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3 毫秒
1.
探索中国大米市场价格短期波动态势及周期性特征,以期为稳定农民的市场预期,提高其生产积极性提供参考。在对国内外大米市场价格波动分析的基础上,以2006年1月-2010年12月的中国大米市场价格周指数为样本,采用TARCH类模型,分析了中国大米市场价格的周期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大米市场价格具有显著的ARCH效应,其波动具有集簇性、非对称性、记忆性和持续性。提出政策建议:政府和相关主体可根据大米市场价格波动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下期的大米市场价格进行预测,密切关注价格上行趋势,采取相应措施减缓中国大米市场价格短期剧烈波动。  相似文献   

2.
据业内人士分析,目前,国内粮油市场呈现七大特点:一是名特优产品走俏。进口的泰国米、朝鲜米和国内的传统名贵稻米,如银川香米、东北粳米、江苏粳米、贵州黑米以及桃花米等,因米质新鲜,味道香浓,口感滋润、爽滑,受到消费者的普遍青睐。二是保健食品大行其道。由于消费者已认识到,长期食用精米、精面、会缺乏某些微量元素或维生素而致病,所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泰国东北青铜文化为中心,对中南半岛孟高棉语民族的起源进行考察。泰国东北青铜时代遗址所体现的"稻作文化""镯文化""非兵器文化""象文化""贝文化"表明,泰国东北青铜文化和周边的中国西南青铜文化、越南的东山文化属于全然不同的文化类型,为孟高棉语民族先民独立创造的文化。在西南方向,泰国东北青铜文化与泰国中部湄南河平原青铜文化汇合后,对暹罗湾附近地区的青铜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东南方向,泰国东北青铜文化通过泰柬边境进入柬埔寨洞里萨湖地区,对该地区的三隆盛文化产生了影响,继而波及越南湄公河三角洲地区;泰国东北青铜文化对其西北、正北、正东方向其他地区青铜文化的影响不大。种种迹象表明,孟高棉语民族在多点起源、平行发展、密切联系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现代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4.
每公斤大米可加工出6—7公斤米豆腐,其经济效益可成倍提高。既适合家庭加工自食,又可以上市出售。其加工程序为选料、浸泡、磨浆、煮浆、成形“十字诀”。(一)选料:米豆腐的加工原料是大米和石灰。大米以优质粙稻米(碎米亦可)为上乘,而糯米、粳米因沾性太重,不宜制作米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东北地区的发展历程中,辽河文明一直贯穿始终。以东北为肇兴之地并建立起政权的女真民族,在继承辽代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东北内地。金代在辽东地区的建置主要为威平路和东京路。通过收集整理了辽宁省辽河东部地区已发掘的金代城址和遗址,结合相关史料,以及出土遗物,对金代辽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认为辽东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东北前列。  相似文献   

6.
(一) “九·一八”事变前,中国东北地区的对外贸易是中国对外贸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26年至1931年间,东北的贸易总额(包括对内商业往来和对外贸易)约相当于中国本部贸易总额的30%。同时,东北是中国对外贸易中一个大量出超的地区。从1926年至1931年,出超额累计达12702.8万元。这样大的出超额,对于减少中国对外贸易的逆差,是起了相当的作用。由此可见东北的出口贸易在中国的对外贸易中所居于的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东北的出口贸易中,农产品即大豆三品(大豆、豆油、豆饼)及粮谷居重要地位。大豆三品不仅能够源源供给国内市场之需,而且很大一部分远销于国际市场,其中包括日本与欧洲市场。出口物资除农产品外,煤、铁出口量也很大,主要运往日本。从1926~1931年,东北煤的生产量为5667万吨,出口2700多万吨,约占48%左右。鞍山和本溪的生铁产量为175万吨,出口为148万吨,占85%。 在进口贸易中,表现出半殖民地的经济特色,工业产品特别是生活必需品由外国进口,其中多从日本进口。日本在东北进口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很大,从1925年至1929年都在40%以上,远远超过了其他国家。实际上,在“九·一八”前夕,东北的对外贸易是以日本为主要对象国的。1927-1931年,日本对东北的贸易额约占东北总贸易额的40%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黑龙江市场大米消费者行为的分析来研究大米品牌建设问题,从而正确把握消费者需求动态,找出当前黑龙江市场上消费者对大米最迫切的需要,主要从购买大米种类、品牌大米特点、购买渠道选择及品牌忠诚度等问题进行研究,作为正确把握黑龙江市场影响消费者购买因素变化的依据,为品牌建设提供理论支持,促进大米企业品牌建设。  相似文献   

8.
中国东北地区与日本、韩国邻近,是一个重要的开放地区,进出口贸易量很大。发挥东北地区优越的地缘优势,进一步促进东北亚各国的物流通道,使东北地区成为承接国际物流转移的重要枢纽,加强与日、韩等国在物流领域的合作,在振兴东北经济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东北区域物流业的发展,是振兴老东北工业基地的关键所在,也是东北地区经济走向世界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9.
黎光寿 《市民》2006,(3):46-51
“生活基本物资的市场链条太长了!大米进城,先是交给小米贩子,再交给大米贩子,再到市场上流通,经层层批发,最后才到市民厨房。中间谁掺进劣质大米。我们很难知道。”  相似文献   

10.
相较于其他地区,东北国企改革反映出了明显的滞后性。究其根源,由于长期受地域文化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生存的影响,东北国企人员形成了封闭而非开放,退隐而非进取,虚名而非实利的文化心理。制度变了,思想没变;体制变了,观念没变。这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东北国企进一步发展的阻滞。因此,东北国企要使改革走向深入,必须实现从"伦理人""单位人"向"能力人""契约人"的文化模式的转型。  相似文献   

11.
东北地区粮食政策联动机制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黑龙江省和吉林省的调研情况,结合协调理论,分析了东北地区粮食政策联动机制的实践困境及短、长期的联动机制构建。在粮食政策联动机制的实践方面,由于种植效益的差异和政策的不协调,导致东北地区大豆、稻谷和玉米供给存在“跷跷板”现象,这使得该地区无法保持粮食供给平衡且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粮食政策统筹联动短期性特征明显,但是结构调整存隐忧,尤其是水稻种植效益高导致“旱改水”倾向较为明显,造成了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等问题。据此,从短期和长期视域出发,提出完善东北地区粮食政策联动的目标任务、总体思路和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东北地区粮食生产与贸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粮食常年产量约为5 500~7 000吨,每年有大量粮食输出到国内外市场,其在我国粮食国内市场和出口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东北地区粮食生产在未来的发展中应该提高大豆和玉米的专用性,同时大力发展优质水稻种植,以适应国内外市场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作为全球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消费国,早籼稻期货的推出引发了社会对我国能否成为世界粮食定价中心、能否拥有世界粮价话语权的关注。基于向量自回归(VAR)模型、方差分解、脉冲响应函数等计量方法,对我国郑州期货市场(CZCE)、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BOT)及泰国农产品期货交易所(AFET)3个最主要的稻谷期货市场之间的联动性及影响机制进行了研究,得出三者之间确实存在协整关系,且郑州期货价格引导芝加哥期货价格。此外,世界稻谷期货市场总方差中来自于CZCE的方差为39.43%,来自于CBOT的方差为26.58%,来自于AFET的方差为33.99%。鉴于现有的市场影响力和地位,我国要努力通过完善国内市场和健全期货市场等方式获得国际稻谷市场的定价权和话语权。  相似文献   

14.
受地缘冲突、极端气候、贸易保护主义日益盛行等因素影响,全球粮食市场不稳定性显著增强。一方面,印度等主要粮食出口国陆续实施粮食出口限制政策以保障本国粮食安全;另一方面,厄尔尼诺现象下极端天气频发,叠加地缘政治经济冲突,引发新一轮国际粮价大幅上涨,冲击我国粮食进口国际供应链。为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应进一步优化饲料粮生产结构,有效降低粮食产后损失率,积极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推动中国粮企布局全球粮食产业链供应链,并加大期货市场风险防范力度。  相似文献   

15.
粮食期货与现货市场价格波动溢出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小麦、稻谷、玉米和大豆为例,选取2009—2016年的相关日度价格数据,运用BEKK-GARCH模型考察了我国粮食期货与现货市场间的价格波动溢出效应。结果显示:我国粮食期货与现货市场之间存在价格波动溢出效应,但溢出程度在不同粮食品种之间有差异。主粮作物小麦、稻谷和玉米期货对现货价格的溢出效应较弱,非主粮作物大豆期货对现货价格的溢出效应较强,四个粮食品种现货对期货价格的溢出效应均较弱。分析表明:由于我国在调控粮食市场的思路和力度上对于主粮作物与非主粮作物存在较大差别,从而造成了四个粮食品种期货与现货市场间价格波动溢出效应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行粮食进口量的统计是不完整的。文章区分了粮食显性贸易和粮食隐性贸易,进而构造了粮食真实进口量的测算方法,并基于对粮食隐性进口量的估计,构建了中国粮食贸易平衡表,获得了中国粮食真实进口量及进口结构数据。研究发现:2000—2020年间,中国粮食真实进口规模为153412万吨,其中,粮食显性净进口126463万吨,占82.43%,粮食隐性净进口26949万吨,占17.57%。近年来,中国粮食真实进口规模不断扩大,并呈明显的隐性化趋势。中国粮食进口隐性化,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国内粮食自给率下降和确保粮食安全之间的矛盾。从口粮看,当前中国人的饭碗仍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但我国国内粮食市场紧平衡的压力越来越大,亟需切实可行之措施,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7.
根据小麦、玉米和稻谷2003年1月至2015年12月国内外月度价格数据,利用VEC DCC GARCH模型研究了中国粮食价格支持政策对国内外粮食价格波动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粮食价格支持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国际粮价对国内粮价的均值溢出效应;政策实施前,国际粮价对国内粮价具有波动溢出效应,而实施后不具有波动溢出效应,并且国内外粮食价格相关关系的持久性减弱。由此可见,中国实施粮食价格支持政策,有助于减少国际粮食市场对国内市场的冲击,但同时也扭曲了国内粮食市场,提出国家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市场在价格发现和配置资源中的作用,尽快完善和改革我国粮食价格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8.
东北地区动漫产业发展现状及推进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背景下,东北地区的动漫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依然面临很多现实问题:整体发展水平低、尚未形成效益深远的产业链、品牌意识淡漠、专业人才缺乏、市场运营机制不完善等。推进东北地区动漫产业发展宜采取积极的发展策略:加大扶持力度,完善动漫产业政策体系;以发展动漫原创为突破口,带动动漫产业链发展;科学谋划,加强动漫产业公共平台建设;建立市场化融资机制,多方面筹集资金;完善人才结构,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动漫产业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9.
甲骨文“[亠回]”字象上古一种储粮建筑之形,但历来对它的解释却众说不一,陈梦家、徐中舒、刘志成三家的观点是:露天的堆积禾麦之处,或者不明确指出是将禾麦藏于室内。其说法与实际情况不一致。甲骨文、金文中的“[亠回]”字所揭示的其实是一种兼顾防潮、通风、防野兽(偷食)、防雨的实用型储粮建筑形式,它的特点是拥有圆锥形或人字形屋顶,底部抬高,四周围筑以石木厚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