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冯契先生的遗著《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逻辑思维的辩证法》、《人的自由和真善美》(合称“智慧说”三篇),最近已经由华东师大出版社印行.这三部著作,倾注了先生最近20年的心血,如果从它的源头《智慧》算起,那就可以说是先生一生哲学研究和创作的结果.对这样一个富于独创性的哲学体系,人们的研究刚刚开始.本文只是笔者研习先生思想的一点心得,希望以此求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2.
天人关系是中国哲学史的主题,哲学又是哲学史的总结,冯契的智慧说理论自然离不开天人关系。综合西方认识论中的主客关系,可以把冯契的智慧说定义为超越主客二分式的新层面的"天人合一"观,并以此来探讨未来哲学的走向和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新突破——读冯契的“智慧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冯契(1915—1995)教授不仅是中国哲学史家,而且是哲学家,不仅是一般的哲学家,而且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他的“智慧说”(《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逻辑思维的辩证法》、《人的自由和真善美》三篇)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传统哲学和西方哲学于一体,自成一家之言,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形态。“智慧说”为当代中国哲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和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化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冯契同志的专著——《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上册,现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作者致力于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方法,描绘中国古代哲学逻辑发展的轨迹,在众多的哲学史著作中,给人以另辟蹊径之感。对于中国哲学史,冯契同志研究有年,颇多创见。早在五十年代,他已形成了关于中国哲学逻辑发展的基本构想。嗣后在给研究生讲授这门课程中,不断加以充实。专著付梓前,曾以油印本形式广泛征求意见,现经修订出版,必将受到学术界的重视。这里,就贯穿全书的基本思想,略加评述。  相似文献   

5.
冯契先生基本上没有写过专门讨论西方哲学的论著,唯一的例外大概是他为笔者和另一位作者合著的《马克思恩格斯同时代的西方哲学》一书写的序言。然而,这并不等于他没有深入研究过西方哲学。冯先生多次谈到他跟金岳霖先生读休谟的《人类理解研究》和布拉德雷的《现象与实在》的情形;他后来的著作——不管是构造他自己体系的三卷《智慧说》,还是系统反思中国哲学传统的《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和《中国近代哲学的革命进程》——都充分反映出作者在西方哲学方面的深刻造诣。当然,他研究西方哲学的最终目的不在于理解西方哲学本身,而在于把它当作与中国哲学进行比较的参照系、把它当作提出自己哲学观点的理论  相似文献   

6.
陈来 《文史哲》2022,(1):35-47+165-166
熊十力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哲学论述,对于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发展而言,具有与同时期通史著作同等重要的意义。总结20世纪以来的中国哲学史总体研究,不仅要关注各部《中国哲学史》的撰写及经验,也要关注熊十力这样的哲学家对中国哲学史的理解,以开辟中国哲学史总体理解和论述分析的多样化把握。熊十力在《十力语要》《读经示要》等书中广泛谈及中国哲学和中国哲学史,他的这些论述,无论在深度上和广度上,都不比同时期中国哲学史教科书的论述逊色。熊十力论中国哲学与中国哲学史有一个自己的体系,只是这一体系并未集中地呈现出来,而是散见于其著作之中,需要加以整理和研究。熊十力认为,近代以来,国人以西方哲学为标准,以科学方法看哲学,已经完全忽视了中国哲学的"究极意思"和"独至理境",对中国哲学的终极智慧已不了解,也不求解,这一点必须加以根本改变。熊十力对中国哲学史的诸论述,称得上是体大思精,不仅在中国哲学史学史上有重要意义,对中国哲学终极智慧的理解也有重要的价值,值得做全面的梳理研究。  相似文献   

7.
陈金清 《江汉论坛》2007,(11):139-140
最近的十多年是李维武教授哲学史研究的多产时期,其间有《二十世纪中国哲学本体论问题》(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出版)、《吕不韦评传》(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出版)、《王充与中国文化》(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出版)、《徐复观学术思想评传》(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年出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论》(与何萍合著,人民出版社2002年出版)等专著问世,撰写了数十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在《学术月刊》等著名刊物上发表.从哲学史观的探索到哲学史研究方法的突破、哲学史研究风格的形成,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长江流域文化与近代中国哲学》,这部52万字的著作于2005年由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则可看成是他在哲学史研究方法探索、哲学史研究风格塑造方面的代表性成果.  相似文献   

8.
任继愈先生关于老子哲学的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他主编的三种中国哲学史著作和他对《老子》一书的注释之中。他在1963年出版的《中国哲学史》中认为,老子是一位朴素唯物主义者;1973年出版的《中国哲学史简编》中改变了看法,认为老子是唯心主义者。1983年在《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中,他全面地审视了上述两种看法,认为它们都"犯了把古人现代化"和"片面性"的错误。他在老子哲学研究中在方法上的不断探索,以及他勇于自我超越的学术精神,给人们以很大的启迪与激励。  相似文献   

9.
冯契的《中国近代哲学的革命进程》的书写具有典范意义,这种典范意义在中国近代哲学史“书写什么”和“如何书写”两个问题上表现出来。在“书写什么”方面,冯契的回答是既要书写化为近代传统的哲学“革命”,又要书写化为哲学问题的时代精神和时代问题,两者并非彼此对峙,而是从两个不同的视角书写同一部中国近代哲学史。在“如何书写”方面,冯契的回答是采取“同情的了解”书写方式和反思的书写姿态。在某种程度上,中国近代哲学史的书写比古代哲学史的书写更能体现冯契自己的哲学风格和书写理念。  相似文献   

10.
顾红亮 《社会科学》2006,3(8):180-185
在肯定中国文化有独特的终极关怀思想的基础上,冯契提出智慧化的自由人格关怀论。从现当代中国哲学史的角度看,冯契的智慧化人格关怀论是对蔡元培的美育化人格关怀论、梁漱溟的道德化人格关怀论和冯友兰的哲学化人格关怀论的总结和超越。他的人格关怀论在理论上存在着导向自我中心主义和自我关怀论的可能性。责任人格论和他者关怀论的引入是对冯契的智慧化人格关怀理论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1.
八十年代以来出版的中国哲学史、中国认识论史的著作,“先验论”是一个使用极其广泛的概念。例如1983-1985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冯契先生《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三册)一书,书中认为属于先验论的哲学家或具有先验论思想的人物就有孔子(91页)、老子(126页)、杨雄(427页),董仲舒和王弼(500页)、二程(756页、803页)、朱熹(844页、852页)、陆九渊(857页)、王守仁(884页)等。1989年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姜国柱先生的《中国认识论史》一书,书中认为属于先验论哲学家(或具有先验论思想的人物)有孔子(285页)、孟子…  相似文献   

12.
中华民族的政治辩证法是早熟的,它与中国哲学的产生同步,或者说,中国政治辩证法的产生,乃是中国哲学产生的重要标志.因此,如果要对中华民族的政治辩证法进行溯源研究的话,那就要把目光投射到中华民族哲学产生的时代--春秋战国时期.然而,在我们这个具有数千年政治文明的古国,至今还找不到一本专论政治哲学产生时期的政治辩证法的著作,读者们只有在中国哲学史或中国古代辩证法"通史"类的著作中零星地看到春秋战国时期政治辩证法的一鳞半爪.2001年4月,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了吴显庆著《中国古代政治智慧--春秋战国政治辩证法思想研究》,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吴先生以"十年磨一剑"的精品意识和科学精神,积12年之功,并得到其师北京大学张岱年先生、楼宇烈先生的具体指导和帮助,在《北京大学学报》等海内外学术刊物发表了22篇这一主题的论文,厚积薄发,最后写出了这部24万字的学术专著.  相似文献   

13.
智慧的探索——《智慧说三篇》导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契教授不仅是当代著名的中国哲学史家,而且是一位出色的当代哲学家。为了解决20世纪具有时代意义的重大哲学问题——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对立冲突,他将探索知识和智慧的关系亦即名言之域与超名言之域的关系确定为自己的哲学任务,几十年如一日,保持心灵的自由思考,立足于会通中西,确立了实践唯物主义的辩证法的前进道路,吸取各种哲学派别包括非马克思主义学派的一些合理因素,解决有关逻辑与方法论、自由学说与价值论两方面的理论,从而在智慧学说即关于“性与天道”的认识上,将金岳霖先生“得自现实之道还治现实”的知识论原理从静态分析进到动态考察,提出在“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的过程中转识成智,并引申为“理论转化为方法”的《逻辑思维的辩证法》,和“理论转化为德性”的《人的自由和真善美》,形成《智慧说三篇》,为解决科学与人生的矛盾,提供了崭新的视角,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特色,以新的哲理境界和理论高度,作出了创造性的贡献。这在中国当代哲学史上将占据重要一页。 本文是冯契教授对形成自己体系的时代背景、学术源流、思路历程及体系构成的全面概述,曾收入作者的文集《智慧的探索》。编者曾征求过作者生前的意见,现将全文刊发于本刊,向学术界推荐。  相似文献   

14.
哲学的理论思维,是由若干范畴来表达的。范畴作为认识过程中的“网上纽结”,反映着事物的规定性和联系性,是把握思维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客观规律。因此,研究范畴和范畴史,是深入研究哲学史的一个重要方法和途径。尤其当人们对以往那种“列传式”的研究感到不满,希望能够揭示中国哲学思维发展的内在规律时,范畴史的研究就显得特别重要。在这方面,张立文教授新著《中国哲学范畴发展史》上卷的出版,则可以说是推进中国哲学史研究的一部颇有价值的学术著作。这部范畴史著作,资料丰富,观点新颖,能自成体系。这无论在深度和广度上,称得上是一部力作。  相似文献   

15.
赵纪彬是我国现代著名学者,早在三十年代他就学习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并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方法研究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他一生从事哲学、中国哲学史,思想史、伦理学、逻辑学和逻辑史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学识渊博,著述甚多。河南人民出版社已经和正在出版的《赵纪彬文集》共四卷,约一百五十多万字。已出版的《文集》第一、二卷,包括《中国哲学史纲要》、《章太炎哲学思想评述》、《中国知行学说简史》三部专著和关于哲学与自然科学、辩证法、伦理学、哲学史、思想史等方面的论文十四篇,资料翔实,见解独到,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6.
冯契先生的哲学是从现代中国的政治社会文化的冲击、变革与对其反思中提炼出来的.他的哲学思想不但具有丰富的时代精神与社会生活体验,更具有对自然与社会认识的反思与对此反思的反思的智慧,这自然形成了他的哲学思想的辩证结构与内涵,他把以下三方面的哲学课题贯串起来,组合成他的哲学三重奏或三部曲:第一,他面临的哲学课题是“古今中西”之争,深入到中国人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的检讨,此正是重建现代中国文化与社会的走向所必须面临的课题,他把这一课题直接联系到如何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问题,因之提出了人们必须认真地去把握中国文化与哲学自身的发展规律;第二,冯契先生为了理解人之为人的本质以及掌  相似文献   

17.
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原计划分上中下三卷。上卷讲古代哲学史;中卷讲中古哲学史;下卷讲近代哲学史.但胡适仅仅写出了上卷,中下二卷来能问世。其上卷是作者以他在美国留学期间的博土论文——《先秦名学史》的基础上,加以增改扩充而成的,全书十余万字。1918年8月由蔡元培作序,1919年2月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此书一出:颇受学术界的重视和欢迎,不到两个月又再版一次,但仍不能满足读者的需要。这部著作虽然用现在的观点和学术水平来看,很是浅薄,没有更高的学术价值,而且还有很多错误。但就当时来讲,对于推动我国现代学术思想和学术水平的发展,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是一部具有开创意义的,划时代的著作,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个积极成果。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学术界却将其打入冷宫,无人问津。而今实事求是的研究评价这部著作,对于寻求中国哲学史发展的规律,推动中国哲学史的研究仍将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由庄福龄教授主编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传播史》已经出版了。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问题,在我国已出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毛泽东哲学思想史和中国现代哲学史等著作中均有所  相似文献   

19.
冯契同志的新著《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上、中、下三册,已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以下简称《逻辑发展》,凡引该书,仅注页码)这是研究中国哲学史的带有阶段性意义的新成果。它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本文仅就作者如何探索中国人在逻辑思维方式上的特点问题,谈一点粗浅的体会。 探索中国人在逻辑思维方式上的特点,有很大  相似文献   

20.
1919年,胡适出版了《中国古代哲学史》,开创了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新纪元”。以后,他又写了《中国中古思想史长编》,对中国汉唐哲学进行了系统的整理总结。他也化了很大精力,写出了《记李靓的学说》、《王荆公的有为主义》、《戴东原的哲学》、《几个反理学的思想家》、《颜李学派的程廷祚》、《费经虞与费密──清学的两个先驱者》等一系列论文,却没有写一部系统的宋元明清时期的“近代哲学史”。如果我们稍加检点胡适“近代哲学”的著作,即可发现一个称奇的事实:他没有写过一篇直接论述宋明理学的文章。他的近代哲学文章的一个共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