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关于世界历史的理论历经实践检验,为全球化进程所印证,为风云变迁的近代中国史生动呼应.世界历史的衍生遵循生产力发展规律,演化和发展取决于生产力发展规律.这一进程中,始终存在着两大阶级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可能有时会缓和但最终不可消除的矛盾和斗争,导致资本主义在全球终将陷入困境,世界历史和全球化发展的最终归宿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和人类解放.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在探索人类社会制度发展演进的规律和机制时,逐步形成了其制度变迁理论。制度起源于人类的分工与交往,推动制度变迁的主体是一定社会关系下的人,制度变迁的动力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一定社会关系下人们的物质利益冲突;意识形态作为制度变迁的共有信念,预设了制度变迁的路径,保证了制度的合法性。制度变迁的方式是质变与量变、渐进式与激进式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的"跨越"设想是其东方社会理论中的重要内容,为俄国等东方国家的社会发展提供了一种历史可能性.俄国、中国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马克思的"跨越"设想由理论变为现实,在实现了社会制度的跨越之后,在全球化和信息经济的时代背景下,生产力如何发展就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而生产力跨越式发展这种新的发展模式是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4.
诺斯与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和制度变迁动力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道格拉斯·诺斯是新制度主义在经济史学方面的代表。他从总体上说是一个制度变迁动力的多元论者,但又视人口变化是制度变迁的最终动力。本文对诺斯关于制度变迁动力的解释与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动力的理论进行了比较,说明诺斯对马克思的生产力一元动力论的批评,即过分强调技术进步、缺少解释技术进步速率的理论,是缺少根据的。本文以有关史实证明,诺斯以人口增减为基本动因对所谓“两次经济革命”的解释是不成立的;不可更改的历史事实始终对马克思的一元论唯物史观提供着坚实而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5.
两大制度变迁理论的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和诺斯都是社会制度变迁理论或社会发展理论的主要代表.通过两种理论不同分析框架及其关于社会制度的起源和本质、社会发展和制度变迁的动力与途径的理论比较,系统分析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的差异,提出我国的制度建设应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制度理论为基础的前提下,吸收西方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中科学、合理的成分,有利于加快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制度.  相似文献   

6.
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国家职能理论。中国共产党探索国家职能,按照"国家本质—国家职能—政府职能—职能体系"的过程逻辑,依据不同时期党和国家中心工作进行机构设置与调整,进而实现了职能转变,体现了国家阶级统治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的分配变迁过程。在此进程中,厘清了国家阶级统治的本质属性与国家的阶级统治职能;在解放发展生产力进程中剥离了政府职能,细化了经济社会管理职能;构建成熟系统的制度体系,依法全面正确履行国家职能;始终坚持"站稳人民立场"履行国家职能;在创新和发展国家对内职能的同时,也积极扩展了国家的对外职能。这是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不断创新和发展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  相似文献   

7.
论社会经济结构的本质及其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制度经济学强调制度在社会经济结构形成和调整过程中的作用,但这些理论在解释历史实事时,存在相当大的局限性。经过比较诺斯的新经济史学和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对社会经济结构的本质及其变迁的解释,指出社会经济结构的形成首先应该归因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而社会经济结构变迁的动力则来自于对生产力起推动作用的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著作中对"个人"的论述,主要是指个人与社会、个人与群体、个人与类的相互关系中的个人,是以阶级群体、整个人类对美好未来、美好社会制度的追求与建立为背景、框架和前提来进行论述的.这是马克思个人问题研究的真正逻辑出发点,也是马克思人学理论与其他一切人学理论的本质区别.马克思的"个人"是"社会中的个人",强调的是个体作为社会存在物与社会发展目的的根本一致性.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的社会阶级理论、阶级分析法没有过时,仍然适合分析当代中国的社会结构,但必须根据时代和实践的变化进行发展、创新.在当代社会转型期,应坚持阶级分析和阶层分析相结合.实践表明:中国已有"中间阶级"产生的趋势.因此,必须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注重平等和福利,完善分配制度和社会管理,从而建立起以"中间阶级"为主体的现代社会阶级、阶层结构.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中蕴含着深刻的制度变迁思想.诺思是当代制度变迁思想的集大成者,诺思承认并尊重马克思的制度变迁框架,但是又宣称自己的思想超越了马克思.那么,究竟是马克思的制度变迁思想具有充分的说服力还是诺思的理论更胜一筹,就需要我们系统地分析二人思想的异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