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网络购物中消费者决策行为模型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基于技术接受模型、期望确认理论、感知风险和信誉信任建立了网络购物中消费者决策行为的动态模型,对消费者决策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购物后的满意度对再次购买决策具有反馈作用.  相似文献   

2.
感知风险在消费者行为研究中是一个重要的变量,它对消费者信息处理及购物决策产生重要影响.随着网络购物的兴起,消费者的信息搜寻和购买决策过程都发生了重大的改变.本文对消费者网络购物感知风险进行了界定,提出感知风险可以由五个具体的网络购物感知风险维度构成,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15个项目作为测量指标.论文还对消费者网络购物感知风险不同结构的模型进行了探索比较,根据拟合程度和简约特点界定了消费者网络购物感知风险的概念和测量模型.  相似文献   

3.
商品效用的大小是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出发点,论文以感知效用为视角,分析了网络消费者的非补偿性决策和补偿性决策,构建了网络消费者感知效用模型,并以此为基础,深入分析了信息收集成本、质量评估成本、商品价格以及购物风险等成本变量对网络购物环境下消费者感知效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风险规避型网络消费者,还是风险型网络消费者,商品质量的提高均可以增大消费者感知效用,而商品价格、购物风险的增大将导致消费者感知效用减小,但对于风险型网络消费者,由于承受风险能力强,商品价格的升高并没有增大消费者心理风险成本,而对于风险规避型网络消费者,随着商品价格的升高,消费者心理风险成本相应增大。  相似文献   

4.
由于信息过载和不确定性,移动购物平台经常使用产品排名系统、产品评论系统和产品推荐系统为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提供支持。那么,这三个决策支持工具在移动购物平台产品页面上出现的先后顺序对消费者购买决策有影响吗?现有文献尚未对此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从神经科学的视角设计事件相关电位实验,并对被试的脑电数据进行双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研究发现:产品决策支持工具的呈现顺序对移动消费者的购买率和决策反应时长有显著影响。而且,先呈现评论系统再呈现推荐系统后呈现排名系统的顺序下,移动消费者的购买率最高。本研究从神经层面解释了产品决策支持工具引发的顺序效应影响移动消费者购买决策的认知加工过程。  相似文献   

5.
本文的宗旨进行蒙古和中国消费者网上购物感知风险比较研究。通过研究,消费者的网上购买行为和网上购物的感知风险特点比较中蒙消费者网上购物感知风险影响因素的异同。  相似文献   

6.
中国情景下消费者的伦理购买意向研究——基于TPB视角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运用大样本问卷调研法,基于TPB视角重点分析消费者的伦理购买决策机制,旨在考察中国情景下影响消费者伦理购买意向的深层次因素。研究结果发现,行为态度、主观规范与感知行为控制会显著影响消费者的伦理购买行为意向,其中主观规范是购买意向最有影响的预测变量,表明中国情景下消费者在进行伦理购买决策时更倾向于遵从社会规范的影响;进一步感知行为控制不仅直接显著作用于伦理购买意向,还通过行为态度对伦理购买意向产生间接的重要影响,表明在中国情景下如何真正提高消费者伦理购物时的感知行为控制程度是企业实施伦理营销时面临的关键性问题。总体而言,本文结果表明,修正后的计划行为理论对中国情景下消费者的伦理购买意向能够进行有效地解释与预测,说明计划行为理论具有良好的跨文化适应性。最后,本文为中国企业伦理营销战略的实施提供重要建议。  相似文献   

7.
道德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 在营销领域,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因素包括价格、质量、品牌和社会文化等。随着全球经济和市场营销实践的发展,道德因素正日益成为影响并决定一些消费者购买行为的重要因素。据英国一家机构的调查,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购买一件T恤衫或一块巧克力前会思考以下问题:它是如何生产出来的?它的成本是多少?对生产者、动物、环境是否造成了伤害?是否有助于生产者改善生活?有无公平贸易标签?事实上,消费者的道德需求一直存在。一调查机构曾对124位购物者进行深度访谈,分析他们的购物倾向,最终将消费者分为四大类:经济型、人际型、道德型和冷漠型。其中道德型消费者就是在购物时以道德因素为主导。  相似文献   

8.
于洪彦  郑绍成  黄琪雯 《管理学报》2009,6(10):1392-1398
以偶像崇拜为调整变量,探讨其对道德强度、知觉风险与消费者下载非法在线音乐意图间之关系是否具有干扰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道德强度对消费者下载非法在线音乐意图不具显著影响;消费者知觉风险对消费者下载非法在线音乐具显著影响;偶像崇拜对道德强度、知觉风险与消费者下载非法在线音乐意图间之关系具有部分干扰效果.  相似文献   

9.
<正> 市场营销源于售后服务质量的好与坏。纵观消费者购物行业的五个阶段,即需求认识、信息调查、购买决策、商店选择与决策贯彻、购后评价。购后评价是评定消费者购买行为是否满意及程序高低的尺度。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有直接影响,在现代市场营销申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网上购物这种新兴的购物方式受到众多营销学者的关注。消费者的感知风险对购物意愿有显著影响、信任问题也与感知风险息息相关,在网络购物环境下。信任与感知风险产生对抗平衡作用,共同对消费者的网上购物意愿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网上购物经验不同的顾客,运用实证研究探讨了C2C环境下顾客初始信任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感知产品、感知信用评分和感知客户评论均显著影响顾客初始信任;网上购物经验显著调节感知产品和感知信用评分对顾客初始信任的影响,而对感知客户评论与初始信任的关系未起到显著调节作用。本文深化了顾客初始信任的理论研究,对网上店铺赢得顾客初始信任及顾客购买意愿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products, sustainable products continue to attract relatively lower market shares. To increase customer acceptance, many sustainable products feature third-party certification labels (TPCL), yet it is unclear whether TPCL are effective and what processes and boundary conditions define their role in consumer decision making. Across three experimental studies, this research determines that sustainable products are characterized by credence qualitie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perceptions of risk, which negatively influence consumers' purchase intentions. Drawing on signaling theory, this study also shows that TPCL on sustainable products provide brand-like information cues that reduce the perceived risk of sustainable products. Finally, a third experimental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consumers must perceive TPCL as credible for them to reduce consumers’ risk perceptions.  相似文献   

13.
Information inputs are an important determinant of the quality of outcomes in the consumer decision process. This paper reports on an exploratory study that examines the perceived use of Consumer Reports product tests in a specific durable-product purchase in a nationwide sample of Consumer Reports subscribers. Perceived use of Consumer Reports is found to be related to performance-oriented shopping, but other situation-related variables are less likely to be associated with use than the shopper's general confidence in the test reports as an information source. Perceived use of the test reports in this study is associated with higher satisfaction with the products purchased.  相似文献   

14.
考虑顾客由感知差异引起的退货行为,以及促销期与日常销售期不同的行为特点,对日常销售期和促销期顾客购买率和退货率分别进行了解析表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确定需求下信息发布美化策略对最大利润的影响.建立了随机需求下在线零售商的期望利润模型,对定价和订货量进行联合优化.最后通过算例分析了在感知价值和感知差异服从更为一般的分布形式且存在相关性条件下,最优策略下的预期利润随信息发布美化程度的变化规律,以及相关性对信息发布美化策略有效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感知价值和感知差异构建的购买率和退货率模型可较好解释已有实证研究结果,以此为基础对定价和库存进行联合优化更符合实际,优化条件下的最大利润随信息发布美化程度的提高先增后降,取得最大利润的信息美化值促销期大于日常销售期,且线性相关程度越高的产品取得最大利润的信息美化值越大。  相似文献   

15.
如何提升潜在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对于促进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以SOR理论为基础,通过对河南省洛阳市四个县区的问卷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新能源汽车消费促进政策对潜在消费者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消费促进政策通过感知价值和感知风险对潜在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产生影响,其中充电政策的影响最大,路权政策次之,再次是宣传政策,购车政策的影响最小。因此,购车政策退坡后新能源汽车销量大幅下滑的局面不太可能发生。②潜在消费者更加关注新能源汽车的前期感知价值而较少关注后期的使用风险,宣传政策、购车政策及充电政策越完备,潜在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感知价值越高,越能激发其购买意愿。③在不同群体间,收入和教育背景对新能源汽车购买意愿的调节作用比较明显,高收入高学历的潜在消费者更加关注购车后的使用权益保障,即路权政策以及充电政策,而低学历低收入的潜在消费者更加关注前期的消费权益保障,即购车政策的经济激励。在政策各环节对感知风险的影响路径上,低收入以及低学历群体的感知风险普遍比高学历高收入群体要显著。鉴于此,本文提出,新能源汽车消费促进政策应注重充电市场的完善,将购车经济补贴政策逐步向充电基础设施以及路权优惠政策方面转移,且针对不同层次的潜在消费者要实施差异化、多元化的促销政策。  相似文献   

16.
电网企业购买电能与电力备用的MSV风险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如何通过优化电能和电力备用市场的购电量来降低风险购电成本,从而降低用户的用电成本对电网企业提高管理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两市场购电价格视为风险因素,结合电网企业风险管理的实践,运用均半方差(Mean Semi-variance--MSV)理论代替均方差(Mean variance-MV)理论来描述风险购电问题,并给出最优购电策略基本计算公式。其中,备用率是影响最优购电策略取值的一个不确定性自变量,运用模糊隶属度函数描述专家对合理备用率的不确定性认识,进而通过扩张原理推求出最优购电策略的模糊隶属度函数,并运用重心法得到解模糊后的最优购电策略。模型很好地融合了专家的定性认识与定量分析技术,提供了一条新的解决购电问题的思路,这些在算例中可以得到很好地体现。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国内商业银行电子业务研发和管理中存在的风险问题进行了剖析,并结合现代金融业经营决策的特征分析,从管理学、软件工程学的角度提出了诸多提高电子业务研发和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有利于进一步降低银行操作风险,推动我国商业银行业务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社会化商务中消费者根据个人经验和他人推荐建立感知信任,是一种典型的信任融合问题。其中,相似性决定了过往个人经验和他人推荐对消费者感知信任的影响力,是信任融合问题中的主导因素。信任融合起源于计算机网络安全领域,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在社会化商务背景下,消费者感知信任的模糊性和感知信任形成的多源性问题对信任融合模型提出新的挑战,带来相似性与感知信任度量难及多源信任融合难问题。针对上述问题,以基于案例的决策理论(CBDT)为基础构建由相似性引导的模型框架,结合直觉模糊集和多属性决策方法构建感知信任模糊融合模型。该模型将决策者的经验与他人推荐相融合,将多种方法相结合优势互补,对完善信任融合方法体系有贡献,对多学科交叉有意义,为传统电子商务平台制定精准营销策略提供新思路,为社会化商务商家预测消费者感知信任提供新的度量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