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客家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分支,福建上杭是客家人的重要祖居地。有客家人居住的地方就有客家文化,由客家文化升华的客家精神是凝聚客家乡谊亲情的灵魂,是维系世界客家人的精神纽带。文中对如何发挥上杭客家文化优势、增强侨胞凝聚力,进行了些探索,提出了充分发挥客家文化的凝聚作用,坚持政府主导,找准切入口,加大对上杭客家资源的挖掘、整理、研究和保护工作,积极引导姓氏宗亲会开展交流活动等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一座围屋,一部家族史。历时14年建造而成的邓家围屋,既有客家围屋的宏伟,又具赣西祠堂建筑的古朴。200余年的风吹雨打,几代人的记忆,老屋美如故。  相似文献   

3.
客家人是汉民族的一支重要的民系。客家先民原是黄河江淮流域的汉人。从唐宋时期开始,由于天灾和战乱等原因,他们大量辗转南迁。他们先在闽粤赣交界的广袤山区中扎根,后又向南方各省及海外繁衍。现在已有6000多万客家人分布在全世界的84个国家和地区。人们常说:"有太阳的地方就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因此客家人被誉为"日不落"民系,成为当今世界上分布最广、影响最为深远的民系之一。  相似文献   

4.
客家文献是具有"客家特色"的地方文献,它能够完整地反映客家人的历史及文化传承。全国客家地区的客家文献是我国文化宝库中重要的历史遗产。客家文献具鲜明的地方特色,在人文、史料等诸多方面具重要的研究价值,加强客家文献资源建设是图书馆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浏阳有 18个讲客家话的山乡,广泛流传着一种客家民歌。  客家民歌是客家人创作的口头咏唱文学,生活气息浓郁,内容丰富多彩。歌词比喻贴切,唱调高昂多变,富有山区文化特征。  客家民歌,有引人行正的劝歌,有谈情说爱的情歌,有歌颂山乡风貌的赞歌,有测验智慧的考歌,也有揭露鞭挞旧社会的骂歌。其形式又分为赛歌、对歌、盘歌和儿歌。例如 ,惹人和歌的歌头有:“日头不出天不晴,月亮不出夜不明,画眉不叫山不旺,歌子不唱冷冰冰。”又如,描绘山区客家人生活艰难的,有用口代替锣鼓的客家锣鼓民歌:“担子好担且当且背难驼,大字…  相似文献   

6.
陆小玲 《职业》2012,(9):176-177
客家人一直拥有不畏艰难困苦、勇于开拓、团结凝聚的精神力量。这些美德成为了客家人的特色。客家人是一个经常迁徙且较为封闭的团体。客家话作为中国七大方言之一,被称为中国古汉语的"活化石"。客家方言保有了很多中国古汉语的原古音韵。经过多年的发展演变,客家  相似文献   

7.
龙南县位于江西省最南端,是江西的“南大门”,被誉为“中国客家围屋第一县”.截至2013年底,全县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达4.25万,占总人口的13.3%.其中70周岁以上老年人达1.97万,占老年人口的46%;百岁老人23名,是赣州市18县(市、区)中百岁老人比例最高的县.为做好全县老龄工作,龙南县老龄办继承和弘扬苏区优良传统,以“占前列、争一流”的精神,努力创造新时期“一等老龄工作”,推动老龄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8.
吉安地处江西省中西部,古称"庐陵",历史悠久,经济发达,重视教育,崇尚节义,境内有大量民间书院。客家书院作为民间书院的一支,其文化背景与建筑特征均有鲜明特色。历史上由于客家的倒流,客家人与吉安当地的土著既相互对峙又相互融合,使吉安地区的客家书院的建筑实体与空间兼具庐陵文化与客家文化双重特点。本文通过吉安地区客家书院、土籍书院,以及吉安地区客家书院与江西省其他地区客家书院的比较研究,探寻客家文化影响下民间书院的建筑特征,分析吉安地区土、客民间书院实体与空间上的异同,论证吉安地区客家书院同时受到土、客双重文化影响,为多元文化传播背景下的民间书院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客家蛋皮     
今年63岁的钟明山,酷爱传承和制作客家传统美食。这道客家蛋皮,曾是客家人清明祭祖办集体伙食时不可或缺的一道菜,后来传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一道家常小菜。1、将鸡蛋去壳打碎,加入红薯粉、食盐、味精适量,以清水调成糊状;2、热锅,入食油,将原料均匀地舀在锅内,控制好火候。待蛋皮烫成形后,轻轻一揭,  相似文献   

10.
既集中分布,又自成体系、风格独具的永定客家土楼与其他建筑相比到底有什么特别的功能呢?有人认为,永定客家土楼的功能首先在于防卫,甚至认为永定客家土楼是一种军事防御建筑。对于此说,有人提出质疑:当土楼客家人辗转迁来永定时,居住问题尚未解决,谈何防卫?  相似文献   

11.
客家上梁     
结婚、生子、建房,是赣闽粤汉族客家人称之为人生三大喜事。作为三大喜事之一的建房,在客家民俗活动中,被看得很庄重、很神圣,因为,一个人的一生也许就只那么一次,甚至有人连一次也轮不上,因此,对于建房造屋上梁,客家人慎之又慎,禁忌和讲究颇多。  相似文献   

12.
王东 《职业》2009,(35)
赣南(江西省南部)、闽西(福建省西部)交界处,既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同时又是中央苏区所在地.在红色设计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秉承了客家精神的诸多内核要素,同时又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13.
叶剑英元帅是“客家人”。“客家人”自古就有重视文化教育的传统。叶剑英家境贫寒,但他的父母还是节衣缩食供他读了书。叶剑英终生嗜书如命,而且诗词造诣很高,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以“诗帅”著称。毛泽东在1965年给陈毅的信中这样写道:“剑英善七律,董老善五律,你要学律诗,要向他们请教。”聂荣臻则在《叶剑英诗词选集》的序言中称赞叶剑英是“当代中国诗坛泰斗之一”。叶剑英的诗词天赋可以说是得到众口传颂的,而相对的,他突出的文艺天赋却较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14.
土楼的背影     
在闽粤赣交界地区的山岭中,尤其是汀江流域的下游,一座座奇特的土楼演绎着神秘的“山中传奇”。这些由客家人用生土夯筑的民居,与周围的地形融成有机的整体,就像是从土地中生长出来的蘑菇群。原木的门扉在白天也是半开半掩,像羞涩的客家村姑一样默默地开放着自己的青春,像丛林中的杜鹃花一样飘散着自己的芳菲。就这样,漫长的寂寞里开放着自生自灭的客颜,平凡而自在。想不到有这样一天,山外世界那些惊艳的目光,穿越群山的遮蔽,搜寻她们的芳踪,然后爆发出声声的惊叹:“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区建筑模式”,“中国古建筑的奇葩”……然而,土楼的内心从来不为外界的好奇而敞开,她们默然也坦然地面对着人们的品头论足。走马观花的人无暇顾及她们留给大山的背影,更不会注意到背影中的沧桑和沉重。大概也只有生于斯长于斯的客家儿女,才会像关注山路上匆匆行走的亲人的背影一样,默默地注视着土楼的背影,才会从中听见祖辈漫长跫音的悠然回响。  相似文献   

15.
据《南方日报》报道:“秦汉明月千古情,唐宋诗词递乡音。客家山歌代代传,欢聚同唱古邑情”——近日,一场以“古邑情,客家亲”为主题的第23届世界客属寻根谒祖、恳亲联谊盛会,在河源开启大幕。海内外183个团体共4500多名嘉宾与会的规模,使本届“世客会”创造了参会团体和人数的历届之最。  相似文献   

16.
梁音 《现代交际》2012,(9):81-82
与赣、粤、台等地客家人与其他族群围绕定居问题都发生过一系列无法回避的武装斗争不同,客家人进入四川后并未发生过械斗不断的族群冲突,大体上都呈现出一片相对和缓的景象。来源于成都东山地区的民间故事为探查客家人与湖广人的具体关系提供了一种途径。对这些故事的分析发现,二者的族群关系呈现出一方面互相否定、界限分明,另一方面又世代相邻、和平共处的双面性特征。  相似文献   

17.
“一水护田将绿统,两山排闼送青来”,宋代王安石的这两句诗,是当今南方富家人聚居地的写照。客家人发源于中原,由于外族的侵扰和战乱、灾荒,他们先后自汉唐起由黄河流域南迁闽、粤、赣、琼、桂、湘、川、台等地,总人口达4500多万人,其中700多万侨居在全球各地。尽管他们分散各地,受到当地习俗影响,然而他们却依然保留着古老的中原文化传统,讲着最古老的语言(学者研究认为,客家话是周语),具有自己独特的民俗礼仪风情。城堡式民居在闽西南、粤东一些地区的山间河谷分布着一座座庞大奇特的客家楼:围龙屋和土楼。尤其是上楼,被…  相似文献   

18.
有这样一群特殊的学生,他们学习成绩不佳,厌学、有网瘾、吸毒或其他问题。他们经常被称为“问题生”、“学困生”、“后进生”或“差生”,在欧美一些国家,他们被善意地称为“潜力生”。  相似文献   

19.
九死一生,客家女12载归乡路文/路人.图/佟伟元1997年4月中旬,一封来自大西南的“特快专递”,越过千里冰封的风雪天山,飞向了新疆昌吉市榆树沟镇林场村这个极为偏僻的小山庄。这是广西客家女冯琼英异乡漂泊12年同家人团聚后,送给当地群众和公安干警的”特...  相似文献   

20.
客家文化独具内涵,是客家文化的表象。多元化的民俗文化为视觉艺术提供了众多令人眼花缭乱的范本。由于客家民俗文化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能够借鉴的地方更是精彩绝伦。通过对客家民俗文化与现代设计艺术的研究,旨在拓宽现代教学理念、丰富现代艺术的创作灵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