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读到贵刊发表的孙书第同志的文章《〈送瘟神二首〉探疑》,孙书第同志提议讨论对毛主席诗词中的一些疑难问题“有必要再开展一次广泛的讨论,以求基本上能对一些有争论的问题取得一个较为统一、准确的理解。”我认为这个提议是很好的,具有重大意义。毛主席诗词是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一章,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究竟如何正确理解这些诗词,也应看作一件大事。这些诗词发表以后,注家蜂起,版本象潮水一般地涌现出来,但诸解  相似文献   

2.
一九五八年七月一日,毛泽东主席写下了七 律《送瘟神二首》,并在诗前加了一段十分感人的前言:“读 六月三十日人民日报,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病,浮想联翩, 夜不能寐。微风拂煦,旭日临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 毛泽东主席为何格外关心余江县血吸虫病的问 题,又如何为该县消灭了血吸虫病欣喜得“夜不能寐, 欣然命笔”呢?笔者采访了原卫生部副部长徐运北同 志,得知七律《送瘟神二首》诞生的原委。  相似文献   

3.
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的《项练》,是世界文库中一颗璀灿夺目的艺术明珠.长期以来,对它的思想艺术的探讨,众说并起,评价不一.这里仅就《项练》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和悲剧的特点等问题,谈一点不成熟的意见,以就教于读者.一《项练》的主题是什么?过去争议不大,大约有两种看法.一种是:小说的主题是"讽刺小市民和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另一种是:小说不仅讽刺了小资产阶级虚荣心,也"揭露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对人的毒害."这两种看法基本抓住了小说主题的关键,后一种更全面些.但是最近又出现了第三种看法:认为上述两种对主题的概括未能把"讽刺小市民或小资产阶级虚荣心"和"人生无常"这两方面"结合起来论述"、"未能把握这两方面的内在联系";认为《项练》的主题,虽然对小资产阶级向上爬思  相似文献   

4.
弗雷泽的《金枝》以内米湖畔的一个古老习俗展开,以世界各地的民间习俗为证,阐述了巫术与早期人类文化生活、宗教的关系。这个习俗是《金枝》赖以构建整个体系的基础,但它在祭司更替的问题上却出现了致命的漏洞,使弗雷泽据此得出的结论并不令人信服。  相似文献   

5.
《岳阳楼记》问世以来,注家纷起,评论繁多,欣赏文章也不绝于牍。人们对该文第一段四句序言性质的写实文字是如何注解的呢?《古文百篇评点今译》释曰:“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被贬到巴陵郡做太守。过了一年,政务办得很顺利,百姓安居乐业,一切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修岳阳楼,扩大了它原有的规模,在楼上刻了唐代名人和当代人的诗和赋。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这种注解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可谓当今最为通行的译文了。但是,代表性就一定意味着准确性吗?本文提出四点疑问,以就教于大方之家。  相似文献   

6.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反映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社会生活.由于年代久远,文字简奥,诗的具体写作背景大都无传,因而很多诗不得其解.加上汉儒散布的层层迷雾,有些诗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王国维曾指出,《诗经》中的诗篇,我们能够正确理解,分歧不大的,只有十分之一、二.笔者想强作解人,对《汉广》、《麟之趾》、《鸡鸣》三首诗进一解.  相似文献   

7.
原文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注释抢,突过。按蜩与学鸠之“抢榆枋”,犹鹏之“徙于南冥”,“榆枋”与“南冥”都是指的止息之所。“抢”当释为集,“抢榆枋”等于说“飞集于榆枋”。《释文》引司马、李云:“抢,犹集也”,又引崔云:“抢,著也”,“著”与“集”义近。原文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相似文献   

8.
一、“中寿,尔墓之木拱矣!”这是秦穆公因蹇叔哭师,出语不祥而诅咒他的话.“中寿”是古籍中常见的划分老人年寿等级的习惯用语.如《庄子·盗跖》、《淮南子·原道》、《吕氏春秋·安死》、《抱朴子·至理》等都有“中寿”的说法.“中寿”具体所指,说法不一,姑不论.至于“拱”字,几乎所有的本子(包括中学语文课本)都注为“合抱”,有的更注为“两臂合抱”.这些注,其实都不准确.古代比拟树木的粗细往往用“拱把”.“把”是只手一匝,也就是一手合围,“把”与“握”义同.“拱”是两手合围.如《后汉书·崔骃传》:“伐寻抱不为之稀,艺拱把不为之数.”《聊斋志异·聂小倩》:“又顾殿东隅,修  相似文献   

9.
《阅读与作文》2007,(1):36-39
红酥手,黄滕酒,满园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相似文献   

10.
本文作者读了美国学者Prof.Barnstone翻译的毛泽东主席的《七律二首·送瘟神》(之一)后,从翻译和诗 歌翻译的方法和要求的角度,分析了译文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认为中国人译中国诗并非不可能,而且可能译得 更好。  相似文献   

11.
我叫王维,我有一位知己叫元二,他住在渭城。每隔一段时间,不是他来长安,就是我去渭城。我们经常在一起观赏风景,饮酒作诗、下棋,互相学习,有时还一起施舍一些穷人,我们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有一天,我正在书房看书,快马送来元二的一封信,信上写道:“……我奉旨要出使安西,明天就要出发……”我看了信后,心里非常难过,于是我决定星夜从长安赶往渭城,去送送元二。我准备了一些酒菜,一路上快马加鞭,在清晨赶到了元二家。元二正要出发,看到我他显得非常高兴:“啊,王维,你来啦!”他上前握住我的手,说:“时间不早了,我们边走边聊。”此时天下起了蒙…  相似文献   

12.
一、作者王维(701—761),字摩诘,蒲州(今山西永济县)人,二十一岁举进士,官至尚书右丞。诗人在仕途上历尽了坎坷。特别是经过安史之乱,遭到了比以前更沉重的打击。“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叹白发》)便买进宋之问兰田别墅。或“……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旧唐书、文苑传》)以销时光;或与好友裴迪等人“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以泄积怨。王维工草隶,通音乐,长绘画,为我国南派山水画的创始人。他的诗、画,意趣互相渗透,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与孟浩然齐名,世称“王孟”。殷璠在《河岳英灵集》中称赞他的诗是:“词秀调  相似文献   

13.
汉语中的儿化指音节中的韵母带上卷舌色彩的音变现象,它是北方话的一种表达习惯。关于儿化的功能,学界流行着一些有待商榷的认识,通过儿化的考察对其能表感情色彩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14.
一、殷遗民“哀以思”的亡国之音——《诗·邶风·绿衣》试释汉人说《诗》,力图以儒学为皈依,牵强附会,多不可信。今天有些旧说已被抛弃。有的尚待斟酌。这里试释《邶风·绿衣》一篇。  相似文献   

15.
中央两报一刊一九七六年元旦社论指出:“一九七六年来到了。今天发表了伟大领袖毛主席一九六五年写的词二首:《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和《念奴娇·鸟儿问答》。这两篇光辉的作品,以高度的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形象,描绘了国内外‘天地翻覆’‘旧貌变新颜’的大好形势,歌颂了革命人民‘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英雄气概,揭示了马列主义必胜,修正主义必败的历史规律。毛主席这两首词的公开发表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对全国人民是一个巨大的鼓舞。” 毛主席的《词二首》和已发表的三十七首诗词一样,深刻地反映了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历史进程的中巨大变化。今天,在跨入新的一年的时候,我们怀着万分喜悦和激动的心情,来学习和领会毛主席这两首词。毛主席那种“横看天下万国事,纵观历史几千年”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宽广胸怀,那种敢于革命,彻底革命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必将激励我们更加勇敢和坚强地投身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去,为在地球上彻底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实现人类的崇高理想——共产主义而顽强斗争。“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胜利一定属于战斗的无产阶级。  相似文献   

16.
秦始皇刻石探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刻石纪功,此事看似已成历史常识,其实尚存一系列未解之疑。诸如,秦始皇究竟刻石几何?《峄山刻石》究竟是为何人所“排倒”?秦始皇刻石究竟是何形制?等等。本文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秦始皇刻石不是历来所说的六块、七块或八块,而是九块;“排倒”《峄山刻石》的是三国时曹操;秦始皇刻石中并非只有一块摩崖石刻,而是有多块。  相似文献   

17.
其一 濯锦江边两岸花,春风吹浪正淘沙。 女郎剪下鸳鸯锦,将向中流匹晚霞。 其二 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 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刘禹锡继承了屈原向民歌学习的优良传统,自觉地向民间俚俗歌谣学习。他在其《竹枝词》九首的序言里说: 昔屈原居沅、湘间,其民迎神,词多鄙陋,乃为作《九歌》,到于今荆楚鼓舞之。故余亦作《竹枝词》九篇,俾善歌者飏之,附于末。之聆巴歈,知变风之自焉。  相似文献   

18.
无题二首凤尾香罗薄几重,碧纹圆顶夜深缝。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待好风。  相似文献   

19.
读杜探疑     
唐代伟大诗人杜甫,于永泰、大历年间(765—766)客居云安(今四川云阳县)达九月多时间.本文拟就诗人“棲泊云安县”的住地及后来“船下夔州郭宿”之夜的有关疑问,谈谈自已的看法.在《水阁朝霁奉简云安严明府》一诗中,杜甫第一次提及自己一家客居云安的住地——水阁(诗中亦称“江阁”).由于水阁现已荡然无存,故后人多据明代嘉靖《云阳县志·古迹》所载而云水阁在“县江南飞凤山东岑”.再加上为纪念杜甫所修建的“杜鹃亭”现又存于江南飞凤江麓,张桓侯庙之东侧,这就更增添了“杜甫所居水阁在大  相似文献   

20.
随着当代意识的日益崛起,人们以深沉的目光审视我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历史,从以往沉痛的教训之中,深切地意识到许多旧有的文学观念必须变革,方能建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体系。基于此,刘再复同志提出了一个长期被忽视了的重要理论课题——文学主体性问题,引起了文艺理论界的极大反响。人们纷纷著文,对这一课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刘再复同志关于文学主体性的论述不乏精辟之见,但也存在着一些纰漏,使得其理论缺乏周密性和完善性。感于此,笔者不揣冒昧,提出自己一管之见,以就正于专家学者。刘再复同志在《文学研究应以人为思维中心》一文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