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贯彻科学发展观,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必须着眼于政治大局,解决认识问题,建立思想基础;必须在改革发展中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人民群众收益的持续增长;必须在体制机制上不断改革创新,为其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不仅反映着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变化,推动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而且反映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主体性的发展变化。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人民主体性集中体现为:人民的需求变化推动着主要矛盾的变化,人民的创造活动促进主要矛盾的发展,人民利益的不断满足是主要矛盾变化的结果。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历史,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充分体现人民需求发展、人民创造活动、人民利益实现的历史;用一句话来说,就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充分彰显人民主体性的历史。文章通过对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改革开放时期、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与人民主体性的内生机理分析,试图探索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人民主体性规律,以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正确认识和科学把握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奋斗目标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3.
人民群众是生产力的主体 ,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跨越式发展离不开人民群众主体性作用的发挥。要做到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性作用 ,一是要解决动力问题 ,这就必须坚持物质利益原则 ;二是要解决重心问题 ,这就必须坚持改革和创新 ;三是要不夸大 ,这就必须以遵循生产力发展规律为前提。  相似文献   

4.
许发祥 《兰州学刊》2004,(4):68-68,96
人民群众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是权力运行机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权力监督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经济越发展越要重视和加强这一方面的工作 ,本文着重从人民群众对行政权力监督的意义及途径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林萌 《南方论刊》2021,(1):45-47
疫情防控是任何一个国家的全民战、总体战,关乎着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社会稳定、国家发展.发挥人民群众在疫情防控中的主体作用,能够及时构筑起防止疫情扩散的屏障,切实打通疫情防控的"最后一公里",为防疫提供充足的物资保障,凝聚起抗击疫情的磅礴之力.本文从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的意义出发,针对人民群众在疫情防控中主体作...  相似文献   

6.
作为全党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复杂社会系统工程的反腐倡廉工作是党和人民的事业.要始终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作为贯穿党风廉政建设的价值取向,我们党才能始终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当然,人民群众也是反腐倡廉工程的根基,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是这项斗争最终取得胜利的根本动力和保证.  相似文献   

7.
《南方论刊》2010,(9):I0039-I0040
岁月的流转遮掩不了历史的车辙,时光的飞逝挥不去沧桑巨变。深圳经济特区成立30年来,宝安医疗卫生这一情系城乡百姓的民生事业与全区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相伴随,已发生和继续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密切联系群众、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新时期,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既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也是党自我发展的需要。要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共产党人就必须做到"三个到位":认识到位,工作到位,感情到位。此外,还必须有一个"到位"即制度到位。  相似文献   

9.
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系统与需求满足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行红芳 《中州学刊》2006,23(3):120-123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养老问题越来越突出,引起了各个层面的广泛关注。如何完善服务,满足老年人口日益增长的需求是政府及社会各个方面都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难题。从社会支持与需求满足的角度来看,考虑到老年的实际生活状态,构建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系统是必需的措施,进而促进国家与政府、社区、组织与家庭四个层面社会支持的良性互动,促进社会服务业的发展,以满足老年人多类别、多层次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银翠莲 《阴山学刊》2006,19(6):67-70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内容和结构已经发生了新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公共消费品的匮乏。这一状况严重制约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和社会主义发展目标的实现。政府应该从经济发展、民主法制等方面通过一定途径加以解决,以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11.
人民立场就是在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时将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以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坚持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体现,也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判断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立场的体现,鲜明表达了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从人民立场的视域阐释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价值向度,就是要深刻把握中国共产党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的价值指向、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准则、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的价值诉求。坚定人民立场,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集体智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定能把握现在、开辟未来、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12.
孙群  孙宇 《南方论刊》2012,(9):8-11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最重大的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两大命题。自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等三代领导核心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社会实践中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这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功开拓与顺利发展的过程,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深化的阶段。人民群众在一系列探索与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可谓精髓,有助于加速中国共产党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步伐,构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13.
中共十五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指出: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深刻理解这一论断,对于我们全面贯彻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精神,认真执行六中全会作出的《决定》,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和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推进“三大任务”的实现,有着重要的意义。 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们党根本路线的体现。我们党的根本路线是群众路线,党中央三代…  相似文献   

14.
丁延平 《理论界》2006,(7):36-37
服务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更是党的基层组织的根本宗旨。党的基层组织作为党的组织肌体的基本细胞,是党的组织体系得以形成的基础,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党的基层组织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保持党的先进性,必须要在实现服务人民群众中的根本宗旨中得到体现。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现状的分析,探讨了当前文化消费的特点,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并对如何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思考。  相似文献   

16.
突出人民群众在改革中的主体性 ,必须对新的历史条件下“民”的含义有全面正确的认识。只有坚持主体性和广泛性的统一 ,才能完整准确地理解最广大人民的含义 ;改革使党的群众基础更加广泛 ,人民群众的主体性以新的方式表现出来 ;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改革中的主体作用 ,是社会主义改革的内在要求 ;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必须实现改革主体的转换。  相似文献   

17.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全面转型时期,社会生产力总体落后是人民内部利益矛盾的深刻物质根源;改革开放引起利益关系格局的重大调整是人民内部利益矛盾的重要社会根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和政治体制改革滞后,是人民内部利益矛盾的体制根源;思想政治工作弱化,一些干部和群众不能正确对待利益关系,尤其是一些干部的官僚主义严重,是引发人民内部利益矛盾的主观性因素。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矛盾。我们要深入探讨这一历史性变化的哲学基础和现实依据,才能直面、协调并解决目前我国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不断处理好社会基本矛盾及社会其他矛盾问题,进而在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实践进程中推进各项工作,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相似文献   

19.
王琬 《学术研究》2023,(10):94-100+177
商业健康保险是通过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以满足公众疾病医疗与健康提升需求的重要制度安排,推动商业健康保险高质量发展对于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国民经济水平和公众健康意识不断提升,商业健康保险的潜在消费群体规模日益壮大,发展前景广阔。但市场竞争不足、专业化水平较低、产品同质化程度较高等问题,导致其在整个医疗保障体系中的作用仍然有限。面向未来,应进一步提升对商业健康保险功能和作用的认识高度,优化其外部政策环境,激发其内生发展动力,而开发精细化健康保险产品、深化健康产业链整合、推进专业化健康管理服务则是促进商业健康保险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开拓方向。  相似文献   

20.
永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根本前提和重要保证,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