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代以来,抵货运动和国货运动作为抵御外辱、富强中国的经济手段而得到社会各阶层和政党的参与和支持。中国共产党作为重要的政治力量,对抵货运动和国货运动的态度和行为随着其在政治生态中的角色转变而不断变化,经历了由五四时期和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参与、支持到"清党"、"分共"后的批判、否定再到抗战时期将其作为边区和根据地重要的经济和贸易政策的演变。其演变历程展现了在民族危机、政党冲突和经济发展约束下,中共政策的灵活性与适应性。  相似文献   

2.
以1923年津埠抵制日货运动的产生为例,运用社会学集体行动理论中的情感论,从社会史角度深入剖析促使抵货运动产生的激发事件、内在驱动力量乃至抵货运动的生成机制,可知:从宏观层面来看,抵货运动的产生需要一个具有“道德震撼”意义的“符号性事件”来激发。民众的“集体心理”即对列强(日本)“共同的愤恨”与共同的捍卫国家主权、维护民族尊严等爱国情感是抵货运动产生的内在驱动力量。从微观层面上来讲,抵货运动生成机制的具体阶段与环节包括:强烈刺激一聚众接触一集体磨合;充分暗示一循环反应一集体兴奋;社会感染一集体行动等。  相似文献   

3.
国货运动与中国的现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货运动是近代中国先进人士对现代化道路的一种探索性的尝试。本文试图从国货运动的演变轨迹入手 ,探索其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以寻求其对今天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王强 《江苏社会科学》2007,2(6):192-199
1934年被社会各界公定为妇女国货年.在妇女国货年运动中,妇女被推至国货运动的前台,承担起振兴国货的责任.社会各界力图通过社会舆论重塑"摩登"的含义,以及借助于政府发起的新生活运动,使妇女的日常消费行为政治化,并企图借此影响都市妇女时下流行的消费文化.妇女国货年运动反映了作为国货主要消费群体的都市妇女与国货运动的关系,它的失败暴露了近代国货运动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关于哲学思维的研究,需从思维本身出发并在思维内部寻找其根据。思维的主体要真正成为自为的而非自在的,就必须从起点开始对思维进行考察。黑格尔逻辑学以存在论为起点,思维将通过有与无同一的"变易",从定在自身的规定性发展到质,经过质与定在本身的矛盾运动,自在存在过渡至自为存在,并最终使得存在从"质"的规定过渡至"量"的规定。存在论当中的"界限"是贯穿这个逻辑阶段的重要概念,其辩证发展的过程是对整个黑格尔逻辑学方法的印证。"界限"的辩证运动,是对扬弃这一辩证运动的最为明确的体现,也是进一步探究同一性本身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辛亥革命前爆发的抵制美货运动,体现出一系列不同于此前民众运动的新趋向。其突出表现,一是迅速达到前所未有的普及程度与高涨声势;二是在运动中倡行不依赖政府而专恃民气,并对清政府乃至封建专制予以批评和谴责;三是从"野蛮的排外"转变为"文明的排外",受到海内外舆论肯定。但是,抵制美货运动也仍然存在传统民众运动所具有的若干缺陷:如缺乏统一领导运动的组织机构,具有明显的分散性与自发性特点;参与者目标不一致,行动不统一,导致运动不能持久进行,最终难以达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7.
朱英 《江海学刊》2022,(1):201-209
在近代中国抵制洋货运动中,商人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但商人参加抵货运动之后,由于遭受经济损失而普遍面临严重困境,并且始终得不到社会各界的体谅与帮助,只能苦苦挣扎寻求自救,寄希望于商会采取“疏通”方式缓解经济压力,却又被视为破坏抵货运动的“奸商”,使其处境十分艰难,成为导致抵货运动难以长久坚持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对于1905年的抵货运动,中央政府的态度处于变化和犹豫之中.在运动前期,中央政府是宽容的,行为是不置可否的,因而实际上纵容了抵货运动;在运动后期,态度是担忧的,行为是劝导式的压削.从地方层面上说,各地官员的态度和对策不仅与中央政府不尽一致,且自身也差异巨大,有北洋袁世凯的强力压制,有南洋周馥的相对开明,有湖广张之洞不为人知的上层外交,也有两广岑春煊不妥协的支持和同情.总体而言,政府对这次运动的态度是理解和宽容的,行为是温和的.  相似文献   

9.
在20世纪20~30年代,欧洲出现了德国和意大利两个法西斯国家,这两个国家在法西斯政权建立过程中,从其产生的理论基础、原因、过程以及结果来看,都有诸多的相似之处。然而,深入研究德意法西斯运动的整个历史,我们又会发现两者还存在着大量的不同之处。本文试图就德意法西斯运动做一全面比较。  相似文献   

10.
中华民国成立初期,尽管以民族主义为基础的国民外交运动得到蓬勃发展,但几乎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成果。"二十一条"时期的反日国民外交运动是一个典型案例。分析此次运动中各阶层民族主义的表现和动机是探索这一时期国民外交成果之所以有限的"钥匙"。国民外交的失败反映了近代中国民族主义复兴的困境。  相似文献   

11.
民族主义与消费文化之间的趋同与背离,是后发型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常态,此一悖论性关系在学生国货年运动中得到充分展现。赋予学生消费行为的民族主义色彩,将其消费行为政治化与道德化,乃是运动期间舆论宣传基本的话语策略。运动经济绩效的有限性,表明学生民族主义难以超越消费理性与消费文化的强力约束。而近代青年学生的消费风尚,实质乃是近代都市空间的消费文化及其男性气质与新兴社会精英的消费示范等诸种因素合力建构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人民的抵货运动从一开始就不仅是经济方面的斗争,而且是结合政治目标来进行的。一次又一次抵货运动的进行,由少数城市扩大到全国,海外华侨也积极参加,发展成为全民运动,对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打击十分沉重,鼓舞了人民的爱国情绪,也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蒋宝麟 《浙江社会科学》2013,(1):17-25,33,155,156
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运动,是近年来学术界较为关注的领域之一。对乡村建设运动的研究,一直以来受到史学研究范式和中国社会现实问题的影响,其评价标准出现从"革命"到"现代化"的转变。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民国乡村建设运动进行的同时,当时知识界关于乡建运动的思想论争也随之而来。返回历史语境之中,探求时人的思想言说,可以发现乡村建设运动中的"革命"和"新旧中西"等问题的原初涵义及其对现实评价所产生的影响,以此揭示出研究过程中历史语境与现实关怀的互动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
在抗战时期,曾经出现一个多方面力量广泛参与并形成一定规模和声势的民族文艺运动。官方试图将其引导到文化统制的轨道上去,但由于众多自由文人和进步文人的参与,这一运动已在民族主义的基础之上。具备了民主主义、启蒙主义、国际主义等新的质素,没有重蹈30年代初期的“民族主义文艺”和30年代中期的“民族文艺”的覆辙,官方的图谋因此落空。  相似文献   

15.
《琼州学院学报》2020,(1):78-83
汉服复兴运动是在教育与大众传媒的规训中产生的,是在特定社会事件形成的社会情境压力与民族观念的互动过程中产生的。这种互动形成了一个相对完善,但却容易走向狭隘民族主义的话语体系。汉服复兴运动可以通过调整宣传策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强化"中华民族"认同等举措,避免堕入狭隘民族主义的陷阱。  相似文献   

16.
郭若平 《东南学术》2007,(1):158-168
20世纪20年代发生的非基督教运动,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桩引人注目的历史事件。之所以引人注目,固然在于因其可供解读中国现代思想运动和政治运动之历史例证,但更重要的是,该运动的历史叙事结构蕴含的民族主义因素,足以构成人们对中国现代民族主义存在的不证自明的认知理由。然而,非基督教运动并非人们通常想象的那样,从一开始就由民族主义所促成;相反,征诸史实,非基督教运动通过各类方式,反而建构了民族主义。因而,以民族主义表述非基督教运动,远不如以后者表述前者来得更接近历史的真相。  相似文献   

17.
张天骐  高洪岩 《理论界》2014,(8):130-132
"文"与"道"是唐代古文运动中最为核心的理论概念,这两个概念共同决定着古文运动的发展趋势,也是身处古文运动当中的作家们在创作中所要考虑的首要因素。韩愈所提出的"文以明道",为有唐一代的古文家的创作定下了基本的格调,在这种主张的影响下,有关道德伦理层面的"道"占据了文章创作的核心地位,而关乎文章文学性的"文"则成为附属,这也不可避免地使得中晚唐的古文家们在创作当中出现了一种不平衡,即过分地注重对于道统的阐发,忽视了对于文章文学色彩的营构,最终导致古文运动在晚唐的逐步衰微。  相似文献   

18.
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以民族主义救中国的呼声骤然而起,在“五四”运动前后,民族主义思想成为主流意识形态,并渗透到社会各个阶层,从而掀起了全国民族主义意识的大觉醒。这次民族主义的思潮无论是人员参与方面还是它的影响程度都是空前的,这也标志着中国近代社会步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19.
文艺大众化是1930年代我国文化界的一个重要议题,它与肇始于清末的"国语运动"有着内在的联系。这一联系主要通过胡适的"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观念以及陈望道等人倡导的"大众语运动"得以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讲,"国语运动"不仅仅是一场追求"国音统一""言文一致"的语言学革命,它更是一场漫长的文学革命,其目标是建立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大众文艺"。"国语运动"的一百年是中国文学现代意识嬗变的一百年。文艺大众化问题是以鲁迅、瞿秋白为代表的左翼知识分子将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中国化的一次重要尝试。  相似文献   

20.
充满喧嚣的"新民歌运动"将诗推向它的反面即"非诗",但它却是"五四"以来新诗走向"大众化"(民间化乃至民族化)的一次努力.在新诗的"大众化"努力过程中,由于"大众化"的倡导者们始终没有解决关于这一问题的悖论,从而导致历次"大众化"努力最终以远离真正的"大众化"为结局,这在"新民歌运动"中达到极致,在这场运动中新诗的主体性因被淹没在其择取的对象中而丧失殆尽.因此,有必要重新思考新诗发展和"大众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