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能否从本体论的角度理解和把握马克思哲学,取决于如何理解本体论。本体论又有传统和现代之别,传统本体论和现代本体论有狭义与广义之分。马克思认为实践就是存在的终极形式、价值的终极基础和认识的终极根源,马克思哲学作为广义的现代本体论是实践本体论。  相似文献   

2.
以周敦颐的无极而太极的本体论思想为主旨,考察了无极、太极的思想渊源,提出了对无极而太极的本质的理解,分析了无极而太极的本体论价值,认为圣人境界即是人与无极而太极完全合一之境界,并论述了其历史贡献及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3.
作为生活于时间和空间中的有限存在者,人总希望在有限的时空之外寻找到无限的宇宙本体或精神寄托,以实现自己的终极关怀,于是形而上学便成为一种永恒的诱惑。正是在这种诱惑的驱使下,历史上的哲学家们才制造出了自然本体论、神学本体论、道德本体论、历史本体论、情感本体论等各种各样的形而上学命题。然而不幸的是,人类的理性并不具备超越时空去探索超验本体的认识能力,我们也便无法建立一种具有学理依据的形而上学。通过认真的分析,我们不得不承认:自然本体论是不可能的,神学本体论是不可能的,道德本体论是不可能的,历史本体论是不可能的,情感本体论也是不可能的。本体如果存在,那也只能是信仰的对象而非认识的对象。正如我们没有权利把信仰变成知识一样,我们也无法将本体论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形而上学。这便是"本体论",即所谓"第一哲学"的尴尬处境。  相似文献   

4.
郭象对庄子的本根之道作了消解,并对他之前的"无"本论和"有"本论进行了自觉的考察,进而提出了他的"独化"论,并以"有",即具体存在物作为独化的主体。同时,他提出了一个相因范畴。此范畴有两层含义:其一是表相互参照义,其二是表相互联系义。相因范畴的存在表明郭象的"独化"论并非是在绝对的意义上讲的。而"有"之所以能够相对地独化,则是由"有"的自性,即"有-无"性决定的。郭象的"独化"论是一种具体本体论,它解决了本体之所以能够自本自根的问题,是区别于王弼"无"本论的共相本体论的。  相似文献   

5.
6.
人的功能性,是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体系中的论证主线。这条主线贯穿着幸福、德性、善等重要原则的论证,由此其伦理学可称为本体论伦理学。本体论伦理学一直面临着事实和价值无法统一的困境。但亚里士多德对善的定义不仅是价值性的,而且还包含着事实性的意义,最终善作为终极目的,不仅代表一种价值取向,也同样出于人的卓越的自然性目的,这使他的伦理学具有较完整的体系。  相似文献   

7.
科学论是胡塞尔的重要思想,也是现象学哲学的核心概念。胡塞尔在《观念III》中以自然科学为例,探究了自然区域内科学论的两个基本主题,即不同科学之间以及自然本体论与现象学之间存在何种联系。本体论关注的是本质间的结构关系,它是胡塞尔哲学的核心课题之一。但科学的基本概念,本质及本质间关系,甚至整个对象区域的基本公理,都只能在理性现象学的语境中才能获得最终理解。通过现象学的阐释,可以发现本体论与现象学论题之间的交互性,然而整个科学论的奠基关系只能是单向度的,即现象学原则上独立于本体论,但本体论的证成却必须绝对地依赖先验的、构造的现象学。  相似文献   

8.
唯物主义本体论的哲学猜想及其验证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物质实体论、“客观实在论”物质观和实践关系(实在)论。  相似文献   

9.
李泽厚是实践美学的创始人和最重要的学者,因此,对实践美学哲学基础的检讨将围绕李泽厚而展开.关于实践美学的哲学基础,李泽厚已经在很多地方说过,那就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本体论(他也称之为人类学历史本体论).“实践”是李泽厚哲学和美学的核心范畴,而“实践”原初的也是核心的内涵,在他那里指的就是人类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进行的物质生产活动,也即物质劳动.因为突出地强调工具的制造和使用在人类物质生产活动中、进而在人类整个活动中的基础性地位,所以,李泽厚的人类学历史本体论,实质就是人类学工具本体论.工具本体论哲学不是全面解释人类历史进程和社会结构的合适理论,尤其是对种群生产在人类存在的本体论地位的无视,使其存在严重的理论偏误.如果李泽厚的实践哲学补上另一条腿——种群生产本原论,他的理论大厦也许要稳固安全得多.而在逻辑上,这是完全可能的,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已经这样做了,在他们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最终表述里,实践概念本身就包含有种群生产的内涵,只要回归这个最终表述,实践哲学就能够顺理成章地弥补这个缺失.  相似文献   

10.
韩愈在汉代经学向宋明理学转型的背景下从形而上的角度探讨儒道,具有探求本体的意义。通过与刘勰、朱熹等人文道观的比较可以看出,韩愈修其辞以明其道的论述中,道与文依附于君子这个实体真正形成了本末、体用关系,道是君子对人生、社会的理想和精神追求,文则是对这种追求的表达,形成了真正的文学本体论。这样的文学本体观念不仅使韩愈等人散文创作获得成功,也在后世乃至当代得到延续,为我们认识和继承古代散文的传统、更好地把握散文发展的古今演变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11.
徐訏创作是“反思文学”与哲理的“艺术直观”,其精神聚焦在于人性自由与存在自由、对必然性的追寻、拓展生命与求索宇宙本体,归根结底追求的是“人的自由”。徐訏创作中求索自由的两条路向是由康德指示的,但徐訏以多重自由观打破了康德局限,且有极其先锋的表现。此外,徐訏文学话语空间呈现出“揭批系统—创化系统”的构型,系统中出现复调主题、“我—你”模式、“跨国生存空间”结构与“宇宙空间”,是“有自由意味的宇宙形式”。  相似文献   

12.
《老子》一书论及的“气”为后世道家乃至诸子思想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宋代理学兴盛之时,张载使得气具有广泛的包容性.这里老子与张载之气有了跨越时空的关联,老子认为气是阴阳之气、精元之气;而张载认为气是承接太虚与万物的重要形态,阴阳之气运动化生万物,同时气在运动变化之中又将天道、人性以形态化体现出来,他将老子的气论哲学深化阐发,自成一体,创立气学,后世影响颇深.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理气之辩,经历了五百多年的漫长历程。贯穿于其中的是理本论与气本论哲学绵延数百年的争辩、诘难、冲突、融合与汇流。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二程最早由理统气、由理训气,罗钦顺则对程朱派的理气论进行了哲学重构,理本论嬗变为气本论,理学已被气学悄悄兼并和整合,这是宋明理学史上一个重大哲学转向。罗钦顺从程朱营垒内部颠覆了理学体系,进而与张载和王廷相气学前后呼应。罗钦顺在中国思想史上地位的确立,在其理论方法层面,既源于错看,也来自多年参悟基础上发先儒之所未发。  相似文献   

14.
在朱子的形而上学体系中,理是其形上学的终极范畴,理内化于万物就是性,朱子称之为天理之性。人由理和气结合而生成,气有清浊,故人有善恶,此即人的气质之性。然而"气之清浊"又从何而来,朱子并没有追问。一般来说,气既然有"清浊"之别,可见气已经落入经验世界中而成为存在者(物)。既然一切物莫不统摄在其"天理"之下,至善之天理何以开出恶浊之气,这在朱子哲学中显然是一个两难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中国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都经历了从认识论向本体论的跨越。卢卡奇把社会存在当作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从这种本体论出发讨论了审美(艺术)特性,但他的本体论没有给自然留下应有的位置,因而没有对自然美,对美的感性本质做出合理的说明。李泽厚把他的本体论叫做人类学本体论,并把审美与艺术置于人类本体之上。但是有关“工具本体”与“心理本体”的二元设定,使它失去了内在的统一性,并最终导致了美与美学本身的解体。  相似文献   

16.
无论从应用来看,还是从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来看,数学知识的威力都不可小觑。对于这种威力的来源一直以来却有着本体论和方法论的不同阐释。值得注意的是,布鲁尔对于数学知识本性的彻底社会建构论,更深入地批判了科学普适性信念,从而改变了包括数学知识在内的科学传统形象。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尝试将社会结构和法律制度结合起来探讨中国古代社会秩序的生成机制和生成过程,重点考察了中国古代法律制度如何从礼刑分离的礼制过渡到法家的法制、最终形成礼法合一的社会基础。并且指出,中国法律制度的演变过程和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是相互适应和相互推进的。  相似文献   

18.
武进李兆洛出生寒门,而天资聪敏、刻苦过人,在学术与文学方面取得了丰厚的成就,在清代嘉道间为海内名儒,世所景仰.从家族文化的角度切入,对李兆洛为人为学的特质,李兆洛的古文理论和古文成就,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发现,李兆洛为人、为学,素称"通脱",而论文、为文则主"性情","通脱"与"性情"在李兆洛身上融为一体.其在古文理论上,以"性情"为统摄,注重为文有法、有神;在创作上,重雅信、温润与庄肃之作文法,更以"性情"相统,藉法而传神,所为文章佳者,学古而不貌古、预流切时而不媚时、才学深广宏通而不矜能率夸.由于他在文学理论与创作上的成就,被称为古文"阳湖派"代表作家之一.  相似文献   

19.
汉武帝"遣楼船将军杨仆从齐浮渤海",对于朝鲜置郡有重要作用.这一行动,是航海史、军事史上的重大事件.由"从齐浮渤海","楼船将军将齐兵七千人先至王险"等记录,以及渤海"楼船军"基地位置的推定,可以了解东亚海路交通进步的历程,也可以增进对当时齐人海洋开发能力的认识.历史事实告诉我们,战国至于西汉时期山东半岛地方的文化优势和文化强势,除了儒学的丰厚内容和广泛影响而外,还表现为航海技术和海洋学的先进.  相似文献   

20.
在陶渊明现存一百二十多首诗歌中,涉及"固穷"安贫这一主题的竟占三分之一强,这是他的独创。以《咏贫士》为代表的表现"安贫乐道、固穷守志"的诗歌,真实反映了诗人晚年贫困交加的生活状态和复杂激烈的内心矛盾,抒写了对生命孤独的体验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表达了与士族社会决裂的不屈服的决心和高洁豁达的人生态度,是构成陶渊明的"金刚怒目"式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他后期创作沉郁豪放的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