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学生的作文,特别是考试作文总给人一种似曾相识,大同小异之感,究其原因,主要是作文缺少个性,没有自己的生活感受。所以教师要引领学生走进生活,品味生活从而感悟生活,最终写出个性化的好作文。在实际的教学中我遵循五步训练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首先是心灵塑造,明确"作文先做人"的道理。第二步是观察体验,了解事物的本来面目。第三步是思考评判。引导学生对于生活中的现象进行思考,思考它与我们的关系。第四步记叙描绘,对所见所闻的人、事、物、景进行准确表述,并加以形象生动描绘。第五步品味感悟。就是从生活的表象中悟出人生的哲理,写出属于自己独有的切身感悟,那么作文的个性化特征就最终显现出来了。  相似文献   

2.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有一个一直被视为"老大难"的问题:学生作文少词寡言,语言干巴,言之无物,"无米下锅",写来写去就那些话.作文本是五味俱全的东西,如今成了苍白无味的蜡团,以致学生一提起作文就头痛偷懒,兴味索然.如何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从何着手改变这种状况?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有一个深刻的体会:语言积累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重要环节,是把学生领进"行云流水、笔下生花"境地的必经之途.  相似文献   

3.
"多元素养作文"是在对作文教学现状反思以及对作文、作文教学再认识的基础上提出的作文课程设想.它是由"一向三维四元"构成的;其基本理念有目标理念、训练理念、资源理念;基本特征是训练的系统性、资源的开放性、形式的自主探究、过程的体验性、操作的互动性;它的训练体例由作文境域、个性体悟、路径辨析、创新呈现、反思交流组成.  相似文献   

4.
一、标题亮点有的考生将"话题"作为"标题"实乃下策。作文的拟题法有以下几种:1.扩充法。就是扩充话题,加上一些修饰、限制或补充性的词语,将话题扩充为一个短语。如以"礼物"为话题作文,文章题目可拟成《一份特殊的礼物》《礼物,增进了我们的友谊》等。  相似文献   

5.
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那么什么是情感教育,在古代和现代,人们对情感教育又有怎样的认识,我们是怎样来看待情感教育的,实施情感教育的价值何在.在实施新课标的过程中,通过利用化学学科文理兼容的性质,在教学中运用"化学作文"来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文中以物质的量为知识背景,利用微粒个数、阿伏伽德罗常数、物质的量、常数6.02×1023这4个物理量创设了一个化学情景,对化学作文进行了一次小的尝试,从尝试中笔者感受到了学生丰富的化学情感和奇妙的想象以及他们对化学的喜爱.  相似文献   

6.
《我希望我的房间是……》是北师大实验教科书小语第五册第九单元的一次习作练习。这是一篇想象作文,在学习了自读课文《我希望我的房间是……》后进行,要求想象合理,内容健康、具体。[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我哭了     
俗话说得好"男儿有泪不轻弹",可是我太伤心了,我哭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我来告诉大家吧!我有一只小乌龟叫"007",为什么叫"007"呢?因为它是2007年出生的,而且它爬得很快,一会儿就不见了,好像去完成任务呢!  相似文献   

8.
有的语文教师感到作文教学不能如自己所愿,唉声叹气。原因是,在批改学生作文的时候,发现很多学生的作文,缺乏真情实感,语言苍白无力,没有新鲜感。更有甚者,有的学生不是自己写作文,而是在翻阅大量的作文材料时,进行"裁剪式"抄袭。一篇作文,东拼西凑,抒发的情感也是在无病呻吟,不能让人感动……面对诸如此类的现状,我们语文老师真是头疼,头疼的是孩子们作文水平为什么是这样!  相似文献   

9.
一提到作文,大多数学生感到力不从心,无从下手,显然是学生的脑海中缺乏可供习作的素材,对作文并未产生好感。想要解决这个"无米之炊",必须有一个"源"泉取"材"的过程,给学生带来一方净土,一片灿烂的天空,几许作文的"灵感"……  相似文献   

10.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所创立的"情境教育"在教育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李吉林创立这一教学法是得益于外语情境教学的启发.外语教学中的情景是为"会话"而设定的,相对简单,停留于表面.而中学语文课着眼于某部或某篇文学作品的深入学习或某一次作文多层次谋篇的思维域海,这是一个非常全面的语文教育、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1.
范琪  冯都  帅建平 《老友》2009,(4):14-14
在苏区革命时,中央红军盛传有三"虎"。这三"虎"是指:红一方面军第1军团第1师第1团;第2师第4团、第5团。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和聂荣臻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这样称呼过,而周恩来更多的时候称他们为三只"拳头"。  相似文献   

12.
作文是精神产品的独创,文章必须能给人一种陌生感,令人耳目一新,力求避免和别人雷同,所以,我们在作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说过:"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永远是模仿和抄袭。"可见创新学习显得多么重要。我们应教学生作文时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尝试创新。  相似文献   

13.
蝴蝶斗蜘蛛     
在一棵大树的树杈上,蜘蛛织了一张吊床,阳光下,蜘蛛正懒洋洋地睡大觉。这时,从远处飞来了一只紫色的小蝴蝶。蜘蛛灵机一动:"蝴蝶小姐,你的翅膀真好看,你能站在我的网上让我看看吗?"蝴蝶飞到离蜘蛛不远的一根树枝上,说:"蜘蛛大哥,你看到了吧!"蝴蝶扇了扇自己那美丽的翅膀。蜘蛛顿了顿说:"蝴蝶小姐,我是近视眼,你要是能站在  相似文献   

14.
写作训练中的"构思"环节,是作文教学中必须认真加以研究和对待的问题。写作及其构思是一种文学素养的体现,它是一种综合能力在笔端的展示,这是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构思体现在审题、立意、选材、布局等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15.
如何把作文写具体,这是每一位教师关注的问题。那么究竟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我以"小学丰满作文教学观"作为专题进行实践与思考,总结出了"七扩充"与"七连说"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6.
"热爱农村"看似农村人针对城市文化扩张的一种保存和高扬地域文化的自卫策略,并以此来反抗和拒斥城市的话语霸权。然而,悖论在于,"热爱农村"并非是农村人自觉独立地、自我生长出来的理念,而是城市文化扩张所带来的一种反冲。城市希望农村是一个异于其自身的他者的形象,而农民的城市认知在这种过程中无可奈何地成为"共谋"。在乡村学生的城市认知中,城市是一个梦,同时,城市也只能是一个梦。共生在他们的城市认知中的城市情感是:渴望、惧怕、冷漠、厌恶,而且他们在无意中暗示着这种情感的一个发展趋势--越来越消极,越来越否定。  相似文献   

17.
纵观当今的小学作文教学现状,我认为存在"一窄二死"的现象。其表现是学生作文的范围太窄,教师的指导方法太死。在陈旧的教学思想和僵硬的教学方法的束缚下,老师不敢带着学生从课堂、课本里跳出来,作文内容唯基础练训,作文指导唯课内授  相似文献   

18.
长久以来,语文教学中那种无视学生主体作用、缺乏学生积极参与的作文评改模式,不仅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而且让教师本身深受其害,苦不堪言。为了扭转和改善这种状况,文章根据"小组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等理论,结合当前高中作文评改的现状及高中学生特点,探索并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高中作文互评互改方法,让学生真正参与到作文评改的全过程中,使作文评改真正收到实效。  相似文献   

19.
小学作文教学一直是小语界致力改革和优化的核心问题。然而,我们却滑入了另一种程式化、模式化、标准化的作文范式。学生作文出现了严重的"营养不良"现象。学生的作文绝不能只看成是一项作业,其实它也代表一种有价值有分量的思想。在自身感知和不断的反思探究中,悟到了帮助学生走出习作"营养不良"的小小"药方",旨在给机械、僵硬的写作技巧注入新鲜血液,让学生作文从中能汲取营养。  相似文献   

20.
作文是客观生活在作者头脑中的反映,是作者思想感情的"镜子"。这一特点决定了作文在心理教育渗透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