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825年12月14日,俄国贵族革命家因不满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在彼得堡等地发动武装起义。故史称“十二月党人运动”,而其参加者史称“十二月党人”。列宁说,1825年俄国第一次看到了反对沙皇制度的革命运动,把它作为俄国革命运动的开端,因而受到苏联史学界格外重视。而我国对其研究还刚刚起步。所以,本文就苏联的十二月党人历史编纂学加以概述。  相似文献   

2.
正当沙俄利用神圣同盟血腥镇压了意大利、西班牙的革命,反革命气焰十分嚣张之际,一八二六年十二月十四日(公历二十六日),俄国秘密协会会员——贵族革命者在彼得堡发动旨在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废除农奴制度的武装起义。十二月二十九日(公历一八二六年一月十日),他们又在南方乌克兰领导第二集团军契尔尼戈夫团起义。这两次起义都发生在俄历十二月,所以史称“十二月党人起义”。十二月党人起义虽然受到沙皇政府的残酷镇压,但它是俄国以及整个欧洲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3.
1825年12月14日,在彼得堡爆发的十二月党人起义,是俄国历史上第一次反对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的武装起义。以这次起义为标志的革命运动,称为十二月党人运动,尼基塔·米海依洛维奇·穆拉维约夫(1796—1843)是十二月党人运动的创始人、组织者和主要领导人之一,是“穆拉维约夫宪法”的作者。虽然他也有某些不足之处,但是,他对俄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是做出  相似文献   

4.
十二月党人是俄国的爱国主义者,是反对俄国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的贵族革命家。一八二五年十二月,他们先后在彼得堡和乌克兰发动了俄国历史上第一次旨在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的武装起义,被沙皇政府残酷镇压下去。沙皇政府在血腥镇压了起义之后,疯狂地搜捕十二月党人。提交法庭审判的十二月党人案件多达五百七十九人,被最高刑事法庭判刑的达一百二十人。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要地叙述了俄国十二月党人在1825年12月反沙皇专制的起义失败被流放到西伯利亚之后所进行的活动,分析了他们为未来革命蓄积力量而提出的改造西伯利亚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认为这些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为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作了准备,应该看作是它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对于苏联学术界近年来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动向,作者也进行了一些评介。  相似文献   

6.
鲁先圣 《可乐》2011,(3):71-71
1825年12月,俄国具有自由主义思想的一批青年贵族军官,为反对沙皇专制制度、反对农奴制度,揭竿而起。起义发生在12月,起义者被称为十二月党人。可悲的是,起义遭血腥镇压,大批十二月党人被逮捕,5位领导人被处绞刑,31人被判重刑,120位十二月党人戴着沉重的镣铐,被流放到遥远的西伯利亚服苦役。  相似文献   

7.
十九世纪俄国十二月党人起义,在俄国革命运动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史学家已有全面系统的研究。但是关于十二月党人的历史观却很少有人进行专门研究。本文试图对此问题作一初步探讨,欢迎指正。 一 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思考,是从事历史研究的任何一个史学家都不能回避的问题,十二月党人也毫不例外。在十九世纪初叶,确信人类能科学地认识历史规律性的可能性在十二月党人中间还没有。H·屠格涅夫在1816年就忧虑、失望地写到:“人们对包括在历史范围内的事件的理解少得可怜。”  相似文献   

8.
1825年的十二月党人起义被镇压以后,沙皇尼古拉一世加紧了对人民的控制和对社会思想的监督,企图消灭任何革命的可能。但是,十二月党人所开创的事业没有落空。进步的俄国知识分子在沙皇政府的压制和摧残下顽强地抗争,他们抨击农奴制的黑暗,发出改变现状的呼声。在十九世纪三十—四十年代,反农奴制的思想从启蒙性质逐渐向前反展,出现了革命民主主义和自由主义这两股思潮。这一时期,俄国社会思想斗争的基本内容是与俄国当时最突出的社会经济与政治问题密切联系的,  相似文献   

9.
一八二五年十二月十四日清晨(俄历),在严寒的彼得堡,一队队全付武装的俄军,肃穆而急促地向参政院广场开去。在那里,他们摆开了方阵,一场殊死的战斗开始了……这就是震撼全俄的十二月党人起义。列宁在一九一四年论述  相似文献   

10.
《驿站长》是普希金以伊凡·彼得洛维奇·别尔金为笔名发表的《别尔金小说集》里面的一个短篇,与该集其它小说一起,创作于1830年,发表于次年。当时正处于沙皇俄国反动统治变本加厉的年代。1825年俄国十二月党人起义失败之后,起义者当中五人被  相似文献   

11.
帕维尔·伊万诺维奇·佩斯捷利(1793—1826)是十二月党人第一个秘密政治组织——“救国同盟”(又称“祖国真正忠诚子弟协会”)章程的主笔,是“救国同盟”的第一个、也是唯一外省分会——米塔瓦分会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幸福同盟”的最活跃分会——土尔钦分会的领导核心。他第一个在“幸福同盟”总委员会会议上提议在俄国建立共和国,并使之成为“幸福同盟”的政治纲领;他率先抵制“幸福同盟”莫斯科代表会议通过的关于解散同盟的错误决议,创建了自始至终以在俄国建立共和国为奋斗目标的秘密革命组织——“南方协会”;他呕心沥血、经过近十年的艰苦努力,写出了“流传至今的  相似文献   

12.
俄罗斯十九世纪文学中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及作家是为我国读者早已十分熟悉的。但是进步的浪漫主义作家及作品的介绍则还很少。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之一,可能是长期以来人们把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置于高于浪漫主义的地位。实际上十九世纪俄国进步的浪漫主义作家及作品对于俄国古典文学的进步传统是有很大意义的。俄国十九世纪文学的进步浪漫主义是由十二月党人创始的。十二月党人的思想及活  相似文献   

13.
一九三一年十二月十四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发动下,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在江西宁都举行起义,参加中国工农红军。这就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上著名的宁都起义。  相似文献   

14.
1825年12月在俄國發生了一次反對專制制度和農奴制度的革命運動,在歷史上把它叫做十二月黨人起義。十二月黨人的起義並不是偶然的,它是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經過較長期的醞釀和準備而發生的。十二月黨人制定了明確的革命綱傾,主張在俄國推翻專制制度和農奴制度,其激進的一派並主張在俄國建立共和國。為了準備和领導革命政變,他們建立了一些秘密的革命組織,主要的有穆拉夫約夫和雷列耶夫領  相似文献   

15.
<正> 维萨里昂·格利戈里耶维奇·别林斯基是伟大的文学批评家,一八一一年六月一日诞生在斯威阿堡。他的父亲是海军医生。别林斯基的童年是在边查省的一个县城谦巴度过的,因为父亲从斯威阿堡来到这里担任军职。一八二○年,别林斯基被送进了谦巴县立小学读书,一八二五年进入边查中学。一八二九年,中学没有毕业,别林斯基就考入了莫斯科大学语言系。那里的教学情况很糟,被十二月党人起义吓坏了的沙皇政府对大学教育实行严密的监视。别林斯基求知欲很强,渴望参加各种学术活动,不满意大学的现  相似文献   

16.
(一)果戈里在俄国文学史中占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地位。他继承并发展了由普希金奠定了基础的俄国文学,对推动俄国文学沿着揭露批判沙皇俄国黑暗现实的方向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在俄国美文学中持久地贯彻讽刺——或者说得更公允一点,所谓批判倾向的功勋,却应当特别归给果戈里。”尼古拉·华西里耶维奇·果戈里(1809——1852)出身于乌克兰一个地主家庭。他熟悉乌克兰的农村生活和民间文学;中学时代受到十二月党人所宣传的进步思想的影响;中学毕业后,到了彼得堡,由于家庭经济状况恶化,他又经历了几年小职员的辛酸困苦的生活。这一切使年轻的果戈里厌恶贵族官僚的庸俗无聊,憎恨社会上那种巴结权  相似文献   

17.
论俄国小说中的疯子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贯穿俄国小说的英雄主旋律背后,一直伴随着一个时隐时现的疯狂的主题,它回响在苦难悲哀的调子里。在沙皇专制统治的俄国,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小人物承受着来自各个方面的强大异己力量的重压,从肉体到精神都受到严重摧残,其中大多数不同程度地患有各种类型的精神病。他们既不象十二月党人那样轰轰烈烈,也比不上“多余人”这般虽败犹荣,  相似文献   

18.
肖洛霍夫继承了俄国古典文学中心理描写的手法,这是他的创作最鲜明的艺术特点之一。肖洛霍夫在这里继承的首先是莱蒙托夫和列夫·托尔斯泰。莱蒙托夫在他的长篇小说《当代英雄》中,塑造了十九世纪三十年代俄国上流社会中的一个“当代英雄”——毕巧林的形象。作者用多种形式充分地揭示了这位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毕巧林是当时俄国贵族阶级一位优秀的代表,是一位非凡的人物。但是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正是十二月党人起义被镇压下去,尼古拉一世黑暗统治的年代,他找不到出路,思想苦闷,常常剖析自己的灵魂。他感到自己有理想和抱负,但却找不到实现它们的途径和场所,  相似文献   

19.
张保同 《南都学坛》2005,25(2):15-18
东汉的私学兴盛,推动了儒学的社会化进程和士大夫群体的形成。党人是儒学社会化和特殊政治环境的产物。士大夫中的精英和党人领袖多出于私学,党人与私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血缘关系,研究东汉党人,不能忽视私学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关于中日甲午战争与俄国的关系,先后发表了米庆余同志的《沙俄在甲午战争中充当了什么角色》(以下简称米文)、王少普同志的《沙俄与中日甲午战争》(以下简称王文)。这两篇文章有一个共同之处,即都认为沙俄在一定时期支持日本侵略朝鲜和中国。米文说“沙皇俄国把日本作为工具,暗中赞助日本对华发动侵略战争”。王文说:“从十九世纪八十——九十年代起,直到日本侵略军在东北辽东半岛登陆,沙俄对日本向朝鲜扩张和出兵持“表示支持”和“纵容态度”。战争爆发后,俄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