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社会的思想上层建筑,主流意识形态具有引领功能,引领的本质是统治阶级所生产的思想内容得以有效分配,这一行动的当代指向就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和道德观念上达到统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精神力量。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来源于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生成的本源性动能、舆论宣传施加的引导性动能以及体制机制提供的运行性动能。基于力学原理,为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在力的方向上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社会发展方向,强化本源性动能的阐释力;在力的大小上要发挥党员和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增强引导性动能的牵引力;在力的作用点上要推动话语体系和传播方式的创新,优化引导性动能的亲和力;同时还要重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体制机制保障,确保运行性动能的持久力,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2.
加强全媒体建设是新时代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在要求。全媒体的即时传播和指数传播,能够满足大众接受信息的周期性需求,增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辐射范围,但其独白式、片段化、多元化叙事也侵蚀着话语的安全性、整体性与权威性。全媒体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生成有其自身特质和内在逻辑,话语内容的准备与扩散生成解释传播力,话语意义的编码与解码生成权威公信力,话语的价值认同和行为表达生成批判引领力。实践中应不断凝聚话语主体作用力,扩大话语内容传播力,提高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效果评估力。  相似文献   

3.
核心价值观是主流意识形态的基本构成要素,以"三个倡导"为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核心价值观的当下表现形态.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巩固文化自信、深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关键作用,具体表现在有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思想共识、提升我国在国际舆论场中的文化话语权.立足于巩固意识形态主导权和话语权的现实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遵循将一元主导与尊重多元相结合、继承传统与创新发展相结合、包容并蓄与批判超越相结合、多维解读与恪守边界相结合的基本原则,着力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服务的功能、构建大众化的话语体系、增强对网络空间治理的引领作用和积极拓展我国价值观对外传播渠道.  相似文献   

4.
当代中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发展态势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迫切需要增强吸引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增强意识形态吸引力也提出了新要求.我们必须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在推进主导意识形态创新发展、提高主导意识形态的包容性、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5.
论意识形态的基本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安 《兰州学刊》2005,1(1):64-65
"意识形态"是获得社会法权的"主义"话语,通俗地说,意识形态就是一种官方话语或国家精神.意识形态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很多的功能,但其基本的功能主要是提升社会主导价值、引领政治社会化过程和强化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基础.了解意识形态的这些基本功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和发挥它的作用,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制约因素的认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是社会主义制度巩固与发展的动力源泉,加强对制约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因素的研究,有利于自觉地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有利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思想文化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共识性的特征和本质缺乏创新性的概括,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创新与修正主义的界限较为模糊是制约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的两大主要理论因素;共产主义目标的远期性和实践的暂时挫折,社会主义静态层面上落后的物质基础是制约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的两大主要实践因素。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使我国文化领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多元景观。从文化形态上看,反映国家意识形态的主导文化、体现知识分子诉求的精英文化和突出市场规律的大众文化构成了当今中国文化的基本格局,它们之间的相争相融构成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壮丽景观。但是,这些文化形态间的接触碰撞造成了诸神纷争的局面和价值取向的彷徨困惑,因此,需要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这就不但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强大的整合力和引领力,而且还要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张弛互补的包容性和排他性,不断促进主导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的共生互动,推动它们兼容互补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新时代进一步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指明了奋斗方向、努力目标和遵循原则。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具有科学性和价值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主导性和兼容性的理论特质,使其能够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引领力,以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新风险、新挑战不断增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作用亟待进一步提升和加强。为此,应及时用党的先进理论武装人民、持续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不断提高用网治网水平、加强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切实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  相似文献   

9.
开放条件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勇  陈锡喜 《学术论坛》2007,3(3):44-47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需要处理好生活同意识的关系,基本价值观的稳定性和变动性的关系,不同意识形态的关系以及党的意识形态同各种社会思潮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明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路径,在方向上,形成“一主多元”的意识形态格局;在价值取向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要坚持党性原则与以人为本相统一,促进党的意识形态的“目的因”向公民精神的“动力因”渗透;在内容上,把增强民族凝聚力、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内容;在途径上,协调各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手段和工具,增强主流舆论的引导力;在语言和范畴上,建设支撑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资源系统。  相似文献   

10.
增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是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根本要求,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动力。增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是应对全球意识形态斗争新特点、国家发展建设新阶段、我党长期执政新考验的必然要求。为此,必须重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威、拓展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资源、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文化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1.
"意识形态辩护论"是西方学者诠释资本主义政治合法性的一种理论话语,主张回到马克思,强调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当代西方社会的批判价值。这种隐喻式"辩护"对重拾马克思主义信仰、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我们必须认清西方意识形态辩护论的阶级实质,这种看似超脱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阶级性的辩护面孔,实质上只是在为后危机时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寻求出路。对此,我们既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旗帜鲜明地批判"意识形态辩护论",避免陷入西方国家谋求"政治同化"和"制度趋同"的话语陷阱,又要积极借鉴西方意识形态资源的运行策略,不断增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相似文献   

12.
关于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发展态势使我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迫切需要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对此,应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有机地统一起来,正确认识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和当今文化发展多样性的关系,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创新,不断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相似文献   

13.
新闻话语权争夺的背后往往隐藏着意识形态之争。一个社会的新闻话语传播是这个社会建构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路径,也是维护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手段。新闻话语通过建构社会成员的政治知识图式、内置框架引导大众舆论、沉淀为世代延续的受众心理结构三个步骤来完成主流意识形态建构。在移动传播时代,传统新闻话语叙事出现了"不适应性",建构主流意识形态的功效和作用随之削弱,创新话语表达的内容、视角和风格,方可有效提高舆论引导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完成建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责任与使命。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三维理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上的本质规定。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理论思路上要从三个维度加以把握:一要深刻认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是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现状的客观要求;二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引领复杂多样社会思潮的精神旗帜;三要坚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本原则,增强核心价值体系自身的引领力,把握引领的主动权,找准引领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5.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在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意识形态问题给予很高的重视,并明确提出在当前新时代的历史定位下,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建设具有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此可着眼于三个维度,即:地位明晰维度、现实性维度、实践维度,对意识形态的重要地位、为什么要建设以及怎样建设具有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做出具体分析,使其框架线索更加清晰。  相似文献   

16.
社会整合与主体建构是意识形态的基本功能。意识形态功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功能。凝聚社会思想共识、塑造社会主义新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意识形态功能的具体体现。理论形态与话语系统建设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意识形态功能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7.
新时代新征程,深化对推进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需要用哲学思维进行深入考量,把握其理论和实践根据、基本原则和辩证法是解决问题之关键。坚持从理论深度上把握意识形态建设极端重要性的定位要求,从时代高度上把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根本方向,从目标向度上把握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主要着力点,同时坚持党的领导、人民至上、实践指向与系统观念四大原则,掌握好“一元”与“多样”相统一“、守正”与“创新”相统一“、凝聚”与“引领”相统一“、批判”与“建构”相统一的辩证法,从理论和实践上整体增强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着力推动文化强国和文化现代化建设,服务于民族复兴大业。  相似文献   

18.
意识形态是重要的思想政治资源,可为政治稳定凝聚思想共识,为政治统治正当性合理性提供论证,为政治发展道路指明方向。互联网时代,我国意识形态面临西方自由主义意识形态渗透、社会价值观多元化、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创新转换复杂艰难等诸多问题。维护网络时代的意识形态安全,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诠释力、影响力;认清西方自由主义意识形态输出的教条主义、工具主义及霸权主义本质,自觉抵制西方意识形态渗透侵蚀;维护互联网信息安全,提升我国意识形态网络传播能力。  相似文献   

19.
以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为核心范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引领着当代中国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和主导权,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凝聚、整合和认同作用.立足新时代,积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建设,全面、准确、客观、立体地阐释、表达和传播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蕴含的思想价值,是提升中国话语权和影响力,坚定文化自信,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迫切要求.这就需要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构建政治话语的主导作用,积极推动政治话语体系创新;需要不断深入学理研究和理论阐释,积极推动学术话语体系创新;需要加强社会宣传普及与推广,积极推动大众话语体系创新;需要努力创新对外话语表达方式,积极推动国际话语体系创新.  相似文献   

20.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心态的有效引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萍  杨珍妮 《中州学刊》2015,(3):94-100
社会转型期多元价值观的冲突引发了人们多元的社会心态。社会心态除了反映人们对于社会变化的认知、态度、情绪,也反映相对来说更为稳定的社会价值观。作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应然"的原则和目标对自发的社会心态进行自觉地调节和规约,引领着人们的理想追求、社会认知和行为走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心态的导航器,必须增强自身的理论创新力、包容力、渗透力、辨别力、教育力和利益疏导力,达成全民的价值共识,才能实施对多元社会心态的有效引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