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在交际中,人们为了发音的简便,提高效率,往往把一些常用的复音词(词组)单音化。这种单音化词的语音,不是保留复音词(词组)的一个音节。删去其它音节,而是把这几个音节的音素有所取舍,合读成一个音节。就象反切一样,取上字的声母、下字的韵母拼合,有的由于同化、异化等方面的原因,某些音发生了一些变化,但仍能从读音中辨别出它们之间的血缘关系,拼合出的音节仍表示原来的复音词的意义,仍能达  相似文献   

2.
叠字是汉语特有的一种语言现象。从音韵学角度讲,它主要是指由两个相同音节重叠而成的音节词,如“萧萧”、“涟涟”。就词汇学而言,叠字一是指在构词方式上由两个相同词素构成的合成词,如“祁祁”、“茫茫”;二是指由两个相同的词组组成的重叠形式,如“采采”、“迟迟”。因而、叠字又叫叠音、叠词和重言、重字。汉字一个字为一个音节,在古汉语里,一般一个字就是一个词。叠字这个名称比较确切地概括了  相似文献   

3.
汉语中有一部分双音节词(其实是词组),古人称为“联绵字”,现在又叫做“联绵词”。从语音上来看,这一部分双音节词往往有双声、叠韵的关系。如何解释这一现象,马真同志在《先秦复音词初探》(连载于《北京大学学报》一九八零年第五期、一九八一年第一期)一文中提到“音变造词”说,他认为:“既然可以采取音节重叠的方式来造词,自然也可以采取在音节重叠的基础上改变其中一个音节的声母或韵母的方式(即部分重叠)来造词,先秦汉语中的迭音词,双声叠韵的联绵词就都是这种音变造词方式在双音词中的推广。……由音节重迭到音节的部分重迭,再进一步就是任意音节的组合(非双声迭韵的联绵字),这是用音变造词方式构成复音词的最后一步。”什么是汉语中的“词”,“词”是怎样构成的,本文不准备涉及这个较为复杂的问题。现在仅就汉语中部分双声联绵诃的构成问题提出一点极不成熟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语言是声音和意义的结合体。语音最基本的单位是音素,由它构成音节;语言的结构单位和表意单位是语素、词、词组和句子。语言表现出来的特点是线形的,即组词成句的各种单位只能一个跟着一个依次出现,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不能在空间的面上铺开。所谓线形,表示它向一个方向延长。如要把线形中的起伏间歇状态都描写出来,还可以加一个修饰语叫审珠式的线形,珠与珠之间还有大小不等的各种间歇.语言的大小  相似文献   

5.
所谓联绵词 ,是由两字联绵起来 ,成为一个声音组织 ,不可分割地表示一个意义的双音节单纯词。它不能分析为两个词素。简言之 ,它具有语音的连贯性、语义的不可分释性和构词的单纯性。单音节词占主导地位 ,这是古代汉语的实际。突破这一实际 ,为汉语带来新的转机的是双音节词的出现。联绵词就是较早出现的双音节词中的一种。然而历时几千年 ,同是双音节词中的复合词蓬蓬勃勃地发展 ,一跃而居于汉语词汇的主导地位 ,而联绵词虽发端较早 ,却始终处于陪衬地位 ,原因何在 ?究其根源 ,是因其与生俱有的局限性所致。与双音节复合词相比 ,联绵词自身…  相似文献   

6.
所谓联绵词 ,是由两字联绵起来 ,成为一个声音组织 ,不可分割地表示一个意义的双音节单纯词。它不能分析为两个词素。简言之 ,它具有语音的连贯性、语义的不可分释性和构词的单纯性。单音节词占主导地位 ,这是古代汉语的实际。突破这一实际 ,为汉语带来新的转机的是双音节词的出现。联绵词就是较早出现的双音节词中的一种。然而历时几千年 ,同是双音节词中的复合词蓬蓬勃勃地发展 ,一跃而居于汉语词汇的主导地位 ,而联绵词虽发端较早 ,却始终处于陪衬地位 ,原因何在 ?究其根源 ,是因其与生俱有的局限性所致。与双音节复合词相比 ,联绵词自身…  相似文献   

7.
以单位词为中心词的名词词组的深层结构决定单位词的语法特征和语义特征。该深层结构多半可以通过单位词的转换功能映现为主动句或被动句的表层结构。在表层结构中,主语名词除去语法形位后的最后一个音节和谓语动词的第一个音段的组合在语音上是可接纳的。  相似文献   

8.
一种高度发展的语言,都有大量的同义词和近义词。在这方面,俄语尤为明显。 同义词是语言中理性意义相同的词或固定词组如:等。理性意义相同的词,作为词的等同语的固定词组,形式上大于词,但作用相当于词的单位,事实上人们是把它当作词在使用。如:(中国共  相似文献   

9.
在俄语中有一种词,是由两个单词组合在一起,作为一个新词,来表达一个与这两个词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新意义,这就是合成命名词。学者们对合成命名词的定义分歧较大,有的学者认为它是词;有的学者认为它是词组;还有的学者认为它介于词和词组之间。致使同一个合成命名词存在着不同的划分方法。本文创造性地从性、数、格及词序多领域对这一特殊结构分析,试图揭示这一语言现象重要一面,以便今后遇到这一语言现象时,可以根据它特有的语法特征进行判断式研究。  相似文献   

10.
意义和功能     
(1)句子是有结构的,它由句子成分构成。充当句子成分的,除词以外,还有词组、愤用语等,而基本的是词。因此,虽然构成句子成分的不一定限于词,但在本文中是把充当句子成分的都单纯地看成是词,并从这种成分词的意义的有关问题开始讨论。  相似文献   

11.
成语是历史上巩固下来的形式简洁而含义深刻的固定词组。它们是在长期的语言运用中形成的。由于成语大抵摘取或节缩自古代文献,因此在成语中保存着大量古汉语词汇和语法现象。正确理解成语首先必须掌握成语里有关的文言词汇知识。 词义变异与音节 汉字属于表字体系的文字,但它的表意功能是通过声音来表达的。上古汉语里绝大多数是单音词,一个字就是一个声音单位,又是一个意义单位(即一个词)。上古汉语单音节词占优势的这个特点,在成语里极为突出,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如果把这些在成语里连读的单音词当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词,就会造成误解。  相似文献   

12.
语言是语音和语义的结合体,它包含着语音、词汇和语法三个互相联系的不同层级,各层级都可以分成各种不同的片段,切分出不同的单位来。这些单位是音、音位、音节、语素、词、词组、句子、句群等。它们的内部结构除音素、音位、语素外,都是可以再分析、有层次的单位。音素,音位、音节是语音层单位,语素、词、词组、句子、句群是语义层单位,也是语法层单位,一般称之为五级语法单位。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汉语教学中,学生往往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动补式合成词和动补词组究竟如何区别?”而他们所举的例子,常常是双音节的,如“打倒、打死、照亮、戮穿”等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不注意,前后也会发生矛盾,对同一个对象在讲“词的构成”时,说是动补式的合成词,当分析句子成分的时候,有时会把它看成为动补词组,即分析为谓语和补语。  相似文献   

14.
所谓名词词组指的是以名词为中心词的词组;动宾词组又叫述宾词组,指动词加上其宾语构成的词组;主谓词组则指那些由被陈述与陈述两部分构成的词组,即词组的两个部分之间有主谓关系。语法学家告诉我们:“词组是由若干词构成的造句单位,是语义上和语法上都能逐层搭配起来的没有一个语调的一组词。”这一点英汉皆然。但英语句子名词化现象普遍,即偏重使用名词词组,所谓“名词优势于动词”(Preponderance of nouns over verbs)。例如,You can rectify the fault if you insert a wedge(嵌入一个楔子就可纠正误差)。在科技文体中,这句话可改为:Rectification of this fault is achieved by insertion  相似文献   

15.
现代汉语助词“之”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构成“定语+之+中心语”偏正词组。吕叔湘等学者都认为“之”加单音节方位词能构成11个或12个“之×”双音节方位词,其实,在这12个“之×”中,有10个是定语标记“之”加“中心语”(单音节方位词),是两个词,而不是一个词。只有“之后、之前”有时能够独立成词,但独立成词的“之后、之前”是时间词,而不是方位词。作为定语标记的“之”有时可以省略,时间词“之后、之前”中的“之”不可以省略。  相似文献   

16.
广州话二字格词语取材于粤语区人民的日常生活 ,具有浓厚的百越人文色彩 ,是岭南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和广州话三、四音节的惯用语一样 ,在结构上具有稳定性 ,在语义上具有凝固性 ,在句法上兼备词和词组的特征 ,在风格上属于口语范畴。由于其音节结构和使用特点都很接近汉语双语音节词 ,因此“词化”程度颇高  相似文献   

17.
一 英语单词重音类源 我们知道,凡一个作为有意义的语言单位的单词,就有一定的语音结构,它不仅包括组成这个单词的音和由这些音组成的音节结构,而且还有一定的重音模式。我们这里说的单词是指具有两个以上音节的。例如sudject/′sAbdSikt/,重音在第一个音节上时,这词表示”从属的,受支配的”,而subject/sab′d5ekt/,即重音在后一个音节上时,则表示“使从属,使受到”。前者是形容词,后者是动词。一个单词没有一定的重音模式也就不成为一个有意义的单词。例如/sAbd5ekt/只不过仅仅是一组音节,也就不能表达意义。  相似文献   

18.
试谈成分句     
句子是语言的使用单位,是说话人——听话人语言行为的反映。①一般地说,句子可以由一个词构成,也可以由大于词的词组织构成。这是比较常见的语言现象。在现代汉语中,除了词或词组可以充当各种句子成分之外,还有比词或词组两种语言单位更高一级的语言单位,即作为结构体的句子,也象词或词组一样,可以在句子里,居于不同的位置,与相邻的词或词组发生不同的语法结构关系,充当不同的句子成分。  相似文献   

19.
§1、引言在分析句子归纳句型时,有时我们会发现两个句子的词类序列相同,但是它们的句型不同,句型不同的原因就在于词语搭配的不同。我们知道,句子都是由词和词组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在一起的,所谓组合也就是搭配。在一个句子中,某个词或词组要把另外一个词或词组作为搭配对象,它们之间还要发生一定的搭配关系即语法关系。句子中某个词或词组把另外  相似文献   

20.
<正> 词是有固定声音和特定意义的最小的造句单位,如:“教师”、“人民”等;词组是由几个词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起来,表示一定关系的比词大的造句单位,如:“白马”、“诗词”等。词和词组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二者的关系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的联系在于:词和词组都是造句单位,词组是由词构成的。区别在于:词是最小的造句单位,词组是比词大的造句单位;词的读音固定,意义是特定的,一般词组的读音不固定,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