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星衍对<晏子春秋>研究作出了突出贡献.他最早为<晏子春秋>文本作了注释;参与了<晏子春秋>几乎全部领域的学术论争;提出了<晏子春秋>成书于战国这一目前看来最正确的观点,为后来的<晏子春秋>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刘师培对《晏子春秋》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校释了《晏子春秋》的文本,考证了《晏子春秋》的篇目,并对《晏子春秋》著作的学派归属进行了论争,为后人进一步研究《晏子春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文学批评传统中,文学总集往往富于推动当代文学典范转移的效用。清代中期学界对汉魏六朝文学文献的整理颇有成就,其中孙星衍撰辑《续古文苑》以接续《古文苑》、《文选》,有着复兴汉魏六朝骈文传统的当代文坛意义,不应仅仅视为辑佚学的成果。乾嘉时期,文坛上骈散消长之势加剧,孙星衍以汉学家兼骈文家的立场,并吸纳当时《文选》学的力量,在《续古文苑》收文体例中蕴含了个人化的骈散视野,尤其是大量入选汉唐碑碣,具有突破唐宋古文之习的用心。作为清代常州派骈文的领军人物之一,孙星衍对桐城派古文传衍之盛有所反思和忧虑,较早提出对以时文为古文的批评。《续古文苑》的撰辑与刊行,对常州派骈文风尚及当时文坛孕育新方向,有着发萌启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孙星衍是清朝乾嘉时期的著名考据学者,文章对其学术宗旨和治学实践进行阐述和总结,这对于乾嘉考据学的研究尤其是中后期的学术走向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关于《晏子春秋》的成书年代问题,前辈学者多有考辨,但未见有从词汇的角度进行研究的.词汇作为语言三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对时代变化的反应是最灵敏的.在考察多部先秦典籍的基础上,通过对《晏子春秋》一书进行全面调查,发现此书中诸如“布衣、诚信、夫子、酣、枯槁、履、身体、声名、树木、睡、学问”等一系列词语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即:这些词语本身或其某个义项始见于战国中后期,“夫子”一词的用法也与战国中后期文献相符.因此,有理由相信《晏子春秋》一书很可能成书于战国中后期,这一结论也可以与前辈学者的研究成果相印证.  相似文献   

6.
孙星衍是乾嘉时期一位著名的考据学者,同时也是一位有着突出用世精神的学者.他主张人才出于经术,通经由于训诂,考据乃是有益于政治的实用之学.在治学实践和仕途生涯中,他将对典章制度的考据与对时务的思考结合在一起,以所学用之于实事,充分体现了通经致治的精神,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7.
由于受到乾嘉考据学风、所处学术环境的影响,加上自身兴趣爱好等原因,颇具诗歌天赋的孙星衍由诗歌创作转向考据之学。因为知识结构的影响、人生目标的转变以及考据思维的渗透,其诗歌内容、风格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已见"学人之诗"之端倪。对此有所认识不仅有益于了解"学人之诗"的成因,而且有利于解读孙氏之诗,对促进常州诗派、常州学派等的研究亦有裨益。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的<晏子春秋>研究共经历了三次相对集中的问题讨论,它们分别出现在1959至1962年、1982年及稍后和2000年以后,在著作的产生时代、作品性质,文学、语言、思想、文化等特色的研究方面均取得可喜的成果.但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值得反思的问题.文章集中探讨这些成绩与问题,以期对这一领域今后的研究起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由于受到乾嘉考据学风、所处学术环境的影响,加上自身兴趣爱好等原因,颇具诗歌天赋的孙星衍由诗歌创作转向考据之学。因为知识结构的影响、人生目标的转变以及考据思维的渗透,其诗歌内容、风格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已见学人之诗之端倪。对此有所认识不仅有益于了解学人之诗的成因,而且有利于解读孙氏之诗,对促进常州诗派、常州学派等的研究亦有裨益。  相似文献   

10.
11.
《晏子春秋》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短篇历史小说集,其成书过程相当复杂,并非一人一时之作,是小说家者流汇编而成,其成书不会晚于秦统一六国。《晏子春秋》的素材既有历史实录,也有传闻轶事,甚至是夸饰虚构,但从总的方面来看,是以虚构为主而非实录。该书中的晏子是一个文学形象而非历史人物。《晏子春秋》作为我国最早的短篇历史小说集,具有故事性强、人物性格鲜明突出、语言表现力强的特点,给后世文言小说以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伦理道德的抽象名词是社会思想文化积淀的反映,有较强的历史性。基于此,探析《晏子春秋》中的伦理道德抽象名词,能揭示出该时段社会思想文化的概貌。文章从有关伦理道德抽象名词的判断标准中分析《晏子春秋》中这类词义的特点以及它们的历史发展,进而探究其反映出的社会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13.
《晏子春秋》是一部先秦典籍,流传到汉代后,经过了后人,如刘向等人的整理,带有了文人加工的痕迹,但是书中还是有相当一部分章节内容来源于民间。因为,情节有明显的简单化和完美化的倾向,体现出真实性与传奇性的统一,类似于民间传说。书中重言重意章节,更是情节变异性的体现,这是晏子故事长期流传于民间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由于真伪问题及《史记》对晏子主要事迹的缺载,学术界往往忽略对《晏子春秋》一书学术价值的重视与关注。本文主要依据《左传》等较为可信的有关记载,勾画了晏子政绩及其思想的主要方面,并从西周官学向私学过渡的角度,对《晏子春秋》一书的史学、哲学及文学史价值,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乾隆五十一年向诗坛盟主袁枚宣告“避君才笔去研经”,标志着孙星衍由天才诗人向考据学者的身份转变,但此前已有类似转向。乾隆五十九年两人的论争,掀起了一场道与器、学问与词章之关系的大论战。相较以袁枚为首的文学家,以孙星衍为代表的考据家同样表达出激进而突破传统的文学观念:主张考据词章可以兼顾,强调诗文根柢于学问,重视论学述学体的古文。考据之文大量入集,在文集编纂上呈现出带有乾嘉学术这一时代印记的著述化特征。乾嘉文集著述化,伴随乾嘉学术盛衰而兴替,道咸以后略显颓势,并被文集经世化所接续,这映射出清人文集编纂适时性的宏观特征。  相似文献   

16.
银雀山汉简本《晏子春秋》的抄写年代应当在汉景帝之前,所以它也应该是现存最早的《晏子春秋》版本。银雀山汉简本《晏子春秋》的出土可以帮助我们校订《晏子春秋》传世本的一些问题,但我们不应过分迷信简本《晏子春秋》,认为它一定优于传世本和《群书治要》本。事实上,根据其内容的思想倾向来看,银雀山汉简本《晏子春秋》很可能是墨家传本,而这一点对于我们认识《晏子春秋》与墨家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刘文斌《〈晏子春秋〉研究史》是迄今为止第一部对《晏子春秋》研究历史进行全面系统梳理的学术史著作。该书的价值从三个方面得到体现:一是视野开阔,体系谨严;二是汇集大量《晏子春秋》研究的第一手资料,为今后的《晏子春秋》研究奠定了扎实的文献基础;三是不囿成说,力求创新。这是一部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研究著作。  相似文献   

18.
《晏子春秋》是记录春秋末期齐国贤相晏婴言行的一部先秦古籍,书中语言呈现出幽默、诙谐的特征。晏子形象的幽默是对美的赞颂张扬,齐景公形象的滑稽则是对丑的嘲讽椰揄。这种美学特征的形成,除了晏子机智、诙谐、豁达的性格,其客观原因在于他处于庸君谀臣的夹缝地位,在不同场合斗争的需要,同时,也深受齐回开放、乐观、多智风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文子>是一部颇具争议的道家典籍,1995年竹简释文在<文物>上刊出以来,学术界对于<文子>的思想研究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定位其学派归属,阐述其道论、无为、法治、兵论以及辩证法等思想.  相似文献   

20.
《晏子春秋》是后人托名晏子而创作的战国作品,它所展现的多是经过改良的晏子思想。儒家在晏子故事中阐释礼乐以及事人、知生的思想;墨家以晏子故事阐释节用爱人等思想;纵横家将晏子故事融入游说的揣摩技巧。但这些作品并不意图对某家学说作深入剖析,而是结合相关思想创作出具有现实政治目的的议政作品。《晏子春秋》的创作者是在借晏子故事而模拟政治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