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回脉 《决策探索》2005,(2):25-26
近读史书,搜集了不少古人先贤们做人、为官、治国、倡廉之道,本着“以史为鉴”的目的予以整理。  相似文献   

2.
正古往今来,一代王朝之兴盛,必离不开一代明主与贤臣。纵观中国历史上之显盛王朝,均有圣明君主之谋国兴业,贤明臣子之忠君效国。初唐时期的"贞观之治"被后世大为称赞,一代名相房玄龄光耀于史册,他的为官侍君之道亦流传至今,为后人树立了光辉的典范。当今社会,领导干部应学习先贤为官之道,从中汲取精要,严格自律,不断提高自己的领导能力和领导艺术水平。唐太宗李世民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繁盛气象,这一盛世自然离不开李世民的雄韬伟略,然而更有赖于其身  相似文献   

3.
当我们为成长的烦恼所困扰时,翻开历史,年轻干部陆逊的为官之道,也许可以给我们带来一些思考与启示. 陆逊(183-245),字伯言,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历任吴国大都督、上大将军、丞相.陆逊从一名普通幕僚做到统揽吴国军权的大都督,仅用了15年时间.提升之快,可谓蹿升.撇除他是孙权之兄孙策的女婿这个特殊因素外,陆逊官运亨通和他个人的目标志向、人格魅力、为官之道也密不可分.归纳起来,陆逊"成长无烦恼"的秘诀主要有四.  相似文献   

4.
曾国藩是个颇有争议的历史人物,褒者说他是"立德、立功、立言"的"千古一完人";贬者说他是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刽子手.褒也好,贬也罢,有一点是得到大家公认的,那就是他在修身养性、治家教子、琢磨为官之道方面确有独特见解,而且自己也能身体力行,做到洁身自好.  相似文献   

5.
清正廉洁是从政之本,为官之要也是领导干部最起码的职业道德,如何才能做到防腐倡廉?重点要健全三大机制。本文对此试作分析。  相似文献   

6.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任中共福州市委书记时,就在深入地思考为官之理。他在刊发于《领导科学》杂志1990年第9期的《为官之道》一文中深有感触地说:"为官之理在于讲奉献。这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想当官又想发财是十分危险的。有些人当了官,就以权谋私,结果一失足成千古恨。古时候说‘无官一身轻’,想当官  相似文献   

7.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当今,学学古人的为官之道,可以净化官场,改进作风,提高执政能力,提升官员的人格品位。所谓为官之道,就是为官之人跻身于官场的一般原则、方法  相似文献   

8.
正官职乃天下公器,为官须恪尽职守;民为邦本,为官尽职的根本在于为民造福。习近平总书记在担任福州市委书记时,曾在1990年第9期《领导科学》杂志上发表过《为官之道》一文。他指出:"为官之本在于为官一场,造福一方。"造福一方就是造福于民,这是对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深刻体认和笃诚践诺。重温习近平总书记二十多年前关于为官之本的精辟论述和慷慨情怀,仍然令我们深受教益、备受鞭策、激情奋发。  相似文献   

9.
曾国藩是个颇有争议的历史人物,褒者说他是"立德、立功、立言"的"千古一完人";贬者说他是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刽子手。褒也好,贬也罢,有一点是得到大家公认的,那就是他在修身养性、治家教子、琢磨为官之道方面确有独特见解,而且自己也能身体力行,做到洁  相似文献   

10.
清初理学名臣汤斌,历经顺治、康熙两朝,三次出任地方大员,政绩显著。汤斌两袖清风、正己率属,公正执法、办事高效,以民为本、体恤百姓的为官之道与当下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他的为官之道和领导艺术值得领导者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朱屹  杨建新 《领导科学》2012,(33):47-49
贞观盛世的出现,有很多原因,也有许多人的功劳,但功劳最大的应该是两个人:一个是唐太宗李世民,另一个就是贞观盛世的第一位宰相房玄龄.可以说,正是唐太宗与房玄龄的珠联璧合,才成就了贞观盛世 房玄龄追随唐太宗三十余年,从马上打天下到马下治天下,堪称唐太宗的股肱之臣.在云谲波诡的宦海中,房玄龄从记室参军做起,直至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唐宰相,可以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不倒翁.房玄龄的人生轨迹给后人一个重要的启示:既工于谋国又善于存身者,方称得上智能之士否则,只能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了. 那么,房玄龄又有怎样的存身之术与谋国之道呢?  相似文献   

12.
"和光同尘"为官之道的正解旨在造福于民、少私寡欲、宽容善下。当然,人们对"和光同尘"为官之道也存在惯常误解,与世无争被误解为置身事外不作为,不露锋芒被当作畏首畏尾无能力,团结宽容他人被看作拉帮结派谋私利。因此,为官者要消除种种偏见、成见,做到德才兼修,以民为本;无为而治,顺其自然;良性竞争,团结合作。  相似文献   

13.
从几年前被网络曝光抽天价烟的南京市某区房管局局长周久耕,到近期被网络讽为"表哥"的陕西省安监局局长杨达才以及被称为"房叔"的深圳某区城管分局政委蔡彬,一批抽名烟、戴名表、住豪房的"高调"官员纷纷被查落马.这在充分彰显网络舆论的强大监督功能的同时,也使得"低调为官"很快成为一些官员的自勉和彼此间的忠告."低调为官"当真是网络舆论监督下的为官之道吗?  相似文献   

14.
正官员的言论基本能反映他们的从政理念、政治立场,当然,我们也要具体考察官员的政治实践和具体行为。对于主张"知行合一"的王阳明来说,我们可以从他的言行中体察他的为官之道、从政之德。王阳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自号阳明子,故亦称王阳明,是我国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  相似文献   

15.
<正>当我们翻开历史,晚清名臣张之洞的为官之道以及他彪炳千秋的功业,穿越历史的时空,仍然激励着后人。一、为官之首要:忠正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出身于官宦之家。他由科举步入仕途,历任学政、巡抚、总督、大学士、军机大臣,是晚清政坛上活跃了半个世纪的风云人物。  相似文献   

16.
马吉樟是晚清民国时期的一名重要官员,在当时动荡多事之秋,他重视慈善教育、有远见卓识、尚忠诚气节,因而能在仕途中顺利进退,受到褒扬。他积极的为官之道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7.
曾国藩曾把李鸿章与清代著名学者俞樾(字荫甫)作比较,说"李少荃拼命做官,俞荫甫拼命著书"。"拼命"二字把李鸿热衷官场、醉心仕宦的面目刻画得极为贴切。李鸿章官居极品、位极人臣,历几十年而不衰,显然得益于他的为官之道。  相似文献   

18.
曾国藩曾把李鸿章与清代著名学者俞樾(字荫甫)作比较,说"李少荃拼命做官,俞荫甫拼命著书"。"拼命"二字把李鸿热衷官场、醉心仕宦的面目刻画得极为贴切。李鸿章官居极品、位极人臣,历几十年而不衰,显然得益于他的为官之道。  相似文献   

19.
陈平是汉初著名的政治家、谋略家,六出奇计,辅佐刘邦建立西汉王朝。然而,刘邦却说陈平"智有余,然难以独任"。但他蛰伏隐忍,赢得吕后信任;伺机而动,联周灭诸吕;明确职守,独称贤相,稳定局面,成就文景之治。陈平的为官之道为当今领导干部发奋图强、逆流而上、造福百姓等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用别人来当自己的镜子,可以鉴知自己的得失是非,迅速地进行查漏补缺,还真称得上是个简洁方便的办法.据记载,最早找到这面人生之镜的是素有雄才大略之称的唐太宗.他善于听纳谏议,闻过而改之.大臣魏征以纠错指谬为自己的职责,唐太宗有不对的地方,他立即不留情面地指出.由于他敢于直言极谏,因而使唐太宗避免了很多失误,贞观一朝的政治清明也是有史可鉴的.当魏征死去以后,唐太宗不由得感慨地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一死,我丢失了最好的一面镜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