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学艺术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现实主义的文艺作品更应该是复杂而又丰富多采的社会生活的艺术反映。文艺作品要达到正确地再现社会生活的目的,就得“具有一个因素,缺了这种因素,文学就没有什么价值,这就是真实。”(注一)斯大林指出:  相似文献   

2.
一艺术真实必须以生活真实为根据、为源泉。马克思、恩格斯曾引用过歌德的话:“画家要成功地描绘出一种女性美,只能以至少在一个活人身上曾经爱过的那种美作为典型”。这话是质朴而深刻的。它说明了艺术真实对生活真实的依赖关系;生活真实是艺术真实产生的基础,对艺术真实具有制约乃至决定的作用。如脱离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事件和人物,凭空想象和虚构,必然流于纯主观企图的臆造物,再美妙无比,也只能是一朵纸花。因而是缺乏生命力的。契诃夫曾说文学的真实是“无条件的、直率的真实”。文艺不应当是弄虚作假的场所。他认为,“文学家不是糖果贩子,不是化  相似文献   

3.
由扎西达娃和阿来的创作看当今藏族作家文学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以扎西达娃、阿来的小说文本为个案,以世界文学之眼关照分析当今藏族作家文学创作的现状及走向。扎西达娃执着寻求藏民族文化的“灵魂”,在模仿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之时,又对抗了“荒诞”。阿来的创作则沉入了民族历史生活中的人物心灵本身,但在文学技巧上却显不足。本文认为:藏族作家文学要走向世界,必须以人为本、以生活现实为本,同时借鉴世界文学的优秀成果、美学经验,融合本民族文化艺术传统。  相似文献   

4.
在西方文论史上从古希腊开始就提出了文学模仿说,随着对这一理论的深入研究,文学的真实性与虚构之间的关系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文学既要创造又要不违背真实性原则,如何来解决这对矛盾?从古至今,虚构与真实的关系有一个不断发展与演变的过程,对这一复杂过程的梳理既有助于现代文学的发展也有助于对现代文学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5.
西方现代派文学是在“反传统”的口号声中发展起来的。暂且不论这种“反传统”是否言过其实.但它调实有许多与传统文学通然不同的艺术特征.它的新颖性是人所共知的,因为,它的出现,伴随着一种新的美学观念的崛起。任何作家的创作,都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艺术的把握,或者说是对现实世界的审美的评判。这样说,并不意味着对丈学必须“真实地后映生活”这一创作原则的否定。我们承认文学是对生活的反映,但这并不仅仅是指认识论意义上的“反映”,更不是机械的反映,而是审美的反映。既然文学是“反映”,就必然有一个真实性问题,因为“真…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著名华裔女作家汤亭亭的《女勇士》为例,在后现代语境中探讨了历史的真实性与文学的真实性,说明了历史真实是指生活真实,而文学真实并不简单地等同于对现实生活的描摹和记载,它是通过文学形象所反映出来的生活本质的真实。《女勇士》虽然偏离了传统传记文学的写作手法,融合了神话传说与个人经历,但作为一部描写文化融通的文学作品,它具有令人信服的文学真实性。  相似文献   

7.
大众传媒上有许多文学的消息,可是没有文学本身。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文学生活的一种形式,而且是多数人熟悉的形式。这个时代文学生活的另一重大方面是娱乐、娱乐的文学,包括从侦探、武侠、言情、科幻到新的玄幻、穿越等种类。但娱乐文学与我们真实的人生经验联系不多,或者说基本没有联系。娱乐文学的另一特点是大众拥有巨大的话语权,但各个专门的领域内大众所占有的权重需要重新考虑。文学不仅仅是娱乐,还应该更为深入地理解人的复杂性,解释其他学科无法揭示的各种微妙的、纠结的人生波澜,发挥出改善人生经验的巨大潜能。文学的特殊聚焦点是日常生活的各种细节,文学必须深入到这个层面,不仅关注社会历史,同时还关注人生。  相似文献   

8.
论新历史主义的逸闻主义 --触摸真实与"反历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历史主义将一般作为文学批评点缀的逸闻逸事发展为一种具有根本方法论意义的“逸闻主义”,强调其“触摸真实”和“反历史”的重要诗学价值。这对启蒙运动以来形 成并僵化了的审美与政治、文学与非文学、经典与非经典、文本与历史以及各个学科之间的 界限和壁垒具有强大的爆破力,也有助于文学批评打破形式主义的文本封锁和旧历史主义堂 皇叙事的话语垄断,使文学与人类生活的真实经验发生关联。这种将逸闻逸事与文学文本并 置的做法显示了批评家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同时也存在着随意化和程式化的种种弊端。  相似文献   

9.
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无论传统现实主义小说所关注的"现实"范畴,还是思索小说所关注的"可能"范畴,都体现了一种高度的艺术真实。本文从三方面进行论述:文学能穿透现实观念的束缚;艺术真实之真在于给现实生活以启示;文学艺术中的虚构,是生活真实的完善者,而非对立者。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选择巴金的文学真实观念作为考察对象,将巴金琐屑的经验性表述与20世纪的文学史进程比照参证,勾勒巴金文学真实观念的基本形态和演变过程。巴金的文学真实观念处于“经验之真-真理之真”的结构中,但主要落脚于经验性的真实。巴金的文学真实观念可以分为三个历史阶段来考察,即三四十年代关于经验之真的表白、五六十年代对“主义”之真的接纳、七八十年代向经验之真的回归。  相似文献   

11.
<正> 怎样估价情感在文学世界中的位置,文学世界中的真实同客观物质世界中的真实的差别是什么?这历来是引人注目的两个有关联的问题。学习古代文论中的有关论述、看一看前人在这方面提供的经验、教训,往往会对今人的思考给以深刻的启示,同时,当我们用今天的理论眼光审视古代文论中的有关论述时,也每每会加深对这些论述的理解。 1 情感的真实是文学世界中真实内在的最基本的要素,离开了情感的真实,文学世界里也就无真实可言。文学重感情、贵情真这一点,贯穿着古代文论的始终。但由于  相似文献   

12.
文艺是对生活能动地反映和加工的产物,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典型。别林斯基说过:文艺作品所创造出来的第二自然,可以此生活本身这第一自然更真实。这是因为文艺作品经过艺术提炼和概括,可以更好地反映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鲁迅在长期文艺实践中,对艺术其实有深切的体会。他以自己特有的论说方式,对艺术其实问题的许多方面发表过很好的看法,达对我们正确理解艺术真实问题是很有帮助的。一鲁迅指出艺术真实的重要性,强调文艺作品要真实地反映生活,作家创作要有真情实感。人类的文艺史证明:凡是虚假地反映生活的作品,都没有什么社会价值,它们必定被历史所淘汰;只有真实地反映生活的作品,才有一定的社会意义,才能经受历史的检验而流传下来。诚然,真实并不能说明艺术的一切问题,也不等于文艺作品的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因为对艺术来说还有个真善美相统一的问题;但是,真实是人们对文艺作品首先和基本的要  相似文献   

13.
辉煌宏大的文学艺术的世界之林中,回族文学,以它强劲的生命力顽强而独特地生存着。回族文学的产生、发展、壮大,也是由五彩缤纷的不断发展变化而又丰富的社会生活的沃土培植,由本民族广大人民群众源源不断的血汗浇灌的结果。然而,要充分认识回族文学的特殊性,就必须从伊斯兰教与回族文学的密切而复杂的联系这一点进行认真地研究与探讨。本文试图从这一方面做一些努力。  相似文献   

14.
香港诗人梁秉钧的诗歌写作呈现出越界的特质,一是文体的越界实验,二是文化身份的越界,此种特质与香港文学的香港性息息相关。对香港性的认知是研究香港文学的基本起点,但仅仅是一个起点,真正要从文学上把握香港文学,必须将其置于现代汉语文学或现代汉语诗学的背景之下。或者换一种说法,必须将香港以及台湾甚至包括部分海外的汉语文学经验有机地纳入,才能建构完整的20世纪中国文学史。  相似文献   

15.
艺术离不开自然的感受与表达,对自然的感受与表达必须建立在自然真实的基础之上,艺术要见到自然的真实,艺术只有建立在自然真实的基础之上,才能达到艺术的真实,但艺术的真实又不同于自然的真实,艺术永远不会达到与自然统一,这就是导致艺术的真实与自然真实的一种悖论。艺术能达到的只是对自然真实的一种逻辑解构。  相似文献   

16.
纳撒尼尔.霍桑的代表作《红字》是美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象征派小说,它描写了17世纪新英格兰清教社会的生活面貌。霍桑擅长使用象征的手法,他运用的象征主义手法对美国文学的兴起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在小说《红字》中,象征主义手法这一创作特征的体现尤为引人注目。文章将对小说中所运用的象征寓意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突出小说作者试图揭示的《红字》主题——真实。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历史和政治的原因,我国革命历史文学一直处于徘徊不前的状态。在过分强调文学的社会功能,强调文学必须为政治服务的年代,革命历史文学常常沦为政治的奴仆。新时期以来,革命历史文学虽还存在着老化、僵化和模式化的问题,但已有不少有志于革命历史题材  相似文献   

18.
一现实主义文学要求作家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再现生活,按照历史的真实面貌描写历史。这样,作家就要致力于对现实生活的深刻观察和体验,选取生活中那些具有本质意义的现象予以提炼、概括、集中和加工,塑造出具有典型意义的艺术形象,从而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帮助人们认识生活。这就规定了它必须以现实生活的真实性为  相似文献   

19.
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虽然我党一贯坚持这一原则,然而在新闻报道中还是出现了种种假新闻的问题。要捍卫新闻的真实性,就必须加强调查研究,不惟上,不惟书,同虚假新闻作斗争。  相似文献   

20.
让文学摆脱黑格尔意义上的“终结”危险,最重要的就是要继续坚持将文学话语视作一种对可能生活的现代性建构。它必须能召唤现实价值并辩证地重塑它们。现代意义上的文学是一种诞生于启蒙时期的反思性话语模式,通过对现实的反思,文学不断为现实确立着新的内涵,这使得与文学话语相关的在场性,即话语背后对绝对性的意义保证,经历着不断的松动;到了20世纪初,语言哲学的发展又使这种松动达到了似乎可以取消在场性的程度。尽管在场性的松动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文学的自由,但又因为主体逐渐由在场性的生成变为意指性的生成,因此暗含着某种文学终结的危险。当下,我们必须重新思考文学的意义,看到对在场性的驱逐并不意味着绝对的不确定性,它只意味着进步的一个维度,意味着现代性对自身的认识更加全面。这一维度并不能取代所有确定性的生活维度。在解构之后,我们必须重新回到语言学转向的辩证时刻,意识到越是语言性的便越是现实性的,越是可能性的也就越是必然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