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1 毫秒
1.
基于LBSNS的社交传播模式及其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移位服务(LBS)与社交网站(SNS)的结合实现了"位置"与"社交"的交集,不仅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服务和体验,同时也为社交网络的未来运营模式提供新的思路。本文基于移位服务(LBS)网站和网络社交服务(SNS)网站各自的发展状况,对移动社交网络服务(LBSNS)的传播模式和传播功能进行详细分析,并利用传播学原理探究LBSNS模式在传播过程中的特点,以期为LBSNS未来传播模式及其商业价值的开发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2.
孙慧 《兰州学刊》2011,(8):89-94
人际传播是人类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新技术和社会结构的发展变化使得人际传播的形式和结构也发生着相应的变化。以社交网络为依托的各类网络社交游戏在短时间内发展迅速,其用户总人数和活跃人数与日攀升。文章从传播学的视角,以目前SNS平台上最为火爆的社交游戏“农场游戏”为例,对网络社交游戏参与者的人际传播进行研究。通过自制问卷对网络社交游戏参与者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试图探讨网络社交游戏中人际传播模式的特点,并进一步研究网络社交游戏中的人际传播对参与者现实中的人际传播和人际关系的影响。文章还对人际传播方式在新技术和社会结构的作用下发生的变化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柳溪 《云梦学刊》2015,(1):151-155
全媒体是以信息数字技术发展为基础的各种媒介深度融合而形成的媒介传播形态,全媒体时代具有融合性、开放性、数字化和个性化的特征,从媒介、受众和传播者三方面给档案信息的开发和利用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为了应对这一时代变革,档案信息工作需要从理念、制度和传播平台全方位进行范式转换,以开放理念为基础,服务为核心,传播理念为关键,用法律保障档案信息开发,用政策推进档案服务,用产业引导档案传播,与大众传媒媒体合作共建公众参与的全媒体平台。  相似文献   

4.
在新媒体环境下,新媒体技术的普及以及其对社会生活的融入使档案信息用户的需求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新媒体可以多方面收集反馈信息,提高现有的档案信息服务的精准度,在数字化过程中积累了信息资源和能力基础,同时融媒体环境使文档管理的内容更加全面、让文档管理方式更加高效、使文档利用更加有效并且拓展了档案资源应用和传播范围,实现档案信...  相似文献   

5.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档案信息网络化是档案管理工作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为经济建设提供有效服务的主攻方向。 一、档案信息网络系统的作用 1.档案信息网络系统的建立改变了档案收集工作的方式。在档案收集工作中,传统的收集工作是将原始纸质文件由分散到集中的过程。随着信息处理技术和办公自动化的普及,档案的载体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从纸质走向光、电、磁,这些新型载体档  相似文献   

6.
即时通信社交媒体用户对语音或者文字作为信息载体有不同的选择,人们对信息交流介质的选择呈现习惯性的分化趋势。文章回溯了传播交流介质的演变过程,从传播心理角度对用户交流介质选择行为予以剖析,从人口学范畴分析了即时通信媒介用户的职业、年龄等特点差异对介质选择的影响,探究传受双方深层次的媒体社交礼仪认同,发现网络社交礼仪作为现实社交礼仪在网络上的延伸,潜移默化地影响用户对交流介质的选择偏好。解决现实社交礼仪与互联网交流平台的配适问题,可以使传受双方的社交礼仪认同更加契合,进而取得正向有效的信息传播与内容沟通效果。  相似文献   

7.
当前,国际传播进入了以情感驱动舆论走向、社交媒体成为新主流媒体的后真相时代,国际社交媒体已成为涉华内容传播的重要平台。国际社交媒体涉华内容的传播机制出现新的特征,如国际社交媒体对涉华内容关注度高、议题范围广、积极评价与负面认知并存,意见领袖和热门视频在涉华内容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意见领袖和热门视频的传播影响力是多因素加权作用的结果。优化后真相时代的国际社交媒体涉华内容传播,应从传播环境营造、传播矩阵构建、意见领袖队伍建设、热门视频打造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8.
图像社交媒体在进行国际传播时具有一定的媒介先进性,这种先进性体现在传播内容的视觉性、保真性、交互性、使用便捷性等方面。我国对外主流媒体在使用图像社交媒体进行国际传播时,在满足媒体内容生产的一般要求、体现社交媒体属性以及利用图像社交媒体所特有的视觉表达属性三个层面均有不足。增强我国媒体在图像社交平台中的国际传播力,应提高信息发布的权威性,增加新闻信息数量,增强账号与平台间的联动交流,并善用图像社交媒体的视觉表达性和文化差异性等策略来提升传播力。  相似文献   

9.
社交媒体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全面而深刻,社交媒体平台成为汇聚当代社情民意的最大场所。社交媒体用户对重大公共事件的跟帖讨论折射出网络空间的社会道德心态。社会道德心态是一个社会整体的道德心态状况,社交媒体网络空间的道德心态是现实空间社会道德心态的延伸,用户跟帖讨论心态的道德性是个体道德心态的缩影,也是其最真实的道德思维,对跟帖讨论道德心态的认识有助于了解民心、把握民意。社交媒体的发帖规则塑造着网络空间的道德心态,道德心态又反过来影响用户的网络交往。提升网络文明需要重视社交媒体的道德建设,为此需要增强对社交媒体道德性的信心,培育用户对常识道德的遵守。  相似文献   

10.
聂莺 《东岳论丛》2015,36(2):189-192
以互联网为平台的社交媒体,广泛渗入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人的生存与社交媒体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社交媒体依赖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媒介环境学理论为深入剖析这一现象提供了一个新颖的视角,从社交媒体自身的特性——感知环境、符号环境、社会环境入手,对媒介依赖现象进行阐释,揭示了社交媒体依赖产生的根本原因。为避免人们对社交媒体的深度依赖,关键是构建合理的媒介素养教育体系,使人们认识到社交媒体作为工具的本质属性,提高人们使用社交媒体的自控力,使社交媒体沿着更加促进人类和谐发展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江西社会科学》2016,(1):222-228
病毒营销是网络营销的一种有效手段,随着电子商务向社会化商务的不断变革,融合社交媒体特征的病毒营销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数值模拟及仿真研究发现,用户主动传播和用户自生成内容对于病毒营销的传播有着放大作用。加强广告传播效果和扩大主动传播加强系数会导致用户自生成内容增多,能加速病毒营销的传播,并且传播范围更广,最终增强企业营销影响力从而取得好的营销效果。  相似文献   

12.
数字史学传播与数字文明相对应的是一种数字媒体社交传播,是各种平台的“交流+互动”式传播,体现着虚拟时代数字史学传播的特征。数字史学所传播的对象是经过数字化技术加工、处理的、无法感知的数字文本,即数据和信息,呈现出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截然不同的、数字时代特征鲜明的数字史学传播。非纸质数字史学载体在互联网的虚拟空间内贮存和传播传递,“分享”“共享”、互动等强化了广泛参与性、多样性特点,扩大了传播规模,提高了传播传输速度。多重媒体创造的平台,让数字史学的传播凸显了“媒体、平台、互动、参与”等一系列优势特色,促进了传播的发展进步。  相似文献   

13.
社交媒体是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社会工作转型的关键性变量。通过社交媒体激活潜在联系或加强弱联系,青少年社会工作者创建了可及性的助人空间;社交媒体和相关在线平台为改善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关系中的权力失衡,切实增强青少年主体的参与积极性和行动效能感,以及提升服务的可近性提供了契机;利用社交媒体的可供性进行脚本生产、专业倡导和社群构建,改变了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社会生态系统。但与此同时,嵌染也使青少年社会工作实务在运用社交媒体时面临四种张力:一是具有情感共鸣的赋权式沟通交流与专业规范性和科学性之间的张力;二是知情同意及妥善维护案主资料的服务标准与远程服务难以确认意愿、身份和所有权之间的张力;三是可及性与数字鸿沟和技术黑箱之间的张力;四是数据信息共享与保护案主隐私及保密义务之间的张力。未来需要通过逐步建构社交媒体使用伦理指南,培育青少年社会工作者的数字职业精神,加强社交媒体的实务应用研究等调适,才能实现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智能化、高效化和精准化。  相似文献   

14.
社交媒体时代传播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公众摆脱了对大众传媒的表达渠道依赖,转而通过各种社交媒体平台进行自由表达,从而成为实践意义的舆论主体。这种转变导致舆论引导工作领域出现舆论引导对象的多元化、舆论引导方式的体系化、舆论引导效果的复杂化、舆论引导理念革新的常态化等变化。在理论层面,舆论引导所依赖的理论资源也开始从宣传模式向政治沟通模式转变。在传播格局巨变的背景下,舆论引导工作仍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党性原则、坚持正确的导向和职能、遵循新闻传播规律。  相似文献   

15.
手机文化传播机制形成路径及其形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手机被称为“带着体温的媒体”。从朋友、同事、家人之间的人际传播,到单位、地区、国家的群体传播及全球传播,以手机为主的移动互联网正式进入了主流媒体序列,重构了各种文化、社会、政治体系内外媒介传播的权力关系。手机媒体技术与传播形态主要体现在媒介形态创新和使用形式创新两个方面,手机文化传播方式的不断创新与普及,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类的思维方式、社交方式和消费方式,带来了文化传播的丰富和繁荣。充分的用户基础、快速的技术创新、网络的安全治理、全媒体的深度融合将使手机发展成为最具竞争力、最有传播效果的主流文化媒体。  相似文献   

16.
理财通     
正理财通是腾讯财付通与多家金融机构合作,为用户提供多样化理财服务的平台。在理财通平台,金融机构作为金融产品的提供方,负责金融产品的结构设计和资产运作,为用户提供账户开立、账户登记、产品买入、收益分配、产品取出、份额查询等服务,同时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以诚实信用、谨慎勤勉的原则管理和运用资产,  相似文献   

17.
易旭明 《东岳论丛》2023,(4):65-74+191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之治”是唯物辩证法和中国传统智慧相结合,形成的国家权威、社会共识和民众参与平衡的新型现代化治理模式。现代化治理要求县级主流媒体探索从宣传喉舌向治理助手的定位升级:价值定位于传播根本价值、权威政策、服务信息,吸纳民意互动;关系定位于为治理部门提供信息连接服务,与上级媒体形成技术嵌套合作,通过社交媒体矩阵连接治理客体;产品定位重点是地方民生社会新闻、地方政策新闻,以及舆论监督与问政服务、消费投诉服务。这种基于数字空间多维新连接的媒介化治理,既是工具理性的治理方法,也有人民至上和协商民主的价值理性本质。  相似文献   

18.
以电视为代表的大众传媒是广告传播的主要渠道,也是大众选择产品信息的主要渠道。当社会进入信息和网络时代,新媒体的不断增加使广告传播的大众媒体效应逐渐被削弱,尤其是房地产这种大宗商品,仅靠大众传媒的单向式传播是很难奏效的,而伴随现代技术产生的双向互动的沟通形式则成为房地产广告传播的首选。房地产从大众传播到小众传播是营销模式转变的结果,也是信息传播渠道多样化、个性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基于互联网技术而迅速发展的自媒体,其信息制作和传播行为具有不同于传统媒体的显著特征:个体化、自主性、多样化、圈群化和高速性。在一定的意义上,自媒体掀起了传播领域的一场革命。但同时,自媒体对政府管控的权威媒体的话语权、传播媒体的管控模式以及信息安全问题,构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在自媒体的媒介人(或用户)、媒介人社会组织、媒介行业和政府部门四个层面,从自律和他律两种机制上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自媒体综合管控模式的逻辑构想是:构建自媒体的媒介人(或用户)的自我约束的道德自律与法律他律机制;建立自媒体的媒介人社会组织,提高自媒体的媒介人的媒介素养;强化自媒体或网络行业自律公约的功能;政府的间接管控,构筑起自媒体网络信息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相似文献   

20.
陈龙 《江海学刊》2024,(1):117-125+255-256
平台制度实践的一个普遍现象是彼此模仿先进机制,不断完善、不断进化,客观上形成了一种制度同构进程。主流媒体的在线新闻业可以借鉴平台制度模式,突出用户中心,开放用户体验,为用户提供获利机会,并创造自发参与媒介实践的开放性制度和生态系统。主流媒体要多创造媒介技术供给性,多培育交往实践的新惯习,多提供一些创新实践的“廊道”机制;适应去中心化时代的要求,借鉴平台制度多给用户一些体验和自主实践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