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汽车工业已成为我国中部地区的支柱产业之一,自主创新是发展我国中部地区汽车工业的唯一选择。中部地区汽车工业已具备较高技术平台、投入巨额研发资金、已赢得国内外市场等优势,应运用造车理念、核心技术创新、创新形式多元化、自主品牌创新、开拓国内外市场、集群创新等综合战略加快其自主创新发展,进而加速实现我国中部地区崛起。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汽车构造》备课创新的重要性和如何从备课理念、教学方案、教学资源配置三方面进行创新,并提出了对备课创新、教学改革的验证方法,指出《汽车构造》备课必然随着教育的发展而进行不断地改进和创新。  相似文献   

3.
基于SOR模型,探讨消费者感知产品创新对新能源汽车购买意愿的影响机制以及消费者创新性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显示,感知新颖性、感知实用性均对感知价值及新能源汽车购买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相较于感知新颖性,感知实用性对感知价值和新能源汽车购买意愿的影响更大;感知价值对新能源汽车购买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消费者创新性在感知产品创新和新能源汽车购买意愿之间、感知产品创新和感知价值之间均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双碳”目标下,税收优惠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非常重要。为检验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对新能源汽车企业绿色创新的调控效能,探究汽车产业税收制度改革的后续路径,通过双重差分法对我国汽车整车行业上市企业2006—2021年的数据进行检验,同时验证了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与新能源汽车企业绿色创新之间的中介机制,并分析了不同特征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受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影响的差异化效用。研究表明: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对新能源汽车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效用优于传统汽车企业;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通过影响市场供需关系进而影响企业的资产规模,为企业加强绿色创新研发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与动力;企业成长性对企业绿色创新和企业资产规模扩大起到了显著促进作用,存货占比对企业绿色创新和企业资产规模扩大起到了显著抑制作用;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对不同类型的新能源汽车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程度具有差异性,其中东部地区企业、ESG评级高的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受到的绿色效用更加显著。依据结论,提出了完善汽车产业绿色税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本文对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实验教学体系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探讨,从专业教学培养目标出发,确定了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建设原则,阐述了专业基础课实验教学模块、专业课实验教学模块和实训与创新教学模块构建与实施办法,并通过对比实验教学体系优化前后的主要变化,论证了实验教学体系优化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尽管汽车产业的创新并不局限于新能源汽车,但新能源汽车是全球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和主要创新领域。尽管各国政府出台了税收优惠、研发补贴和公共设施供应等诸多鼓励政策,但新能源汽车产业仍面临着消费者疑虑过大和研发、技术及产业转换成本过高的问题。为此,汽车企业应加紧研发,主攻核心技术,致力市场推广以求获得突破。  相似文献   

7.
根据创新扩散理论对汽车下乡产品采纳者进行细分,并通过对7省221个农村居民样本进行数理分析,结果表明:5种类型的汽车下乡产品采纳者在社会经济特征、创新产品或服务的拥有率/尝试率、信息接触渠道、政策评价指标以及消费者价值观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从培养研究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出发,建立了"汽车电子控制软硬件技术"精品课程国际合作教学模式,突出了课程内容的国际性、前沿性、研究性和创新性.采用提问式、讨论式、启发式、引导式和交流式的多种研究型的教学创新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国际原版教材的教学参考资料和教材体系,并创建了旨在提高博士研究生培养水平的国际合作博士研究生培养平台.实践结果表明,通过国际合作的教学模式,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以2009—2018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为样本,从消费视角出发,运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探究车辆购置税优惠对新能源汽车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车辆购置税优惠能显著提升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创新绩效;企业资金和市场需求在其中发挥了中介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车辆购置税优惠对小规模企业创新绩效的激励作用强于大规模企业,对非国有企业创新绩效的激励作用强于国有企业,对高成长性企业创新绩效的激励作用强于低成长性企业。建议提高车辆购置税优惠的实施强度,重视政策在消费端的间接激励作用,针对企业规模、所有权性质和成长性执行差异化政策。  相似文献   

10.
本文叙述了冷弯型钢在石油化工、天然气、煤炭与建筑、家电、汽车、铁路等行业的市场前景很广阔,应当以创新为突破,提升企业的技术含量,加强行业内的全面协作、共同繁荣冷弯型钢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