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赵丽 《社区》2009,(7):49-50
每当我走在社区的大街小巷,总会不断地有人同我热情地打招呼,那一张张熟悉的面孔,一句句亲切的问候,总让我的心里充满了温暖和自豪。在社区工作了6年,我熟悉了这里的每条街道、巷陌,与这里的居民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相似文献   

2.
史芳芳 《社区》2009,(31):49-49
时光匆匆,一转眼我在社区已经工作了8年。这些年,我对社区工作由陌生到熟悉,由力不能及到完全胜任。现在,每当我走在社区里那一条条熟悉的大街小巷,看到那一张张热情的笑脸,听到那一句句亲切的问候,我总在心里感到无比自豪。回顾在社区工作的这段时光,使我深刻感受到,只有真心实意为居民服务,才能做好社区工作。  相似文献   

3.
有一次,我在社区里遇到了张奶奶用轮椅推着老伴李爷爷,看到张奶奶吃力的样子,我急忙上前搭把手,接过轮椅快速地往前推去。轮椅上的李爷爷惊恐地大声呵斥:慢点慢点。尽  相似文献   

4.
杨勇 《社区》2003,(19):40-40
曾听说过这么一句形容居委会的话——“一间小屋子,两张旧桌子,四个老婆子。”初次听到这话也没什么特别的感触,只是觉得这话有点调侃。这次被市委组织部指派到社区担任创建文明社区指导员,在基层社区与居委会同志一起共事之后,使我对居委会办公条件之简陋、工作之繁杂辛苦有了切肤之感。  相似文献   

5.
阿炳 《社区》2012,(6):50-51
妈妈感动坏了,激动地说:“你们真是把我当做自己家人一样,我再也不乱跑了。”社区干部每天给张妈妈送饭,空饭盒也总是由耿大爷第二天早晨送回社区,风雨无阻地—直坚持了两年多。在耿德臣、石玉英老两口的带动下,他俩的女儿耿金凤也加入到照顾张妈妈的行列中来。逢年过节,耿金凤给父母做了什么好吃的,总是记得给张妈妈也送一份。  相似文献   

6.
宗翔 《社区》2013,(7):41
2012年5月,我被调到新成立的盛世华城社区担任党支部书记。面对这个刚刚诞生的"陌生人社区",为了尽快开展工作,我开始借跟随物业公司上门收取物业费的机会熟悉居民,了解居民。一天晚上,我跟随物业公司服务人员来到业主洪明安家中收取物业费,当物业公司找他钱时,他一眼就发现其中一张20元的纸币是假的,原来他是银  相似文献   

7.
贾向蔚 《社区》2014,(31):43-43
转眼间我已在荣巷社区工作七年了,在叹息青春年华易逝的同时,我对社区工作这份隋愫,却如同一壶煮在温火上的清粥,越来越浓。我到社区工作的第一天,就遇到一位老人,60多岁了,请我给她办理退休工人转接手续,那天负责退休管理工作的负责人正好出去开会,我全身冒冷汗,手忙脚乱忙了半天,可是仍毫无头绪。于是我只好抱歉地对老人说,我还不熟悉,麻烦您明天再跑一趟吧。  相似文献   

8.
经过层层选拔,我于2008年8月正式成为一名大学生社区干部,在跟随社区前辈做了一些工作后,我对社区工作由完全无知到慢慢熟悉、了解。我们社区紧邻"纺织大世界",流动  相似文献   

9.
郭青青 《社区》2009,(22):47-47
经过层层选拔,我于2008年8月正式成为一名大学生社区干部,在跟随社区前辈做了一些工作后,我对社区工作由完全无知到慢慢熟悉、了解。  相似文献   

10.
去年母亲节的时候,我照例给母亲写了一张贺卡,送上节日的祝福。最后剩下两张,一张留给刚做了母亲的自己,另一张则寄给了婆婆,信笔写上一句:“但愿这一张贺卡给婆婆平淡的日子带来一份意外的惊喜。”贺卡寄出去以后,很快被我淡忘了。直到有一天婆婆从大老远的乡下跑来,异常高兴地说收到了我的贺卡,这时我才记起曾给婆婆寄过一张贺卡。婆婆絮絮叨叨地说着,大致是夸我细心,懂得她的心事,心里有她这个婆婆,说我是她的好儿媳;还批评一些年轻的媳妇眼里只有母亲没有婆婆,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和婆婆斤斤计较。在婆婆眼里,我简直就是十全十美。一张…  相似文献   

11.
孙星 《社区》2012,(1):38-38
大学毕业后,我在社区工作已经整整3年了,在这一千多个日日夜夜里,我尝遍酸甜苦辣咸五味,但是我不后悔,因为每天当我迎着旭日,走在社区的每个角落,看到的都是一张张扬起的笑脸,听到的是一声声亲切的问候,一种幸福、欣慰的感觉时刻溢满心头。当然,在社区工作的日子里,最难忘的还是通过我的努力,让原来枯燥的社区工作变得更有活力,更加精彩。  相似文献   

12.
侯玮 《社区》2013,(7):32
2009年,我进入韭菜园街道军区社区工作,从一名公司职员变身为社区工作者。为了提高居民对文明创建的知晓率和支持率,我们制作了第一期社区报。看着平日里的工作都跃然呈现在一张张印刷精美的纸上,大家心里都有说不出的兴奋,拿在手上不停地翻看。然而,在我们给一户居民上门分发报纸的时候,听到的却是她的冷言冷语,"社区不是负责清理‘牛皮癣’的吗?怎么  相似文献   

13.
陈红 《社区》2011,(2):18
在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新碶街道芝兰社区,一提到姚涓芳老人,大家都能说两句,尤其是老年人和青少年,更是滔滔不绝,对她特别熟悉。一位已过古稀之年的老人,在社区的"名气"为什么这么大?  相似文献   

14.
文国清 《社区》2010,(28):42-43
桑园南社区的5位居民,用脚当尺予,绘出了详细的社区地图,连一些小区里的消防通道、化粪池等都作了标注。社区里有些居民楼建得特别乱,连熟悉社区的人有时都难找到,现在,哪儿污水外溢了、哪儿不幸发生了火灾,通过这张地图,就能很准确地为消防、市政等部门指路,大大节省了救灾时间。  相似文献   

15.
孟谦 《社区》2011,(15):1
记得曾在北京大安澜营社区采访过一位社区书记,当时谈起胡同社区的居民情况,他说一两句说不清,你跟我"串个门儿"就清楚了,他管这叫"下户"。大安澜营社区  相似文献   

16.
晨练是交友的好场合,经常在一起晨练的老头子、老太婆慢慢就熟悉了,从打招呼到开始互相问好,到开始攀谈,直到成为无话不说的好友。我见到一位老头儿,人总是乐呵呵的,见什么人都能聊上几句。就是一群老太太聚在一堆儿,他也能插进去,说两句笑话。我去晨练就顾自己练,很少与人打招呼。虽然每日见面,互相都认得,但没想到要相识和交谈。当然,人家跟我打招呼,还是要礼貌地回敬几句。前面说的老头儿和我聊上了,知道了他的一些情况。老人曾在一兵工厂当司机,  相似文献   

17.
张远远 《社区》2013,(34):43-43
我来到社区工作的时间不长,对很多居民都不太熟悉,但是,在最近的几次入户走访中,我熟悉了社区的几位空巢老人,也对社区里的一些志愿者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周迎春 《社区》2004,(18):41-41
记得一年前,辞去工作后的那份惆怅尚未消除时,恰逢秦淮区招聘社工,我便抱着一线希望报了名。经过数轮测试,我终于踏上了社区工作者这个平凡的工作岗位。分配时领导对我们说:不要将社工与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份报纸、一杯茶简单地联系在一起,要想做一名合格的社区工作者,应做  相似文献   

19.
六月的小鸟     
“小鸟在前边带路,风儿吹向我们……”时光走进美丽的六月,听着这熟悉的旋律,心中就像有一只小鸟在轻啄,仿佛在诉说着六月的思念,传达着六月里的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一张张熟悉的脸庞,一句句热切的话语,一道道信任的目光。六月,多么美好!六月,有小鸟轻舞飞翔,有笑容绽露芬芳,有心绪放飞,有激情奔放。六月的阳光点击心灵的窗口,六月的暖风鼓荡起我们的胸膛。这一切的美好,都是因为你——“六一”儿童节,把我们——教师和学生一齐融  相似文献   

20.
陈红 《社区》2011,(3):18-18
在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新碘街道芝兰社区,一提到姚涓芳老人,大家都能说两句,尤其是老年人和青少年,更是滔滔不绝,对她特别熟悉。一位已过古稀之年的老人,在社区的“名气”为什么这么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