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两宋以黎汉双轨制的治理模式,从三个层面加强在海南的统治:在汉族人集中的"省民"区域,完善郡县制度设计;在熟黎区,通过委任黎峒首领的土官制度,加强统治;在生黎区,则继续推行"羁縻"政策。从王朝经略效果来看,开疆拓土,人口日增,"版籍"化倾向日益明显,并取得了超越前代的治绩。严格意义上来说,两宋时期是海南封建化的开端。  相似文献   

3.
全球治理的中国视角与实践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中国需要一种区别于西方主流全球治理理论的特殊理论视角 ,即国内层面的全球治理 ,它是指 :1 把全球治理内化为本土的跨国合作 ;2 把全球治理锁定于全球问题的治理 ;3 把全球治理植根于本国公民社会的培育和基层民主的建设。中国正实践这种全球治理 ,并为世界提供着新鲜有益的经验与启示 :1 多主体、多部门合作制度是实施全球治理的基本形式与有效机制 ;2 政府在全球治理中仍起主导作用 ,但政府部门及其官员的权力与管理观念正日益更新 ;3 全球意识与全球价值在全球治理中有所体现 ,但与全球变革的要求还相差甚远 ;4 公共精神和公民共同体的建设是全球治理造就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4.
5.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是时代发展提出的一个新课题。科学把握社会治理的内涵,梳理中国共产党社会治理思想的历史进程,分析我国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更好地认清当前社会治理的现实,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实践的发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6.
7.
8.
国家治理现代化聚焦于网络犯罪领域可概称为“网络犯罪治理现代化”。网络犯罪治理现代化囊括了网络刑法规范体系的现代化和网络刑事司法体系的现代化,网络刑法规范体系的现代化是网络刑事司法体系的现代化的前提。网络犯罪治理现代化的立法实践经历了迷失、兴起以及完善的演变历程,这实则是计算机犯罪、网络犯罪和网络空间犯罪因应变化治理过程的体现。网络犯罪治理现代化的立法实践在逐步发展和完善的历程中蕴含了维护秩序、保护法益以及保障人权三大功能。网络犯罪治理现代化在立法过程中存在着立法理念滞后、罪质存在缺陷以及罪量存在失衡等诸多现实问题。新时代网络犯罪治理现代化的治理方案应从两个维度展开:既包括转变网络犯罪立法理念,适度扩张网络犯罪圈层;又包括修改现行网络犯罪条款,使罪质与罪量的规定得以规范。  相似文献   

9.
社会治理是社会建设的核心任务,建构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践行以人为本的治理理念,以达至社会治理的最终愿景。社会治理以多元治理取代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以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社会化为特征,在社会生活领域实施现代治理。在治理过程中,社会治理通过优化公共服务、创新公益事业发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夯实治理的基础,以标准化建设、幸福感评价、新媒介平台、企业社会责任增强治理的能力,在不同领域共同增强社会治理的成效,对推进社会建设工作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面对日益全球化和日常生活化的当代灾疫,其治理必须是生态整体的和过程化的,基于此两方面要求,无论是灾疫前的预防治理,还是灾疫中的抗救性治理,或是灾疫后的重建性治理,都应该遵循平等协调、公正奖惩、人人作为这三大伦理原则,并且必要以生境化、可持续生存、安居乐业为其治理实践评价的宏观指标。其中,自然环境生态和社会环境生态的生境化,构成灾疫治理实践的奠基性伦理指标;以生态协调、生存安全、生命健康为基本要求的可持续生存,构成灾疫预防治理实践的基本伦理指标;追求普适性与前瞻性、低碳生活、生态文明为基本导向的安居乐业,构成灾疫后重建性治理实践的基本伦理指标。  相似文献   

11.
以强化社区服务和自治功能为目标,以减少基层社会管理层级为突破,以创新社区管理体制为重点,突出“温暖、规范、便捷、守信”的理念,努力建设“管理有序、功能完备、服务便利、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  相似文献   

12.
13.
城市治理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袁政 《学术研究》2007,(7):63-68
城市治理近年来成为公共管理学等学科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在对城市治理的含义、城市治理的理论背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城市治理与普通意义上治理的概念的区别与联系,并对中国城市治理的实践作了探讨,分析了中国的城市治理在实践上的如下方面治理的实施在发展时序和空间上有别于农村;城市治理的政治体制背景;城市治理的实际操作模式;最后,文章提出了今后中国城市治理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4.
社区治理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它是理念、过程和技术的统一。"以居民为中心"的理念有着独特的内涵和价值,很好地契合了现代社区治理的要求。在该理念指导下的社区治理是赋权增能的自主行动过程。这个过程的本质是居民主体性的彰显;核心是把社区公共事务的决定权和行动权完全向居民开放;目的是促进人的良善发展。社会工作技术是从理念到行动的转换媒介,"开放空间会议+"技术体系有效充当了转换介质,使得基层协商有效运转,居民自治成为可能,社区善治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5.
先秦时期形成的服事制和“五方之民”思想是中国古代王朝国家治理思想与实践的源头。尽管“华”与“夷”在中国历史上所指的两大群体存在换位和涵盖范围变化的情况,但追求“大一统”“因俗而治”“华夷之辨”和“用夏变夷”却是历代王朝国家治理思想和治理体系的显著特点。多民族国家中国的形成与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乃至中华文明的持续灿烂的深层次原因或许就深藏其中,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精神家园”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当前文化与治理间的耦合存在以文化为治理对象的“治理文化”及以文化为治理路径的“文化治理”两种范式,两者在治理主体、治理路径上存在一致性,但在治理对象及目标上存在显著差异。在社区治理实践过程中,S社区重视社区中多元主体的参与协作,并在治理对象及目标上实现了从对社区文化进行保育到对参与个体、组织集体、社区公共问题进行治理的转变,其治理实践经历了由“治理文化”向“文化治理”的逻辑变迁。通过比较发现,“治理文化”路径重点在于文化,对文化的保护与传播有益但对于社区其他公共领域的介入存在不足;而“文化治理”路径重点在于治理,更为符合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根据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总体判断以及我国陆地边疆的特殊情况,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开展了大规模的治理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治理成果。全面梳理和反思建国初期我国陆地边疆治理的主要实践,对于新时代背景下全面推进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边疆治理的能力和水平,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刘伟 《南方论刊》2022,(9):44-46
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可以将小区治理作为工作切入点,因为小区是社会治理的最末端,是居民生活的最基本单元,人民群众生活的大多数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发生在小区,小区治理得好,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就会增强。当前,小区治理存在小区业主各自为政、业主委员会成立难运行难监管难、物业公司服务不到位、社区“两委”等组织“心有余而力不足”的诸多问题。优化小区治理,需要大力推动政策从社区向小区延伸,同时,重塑小区治理结构,引领小区治理从“经济组织治理”迈向“党组织治理”。  相似文献   

19.
民主治理是最广泛的民主实践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扩大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完善公开办事制度,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完善村民自治,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浙江温岭所创造的以“民主恳谈”、“民主听证”、“民主议事”为主要形式的一系列举措,是基层民主建设的新探索,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受到广泛的关注。今天来看,这些举措是完全符合十六大精神,符合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一目标要求的。2002年8月下旬,温岭市委召开了基层民主建设理论研讨会,与会专家对温岭有关基层民主建设的举措和方法给予充分的肯定,并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会后,我刊请有关专家将发言整理成文,以供发表。这一组笔谈,对关注我国基层民主建设的领导者、实际工作者以及理论工作者,或许有一定的借鉴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跨区域大气污染严重,且污染现象与污染特征趋同,所以解决突破属地管理下的治理分权,针对污染传输的区域性特征,解决区域产能超载问题,应对区域复杂污染源问题,都亟需区域协同治理。为保证区域的空气质量,上海的世博会、广州的亚运会以及北京的奥运蓝,都是区域大气污染治理取得的成效。总结这些成功的经验不仅可为今后建立长效的工作机制奠定基石,也可为进一步强化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理论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