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1 毫秒
1.
本文针对当前我国沿海运输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无专门立法的情况下如何适用法律的问题,分析了<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民法通则>、<海环法>、<海商法>对沿海运输船舶油污损害赔偿的适用情况,得出的结论是:油污损害赔偿的责任基础适用<海环法>,而责任限制适用<海商法>.本文还比较了适用<海商法>和适用1969 CLC、1992 CLC的区别.  相似文献   

2.
成书于南朝的<王篇>问世后屡遭删改,其义项经后世重修者合并、删削、截取后,释义精要简略,但由此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对照<原本玉篇残卷>和<篆隶万象名义>,对宋本<玉篇>释义中存在的问题作了梳理、辨正.  相似文献   

3.
高校学报载文的知识内涵反映了高校的学科动向和学报为本校教学科研服务的力度.通过详细分析<中南林学院学报>十年载文所引文献的知识层面,反映出<中南林学院学报>的办刊特色和对学科动态研究的关注倾向及范围局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拓宽<中南林学院学报>知识层面的6条措施.  相似文献   

4.
着重指出目前易学界在<周易>研究中出现的两个误区:一是把<周易>迷信化、神秘化;二是把<周易>人为地现代化,用现代科学附会<周易>.这两种倾向都是违反科学精神的,它对我们民族科学思维的建立、科学方法的应用、科学水平的提高都是十分有害的.从历史及文化角度对此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电影<金刚>在票房上的成功不仅得益于精细的特技效果和宏大的视觉场面,情感也是动人的因素.本文对比解读童话<小王子>与电影<金刚>,发掘出影片多种内涵下孤独与爱的主题.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比较教育部社政司组织修订的<<毛泽东思想概论>教学基本要求>(征求意见稿)和原社科司组织编制的<<毛泽东思想概论>教学基本要求>的区别,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对“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和建议:一是认为“征求意见稿“虽然有所创新,但仍然没有突破“试用本“的框架,虽然有所修订,但仍然没有摆脱“试用本“的局限;二是对有关章节的设置提出了不同看法;三是对有关问题的提法提出了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7.
以<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和<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为着眼点,通过分析这两个文件中的两个主要内容--关于革命纲领与统一战线理论的产生与发展,阐述了科学的革命理论只能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水浒传>作者的反映角度和叙事特点,并对该作品所表现的文人心理结构及小说的艺术特点进行了剖析,以期厘清对<水浒传>的社会效应和艺术魅力的种种不同的评述,为“基于社会底层“的在场的评论提供一个参照.  相似文献   

9.
自私的爱     
前一阵子,我一连写了<“爱心“的沦丧>和<“爱心“何以会沦丧>这样两篇有关我们“爱心“的小文.写完觉得意犹未尽,还有许多话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今天,便又作起“爱心“的文章来了.   ……  相似文献   

10.
鲁迅把他的生命哲学化作<野草>,其中最耐人寻味也最阴冷的是<墓碣文>,本文试图从“本味“入手来分析其中的死者形象,感受鲁迅至真至诚至善至勇的灵魂.  相似文献   

11.
鲁迅小说的代表作<阿Q正传>和<祝福>的一个重要文学成就表现为两者是完美的合璧之作.小说中的主人公阿Q与祥林嫂分别是封建社会男性民众和女性民众的代表人物,两者交相辉映,具有整合封建社会民众生存状态本质和民众国民性本质的意义,开掘出鲁迅小说社会批判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2.
通过比较<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与原有国家规范<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J84-85),结合工程实际,对规范中关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的水力计算、喷头布置、供水等重要修订进行了分析思考.  相似文献   

13.
沈壮海教授的新著<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视野>(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以下简称<文化视野>),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探寻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建构与实践创新,为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研究再次带来了新的气息.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总与特定的文化积淀、文化发展相联系.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视角深入到文化领域,是时代提出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新的课题,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  相似文献   

14.
试论中国古代的《论语》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语>学是研究<论语>的专门学问.它在中国古代共经历了五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形成期,期间,<论语>一书的整理与定型及对<论语>的注解几乎同步进行,<论语>学作为一门学问诞生.第二个时期是发展期,这一时期注解<论语>的专著大增,出现了两本对后世<论语>研究有重大影响的专著<论语集解>和<论语义疏>,这两本书也代表了当时的两种新的注解体例.第三个时期是衰落期,这一时期注解<论语>的专著数量锐减.第四个时期是复盛期,这一时期注解<论语>的专著数量激增.产生了<论语>学史上两部有重要影响的著作<论语注疏>和<论语集注>,注解方式也趋向义理化.第五个时期是总结期,产生了不少以辑佚、考异、辨伪、注释为主的<论语>研究的新成果.  相似文献   

15.
徐锴在传释&lt;说文&gt;时,对词语的同源现象多有发明,留下了比较丰富的同源词语料.&lt;说文解字系传&gt;中用于系联同源词的术语既有继承传统的“之言/之为言“、“犹“等,又有颇具开创性的“义同“、“义近“、“义出于此“等,体现了研究方法上的创新,而对同声符同源词的系连,则表现出徐锴对“声义同源“规律的清醒认识.  相似文献   

16.
1998年是<马氏文通>发表100周年,5年来共有140余篇文章就<马氏文通>的历史贡献、<马氏文通>的语言观和语法思想、<马氏文通>的词类研究、<马氏文通>的句法理论、<马氏文通>的研究方法、<马氏文通>的作者问题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显著成果.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的<诗经>研究摆脱了传统<诗>学受制于政治思潮、致力于经典阐释的发展模式,完成了传统<诗>学的现代转型.其现代化主要表现为在横向研究上,继承旧学,借鉴西学,全面展开多元的研究取向,不断拓宽研究领域,同时,新时期的学者的学科建设的理性和眼光则从梯队培养、机构设置、资料准备、学术史的整理等方面加深了<诗经>研究的纵向深度,二者相互促进,推动了新时期<诗经>研究的全面发展,完成了传统<诗经>学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18.
诸多事实说明,20世纪红学研究的历史实际是怎样读懂<红楼梦>的发展史.索隐派是对<红楼梦>的一种误读.新红学有功绩,但仍未读懂<红楼梦>.太愚的<红楼梦人物论>是从人物研究这个角度读懂<红楼梦>的著作.1954年批评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是为了读懂这部伟大作品的斗争.何其芳的<论〈红楼梦〉>是读懂<红楼梦>的典范.1974年的"评红运动"是阴谋红学的大表演.冯其庸的<曹雪芹家世新考>是考证派的典范.张国光的"当代红学"批评周汝昌极端贬斥高鹗续书的意见,在世纪之交解决了读懂120回完整作品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9.
从NIE及&lt;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gt;入手.探讨在英语教学中引入英文报刊的积极意义、具体探作以及教师的基本素养.  相似文献   

20.
<词林正韵>是清朝人戈载于道光元年编撰的一部词韵类韵书,该书的反切主要取材于宋朝丁度等人撰修的<集韵>,而<集韵>亦出于<广韵>.通过比较<词林正韵>、<广韵>、<集韵>中的反切,对<词林正韵>承袭<集韵>反切上字之误进行了订正,以裨助于今人对<词林正韵>及<集韵>等韵书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