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作文教学要以学生生活的实际为出发点,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其主体作用,教师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让课堂成为学生发挥想象,任由驰骋的天地。要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较为显著的提高,学生作文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口”。我认为:只有抓住事物特点写具体,才能张扬学生个性,凸现出美好的童心!  相似文献   

2.
作文教学多年来在困惑中前进,老师难教,学生难学,家长难辅导,作文障碍率居高不下。作文“假、大、空”的现象普遍存在,学生的感觉能力、思维能力、情感尚未得到普遍开发。为了让学生不再厌恶、畏惧作文,写出令人满意的作文,从根本观念和作法上进行变革,显得很有必要。因此,我们尝试推行革命性的作文教学法——“作文三步法”。倡导学生“我手写我心.我口述我心”,  相似文献   

3.
作文多指的是学生的写作.它应该是情感的真实流露.我手写我心.将自己的所看、所感、所说、所想表达出来。作文在学生的成长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作文教学是各个教学阶段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已有的生活素材进行综合思考和书面表达的一种教学。  相似文献   

4.
新课标对作文教学的要求更加人性化,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独立的人格,尽可能地让每个学生在写作中表现自己、张扬自己的个性。可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独特的体验和感受被漠视。学生的个性心理长期被压抑,甚至被抹杀。因此,学生作文缺乏个性,千人一面,面目可憎也就在所难免了。其实,写作是最具个性化的活动,是学生能够以“我手写我心”.真正地体会并表达自己独立世界观的重要途径。综观脍炙人口的优秀篇章.无不具有自己独特的思维和视角的,有着自己深深的个性烙印的。  相似文献   

5.
翻开学生的作文,我们看到的是矫揉造情、无病而吟的平淡之作,似乎学生的写作进入了死胡同。其实,只要融入生活,我们就能发掘到丰富多彩的作文素材。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融入生活,贴近生活,观察生活,指导学生写好观察作文,展现浓郁的生活气息,这是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的一种有效形式。叶圣陶说:"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流个不歇。"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写好观察作文呢?  相似文献   

6.
常听有些学生说:“我就怕作文,一提笔就头疼,总觉得没东西可写。”有的干脆说:“我真不知道该写什么,从何写起。”有的学生作文虽然也交上来了,但仔细一看,刚开个头,敷衍几句,就草草收场,内容空泛笼统。不知所云。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还是同学们对身边的人、事、物、景注意不够,没有对它们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未能形成鲜明、形象、深刻的印象。学生为什么不留心身边的事物呢?我认为原因有二:一是没有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二是不懂得如何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针对这些情况,我常常鼓励学生。作文就是用笔说话,会说话就会作文。而要想有话说就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切忌胡编乱造,闭门造车。  相似文献   

7.
学生提到作文就头痛,作文教学的效率不高,这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自己独特的感受。能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地写纪实作文。”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在习作中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呢?笔者在小学高段作文教学中对“我手写我心”的作文理念作了些尝试。  相似文献   

8.
当前的作文教学,严重脱离了学生生活,导致学生在作文中说假话、空话、套话,生编硬造,为培养学生的写作技能造成了难以突破的障碍。因此,为学生创造无限的作文时空,让学生的习作更接近生活,我有意识地让语文实践活动成为学生作文的源头活水从而促进学生作文素质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9.
小学生的作文,概括地说是强调“真”。所谓“真”,即体验真、感情真,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作文的“真”从何而来?来自对生活的体验与感悟。在广阔的、繁杂的、不断变幻的牛活中,有取之不尽的素材,我以为只要教会学生用“两条视线”“读懂”生活,感悟生活,就会使学生不断获得“自然得之于己”的愉悦.从而达到“欲罢不能”的乐写境界。那么,何为“两条视线”?也就是渊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学会感悟生活。  相似文献   

10.
随笔写作,是各个学校基本都在采用的一种作文训练方式,只是叫法不同而已,有的学校叫周记,有的学校叫练笔,不一而足。这种作文训练方式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却是有一定的作用。由于随笔的特点,所以许多学生都以我手写我心自居,但这样的文章过分强调一个“随”字,对学生的整体写作水平的提升效果有限。  相似文献   

11.
工作以来,我一直担任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工作。作为反映语文综合能力的作文,我苦苦探寻,把提高学生作文能力作为自己的主攻目标。学生观察能力差,我以课堂素描授以观察方法;学生难为无米之炊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作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多角度的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那么,在作文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下面,仅就初中作文教学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3.
叶圣陶先生说:“小学生今天作某—篇文,其实就是综合地表现今天以前知识、思想、语言等等方面的积累。”不是常有人说“我手写我心”吗?然而翻翻学生手中关于优秀作文的书本,往往是篇幅长、主题深,老气横秋,让人感觉颇为成人化;再看看我们学生的习作,尤其是像我们这种农村小学的学生习作,内容空洞,形象苍白,常常是同一件事从三年级一直写到小学毕业。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作文教学评价是教师唱主角,对学生作文的优缺点进行评析,评语密密麻麻。但忽视了学生这一主体,因而,作文评价是单一的、静止的、诊断式的、高耗低效的。新课程倡导评价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强调学生主体的参与。我尝试了以下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5.
在一次骨干教师培训班的论文交流会上,根据平时的实践与心得,我提出自己的看法:自由练笔是作文教学中的轻骑兵,它是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表达生活的一种良好的形式。应重视学生的自由练笔,在作文教学中最大限度地给予学生自由。  相似文献   

16.
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课标颁布后我认真研究了课标内容。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经过二年多的课改实践,我感受到久旱逢甘霖!以前作文批改大多是越俎代庖,老师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对学生的习作字斟句酌、精批细改;然而,真正的“主角”学生呢?一般只是“听众”、“看客”。他们对老师批改的作文似乎比较冷漠,很少有动于衷。自从新课标实施以来,我对作文  相似文献   

17.
作文,是学生的头疼事;批改作文,是老师的头疼事。这是目前一些老师对作文在老师和学生心中地位道出的心声。那么如何让作文成为学生的乐事,让批改作文成为老师的乐事?我想从批改入手,兴许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相似文献   

18.
正作文教学的课堂有两个主人:教师、学生。然而,师生能够始终是课堂的主人吗?在作文教学中,他们经常被边缘化。师生被边缘化主要表现及原因学生在课堂作文训练、应试作文中做到"我手写我心"的难度较大。青少年健康、阳光的精神世界中有许多内容不敢在课堂作文、应试作文中展示,他们有专门应付这些"应试体"作文的情思空间、话语体系。在作文教学中教师经常在实现着他人的意志,代往圣传言,代权威传声。每一个教师虽然都有自己高下有别的作文教学理念,但几乎很少有在与作文主流话语体系异质时还能坚守的,多数教师按照作文主流话语的标准去进行作文教学。这两种表现有共同的原因:功利教育、应试教育(尤其是应试教育的评价机  相似文献   

19.
写作素质最能反映学生的语文素质,写作教学水平最能代表教师的语文教学水平,如何进行作文教学呢?在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我常常感到学生作文难,究其原因,我认为有师生双方的责任:一是教师期望值过高,又限制得太死;二是学生的知识面窄、  相似文献   

20.
我注意回避作文教学中的“死胡同”,尊重学生的自我,通过创设特别的情境,学生找到了自己所需要表达的内容,然后有了一种强烈的要说出来的感觉,于是写出自己所急需要说出来的内容。这种作文教学模式,我暂且称它为“快乐作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