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基于网络经济的企业战略创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建 《管理科学》2001,14(4):2-6
以网络经济为研究背景,企业战略为研究对象,讨论企业战略层次的创新。研究指出,战略在网络经济中的重要性正在由配置资源的行动模式上升到企业的一种系统能力,这种能力相比于传统经济下企业的战略地位有着非线性的创新优势。在这种非线性的企业战略创新中,企业的经营模式本身而不是终端产品市场发生变化,企业以基于企业间关系的“双赢”合作战略为动力,利用和借用核心竞争能力,创造以间断性为特征的、不断变化的企业竞争优势,即非线性竞争优势。企业战略的非线性创新有助于我国企业尝试改变现有的竞争方式。  相似文献   

2.
企业战略联盟的竞争力研究:核心竞争能力的观点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以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思想,分析作为企业发展战略手段之一的企业战略联盟为何成为90年代企业战略管理重要内容的原因.研究指出,战略联盟的合作竞争属性一方面与时代的经济发展有关系,另一方面,也是企业经营发展的必要结果,竞争力不同于 一般意义上的竞争优势.但比较深层次的原因在于这种战略手段内在地有着其竞争力内涵.本文提出,这种内涵的重要成分是战略联盟在制度方面和组织方面的竞争力,并对这两种竞争力进行了解分析,得出战略联盟的竞争力实际上是这两种竞争力的整合.同时,本文还给出了战略联盟竞争力发挥的瓶颈.  相似文献   

3.
汪旻艳 《管理科学》2003,16(4):93-96
行政决策是行政管理的核心,提高其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是推动我国行政改革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根据西蒙的理解,由于决策主体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在其行政决策中存在"有限理性"的情况,因此现实生活中能够产生作用的更多是"满意决策",而非"最优决策".为了实现我国行政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必须在科学认识两者的张力基础上,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确立科学原则和可行路径,在过程中对各种方案进行交换、比较,以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来引导决策.  相似文献   

4.
韩晨  高山行 《管理科学》2017,30(2):16-26
 创新对于企业发展、产业转型和国家竞争优势塑造的重要作用得到理论和实践界的一致认可,但在技术竞争加剧的环境下,通过技术手段领先竞争者以维持企业增长和竞争力的可能性正在下降,非技术领域(如战略理念和管理实践)的创新正逐步成为企业竞争中更为关键的核心要素。但关于战略柔性与创新之间关系的研究往往局限在技术创新领域,大量已有研究基于动态能力理论探讨战略柔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缺乏对非技术创新的探讨。        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将战略柔性分为资源柔性和协调柔性两个维度,构建这两个维度与战略创新和管理创新两种非技术形式创新之间关系的整合性研究框架,探讨战略柔性对战略创新和管理创新影响的差异化路径关系、与战略创新和管理创新之间的因果路径关系,以及战略创新在战略柔性与管理创新之间的中介作用机制。以303份中国制造业企业配对调研数据为样本,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7个假设进行实证检验。        研究结果表明,战略柔性对战略创新和管理创新均存在积极影响,战略创新能够促进管理创新的培育;战略柔性对战略创新和管理创新的作用路径存在差异,即对战略创新通过直接路径施加影响,对管理创新除直接效应外,还存在以战略创新为中介的间接影响路径,即战略创新在战略柔性与管理创新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通过构建战略柔性对两种非技术创新的影响框架,呼吁增加对创新研究中非技术创新的关注,促进企业内部创新系统中战略创新与管理创新两种不同层面创新之间的双向理论融合,并为提高和重塑中国制造业竞争优势提供关键的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依法治国的深入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在重视股东权保护和董事义务体系的同时,为建构合理的风险分担机制,促进"职业受信人"阶层的培育,提高董事义务体系作用的发挥以及适应公司治理实践的发展,董事利益保护研究不可忽视.现行<公司法>中董事利益保护机制近乎空白的现状已不适应形势的需要,英美公司法中董事利益保护机制可以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6.
随着电力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力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能够给发电企业带来长久发展、保持持续竞争力的竞争战略中,成本领先战略和成本精细化管理是构建发电企业竞争优势的基础.本文通过分析成本领先战略和成本精细化管理的特点、意义、措施,探讨如何在发电企业发电生产过程中进行运用,如何将发电企业各种发电成本和管理费用控制在合理范围,以此来提高发电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发电企业的创新能力,保持在电力市场竞争中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7.
中国加入世贸以后,世界经济格局又有了新的发展和变化。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今天,中国企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和基础。企业竞争力理论是近十年来出现在战略管理领域的新兴企业管理,提示了影响及决定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核心竞争力是指一个企业适应市场,开发潜在市场或战胜竞争对手、占领市场、发展自己的能力。它不是单一的营销能力,而是反映一个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综合的整体水平和能力。加入世贸组织,意味着我国企业与国外企业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将处于同一起跑线上进行平等竞争,企业在世界经济的大舞台上能否得以更大的发展,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能否立于不败之地,根本上取决于企业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能力。最终的结果却会使中国脱颖而出,成为21世纪全球商品、服务、资金、人才等的最主要竞争者。近年来我国企业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特别是国有企业还普遍存在着人多、债多、社会负担重、经营机制不活、技术创新能力弱、产业结构层次低、支柱产业优势特色不明显等问题。为适应全球化的激烈国际竞争,我国的政府职能、产业政策、经济体制、企业体制都应迅速进行一系列战略转变,按国际通行的规范化现代企业制度加快企业改革;以信息化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以优势上市公司为核心、以现代经营理念作指导、以国内外先进企业为样板,推行标杆管理和追赶战略,追求管理创新,改善管理适应发展的新环境,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培养核心专长,建设学习型企业,迅速提升我国企业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文章在回顾企业战略联盟及其网络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企业竞争中由“关系企业”组成网络战略联盟、再由网络战略联盟到战略联盟网络的演进路径,进而提出了企业间竞争的三种形态,最后指出了网络战略联盟和战略联盟网络发展对我国企业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9.
"夹在中间悖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波特在<竞争战略>中提出,低成本和差异化两种优势不可兼容的"夹在中间"理论,其后一些西方战略学家针对性地提出可以兼顾低成本与差异化两种优势的整合竞争战略理论,这两种理论自相矛盾但又同时成立,本文称之为"夹在中间悖论".本文分别研究了"夹在中间"理论和整合竞争战略理论的隐含假设及其实证依据,界定了"夹在中间悖论"的内涵,剖析了"夹在中间悖论"的成因,提出了"夹在中间悖论"的管理策略,初步解决了竞争战略研究中存在的这个理论困境.  相似文献   

10.
"新经济"时代企业管理的世纪变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新经济”的兴起,企业世界正在展开新一轮的战略调整,放弃了80年代以来的收缩战略,转而实施依靠企业的核心能力进行市场扩张的新战略。介绍了新扩张战略产生的背景、基本思想以及新战略带来的管理思想和管理重点的变革。  相似文献   

11.
企业契约理论的局限性与企业边界的重新界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指出了企业契约理论在分析企业边界与规模时存在的局限性,并针对当前企业边界与规模变化的特征与趋势、企业经营策略与重心的变化与调整,从企业生产性知识积累的角度对企业的边界与规模进行了重新的界定。  相似文献   

12.
战略理论认为,资源与能力是引致企业竞争优势和绩效差异的重要因素,但鲜有实证研究探讨异质性资源与何种企业能力组合可提升企业绩效的问题。本文通过定量研究分析了资源异质性与资源管理能力不同维度组合对企业绩效影响的效果。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资源获取、整合与释放能力维度对资源异质性正向影响企业绩效的作用关系有调节作用,但对不同的资源特质—绩效关系影响程度不同。本研究揭示了资源异质性—企业绩效关系成立的边界条件和影响因素,对企业管理实践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非契约机制视角,采用结构方程研究方法,对网络联盟环境的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与网络组织效率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文章首先利用信度、效度分析,确定了网络联盟环境下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网络组织效率的度量因素;据此,利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网络联盟环境下,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与网络组织效率的关系路径.最终得到以下结论:网络组织环境下,工作满意度正向促进网络组织效率;工作满意度正向促进组织承诺;组织承诺对网络组织效率的正向促进作用较弱;组织承诺在工作满意度正向促进网络组织效率的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利用非契约机制改善网络组织效率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公司财务理论的企业基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以公司财务理论的企业基础为切入点,从理论上分析了不同企业界定对公司财务理论(主要涉及到资本结构理论、公司治理理论、定价理论等层面)的影响效应。在此基础上,基于当代企业特征的现实性变迁,本文认为传统的公司财务理论正面临严重挑战。  相似文献   

15.
中小企业成长战略的探讨--江苏通润集团成长的个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江苏通润集团成长的历程探讨中小企业成长的机理.认为该集团的成长过程不仅是一个不断克服危机、积累资本的过程,而且还是一个捕捉机遇、培育核心能力的过程.通过对通润集团成长历程的剖析,揭示出中小企业成长的方式可以是多样的,企业资源的配置应在发展战略总目标的基础上,根据具体的环境变化来进行;说明了企业战略、产业转移与成长密切的相互关系以及培育企业核心能力的策略性步骤,为中小企业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成长方式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案例.  相似文献   

16.
This article studies the influence of four dimensions of knowledge (codifiability, observability, complexity and dependency) on two types of appropriation methods: secrecy and other alternative methods (constant incremental improvements, lead time, moving down the learning curve and control of complementary resources) and how the firms’ size modifies these relationships.Based on a sample of 670 innovations developed by Spanish industrial firms, codifiability, observability and dependency were found to be the attributes that marks the effectiveness of both secrecy and the other alternative methods. Dependency marked the effectiveness of alternative methods in large companies and observability and codifiability in small firms.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上市公司高管特征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53,自引:4,他引:53  
由于中国的转型经济呈现的是一种不同于西方完善市场经济的特殊制度环境,在这种条件下经营的企业之业绩受到其高管特征的影响如何,以及哪些特征对组织业绩的影响更为显著,需要进一步的实证研究予以揭示。本文通过对沪、深两市的114家上市公司高管的有关特征与其业绩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得出了有关中国企业高管的几个人口特征指标与公司绩效之间的不同于西方研究的结论。鉴于中国企业所处的特定的制度和文化环境,我们对检验结果进行了具体的解释和讨论,并对处于转型经济中的中国企业在本研究主题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展望。  相似文献   

18.
一个企业在另一个企业实现具有控制地位的持股(Holding)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采用过程的观点把这种战略控股(Strategic Holding)实现过程分为急进型(Outright)实现控股和渐进型(Incremental)或者顺序型(Sequential)实现控股两种过程类型。本文集中探讨目标企业所有权结构对战略控股实现途径选择的影响。基于中国上市公司数据,我们对129例战略控股过程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目标企业所有权越集中,战略控股的实现过程越倾向于渐进型;政府在推动企业重组进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目标企业中员工股份比例较低,对战略控股过程似无影响;作为目标企业持股者,机构持股人的作用无明显倾向。另外,结果显示民营企业作为买方倾向于采取走渐进型的方式来实现对上市公司的战略控股。  相似文献   

19.
上市公司总经理更换、高管团队重组与企业绩效改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针对以往总经理更换理论研究存在的关键问题,特别是对高管团队重组现象的忽视,构建了新的理论假设,并利用中国上市公司数据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总经理被迫离职时企业绩效呈现改进之面貌,但常规离职时无此效应;国有控股阻碍了企业绩效改进而内部董事则反之,且在总经理被迫离职情况下,前者负效应减弱而后者正效应增强;总经理是否为竞争者继任对企业绩效改进无显著影响,而选择外部继任对其有显著负面效应;总经理更换后的高管团队重组总体上不利于企业绩效改进,但受到继任类型的调节作用,在外部继任情形下消极影响尤为明显,而对竞争者继任则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融合路径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围绕企业成长,立足企业家精神和专业化管理,分析了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融合的三种路径,揭示了“融合陷阱”的存在及其认识误区,进而提出,创业管理是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融合的新路径取向,并从企业内外部角度展望了公司企业家精神以及创业教育在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融合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