中日显重要的广东地区的事务,继续乐善堂和东亚会激进派的组织与活动,派人到广州设立广东支部,并派出6名留学生。他们设立事务所,联络士绅,开办东亚同文书院,向潮汕东文学堂派遣教师,取得《知新报》与《东华报》的响应,并计划与当地士绅创刊《东亚报》。1900年夏,正当其活动顺利展开时,东亚同文会本部突然宣布暂时撤消该支部。其背后原因在于广东支部各成员深深介入了保皇会和革命党在华南策划的勤王、独立等反清密谋,并力图通过以镜湖茶谈社为代表的一批省港澳革新人士,促成两派的联合大举。这与该会公开宣称的“保全中国论”形式上有所冲突。而革、保双方最终不能合作,令该会担心必败无疑的单独一方举事,会影响其在长江流域的布署乃至全会的事业。不过,广东支部的名义撤消后,其成员大都继续留在省港澳一带,表明东亚同文会内部不同派系的意见分歧,并未导致该会放弃在华南的利益以及对革保两派的关注和联系。由于该支部所负使命明暗参半,当事各方又有所忌讳,以致相关史实模糊不清,有关论著错漏较多。本文比勘中日各方的公私记载,重建信史之外,可见近代中外关系的大框架之下国家与社会的互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着眼于上海东亚同文书院的书院生,从书院生与上海、书院生内部(中国人、日本人、朝鲜人)的错综复杂的关系来探讨书院生的精神意识,以此来揭示东亚同文书院“五族协和”的欺瞒性和虚伪性。  相似文献   

3.
19世纪末,东亚同文会基于地缘政治和日本扩张在华权益的需要,为应对中国的瓜分危机祸及日本的局面提出“中国保全”的对华政策理念;至义和团事变,出于乘乱控制中国南方的需要,这个理念演变为“联邦保全”;“九.一八”事变发生后,该会为使日本的侵略正当化炮制了“亚洲保全”的新理念。日本对华政策理念的转变过程受国家利益的左右和驱动,这在近代日本民间团体的对华政策活动中颇具典型性。  相似文献   

4.
明代琉球中介贸易对东亚经贸活动的正常进行发挥了积极作用.其主要表现为琉球中介贸易的开展客观上使中日贸易得以延续,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贸易得以继续,朝鲜与中国、日本、东南亚国家的贸易得以维系.日本与东南亚国家的贸易得以发展,抵消了明朝海禁时期中国海外贸易衰落所导致的以中国海商为媒介的东亚经贸活动受阻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明朝时期的琉球中介贸易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中国海商在东亚经贸活动中的地位,作为一股新兴的海上贸易力量促使了东亚经贸活动的繁荣.  相似文献   

5.
清末民初,社会动荡,国力疲弱。各国列强为在博弈中占领先机,对中国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调查。日本由于地缘的接近以及文化上的渊源对此项活动更是心存偏执。在日"经略中国"的背景下,地处西南、环境闭塞的川渝也未能逃脱日本的深入踏查。其中,东亚同文书院学生的川渝踏查规模最为宏大且"业绩"斐然,近10年的调查成果被收录在《中国省别全志》第五卷四川卷中。对四川卷的分析,不仅有助于解构日本对川渝调查的进程脉络,还可以为川渝地区的历史地理、区域史研究提供资料信息。  相似文献   

6.
书法艺术是东亚文化的标志之一,东亚书法史是东亚文化史的集中体现.在中国、韩国、日本等国的古文献中,汉字不仅记录了东亚各国共同的文化特征,而且也记录了其共同的艺术--书法的审美历程.自古以来,在汉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书法艺术,成为东亚文明中独一无二并能骄傲于整个世界的文化艺术.书法艺术是东亚文化认同的纽带,古往今来,在东亚各国、各地区书法家的努力下,这条纽带由窄渐宽,为世界文化的丰富多彩做出了并仍在继续做出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明清时期中国小说大规模传播到了周边的朝鲜、日本、越南,直接促进了东亚地区汉文小说创作的全面兴盛.中国小说在东亚的传播与东亚各国汉语学习的旺盛需求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汉语学习尤其是汉语口语学习便成为明清通俗小说得以在东亚各国广泛流传的重要契机.对中国体制的模仿及文化崇拜,给中国小说在东亚的广泛传播带来了机会,也为东亚汉文小说的创作和发展创造了契机.正是在吸收和改编中国小说的过程中,朝鲜、日本及越南的汉文小说逐渐形成了各自的本土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8.
近代日本东亚高等预备学校是二战结束前中国留日学生接受预备教育的重要机构之一。该校初为松本龟次郎私人所立,但随着日本侵华野心的日益膨胀,日本当局通过经费投入、人事调整等直接和间接手段将该校操控于手中,并通过专业设置和校外活动等对中国留日生实施殖民教育,企图将其培养成“大东亚建设”的协助者,致使该校逐步沦为日本培植“以华制华”亲日分子的重要基地。深究东亚高等预备学校对中国留日生预备教育发生殖民化转向的实情,可明晰近代日本民间教育机构被纳入政府事业运行轨道的历史宿命之所以然,亦能得出留学教育要遵循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和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宗旨、对外教育交流需警惕国际非正常因素等结论。  相似文献   

9.
所谓“东亚新秩序”或“大东亚新秩序”不过是日本用以掩盖其称霸亚洲的侵略实质的代名词。它是日本“大陆政策”既定侵略目标中的重要一环。日本在推进“大陆政策”过程中,不断得逞,在实现其第二推进期目标,即吞并“满蒙”后,侵略野心更加膨胀,在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同时,妄想称霸亚洲。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军国主义分子便提出建立“东亚新秩序”,即确立日本在亚洲的霸主地位的理论,并为此大造舆论。当军国主义势力足以控制日本政局时,此理论进而演变为日本的基本国策,并付诸实施,其手段则是先外交后军事,但两者均以失败告终。日本企图建立“大东亚新秩序”的梦想也随之破灭。  相似文献   

10.
在东亚这一广阔视野下,对书院这一文化传统进行了综合考察,揭示了朱熹在这一地区教育文化中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及书院在其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并对东亚书院研究视角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军用会话教科书>是日本中国语学者杉武夫为策应侵华战争的需要,为在华作战的日本军人学习中国语而编撰的.这部军用中国语教科书有力地证明了二战期间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所进行的惨无人道的军事侵略.  相似文献   

12.
试析1874年日本对台湾的侵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74年日本借口琉球漂民事件发动对台湾的侵略,是近代日本对中国进行的第一次侵略,是日本对中国发动不断扩大的侵略战争的序幕。由于日本的狂妄野心、狡猾无赖和清政府的软弱妥协、应对失策,结果以受害方中国向侵略方日本赔款换取日军撤出台湾,对以后中外关系发展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东北沦陷时期,日本侵略者对中、小学教师实行检定制度,妄图以此将广大反"满"抗日的教师剔除出学校,迫使留用下来的教师尽力地为他们进行殖民主义的奴化教育工作。东北许多爱国的、有良知的教师对此采取多种方式,坚决地从事着反对奴化教育的爱国抗日的宣传斗争,日本帝国主义者的图谋最终归于失败!  相似文献   

14.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略中国,东北军奉行"不抵抗主义",致使日军在一夜之间占领沈阳,四个多月就占据了全东北。不抵抗政策造成东北军不战而溃,使东北山河转瞬沦陷;不抵抗政策给东北人民带来沉重灾难,给中华民族带来严重危机。事变前张学良曾主张武力抵抗,是"力避冲突"方针导致"不抵抗主义"的产生和形成。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20年代日本实施的“东方文化事业”启动,但随着日本国内侵华势力的膨胀导致中日两国关系日趋紧张,该事业成为日本单方主导的对华文化事业。在此背景下,1930年日本外务省文化事业部开始实施由“普通补给生”和“外务省官吏生”构成的第三种补给生制度。其中普通补给生可谓外务省最早派遣的学术型留华学生,他们以研究与中国相关的学术为目的,并带着明确的研究课题来华留学。他们在中国各大学旁听,并以私人身份或通过学会与中国学者进行学术交流,还开展了各类旅行活动,有些人在“七七事变”后直接参加了日本的侵华战争,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暴行。留学结束后,他们就职于文化、教育、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各界,遂成为20世纪三四十年代活跃在中日两国间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通过提交调查报告、发表论文、出版著作等方式充当日本侵华的宣传者和帮凶。总之,近代日本外务省派遣第三种普通补给生留华是日本实施其侵略中国战略的重要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盛京时报》是日本在近代中国创办的颇具影响的中文报纸。“九·一八”事变前后,该报与日本侵华势力密切配合,其报道与评论具有迷惑性和煽动性。在日本关东军的帮助下,“九·一八”事变后的《盛京时报》乘势扩张,成为东北第一大报纸。本文试分析《盛京时报》在“九·一八”事变前后的言论与作为,从中管窥在日本侵华进程中,日办华文报纸的性质与角色。  相似文献   

17.
日本侵华历史的罪证:满铁大连图书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满铁大连图书馆是为满铁国策会社业务提供参考的图书馆。该馆的设立是日本对东北文化侵略的一个重要举措,而且直接为其侵略战争服务。  相似文献   

18.
日本和福建的关系在1895年日本占领台湾后发生了重要转折,日本试图多方面在福建渗透其势力。力量不足时,日本对福建的图谋常受到列强牵制。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日俄战争奠定了日本在中国与列强争夺的基础,日本又能利用诸如“清末新政”等时机,快速在福建扩张经济文化势力和政治影响力,这也是近代甲午战后一段时期日本在中国大陆扩张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9.
华北事变后,日本侵略的不断加深对中国政局产生了深远影响,各股政治势力纷纷调整政策,两大政治集团中国共产党、中国国民党开始捐弃前嫌,一改敌视的态度,寻求对话与合作,使抗日救亡成为中国政治生活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20.
60年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一曲响彻云天的爱国主义赞歌。在民族存亡的危急关头,全国各民族、各阶级、各派政治力量、各阶层爱国人士,为了争取中华民族的生存和独立,空前团结一致,共御外侮,谱写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爱国主义篇章。中华民族虽饱经日寇蹂躏而终未亡国,其根本原因,乃是因为在中华大地上始终高扬着一面任何敌人都无法摧毁的爱国主义伟大旗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