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泡泡"提示语是人教版导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以三年级上册教材为例,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把握"泡泡"提示语的导学作用:一、认识了解"泡泡";二、正确理解"泡泡";三、巧妙运用"泡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加强对"泡泡"提示语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2.
灌输是马克思主义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当前,不能因为“两课”教学存在着灌而不进的现象而否定灌输教育。“灌输”理论并未过时,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整个社会转型加快时期,切实加强对灌输主体、客体、内容、方法、形式等体系的研究和创新,以更有效地促进“两课”教学,充分发挥“两课”作为高校德育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标准下阅读教学的“三部曲” :一、转换角色 ,强调自主性 ;二、创设情境 ,强调开放性 ;三、适时辅导 ,激励创造性。  相似文献   

4.
多年来.中学作文教学效率低下,已成为语文教学实践者的共识。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主要原因是忽视了学生乃作文教学主体的事实。教师小考虑主体的要求,往往从某种愿望出发,去命题、指导、批改。学生处于被动应付状态,必然产生厌写、效率低下的问题。夸美纽斯说:“如果人们吃饭没有食欲,勉强地把食物吞到胃里,其结果,只能引起恶心和呕吐.最少也是消化不良.健康不佳。  相似文献   

5.
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联邦环保署颁行了一项环境政策改革措施——“泡泡政策”。在该政策出台前后,各相关方围绕如何界定“固定污染源”及该政策是否能够有效改善空气质量,“泡泡政策”合法与否等问题展开激烈辩论,最终,联邦最高法院判定其合法。“泡泡政策”合法性得以确认,主要因为:“泡泡政策”契合美国社会传统的主流价值观;“泡泡政策”是基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环境政策的局限提出来的;“泡泡政策”适应了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是各相关行为体积极推动的结果。以“泡泡政策”为代表的市场调控模式的环境政策是一种改革尝试,代表着美国环境政策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6.
“そうだ”主要表示说话者根据眼前的具体情况 ,也就是对事物外观的观察作出的主观推断。“ようだ”表示说话者在没有足够的客观根据的情况下 ,作出的主观推测。“らしい”表示说话者在有一定客观事实根据的基础上作出的极其客观的推测  相似文献   

7.
刘绍义 《中华魂》2013,(20):49-49
我常常想,“东”(柬)这个字,为什么是“日”在“木”中呢,“日”在“木”上为“东”,即“杲”字,“日”在“木”下为“两”,即“杳”字,不是更好吗,好记又容易理解。偏偏造个“柬”字是“日”在树林(木)中,多不显眼呀。  相似文献   

8.
日语中的“べきだ”“ほずだ”“ゎけだ”有时都可译成汉语的“应该”、“应当”、“理应”等旭在日语表达中三者并不相同。以“べきだ”“ほずだ”“ゎけだ”各自的使用特征及它们的使用区别为中心,结合汉语的“应该”、“应当”等进行对比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张载是北宋“气”学的代表人物。张载为规定和诠释“气”范畴,运用了“太和”“太虚”“太极”“神”“化”“道”“易”诸范畴,张载对这些范畴的理解和说明,又离不开对“一”“两”范畴的理解和应用。通过对张载哲学中的“一”“两”范畴进行较为全面的考察与辨析,可以真实地论定张载哲学的基本架构与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0.
英语教学法在不断地变化,由传统的语法翻译法到交际法到后来的整体语言教学法,这些变化使得外语教学逐渐走向成熟。该文对“整体循环”教学模式的理论进行了详细地阐述,包括它的沿革、应用、现状及前景等,并对“整体循环”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了比较,指出了其优势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在内容上存在相互交叉重复的问题,如何正确处理好两门课的关系以提高教学实效,关键在于把握两门课的联系与区别,从系统整体出发,努力探求它们相互衔接与配合的途径与方法,以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  相似文献   

12.
“拭”“揩”“抹”“擦”“搌”是一组表“擦拭”的同义词,它们历史层次不同,意义范畴也有所不同.自先秦到明代,书面文献中一直以“拭”为主,清代开始萎缩,现代汉语普通话中“拭”则只保留在古语或个别成语中(“拭目以待”).而“揩”自魏晋以来,一直在缓慢发展,但从没占居主导地位.“抹”“擦”作为后起之秀,明代以来就非常活跃,至今天二者平分秋色.“搌”作为方言词没有多大变化,始终居于次要地位,文献用例甚少.  相似文献   

13.
对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性、实践性、创新性作了较为深入的阐述,指出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中,只有突出时代性、实践性、创新性,才能提高“三进”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刘军  田月华 《金陵瞭望》2009,(23):63-63
“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深刻道出了老百姓的“口碑”对执政者的分量。古人讲,“劝君不用镌顽石,路上行人口似碑”。干部是勤是懒,是能是庸,是实是虚,是正是偏,是廉是贪。群众心里最有数。也最有发言权。雨花台区板桥街道招待费等非生产性开支连续3年逐年下降,群众的满意度逐年上升。充分体现了这把尺子的分量。  相似文献   

15.
今天的"河湟",只是一个约定俗成的地理概念,即今青海与甘肃交界的黄河和湟水交汇地带,但历史上的"河湟",其内涵却相当复杂:一方面,在某些情况下,"河湟"所代指的地域范围存在着与"陇右""河陇"等地域名词互通的现象,这主要反映了唐人对"河湟"在唐蕃交战中军事战略价值的一种认知;另一方面,"河湟"也常常被用来代指西羌种属(包括羌人、吐蕃、西夏等民族)活动区域,这主要建立在汉晋以来对羌戎、吐蕃主要活动区域地理认知的基础上,强调的是"河湟"所属地域的民族内涵。文章最后还对中华书局在标点《两唐书》和《宋史》中的"河湟"一词时所存在的问题,给予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从共时角度出发 ,通过与普通话进行比较 ,描写石门话中“把”、“给”、“让”的意义和用法 ,重点突出其与普通话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7.
荀子的人性论不能很好地说明礼义法度的来源问题。荀子在《解蔽》篇中系统阐述了心与道的关系,他认为,心达到一种特殊的状态———虚壹而静之后就可以对道有发现和把握的能力。虽然心与道关系确立的前提是心的大清明状态,但是,这不代表人人都可以见道,只有圣人对道才有所理解。但是,这至少可以在理论上为礼仪法度的来源提供说明。同时,荀子承认心对于道有学习和接受能力。由此开始,圣人施教,后天之伪就建立起来了。  相似文献   

18.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知识的过程。随着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在阅读课程中引进"零课时"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正是对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运用与实践。  相似文献   

19.
在古代汉语中,“母子”与“子母”是一对同素异序词,在表示“母亲和儿子的合称”这一意义,二者存在着同义关系。而当“子母”作语素时,又形成“子母~”的格式,“子母”是以比喻的方式反映客观对象,是喻指的,后一个“~”是直接反映所指的客观对象,是直指的。  相似文献   

20.
文章论述了现行阅读教学效率低下的现状、原因及解决的办法。旨在为提高阅读教学效率作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