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胡敏 《琼州学院学报》2010,17(1):65-66,73
本文论述通过构建网络社交安全事件处理机制三种途径加强对大学生网络社交安全防范的引导。  相似文献   

2.
网络作为信息传播的新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和表达交流思想、情感的场所。“数字化生存”方式给大学生带来的最大负面影响就是信息风险的凸现。防御高校网络信息风险,应从管理和技术两个层面进行。正确认识网络信息风险的内涵和类型,加强对校园网络舆论的管理,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的风险意识,增强应对网络信息风险的能力,有利于大学生真正摆脱“虚拟”与“现实”的困惑,提高信息素养,促进自身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刘艳红 《江苏社会科学》2024,(1):184-193+244
作为一种新兴经济业态,数字经济的数据信息安全领域、技术运行安全领域、产业竞争安全领域受到民法、行政法以及刑法等不同法律部门的调整,具有全景化风险性和多重违法性特征。为激发数字经济市场活力、提高国家数字经济治理能力,须在合规制度的驱动下搭建民行刑协同化数字经济安全风险防范体系:运用风险分级分类防范的方法,构建“领域融贯的民行刑协同共治数字经济安全风险防范体系”,运用技术和管理的风险防范手段,构建“技管结合的民行刑协同共治数字经济安全风险防范体系”,最终通过合规驱动建构“三效合一的数字经济安全风险防范体系”,实现数字经济安全风险“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治理”的立体防范效果。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网络犯罪的防范与治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随着我国网络事业的发展,大学生网络犯罪的案件呈现上升趋势。如何防范与治理大学生网络犯罪,不仅关系到高新技术的法律保护,更重要的是关系到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本文综述了大学生网络犯罪的主要表现,分析了网络犯罪的原因,并提出了防范与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5.
厘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触发网络舆情影响力生成机理,对于防范化解重大舆情风险并降低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基于风险社会放大理论和信息生态理论,提取信息人、信息、信息技术和信息环境四个维度7个指标,通过对40个案例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探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舆情影响力生成机理。分析结果表明:信息人和信息技术是网络舆情高影响力生成的核心条件,信息本身蕴含的危害级别对舆情影响力生成并不敏感;存在3种驱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舆情高影响力生成的类型。通过挖掘舆情影响力演进特性,建构四条风险规避对策,为网络空间综合治理体系构建和舆情风险治理能力提升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网络依赖的动因分析及矫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依赖是指个体迷恋网络以致影响到现实生活,主动采取措施逃避社会责任,自己无法控制行为及其后果的现象.大学生网络依赖导致大学生荒废学业,人际交往中断,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损害.大学生网络依赖的成因十分复杂:满足心理自慰、满足心理宣泄、满足娱乐需要、满足体验理想生活的需要等.防范网络依赖不应是阻止学生上网,而是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拓展大学生个人发展的空间;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提高教育工作者的素质;加强校园网络的建设等.  相似文献   

7.
构建有效的融资风险防范机制是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关键。文章以中小微企业发展较好的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为例,对它们的小微企业融资风险防范机制进行分析,找出其各自的特点,得出构建和完善我国小微企业融资风险防范机制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网络消费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当代大学生网络消费现状入手,以经济学的视角,透视当代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指出了大学生网络消费的风险所在,阐明了大学生网络消费对经济生活的影响,提出了对大学生网络消费引导及其风险调控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人造风险当下已成为风险社会最主要的风险,目前它尚未引起人们足够的关注,甚至被人们有意或无意地掩盖着.一方面,人造风险具有"脱域"、不可计算、不可预测等特点,使人造风险本身表现得越来越难以防范;另一方面,防范风险的公共政策越来越容易失灵.政策防范的认识上还存在着一些误区,如经济发展了、科技进步了、制度完善了,就能减少人造风险.这些错误认识,严重影响了防范风险的政策制订.风险防范政策的再造应以协作的集体行动为基础、以协商的社会参与为突破口、以人本的科技发展为方向.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成为大学生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又伴随着网络快餐文化的形成,此外,市场经济因素的驱动,对于碎片化时间的填实等都成为在互联网这一背景下孕育的网络快餐文化的多种形成动力。网络快餐文化正以其独有的易变性、娱乐性、商业性、互动分享性等特征,从正反两方面加速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而网络的传播内容、方式又与大学生的行为、价值观等具有某些契合性。因此,在此条件下,引导大学生构建合理的价值观需要社会构建良好的网络环境,学校给予指导教育,同时,大学生也应该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提高甄别信息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对领导干部应对风险能力进行评估,旨在判定衡量其防范化解风险的综合本领及素养。之所以对领导干部应对风险能力进行评估,主要是因为我国已进入结构性风险社会时期,现代化进程中出现不稳定因素。领导干部应对风险能力评估的要素构成涵盖七个方面:风险认知能力评估、风险预警能力评估、风险防范能力评估、风险舒缓能力评估、风险控制能力评估、风险化解能力评估、风险善后能力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法、舆论导向评估法、政治效力评估法、有形损失评估法、情景模拟案例评估法等,是对领导干部应对风险能力进行评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浅谈网络游戏对大学生的危害及防范治疗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对大学生最主要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某些学生对网络游戏迷恋过度。本文主要阐述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原因、危害以及对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防范与治疗。  相似文献   

13.
网络社会风险即网络社会的社会风险,是网络与社会相互交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产生的一类社会风险。网络社会有其特定的风险规律,这些风险规律主要包括信息分化规律、信息污染规律、空间分割规律、身份隐匿规律和虚实共振规律等。网络社会风险规律的因应策略主要是:第一,推进网络社会建设,筑牢网络社会风险防范基础。重点应推进结构型网络社会建设,加强功能型网络社会建设。第二,创新网络社会治理,建立网络社会风险控制机制。关键要优化管治型网络社会治理,拓展服务型网络社会治理。  相似文献   

14.
银行系统性风险表现为因一个或多个银行出乎预料倒闭 ,而在整个银行体系中所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银行系统性风险的成因比较复杂 ,银行机制本身的问题是其先天的“内生性”原因 ,而投机性冲击、风险的溢出与传染是外在原因。防范银行系统性风险的主要办法是构建银行安全网 ,但银行安全网组成中的存款保险制度、最后贷款人制度在提供系统性风险防范手段的同时 ,也可能产生道德风险 ,从而使银行安全网失效。因此 ,消除或减少道德风险 ,构建有效的银行安全网将是各国防范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5.
《江西社会科学》2016,(8):227-232
信息化不仅加剧了传统文化风险,而且催生了新的文化风险形态,导致网络低俗文化泛滥,信任危机越发严重,文化贫富差距拉大。文化霸权主义在信息化背景下的进一步扩张、科技的负面效应、文化保护意识淡薄是文化风险产生的主要根源。要防范信息化背景下的文化风险,首先,要构筑防范文化风险的牢固防线;其次,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主流意识形态方面的主导地位;最后,加强我国文化建设是防范文化风险的最好武器。  相似文献   

16.
刘娟 《天府新论》2010,(4):158-160,F0003
近几年,高校大学生自杀事件频发,此类事件处理过程中家长和学校最大的争端就是赔付问题.处理好自杀赔付纠纷,不仅需要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生命教育,提高学生的受挫能力,规范学校的管理制度,及时排查危险学生等防范学生自杀的事前救济工作,还需要构建自杀事后赔付救济机制:完善法律法规,明确责任;拓宽赔付渠道,转移风险;引入三方仲裁机构,善用诉讼;强化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监督职能,规范高校相关工作.  相似文献   

17.
基于网络平台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策略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自主学习已成为高校培养学生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大学生必备的一种学习能力。在网络多媒体环境下,学生可根据各自的需要主动地进行英语学习,从而主动地构建知识和技能。学生通过查询网络上各种有效的信息资料,在虚拟的交际环境中灵活、自主地运用语言,从而可达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建构自主学习能力和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然而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为此本文针对这些问题,对基于网络平台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策略进行了探讨,旨在提高大学生英语网络自主学习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大学生法律风险呈现上升态势,依据承担责任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刑事法律风险、民事法律风险和行政法律风险三类。刑事法律风险的特点是犯罪主体来源广泛、犯罪类型较为集中、犯罪手段呈现智能化、犯罪行为具有偶发性;民事法律风险的特点是失信违约风险、侵权风险;行政法律风险的特点是相对方固定为学生所在的高校、纠纷或争议的范围不断扩大。防范大学生法律风险的发生应从家庭教育因素、高校管理因素和社会治理因素等方面进行管控。  相似文献   

19.
现代救灾能力是国家和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互联网时代,特重大自然灾害的严重破坏性与网络相结合,网络对特重大自然灾害救助进行围观,引起网络舆论质变,可能引发网络公共事件,造成社会风险,对政府灾害救助能力提出新的挑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政府现代救灾能力不强、灾害信息发布机制存在缺陷、网络舆情应对能力落后、主流媒体舆论引导失当等。防范特重大自然灾害救助转化为网络公共事件,要厘清其转化机制,重点掌握其酝酿、发生、发展、高潮、平息五个阶段特征。实践中,应按照国家和社会治理现代化要求,着力加快政府现代救灾能力建设,建立健全灾害信息发布机制,积极引导网络舆论,增强政府网络舆情应对能力,改进官媒灾难报道方式,发挥主流媒体作用,同时完善网络监管,倡导网络自律。  相似文献   

20.
实施供应链管理是解决目前我国猪肉质量安全问题的有效途径,合理规避合作风险对于成功实施优质猪肉供应链管理具有决定意义。从质量安全角度看,优质猪肉供应链合作风险是猪肉质量安全水平达不到预期目标的概率和损失的综合,包括合作伙伴风险、合作运行风险和合作维持风险等三类风险,受能力、合约、分配等10个因素的影响。选择优良合作伙伴、粗壮合作运行主干、构建有效竞合关系是防范优质猪肉供应链合作风险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