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翻开学生的作文,我们看到的是矫揉造情、无病而吟的平淡之作,似乎学生的写作进入了死胡同。其实,只要融入生活,我们就能发掘到丰富多彩的作文素材。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融入生活,贴近生活,观察生活,指导学生写好观察作文,展现浓郁的生活气息,这是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的一种有效形式。叶圣陶说:"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流个不歇。"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写好观察作文呢?  相似文献   

2.
谈到作文,人们往往认为农村孩子生活狭窄,见识不广,写不出东西。我却不这样想。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只要教师用心去教,学生用心去学,农村小学作文是有出路的。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农村小学作文质量呢?笔者认为"从内容入手",要贴近农村生活,引导学生多观察多分析多思考,撷取生活中的朵朵浪花,让学生在爱的氛围中快乐地学作文,这是提高小学生作文素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不少学生害怕作文。究其原因,大都认为作文时“无事可写”“无话可说”。作文到底写什么?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不是无所作为的玩意,不是无中生有的把戏,是生活中间的一个项目,同吃饭、谈话、做工一样,是生活中间缺少不了的事情。”南宋教育家朱熹又有诗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些精典的语句都道出了作文的真谛。生活就是作文的源头活水。那么,怎样才能让生活这一源头活水淙淙流淌在学生的笔端呢?  相似文献   

4.
一、走进生活丰富素材库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在"生活作文"的研究中,我们注重把学生的目光引向自然形态、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指导学生做积累素材的有心人。  相似文献   

5.
封闭式的作文教学,着眼于让学生应付考试,把作文训练的空间完全限定在语文课堂上,偏重形式,忽视内容,一味地围绕考试指挥棒押宝猜题,一味地训练符合应考“模式”的作文。“活水”指开放式的作文教学,着眼于学生素质,由重形式转为重内容。注重引导学生积累生活素材,强调扩大学生的信息接受量,允许学生从自己的真实感受中提炼文章的主题,鼓励学生写出个性鲜明的作文。作文教学改革的出路在于语文教师要带领学生们走出“囚笼”,奔向那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6.
作文,说到底是一种“倾诉”,也就是把自己知道的事和自己心中的情告诉给别人听。照此说来。习作应该不是件难事。可为何大多数学生却怕写、厌写、写不好呢?究其原因,主要是他们的生活经历太少。平时基本上是“两点一线”的生活,使得学生与外界的人、事、物接触太少,脑子里积存的生活信息量不够。素材匮乏,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无“厚积”岂能“薄发”!由此。“榨”出来的习作为强言之物,以空话、套话应付,非真情无实感。因此,帮助学生开拓习作的素材源应该是作文教学的一项根本任务,走生活教学之路是作文指导课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不少学生一提到作文就眉头紧锁,感叹:作文难,难于上青天!学生害怕作文的原因所在,一是无话可说,二是有话无从下笔。无话可说是缺乏素材的积累,无从下笔是缺乏语言的积累。古人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想使学生写好作文,就要帮学生寻"源"、取"材",引来源源不断的作文之"活水"。  相似文献   

8.
万丈高楼从地起,中年级作文教学是基础。三四年级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力与表达力是有限的,他们识字、储词有限,编缀成文费力,在作文的道路上还只是蹒跚学步的娃娃。我们如果把他们手中的笔束缚在每学期仅有的几篇命题作文上,并用审题、布局之类限制他们刚刚萌动的表达欲望,这就像是硬要刚刚学步的孩子迈着成人的步子走路,有点强人所难。叶圣陶先生曾把生活比作泉源,文章比作溪水。他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如何开掘起步作文的一源活水呢?我们不妨把作文训练渗透到学生的生活中去,从他们眼里的人、事、物写起,让他们有话可说,有感可发,自由表达,写出新意,即有表达需要时才作文。在具体指导作文时要引导学生做到: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作文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它直接影响着学生语文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和提高。那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真正落实素质教育要求,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呢?  相似文献   

10.
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生活中的素材也是多种多样的。然而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却发现,许多学生在作文时常常眉头紧锁,"望文生畏"。究其原因,主要是他们对平时发生的事不留意,对作文缺乏兴趣。前苏联教育学家赞可夫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呢?我的体会是:  相似文献   

11.
很多学生在日复一日的单调作文训练中,形成了一个“没兴趣——不想写——写不好”的恶性循环的圈子。尽管搜肠刮肚、抓耳挠腮地冥思苦想,好不容易拼凑成一篇,也是枯燥无味,有的甚至步入了抄袭的误区。那么,怎样才能走出这种作文的低谷呢?笔者认为,首先必须打破这个恶性循环,最基础最重要的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鼓励学生自主参与作文实践。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是作文的内驱力,它能使学生从平淡中看到瑰丽,从困难中奋然而起;它能让学生获得跃跃欲试的最佳写作心态,从而爱写,想写,也能写。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对作文产生兴趣呢?在实践中,我们尝试了以下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2.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有一个一直被视为"老大难"的问题:学生作文少词寡言,语言干巴,言之无物,"无米下锅",写来写去就那些话.作文本是五味俱全的东西,如今成了苍白无味的蜡团,以致学生一提起作文就头痛偷懒,兴味索然.如何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从何着手改变这种状况?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有一个深刻的体会:语言积累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重要环节,是把学生领进"行云流水、笔下生花"境地的必经之途.  相似文献   

13.
针对初中学生(含初三年级)作文不是泛泛而谈就是随意编造,缺乏真实这一现象,本学期我着手对学生进行生活作文系列教学的尝试,引导学生逐步养成一种从生活中的小事落笔,挖掘出生活的真谛,写出具有真情实感作文的习惯,并且使学生基本形成了自觉作文的素养。写好生活中的文章,不仅培养了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诱导学生对生活充满热爱和好奇,  相似文献   

14.
如何教好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师教学中的一大难题,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语文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尽可能扩展学生的生活空间,接触自然景物,深入社会,丰富学生的感性体验。  相似文献   

15.
同许多教师一样,作文教学效率不高一直困扰着我的教学工作。也曾聆听过专家的作文课,也向“快速作文法”取过经,更试过“模式”作文教学法。作文课上,忙得不亦乐乎,如何开头,结尾,怎样抒情,如何点题;什么“结构是骨骼,线索是筋脉,内容是肌肉,情感是血液”,传授所谓的作文技巧。学生作文水平提高如何?说实话,学生依然怕写作文,作文内容依然干涩、枯燥,没有灵气个性。考场作文更多的是胡编乱造,虚情假意,矫揉造作。学生为何怕写作,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学生自身角度看,一是语言积累少,生活素材少,无话可写,没有养成勤于写作的习惯。从教师角度看,在指导学生写作中,一是讲的多,练的少;二是重形式,轻内容;三是脱离现实生活,脱离学生思想实际。  相似文献   

16.
写作,是语文的重头戏。面对写作,有的学生提笔起来左右逢源,信手拈来,一气呵成;有的学生虽有写好作文的愿望,但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提笔在手,搜肠刮肚,最终无话可说。出现上述两种不同的情况,其原因在于他们写作材料的占有量不同。我们知道,占有材料是写好作文的前提,脑子里积累了足够的材料,作文时自然得心应手;没有材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那么,如何帮助学生解决"无米"之忧,走出素材贫乏的困境?我认为关注课本,挖掘课本素材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语文教师最头痛的一个问题。农村学生的作文往往缺乏新鲜真实的题材,作文中胡编乱造的甚多,生活中许多真实的素材没有被发掘出来。因此,我们在作文指导中,要为学生创造更多走进自然、走进生活的机会,让他们在玩中观察生活,体会生活,寻找生活的亮点。生活是文章的源泉,真情是文章的生命。对于作者来说,总是先有生活,再有作文;先有生命的体验,然后才能有感而发,有为而作。丰富的生活实践,  相似文献   

18.
习作基础不好的学生往往一见作文题就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厌烦情绪,总觉得作文是一件"苦差事"。怎样才能使学生乐于作文?怎样引导学生,才能为他们打下扎实的作文基础呢?  相似文献   

19.
"写作"就是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周围的世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周围的世界,然后将自己的观察感受所得形诸于语言文字,学生的写作活动自应是自主性写作。如何引导学生写好作文,如何让学生写出有新意的作文呢?笔者认为:尽可能让学生感悟生活,为学生提供写作的源泉;努力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增添写作的动力;立体放飞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展开写作的翅膀;巧创写作氛围,诱发学生习作创新的热情。  相似文献   

20.
国家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而在目前的作文教学中,学生普遍存在“厌作”的情绪,对作文毫无兴趣,写作时是无话找话,完成任务而已。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缺乏生活积累。其实,只要教师积极正确地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去观察生活、融人生活、感受生活、积累作文素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