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蒋涛 《学术探索》2012,(6):186-188
"个人心理发展+职业能力提升"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提出包括"个人心理发展+职业能力提升"的教育教学理念、"问题+素质"的课程设计模式、"专业团队+专业教师"的教学团队塑造、"职业能力+企业EAP"使学生提前"上岗"、"课程+干预"创新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建设等课程改革创新的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2.
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是新时代基层党建和社会建设的主线。南京市域治理经验表明,以党的组织体系为中轴的社会治理体系建构,决定了以党的组织建设再造社会治理体系,以党的功能建设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的实践特征。其内在机理体现在坚持党的主导地位与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有机结合,坚持构建党建引领社会治理主体多元协同的组织系统,坚持党建创新引领社会治理创新的发展逻辑。新时代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系统构建的创新路径,必须坚持构建“市—区—街—社”四级联动的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组织体系,建构以提升党建能力引领社会治理能力提升的机制,并以党建品牌为示范,以制度为保障,实现党的建设效能与社会治理能力双提升。  相似文献   

3.
西部民族地区高校贫困生能力扶贫存在能力帮扶体系不够完善,能力帮扶形式、内容不够丰富,能力帮扶作用未能充分发挥等问题.对此,应采取转变资助模式、培养和提高贫困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搭建专门平台鼓励贫困大学生主动投身实践、发挥政府在西部民族地区高校贫困生能力扶贫中的保障作用等策略,以更有效地对高校贫困生进行能力扶贫.  相似文献   

4.
新形势下社区党建工作既有挑战,更有机遇。如何扎实稳步做好新形势下的社区党建工作,为社区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坚持以人为本,持续做优做精社区管理服务;坚持思想引领,强化共建共享主流观念;坚持创新推进,不断提升软性需求水平;立足同创共建,合力营造"共建共享、互利互惠"的氛围。  相似文献   

5.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全球化背景下,"互联网+"模式已经嵌入人们生产、生活、思想、习俗等多元领域,党建工作亦不例外.在新形势下,如何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需要,建立"互联网+党建"工作新模式,是当今党建工作的时代课题和现实任务.为此,从"互联网+党建"的内涵、发展、问题和趋势上,进行了党建模式的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越来越多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到内地高校接受教育,做好他们的教育管理工作,不仅关乎国家安全和稳定,而且有利于缩小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握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和学习情况、了解他们的心理特征,重点从"三个结合"去提升他们的思想引领、增强他们的综合素质能力培养和促进他们的健康人格成长。  相似文献   

7.
应用型高等教育应该而且必须在实施教育的全过程坚持对教育主体未来社会角色与职业岗位的观照,即在教育决策与实施中坚定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想,为教育主体提供优质的职业生涯意识及优质的技能信息服务。要建立学习全程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模式,其核心首先就在于切合现实需要与发展规律的创新设计,包括学习全程架构设计、课程体系设计、制度引领与实施保障。要建立学习全程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模式,重点就是构建好"三条渠道"体系,即抓住课堂教学主渠道,提升实践教学地位,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挖掘课外活动副渠道,锻造学生就业能力;打通校外实习第三渠道,提升学生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8.
建立健全大学生党员激励关怀帮扶机制,需要从其实际需要出发,从促进其就业创业和职业生涯的良性发展入手,借助人力资源管理理论,通过有效开发其胜任特征资源、提升就业竟争能力,把开发胜任特征资源融入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工作机制,以及着力建立健全社会支持系统、营造良好就业环境等途径,构建大学生党员就业创业帮扶机制.  相似文献   

9.
张正华 《学术论坛》2006,(4):194-197
从近年来不同学者的研究思路分析,无论是从着力点、发展模式、功能定位还是实践视角来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都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改进,不断创新。基于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必须明确三大目标,即培养学生形成对其终身起作用的整体素质,培养居于学生整体素质首位的思想政治品德素质,培养标志学生整体素质水平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实现这一目标,从观念、内容、机制和方法上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在实践探索中形成的"嵌入式"党建模式实现了党组织对社会组织的有形覆盖,但存在社会组织党组织政治定位不明,党组织与社会组织尚未实现有效融合,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相互分离以及"官方文化"和"民间文化"发生摩擦与碰撞等问题。"嵌合式"党建模式与"嵌入式"党建模式在聚焦阶段、主要目的、理念原则、路径指向、蕴含思想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嵌合式"党建模式有利于完成"质量建党"新任务,符合地方社会组织党建创新的新需求,也与我国培育社会组织的新策略相匹配。通过制度建构、策略转向、结构嵌合、业务嵌合和文化嵌合,实现"嵌入式"党建模式向"嵌合式"党建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11.
黄晓星  丁行琴 《江海学刊》2022,(2):108-116+255
党建引领是我国社会治理创新的制度安排,党群服务中心作为社区服务的提供者,是党和国家与群众联系的服务单位。目前,在基层社区存在四种党建引领专业的党群社区服务类型,包括党建与专业介入并重的党群共治型、党建为主的党组织建设型、党建价值引领下的公益互助型、专业介入弱的行政服务型。以增强党群的参与力和提升党组织的组织力为落脚点,党建引领社会动员和党建引领多元联动是两种有效的服务机制。社区服务需要将党建的引领性与社会工作的专业性高度结合,才能保证社区服务的成效,真正实现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相似文献   

12.
探索和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着力打造特色党建品牌,突出思想过硬、组织过硬、能力过硬、绩效过硬、作风过硬、服务过硬"六个过硬",使党建工作系统化、标准化、可视化.  相似文献   

13.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引领转型发展,深刻审视业已形成的办学传统和办学特色,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上下功夫,以创新引领学校转型发展;协调学科专业的关系、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人才引进与培养的关系,以协调促进学校健康发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突出人文素质培养,树立"以人为本"的绿色理念,以绿色保障学校持续发展;实行对内、对外全方位的开放,以开放推动学校高水平发展;不断提升师生福祉,以共享实现学校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思潮作为青年学生群体中一种时髦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在给大学生带来价值苏醒的同时,也引发了大学生价值体系的动荡、失范和核心价值认同的危机。在对大学生思潮准确判断的前提下,分析大学生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困境,通过提升引领理念、更新引领内涵、拓展引领途径、创新引领模式,以不断增强引领大学生思潮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自中央实施从严治党政策以来,基层党组织涣散的现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组织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了很大提升。但毋庸讳言,基层党组织,特别是基层学校在创新党建工作模式方面做得还不如人意,依然存在被动执行教育工委要求,存在搞活动、"三会一课"、学习理论知识和相关会议精神走形式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让党建工作取得实效,创新党建模式是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社区是国家治理的微观场域,社区治理与创新是国家治理的基础。然而,社区治理面临诸多难题,只有创新才能推进社区发展。党建引领、多元联动和居民为本是社区治理创新的基本向度。社区治理创新的"赤岗模式"成功地践行了这三个基本向度。实践表明,党建引领是社区治理的核心和根本遵循,多元联动是社区治理的关键和有效途径,居民为本是社区治理的目标和基本归宿。社区治理创新必须协同推进这三个基本向度,才能有效达成社区治理创新的合法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7.
高校贫困生既表现出"穷且益坚"的积极心理品质,也存在一些"人穷志短"等消极心理特点.开展贫困生积极心理援助,坚持经济资助与心理帮扶、思想教育、能力提升"四结合",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贫困生积极心理援助,可以从增进积极情绪体验、培养积极自我认知、培育积极人格特征、构建积极社会环境四个方面来推进,切实培养学生积极品质,激发学生积极力量,开发积极心理潜能.  相似文献   

18.
广东要不辜负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的厚重期望,要在“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上走在全国前列”。城乡基层治理的关键在于党建引领。其内在逻辑是,没有党建引领这块基石,基层社会治理就很难获得发展的动力,从而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就缺失了应有的保障。所以党建引领对基层社会治理意义重大。新时代下党建引领实现基层社会有效治理,顶层设计是大局,多维创新是手段。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体制的重大实践,对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林喦 《理论界》2024,(1):8-11
高等院校在传统的党建工作体制机制之上,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遵循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和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探寻适应教育事业发展新形势和在校学生成长新状态的功能型党支部建设路径,引领、促进和保障功能型党支部所依托载体高质量发展,推动高校基层党建在创新领域实现“一融双高”。  相似文献   

20.
城市社区共治过程中的区域化党建是基层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有益尝试,在价值引领、资源整合、行动协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该项工作还面临着党建理念的行政主导、主体参与的"冷热不均"、客体属性的跨域跨界、媒介使用的重形式轻实效等多重困境。鉴于此,立足于新的历史方位,进一步推动城市社区区域化党建工作,需要从四个方面作出努力:转变党建理念,从行政主导走向"一核多元"共治;衔接自治与共治,推动整体性引领;推动网格化治理,整合社区共治的边界;探索"互联网+社区共治",推动技术运用与社区共治的精准对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