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历史上新疆农业对水利的依赖程度一直非常高。用水季节,各用水主体之间存在水利纠纷。清代新疆地方政府建立分水制度,来调节共同用水和平均用水。此外,还采取多种措施,预防发生水利纠纷。这些措施包括:限制耕垦面积、分类安置分地安插户民、限制垦荒面积、增修渠道、调整行政隶属关系、实行轮作制度等。这些措施,对于缓解用水紧张局面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
雍正年间,清廷以陆路保甲制度为基础,吸收了清初差务船只管理的部分内容,在内陆省份设置水上保甲制度,其基本原则为船只编号、发给印票、互相保结,并将船户和渔户分别管理。这一制度在乾隆年间得到广泛推行。随着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水上交通日益繁荣,跨省区的经贸往来逐渐频繁,内陆船只的巨大流动性与连船编甲之间的矛盾逐渐体现。江西地方官员因地制宜,不断调整船户保甲制度的具体实施方案,依靠船行、埠头、塘汛等实现对船户的共同管理。嘉庆时期开始,江西地方继续实践船户保甲制度的基本内容,同时大力引入河保、巡河委员进行治安管理,但官方文件中已逐步减少对建设船户保甲体系的强调,民间力量自我管理和参与社会管理功能的失效,为之后的社会动荡埋下了隐患。  相似文献   

3.
李洪华  石伟 《兰州学刊》2008,(9):133-135
收继婚俗是我国传统婚姻陋俗之一,在清代这样一个少数民族的政权和封建社会末期的特殊时代依然比较流行。文章利用大量史料来论述清朝收继婚俗的表现,清代官方和民间对收继婚俗采取的禁止措施与效果,并分析了收继婚俗之所以在清代有令不行、屡禁不止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江新国  窦在祥 《南方论刊》2008,(10):30-31,29
加强对新形势下社会矛盾成因和特点的研究是正确解决这些矛盾的前提。为实现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建立健全化解社会矛盾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5.
《新疆社科信息》2009,(1):30-30
据2007年的相关统计,新疆每年考入内地的1.2万名学生中“回疆的不到1/6”,这表示我们每年有至少1万名优秀人才从考学关口就已流失。  相似文献   

6.
清代学政,弊端丛生,导致了大量学政案的频繁发生.尽管统治者历来重视学政制度的建设,不遗余力地推行高薪学政养康制度及改进学政考核制度,但收效甚微.其原因,最根本的就是由于学额所限而给各地学政提供了利益的驱动.在众多清代学政案中,《西域水道记》、《汉书西域传补注》、《新疆赋》等“西域三种”的作者徐松,在嘉庆时期所牵连的“星伯学案”是其中一个典型.  相似文献   

7.
清代女性诗坛十分活跃和繁荣,涌现了四千余位女性诗人,这是一个庞大的作家群体,在中国女性文学史乃至中华民族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一庞大的诗人群体凸显出若干总体性特征,即地域性、家族化、伉俪诗缘、多孀居者和边缘性等。这些虽属外部特征,但对进一步考察清代诗歌及其作家群体均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8.
古籍整理的过程包括影印、点校、注释、今译、辑佚、索引、编纂、古籍数字化等,其中标点是整理时不可或缺的环节,也是难度较大的环节.不同文体的古籍在标点时的方法有所不同.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宫中档乾隆朝奏折》《明清档案》等是清代奏折类文书档案,具有重要价值.整理其中与宁夏相关的奏折,在标点时,不仅需要了解奏折这一清代特有的官方文书特点,掌握清代文书专门用语,也要结合地域性,关注宁夏的地名等专有名词,并且要合理划分语言层次,具有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古籍标点,需要有目录、版本、考证、校勘等有关古籍整理的基本常识,再结合地域特征,规范标点,以免出现错误.  相似文献   

9.
经世思想一直被认为是学术的重要价值取向之一,这种意识的内涵与表现方式与当时的政治文化背景相关,所以具有强烈的时代性特征。清代,这种思想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发生嬗变,在清初、乾嘉和清末,史学经世思潮的表现形式和内容各有不同。清初,朝代初建,学者们力主经世之风,因而在史学思想上侧重于反对明末空疏学风,提倡实学;乾嘉年间,考据学盛行,加之文字狱的影响,这一时期的史学经世思潮相对淡化,注重考证校勘;清末,社会动荡,内乱外患,西方思想传入,经世致用思想又以救亡图存的全新面貌活跃在史学研究中。  相似文献   

10.
矛盾学说在西方哲学史的演化发展中呈现了一个从强调对立到注重同一性,再到确认非同一性的地位的过程。强调对立是古希腊哲学的一个特点,并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但也因此导致了僵硬对立的思维习惯;黑格尔则注意到同一性的重要性,深刻阐发了具体同一的思想,但却过分强调了同一性的重要性,走向了绝对同一;阿多尔诺思想的深刻之处在于他强调了非同一性在矛盾构成中的重要性,从而克服了西方矛盾学说的一个重要缺陷。  相似文献   

11.
军府体制下,因多种行政管理模式的施行以及民族、文化的多样,清代新疆的司法体系与运作呈现出突出的有别于内地直省以及其他边疆地区的多元性与复杂性,而军府衙门在司法体系当中的核心与主导地位又显现出清代新疆司法体系与运作的一体性。清末建省后,新疆行政建置统一于内地,多元法律的一体化在司法领域得到进一步推进。  相似文献   

12.
在康—雍—乾系列里 ,文体形式与内容没有内在逻辑的关联 ,也没有故事演进的暗示。当二月河坚持用古代小说的回目 ,而又将其功能转变为现代小说的“节”的功能 ,这种审美形式的现代使用或现代挪用的深层意味和多层意义就透了出来。  相似文献   

13.
赵葆惠 《齐鲁学刊》2001,(3):132-138
1760年,清政府完成了对新疆的统一后,为开发新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1)新疆建省前,伊犁将军为清政府在新疆的最高军事、行政长官,代表清政府总揽全疆各项军政事务。1885年新疆建省后,改革了军政体制,行省取代了军府制,实现了新疆与祖国内地行政制度的统一,新疆的治理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2)屯田置牧、发展贸易、开矿设厂、筑路兴学、培养人才、巡边守土。以上一系列措施对维护国家统一,抵制外敌入侵,都有着不可磨灭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4.
清末巡警部的成因有三:一是警政思想的传播及各地警政的经办,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二是规范各地警政建设,以实现集权中央;三是“吴樾一弹”成为最直接的诱因。巡警部的设立无疑是近代中国警政史上的里程碑,然而它的成立又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意味着一个新机构的诞生,而且也兆现了近代中国特定背景下社会历史的演进、人们思想观念的变迁以及中央与地方复杂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15.
文章根据作者在新疆喀什市民政局调查的1980~2003年间765起维吾尔族协议离婚案件档案资料,结合个体特征,综合分析了维吾尔族人口的离婚原因,探索其规律性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周轩 《西域研究》2004,(3):45-52
本文就涉及清代新疆流放人物的洋教案、回教案及民间宗教活动中的典型案例进行论述 ,认为这些教案反映了当时的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和文化冲突 ,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新疆城市化总体水平低;新疆城镇结构是小城市多,大、中城市少;新疆城市间距离长,且布局分散;新疆城市职能趋同性强;新疆城市分布既不合理,也不均匀,北疆地区城市多,南疆地区城市少。  相似文献   

18.
清末新疆的最后一批流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轩 《西域研究》2002,(4):43-50
古称西域的新疆 ,自清乾隆朝统一之后 ,就成为重要的流放地 ,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本文主要依据宣统初年新疆巡抚联魁的遵旨查办官犯奏稿 ,论述清末新疆的最后一批流人情况。  相似文献   

19.
清代新疆商屯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乾隆二十六年至道光八年(1761~1828年),这一时期由于各种社会因素,商屯主要集中在天山北部的巴里坤、乌鲁木齐及所属州县及伊犁一带。第二个阶段从道光八年至同治二年(1828~1863年)。这一时期由于南疆政局的需要,商屯在南疆也逐步开展,但规模不大。到了清末,战乱多发,社会动荡,新疆的社会经济遭到前所未有的打击,商屯这一屯田形式也逐渐衰落。  相似文献   

20.
清嘉、道年间的士习特点,总的说来可概括为两点:一是无实无用,嫉贤忌能;二是少廉寡耻,唯利是求。这主要是由清王朝的衰败、极端的专制主义、官场风气的败坏、以八股取士为特征的科举制度的腐朽以及汉学考据之风盛行等原因造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