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陈义华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
斯皮瓦克后殖民批评审视与重读西方经典,揭示其中的意识形态运作;关注后殖民作家对于西方经典文本的重写与改写,揭示其所具有的抵抗意义;重新阅读后殖民本土作家的文学书写,审视其文本所揭示的现代国家话语对于边缘群体的压迫性.斯皮瓦克的后殖民批评与其他理论家的不同之处在于,她的研究不仅揭示西方经典文本的意识形态霸权,更把研究的焦点放在后殖民本土文本对于"殖民"与"内部殖民"压迫性话语的揭示与颠覆. 相似文献
2.
王丹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56-60
对文学语言的形式化思考,是西方文论发生现代转换的内在动因。从形式语义的直观、自足维度来切入和界说文学审美性的研究途径,亦构成了文学语形批评的范式效度与限度。一方面,它带来了新的分析客体与规范,拓展了文学理论研究的视域框架,深化了人们对于文学构成的审美认知;另一方面,它又陷于传统的文学还原论窠臼,无力涵括文学与"语言外"事物之间的复杂关联,从而难以对文本生成的运作机制及意识形态效果作出有效的阐释。 相似文献
3.
肖成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17(1):91-100
近 2 0年来 ,海外华文文学的研究虽然已经取得了十分骄人的成绩 ,但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本文拟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切入 ,从华文文学在世界文学的整体格局中如何确定自身的位置和发展路向及其研究方法的发展情况 ,以及华文文学对人类文学经验的整合等方面 ,探讨世界华文文学研究一体化可能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后殖民生态批评观认为,西方发展观的基础是西方的文化假设和推测,是为了迎合第一世界的经济和文化需求,虽然得到国际经济组织的支持,却加大了贫富差距,制约了人们追求更有价值和更加自由的生活范式。发展是新殖民主义的伪装形式,可持续性发展是发展意识形态的新包装,是第一世界企图将第三世界没有被剥夺的最后的区域的殖民化的新方案,以便使第三世界尚没有被个体主义和市场完全统治的最后区域殖民化。真正的可持续性发展应存在于历史上被边缘化社会组织以自给自足经济形态为核心的人与自然的非商业性关系中。 相似文献
5.
何怀宏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60-65
道德哲学可以做澄清道德概念及语句的工作,但对它是否能提供对道德规范的可靠论证或为其奠基则易受质疑。本文首先考察伯纳德.威廉斯(Bernard Williams)的质疑,然后借助最近发生的一个真实个案来分析和探讨道德哲学的限度和可能性,认为道德哲学不仅在道德原则规范的论证或奠基方面,而且在道德的动力和源泉方面大有可为,但道德哲学的确在道德实践方面也存在某种限度。 相似文献
6.
朱文斌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4,24(6):55-57
以王润华、黄锦树等人为代表的后殖民论述认为东南亚华文文学的发展受到了中国文学/文化的殖民,因而必须去中国性.通过分析他们的有关言论,及对应东南亚华文文学与中国性关系的梳理,可证明他们的后殖民论述的荒谬性. 相似文献
7.
近十年中国后殖民批评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兴杰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1):57-62
中国后殖民批评的理论源头有两个:杰姆逊和赛义德。一定程度上说,十几年的中国后殖民批评就是一场关于后殖民的批评与反批评的论争过程。97年前后,中国的后殖民批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8.
斯皮瓦克的后殖民女权主义是以文化文本批评为特征的,她改变了西方女权主义以文学文本批评为重心的批评传统。斯皮瓦克通过对德里达《论文字学》的译介和阐释,透视出解构策略的学理渊源,并形成自己后殖民女权主义诗学批评--独具特色的以解构批评为策略的文化文本政治批评。 相似文献
9.
邹颉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2-16
本文探讨后殖民东非文学关于写作语言、民众文学、见证文学三个热点问题。这些问题实质上表明何为后殖民东非知识分子的作用与责任这一根本问题。对此,以尼古基为首的许多东非作家的回应是:用非洲本土语言书写普普通通、各行各业的东非民众,打造民有、民治、民享的非洲文学。 相似文献
10.
走向世界的华文文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宗法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
华文文学走向世界是20世纪世界文坛的一大奇观。因国情不同,海外华文文学已形成相当鲜明的地域特色,其主要表现有二:从创作主体看,儒商化和学者化分野已经颇为明朗;从创作成果看,在作品内容与表现手法上都与中国本土文学有明显不同。随着创作的发展,有关组织与活动亦有较大的发展。可以预期:华文文学走向世界不但给华文文学为人类作出新贡献提供了更大可能,而且为东方文化积极参与全人类文明进程创造了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11.
夏海燕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22(5):70-73
后殖民文化批评是伴随着文化研究从理论边缘走向中心的一种文化批评话语,它首次将西方对东方进行文化殖民的事实及后果纳入全球化、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研究范围,将研究重心从文本形式转移到文化政治批评上来,显示了西方当代理论批评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12.
贱民研究学派与后殖民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义华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36-40
本文讨论贱民研究学派产生的历史语境、最初的学术目标以及该学派的流变。其中贱民研究学派与后殖民批判的互动关系以及它作为第三世界学术的特点将是讨论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朱述超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4):17-20,31
全球化是我们今天面临的事实,也是理论家们所持续关注的领域。在这种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与后殖民主义之间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如何有效介入后殖民批评都值得思考。在具体的实践中,杰姆逊的"第三世界文学"观在后殖民批评中引起多方面的强烈反响。马克思的"世界文学"观对把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学状况仍有启示。 相似文献
14.
施建伟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
香港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总体格局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历史上看,香港文学是中华文明的延伸。在香港文学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意识一向占有相当大的优势,同时,又与西方文化有着内在的相通、相连和彼此交叉、渗透的一面。香港文学是世界华文文学全球格局的一个组成部分,香港特殊的历史和地理条件是其他华人地区不可能取代的,它在沟通海峡两岸文学和世界各地文学的交往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香港文学是以自己特有的形和质——香港性——定位于世界华文文学大文学圈格局之内的。 相似文献
15.
V.S.奈保尔是当代后殖民文学的重要作家。他复杂的身份背景、寻找文化归属和精神家园方面的难题,都反映在其作品中。其作品《米格尔大街》展示了后殖民地人真实的生活状况;《比斯瓦斯先生的房子》反映了后殖民地人对个人独立与身份的追求。在多部作品中,奈保尔以犀利的笔锋描述了殖民地制度带来的恶果。 相似文献
16.
施建伟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1(3):29-33
美国华文文学是世界华文文学的一支重要的生力军。美华作家所写的作品就整体而言属于“阳春白雪型”,代表着海外华文文学的最高水准,领导着海外华文文学的新潮流,其中的佼佼者,既有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淀,又有时代风雷的足音和外来文化的潮声。 相似文献
17.
陈贤茂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5,(4)
新加坡华文文学,是开放在马六甲海峡南端的一朵奇葩。六十多年来,由于受着热带风雨的滋润,如今她已是枝繁叶茂,繁花似锦了。然而,长期以来,她就象“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的梅花,只是默默地发散着清香,却很少受到外界的赏识,尤其是得不到华文的祖家——中国的重视。这种情况不应该再继续下去了。随着中国的对外开放,中新文学交流已经开始。新加坡的文学作品,将会越来越多地介绍到中国来,在文学的百花园中,放射出独特的光彩。 相似文献
18.
温静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7):93-96
后殖民翻译研究关注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之间的权力关系,这种权力关系的差异会对翻译过程造成影响。文章试探讨后殖民语境下文学翻译中对文本以及具体翻译策略的选择,提出全球化语境下要避免出现极端民族主义的倾向,真正实现文化之间的平等交流。 相似文献
19.
从华文文学转向华人文学,目前已成为华文文学研究界值得关注的一种学术趋向.围绕族裔身份与汉语写作两个层面,对这一学术现象进行梳理和辨析,在肯定其合理性的同时,反思这种转向的局限性,以期对当前的华文文学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优势互补只是行业协会与政府合作治理市场的基础,并非是合作的充分必要条件.组织性质上的“二重性”使得行业协会既有与政府合作进行市场规范的可能,也有被会员企业俘获的危险.对于行业协会来说,其促进行业自律的动力首先来自于企业个体理性与行业协会集体理性的冲突.其次,企业个体理性与行业协会集体理性的冲突及行业协会的集体理性与社会公共利益的冲突又决定了行业协会在不同情况下,治理动力的程度有所不同.同时,行业协会对市场进行的治理是有限度的,不同层级、不同生发方式、不同管理形式、不同区分度的行业协会自律治理的限度也不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