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阅读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个性化阅读教学就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个性的教学。个性化阅读要求教师珍视阅读主体(学生)对客体(文本)的不同的认识和感受,并营造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环境,即条件、氛围,让阅读成为个性释放的过程,成为张扬个性的舞台,以提高阅读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阅读是一种极其个性化的行为,这种行为是他人无法替代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个主体地位是不可动摇的。教师只是这个主体的引导者。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老师应该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把阅读的主体调动起来,更好地促进阅读个性化行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这种“个性化的行为”任何人都无法替代。所以说,阅读是学生个人的事。尽管如此,但作为老师不能因此而袖手旁观,撒手不管。而应该为学生这种“个性化的行为”能“行为”得更好而想方设法,积极创设阅读平台,引导学生在这个平台上探究阅读.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下面就这个问题谈点体会。  相似文献   

4.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绪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实践中注重内容的整合和训练的循序渐进,突出由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学习规律,注重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体现出循环往复、逐步提高的训练特点。可是,在El常阅读教学中,由于怕学生对于阅读文本理解不深、理解不透,抑或担心学生考不好,很多时候我们仍然忽视学生“个性化行为”的存在,一味地讲呀讲,灌呀灌,搞得师生双方身心疲惫,吃力不讨好。为了改变这一僵局,作为教者务必保持清醒的头脑,彻底转变脑海中固有的不适时宜的观念。根据文本特点,驾驭文本,强化阅读探究,促进阅读感悟,以最大努力提高阅读质量与效果。那么,在语文教学中要怎样做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5.
阅读教学中,学生对课文的反映往往是多元的。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因此教师要把读书的时间还给学生,充分信任学生能读懂课文,让学生在自主的阅读实践中学习读书,引导学生把自己当做课文中的人物去加深感受,放飞心灵。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真正有效的阅读,必须依靠阅读者全部的心智和情感意向活动,才能通过对书面符号的感知和理解,把握其所反映的客观事物及其意义,达到阅读的目的.个性化阅读实质上是作为阅读主体的个人对阅读材料的一种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理解、感悟和体验,必然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教师要实施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  相似文献   

7.
如何增强中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中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中老生常谈的话题,我们根据新课标,对中学生阅读教学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摆脱"功利型"阅读、尊重学生兴趣;进行"讲练型"阅读,教给学生技巧;控制"休闲型"阅读、培养学生习惯。  相似文献   

8.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大重点和难点。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笔者认为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应抓好几个工作: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保证阅读时间,指导读通课文;教师要加强学生的阅读训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要善于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目的地进行点拨和讲解,努力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自主的阅读实践中学习读书,学会读书。  相似文献   

9.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什么是阅读?阅读,就是通过视线的扫描,筛选关键性语言信息,结合头脑中储存的思想材料,引起连锁性思考的过程。阅读是一种从书面语言中获得意义的心理过程。也就是说,阅读是一种极其个性化的行为。而这种“个性化”的行为所产生的效果一般来说有三种情况:一种是读而不懂,另一种是既读也懂,还有一种是读而又懂得书上所没有的东西,就是读出了新意,超越了文章本身,探索和发现H{文巾没有说flI的答案。这就是创造性阅读,其特点是: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从渎懂到发现书中和文章中的不足或不对之处,能提出新的看法,发表一种新的见解。我们要的就是这种创造性的阅读。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老师也指出:“阅读教学的过程,是每个学生潜心读书,获得个体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学生这种“个性化”的阅读行为,是任何人也替代不了的。作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老师,应该在这种“个性化”的阅读行为中扮演着“引导”的角色,  相似文献   

11.
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突破阅读瓶颈,提升阅读质量.自主性阅读,体验性阅读,创造性阅读三者相辅相成,步步推进,共同构建个性化阅读的内涵.个性化阅读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丰富学生的思维内涵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是突破阅读瓶颈,提升阅读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任何人是无法替代的。然而,在很多时候我们的阅读教学却忽视了这种“个性化”行为,一味地“讲”,一味地“塞”,结果效果很不理想,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难以提高。为此,我们在阅读教学巾千万不能越俎代庖,要给学生“松绑”,放开他们的手脚,引导学生们去阅读去感悟。那么,老师应该怎样做呢?本文就阅读感悟能力的培养谈点体会。  相似文献   

13.
学生阅读文本时,是学生和文本之间的一种信息交流。在这种交流中,学生是否真正读懂文本的意思,是否真正理解文本的内容,取决于学生本身。因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这种“个性化”的行为,应该得以落实到位,方能取得明显的阅读效果。但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意无意忽视了这种“个性化”阅读而大讲特讲甚至越俎代庖的现象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14.
针对特定的教学实际,结合新课改的要求,提出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应重视文本阅读,该类课堂的教学应回归“原生态”教育.从教学的目的看,无论怎样的阅读目的,怎样的阅读材料,都需要给学生以阅读指导,把本属于学生的阅读时间还给学生;以读来贯穿课堂教学,切实地让学生通过独立阅读来解决相应的问题,同时提倡学生的个性化解读;教师要对学生的读给予适当的规划、设计与指导,从而达到原生态语文教学课堂的回归.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把发展学生的个性放在了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在阅读教学的建议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  相似文献   

16.
<正>《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着名教育家张志公先生也说:"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进行种种的阅读训练,以培养学生具有比较高的阅读能力。"在种种阅读方法中,  相似文献   

17.
诊断测评是新一代测试理论在语言测试领域的实践应用。采用3次阅读微技能诊断测试和阅读策略使用问卷调查,以某高中一年级11班为例,探析了阅读诊断测评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实验效果。研究发现:教学补救提高了多数学生的阅读微技能使用能力,但个别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未发现变化。为提升诊断测评的促学作用,笔者认为,应加强语言知识运用与阅读微技能诊断相结合;实施教学‘补救’与个性化引导相结合;同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拓展高中生课外英语阅读,促进他们阅读策略使用技能和英语水平的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18.
针对农村小学的实际情况,提高农村生的阅读能力应从五个方面入手:激发阅读兴趣;教给阅读方法;创造快乐阅读条件;鼓励独立见解;培养质疑解疑能力。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教师要实施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相似文献   

20.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