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冠丹 《中国农村》2009,(10):14-15
2009年8月28日,北京地坛公园,在这个历代皇帝祈求风调雨顺的地方,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展开一场为“融化的孩子们祈福”的行动:将取自长江、黄河和恒河三条大江源头的冰川融水制成100个儿童冰雕,并将冰雕在烈日下消融的情景进行网络直播,作为开启“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100天的开幕倒计时仪式。同一天,印度的新德里市也遥相呼应,展示雕刻成数字“100”的冰雕,希望借此呼吁各国领导人在哥本哈根大会上达成拯救人类气候的全球协议。  相似文献   

2.
冰雕巨人     
今年冬天特别寒冷,这座城市的温度降到了零下30度,一年一度的冰雕(diāo)比赛又开始了。赛场在市郊(jiāo)的一座山下,各地高手创作的冰雕作品,占满了整个山麓(l&;#249;)。  相似文献   

3.
灵魂冰雕     
无根的灵魂在洁白的雪地里飘温暖的怀抱漫望何处是直到彩虹升起的刹那遇上一座会唱歌的冰雕霎时间所有的污浊烦恼云消雨霁触摸到灵魂的心跳乞求上天给我一次机会不要再让我的灵魂飘摇我找到了——要找的世界那一座圣洁的灵魂冰雕灵魂冰雕!四川@郑红军  相似文献   

4.
看冰雕     
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我和妹妹去温州体育馆看冰雕。我们一进冰雕体育馆大门,一阵冷风呼呼地吹了过来,仿佛是一个魔鬼似的向我迎面袭来,我感觉像一把锋利的刀在我脸上刮着,让我难以承受。不过这里的景色真美,很快就让我忘了寒冷。  相似文献   

5.
我是山西人,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山西长治市工作。在国内时,早就有心到哈尔滨去看一看那举世闻名的冰雕,但总未能如愿。不想,这一在国内未能实现的夙愿,反而在远隔重洋的美国,如愿以偿。  相似文献   

6.
宽容,是一束照射在冬日里的阳光,使误解这座冰雕融化;宽容,是一座亮丽在黑夜中的灯塔,使迷途者找到航行的港湾;宽容,是一缕飘飞在大地上的清风,使犯错者顿获一股清醒剂……  相似文献   

7.
上海职业教育起步较早,19世纪中叶初现雏形。1867年上海江南制造局附设机器学堂培养技术人员和工人,为上海职业学校的开端。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方针的指引下,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市教委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调整为抓手,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目标"的工作策略,锐意进取,奋力拼搏,使上海中等职业教育围绕社会经济实际,取得了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上海以浦东开发为契机步入建立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历程。上海具备建立国际大都市的地理优势和现实可能性,但上海建成国际大都市离不开深厚的历史积淀。文章以1843年上海开埠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一时期的有关历史资料为依据,来探究上海建立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近代历史根基。  相似文献   

9.
为实现上海"科教兴市、人才强市"的主战略。本文以公共财政向人力资本的投资为基点,以"三大转换"为基本框架,建议提高政府的统筹和管理服务能力,满足上海发展的需要。并且,建议上海致力于打造人力资本高产出平台,实现人力资本优先积累和发展的新型经济模式。  相似文献   

10.
根据国家发展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战略部署,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将以上海为中心,以江苏、浙江为两翼进行发展,其中,太仓港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太仓港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分析并.  相似文献   

11.
上海中华职业学校是著名教育家黄炎培先生于1918年在上海创建的。这所具有86年历史的职业技术学校已经成为上海职业教育的实验基地。学校以“敬业乐群”为校训,以“手脑并用”、“双手万能”为办学宗旨,现已成为上海中等职业院校中的佼佼者。对此,现任校长周一飞深感自豪。  相似文献   

12.
上海连锁商业的发展,是以超市为突破口,而超市的发展,则始终坚持规模化、规范化、大众化、现代化的发展方向,1998年超市公司已经走出上海,建立了以上海为核心的江苏、浙江商业圈,建设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13.
怀旧电影特指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20世纪30年代前后的上海为主要表现对象的影片。与20世纪30年代电影中的上海形象相比,怀旧电影中的老上海淡化了政治色彩,被赋予国际化、消费化和世俗化特征。怀旧电影作为一种大众媒介,为当代上海形成国际化的目标身份和日常消费文化,制造出一种上海想像,与上海的文化建设构成互动共谋的关系,影响了当下上海的文化走向。  相似文献   

14.
《成才与就业》2009,(9):12-12
近日,上海终身教育平台上海终身学习网正式开通。以上海教育资源库为背景,上海终身学习网首批整合完成了3000小时的在线课件供市民免费学习,内容覆盖终身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基础教育四大类别。该网主要包括了工作动态、学习资源、学习交流、学习服务和统计信息等栏目,为广大市民学习者提供了-个集课件搜索、  相似文献   

15.
"世博会"与上海城市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中国举办的世博会在上海召开,这个以“城市”为主题的世博会充满着对人类未来生活的向往,并有望将上海推向世界明星都市的地位。从20世纪国际城市化经验和都市发展理论出发,指出上海需要走出城市偏好、以农村对照城市的传统思维定式,而是以全球化与社区之间的纽带来定位城市。作者强调全球化、移民文化、市场化是构成上海海派文化的基本要素,举办一个“海派”世博会将是全球的期待。  相似文献   

16.
<富萍>以上海作为人物生活的场景,反映的是上海底层社会一群保姆的生活画卷,小说同样以王安忆擅长塑造的女性形象为主角,以扬州乡下女孩富萍凭借自身努力留在大城市上海生活的经历为主线,摹画出一个个对城市生活充满向往,为留在城市而经受住种种漂泊生活的磨砺与艰辛的女性形象,是王安忆对城市女性"韧"的生活的又一首赞歌.  相似文献   

17.
1842年通商口岸上海开埠,这不仅仅成为改变上海城市自身命运的起点,也是近代以来以上海为区域中心城市的长江三角洲城市体系重构的新起点.在这一过程中,原有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中心发生了位移,即上海取代苏州成为长江三角洲的区域中心,而且该区域原有的城镇经济结构也在这一巨变中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改变.长江三角洲以上海为中心的新的"商业化"浪潮成为这一改变的推动力所在.  相似文献   

18.
1920年代末的上海在资本主义的冲击之下出现了以电影手法融入文学创作的"新感觉派圣手"穆时英,其小说创作颠覆了传统叙事模式。以平行蒙太奇与交叉蒙太奇的手法表现大都市上海的空间景象;以行人视角与特写镜头呈现上海经验的具象文本;以承袭电影并超越电影的视觉洗礼,对繁华上海进行光色的解码。穆时英以其新颖的文学创作手法刷新着人们的上海都市认知,以文字建构上海都市景象。  相似文献   

19.
1920年代末的上海在资本主义的冲击之下出现了以电影手法融入文学创作的"新感觉派圣手"穆时英,其小说创作颠覆了传统叙事模式。以平行蒙太奇与交叉蒙太奇的手法表现大都市上海的空间景象;以行人视角与特写镜头呈现上海经验的具象文本;以承袭电影并超越电影的视觉洗礼,对繁华上海进行光色的解码。穆时英以其新颖的文学创作手法刷新着人们的上海都市认知,以文字建构上海都市景象。  相似文献   

20.
1920年代末的上海在资本主义的冲击之下出现了以电影手法融入文学创作的"新感觉派圣手"穆时英,其小说创作颠覆了传统叙事模式。以平行蒙太奇与交叉蒙太奇的手法表现大都市上海的空间景象;以行人视角与特写镜头呈现上海经验的具象文本;以承袭电影并超越电影的视觉洗礼,对繁华上海进行光色的解码。穆时英以其新颖的文学创作手法刷新着人们的上海都市认知,以文字建构上海都市景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