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国老百姓大多注重晚餐,早餐可以走着吃,午餐可以站着吃,惟晚餐习惯于回到家里笃悠悠地享用。白天一家人都“飞”出去上班、读书,到了晚上“飞鸟归林”,故而晚餐成了一家人沟通思想、交流感情、共享天伦之乐的“黄金时  相似文献   

2.
苏亦工 《人文杂志》2002,1(1):39-43
法律经常被解释为人类的意志 ,不同的志向可以创造不同的法律。中国古代的法律向称“王法”。“王法”的设立是基于帝王之志 ,而所谓帝王之志 ,不过是一种无穷大的私心 ,力图由一个人、一家人或一种宗派势力垄断政权、把持天下、包揽一切资源的产物。真正的王法真正的儒者宽恕之道 ,用现代术语来表述 ,就是要保障每个人的权利 ,实现公平和正义。  相似文献   

3.
崔丽 《家庭科技》2014,(1):10-11
四海皆兄弟,相邻一家人。邻里之间相互帮忙,和谐相处,是邻里和睦之要。生活中,除了家人和同事,邻居算是最常碰面的人。如果能把邻居处成好朋友,让“亲朋”住在对门,这该是多么惬意的事啊。让我们来看看美好邻居的“诞生记”——  相似文献   

4.
家里人多,长幼不齐,生活习惯、说话方式各不相同。一家人要想和睦相处,言谈举止的得体十分重要,说话也成了不大不小的问题,舌头稍不注意就会闹出尴尬甚至误会,于是我们夫妻说起了悄悄话。这也许是一种说话的艺术,不过也经历了一个小小的适应期。 一次,丈夫稍不慎,“亲爱的”脱口而出,老人闻听一  相似文献   

5.
如果真的全面放开二胎,那本来多出来的房子恐怕要变少了.为了买房子不惜把父母和自己后半辈子的幸福都搭进去的“80后”房奴迷茫了:为了避免下一代遭遇同样窘境,是不是要帮他/她提前抢购房子? 从多得住不完,到可能没房住 因为计划生育政策,“00后”被认为是最不缺房的一代——父母有1套房,祖父母、外祖父母也各有1套房,这样算下来,一个人可以继承3套房.如果他/她的配偶也有3套房,一家人就有6套房.  相似文献   

6.
路,并不遥远     
夕阳的余晖透过树的缝隙,星星点点地洒在村旁的小路上。疲倦的鸟儿在空中展翅,开始归巢。清风吹动了芦苇的叶片,发出沙沙的声响。吃过晚饭,同往常一样,我们一家人出去散步。刚一出门,妹妹就伸出一双小手,想让妈妈背。看着认在妈妈背上的妹妹,我故意跟她争起宠来:“妈妈,我也要你背!”  相似文献   

7.
談“邏輯重音”,首先要正其名,因为“名不正,則言不順”。不仅要正“邏輯重音”之名,而且要正“句重音”, “意群重音’(或称为“节律重音”——或)之名。  相似文献   

8.
论邢夫人     
论邢夫人张训提起《红楼梦》中荣国府的大老爷贾赦,便不可不说到大太太邢夫人。俗话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在荣国府诸多乱砍混战中,她表现是一般不露声色。隐身于东边小院里,窥测方向,伺机出击。一有风吹草动,她便仗剑施法,调兵点将,或亲自出马,煽风点...  相似文献   

9.
记人叙事散文是以记叙人物或事件为主要内容的散文体式.它要“抒情”、“论理”,更要“绘形”(描绘人物或事件的形象).“绘形”是基础,“抒情”、“论理”是目的;“形”要显露,“情”、“理”要渗透其中.“形”、“情”、“理”构成了记人叙事散文的三个基本要素.抓住了这些要素,也就抓住了记人叙事散文写作训练的关键.对这些基本要素的捕捉、发掘、拓展和表达,便基本上体现了记人叙事散文写作的主要过程,这也就是本文所说的记人叙事散文写作的“四步训练法”.捕捉 主要指对人物或事件的形象的捕捉.下笔之前,对形象的捕捉比较复杂,有时是  相似文献   

10.
股民人家     
自从丈夫迷上炒股后,我家成了地地道道的股民人家。 不知道别人家是如何走上炒股之途的,我家先生是被他的几个大学同学“拖下水”的。本来,我先生在一家公司从事财务工作,我在机关负责资料工作,儿子活泼可爱,已读小学了,一家人如同一叶小舟停泊在宁静的港湾。周末假日,一家三口和和美美地到街上溜达一圈,然后回到家中儿子做作业,丈夫或看电视,或看书。我到厨房做几个可口的菜肴,一家三口围坐在饭桌旁,  相似文献   

11.
一位女士有些担忧地来电话咨询:“我们一家人贷款买了套120多平方米的房子,是不是几十年后还得交遗产税?” 根据国际普遍采用的标准,遗产税的征税对象应当是占全国  相似文献   

12.
结婚的理由     
要去领结婚证了,先到单位填“申请结婚登记表”。有那么一栏却是“申请结婚理由”。多奇怪的问题啊,我填什么呢?填“人之常情”,填“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填“为了爱情”,要不,填“为了革命工作的需要”?我开始埋怨这个一本正经的问题了,它比回答“离婚的理由”或“独身的理由”要难得多。 真的,我为什么要结婚呢?我小时候也相信童话里  相似文献   

13.
三、勤俭持家与安分守己 农民是以手工劳动在自己占有或租来的小块土地上进行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生产,并在交纳完税、阻之后,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消费的。这种生产和生活方式,在政治相对稳定、又无大的天灾人祸的情况下,是能维持一家人的基本生存条件,并进行再生产的。农民有一个相当简单的词儿,叫做“过日子”,很准确地说明了他们的生产和生活状况,而这个词儿,  相似文献   

14.
11月1日,家住疏附县吾库萨克乡4村的买买吐逊家通过国债项目用上了沼气。他说:“用沼气环保,又省钱.半个小时一家人的饭就做好了。”该县有1200余户农民与买买吐逊同时受益于沼气工程带来的实惠。  相似文献   

15.
母亲病了.这次,她又不肯去医院.她说:“小病,没事.扛一扛就好了.万一去了医院,查出不好的病,怎么办?”不得不承认,母亲的担心有她的道理,她的一位同事在体检中查出了宫颈癌,一家人一下子陷入困境之中.  相似文献   

16.
“中介”的科学涵义及其不同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介”一词,汉语释为“中间媒介”。德语为vermittlung,意为“居间联系”。作为哲学范畴,这里所谓“间”,显然是指矛盾运动过程的“间”。即“中介”介于或居于矛盾运动过程的“中间”或“之间”。因此,要弄清“中介”范畴的科学涵义及其不同类型,便需考察  相似文献   

17.
坚持“以美为艺术核心”和“主张纯艺术的艺术”的闻一多 ,认为“艺术的目的是要达到‘纯形’的境地”。在经过孜孜不倦的求索和跋涉后 ,认为要“赤身空拳打出招牌”就“非挑衅不可”的他终于写出了《诗的格律》等文艺评论文章 ,完整地提出了诗之“三美”的格律化主张。闻一多坚信“自然的不都是美的 ,美不是现成的”和“美的灵魂若不附丽于美的形体 ,便失去他的美了” ,因此 ,他强调“做”诗 ,主张诗“越是带着脚镣跳舞才跳得痛快 ,跳得好” ,并认为真正的诗家 ,作诗要如“韩信囊沙背水 ,邓艾缒兵入蜀 ,偏要从险处见奇”。虽然如此 ,但闻一多并不否认文学应该贴近生活 ,他说 :“文学是生命的表现”、“文学的宫殿必须建在生命的基石上”。强调“艺术的真源”是“伟大的同情心” ,因此 ,诗人就“应该是一张留声机的片子 ,钢针一碰着他就响”。他的诗作 ,也无不实践着他的主张 ,或色彩浓丽 ,或风格沉劲 ,或感情愤激 ,或心理细腻 ,均因体现着“三美”的特征而达到了艺术美的极致  相似文献   

18.
邱东 《理论界》2004,(5):21-22
小平同志讲发展是硬道理,东北现在就需要硬道理,就是那些确实能让东北发展的道理,带响的道理,有真金白银的道理。软道理,那些绝对真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当然应该讲,也可以讲,但只讲软道理不管用,就不行。现在我们的工作重心应该有所变化,原来是“要不要搞”东北老工业基地?现在则主要是“怎么搞”、“谁来搞”或“都搞什么”?怎么把中央的决定细化?怎么把原则化为行动?怎么把软道理做硬了?中国的政论有主语缺省的毛病,行文中往往有很多“要”,一连串的排比:要什么……要什么……,但通常不说谁来做这么些“要”,或谁分别应当承担那些“…  相似文献   

19.
凤阳在历史上是个有名的穷地方。解放前,这里的劳动人民世世代代过着“十年九荒”,流浪、乞讨的悲惨生活。每年秋后,不得不一双双、一对对,或夫妻,或婆媳,或姑嫂,或妯娌、姐妹,相依为命,身背花鼓小锣,乞食于全国各地。本来非常动听的“凤阳”,在旧社会却成了“逃荒要饭”的代名词,流传全国。  相似文献   

20.
关于创造力研究的"范式"转换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传统的创造力研究“范式”的基础上,提出了要进行“范式”转换的问题,亦即应将人性化的视角或眼光溶入当前的创造力研究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