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论产业政策的有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各国或某一国家的不同发展时期所采取的产业政策 (即产业结构政策和产业组织政策 )是依其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化完善程度而定的 ,分析了产业结构政策和产业组织政策有效实施的条件 ,指出了产业组织政策的有效性取决于政策的认同效应和政府自身的各种能力 ,产业组织政策的有效性有赖于企业规模、企业之间的协作关系等 ,总结了中国产业政策实施过程中的三个问题 ,并提出实施有效产业政策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2.
论产业政策的有效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各国或某一国家的不同发展埋藏所采取的产业政策(即产业结构政策和产业组织政策)是依其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化完善程度而定的,分析了产业经 政策和产业组织政策有效实施的条件,指出产业经组织政策的有效性取翊地政策的认同效应和政府自身的各种能力,产业组织政策的有效性有赖于企业规模、企业之间的协作关系等,总结了中国产业政策实施过程中的三个问题,并提出了实施有效产业政策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3.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实现经济增长的最有效途径是优先发展引致决策最大化项目,即发挥主导作用的项目.自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开始,中国和日本均实施了促进主导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但两国实施这一政策获取的经济绩效却迥然不同.日本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经济腾飞,最终完成了其经济发展的赶超目标,而中国却因为推行这一政策出现了严重的产业结构失衡.导致这一结果的最大原因固然存在于两国经济体制差异方面,但两国在产业政策实施过程中对待主导产业与非主导产业的政策上的差异则更是造成两国产业发展政策实施效果出现较大差别的根源.  相似文献   

4.
高新技术产业化对产业升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不仅体现为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还必然伴随着经济结构的演变。选择主导产业是实施产业政策并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内容。高新技术产业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和带动性,具有极高的成长性和效益性,高新技术产业目前已经成为产业结构中的主导产业部门,成为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5.
文章论述中国入世后产业政策选择问题,认为我国产业政策应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确立开放的产业发展模式;以产业开放促进产业升级与发展;按照WTO规则制定我国产业结构、组织与技术政策,以及选择产业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6.
现代服务业的高质量程度在某种层次上决定着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水平,已经成为未来时期内经济发展实现新常态的必由之路。基于社会科学领域中的政策效应评价模型,对现代服务业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综合评估与个例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总体来讲,现代服务业政策实施后对试点区域产生显著的经济增长效应。而针对每一个试点地区进行个案评价后发现,仅有重庆市和天津市在政策实施干预后出现了明显的经济增长,分析原因是其通过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空间集聚和区域创新机制实现的;而上海市和辽宁省的现代服务业政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还未显现出来,表明此地区应该加快产业政策调整,实现服务业质量水平整体提升,促进地域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7.
日本产业政策及其在日本现代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产业政策在日本经济赶超过程中成熟起来。它在日本现代化过程中起到“火车头”的作用。其它政策紧紧以产业政策为中心而制定。通过产业政策 ,日本迅速实现了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及“贸易立国”的战略目标 ,实现了现代化。可以说 ,没有成功的产业政策 ,日本就不可能迅速实现经济赶超。  相似文献   

8.
产业结构优化与政策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产业结构优化的涵义及产业政策在产业结构优化中作用的探讨 ,结合中国产业发展的历史 ,根据当前国民经济的结构性矛盾 ,提出了产业结构优化的政策目标及需要协调好的几方面关系 ,包括区域产业结构关系、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关系 ,主导产业与支柱产业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产业政策是国家实行的有关产业的一切政策的总和。它的具体内容有 :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产业技术、产业布局等政策。其核心是产业结构调整问题 ,实质是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过程。作为市场机制缺陷的弥补 ,产业政策的根本属性是介于宏、微观之间中观层次的、国家对有效供给管理的中长期性选择行为 ,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中国政府实施以直接干预市场、替代市场与限制竞争为特征的选择性产业政策,此类政策的缺陷及由此带来的不良政策效应日趋严重,甚至已经成为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突出障碍.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及新工业革命孕育兴起,这类产业政策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形势,也难以应对新的挑战.中国政府迫切需要加快推动中国产业政策的转型,放弃干预市场、替代市场的选择型产业政策,转为实施以增进市场机能、扩展市场作用范围与补充市场不足为特征的功能型产业政策.产业政策的重点应该放在为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其决定性作用提供完善的制度基础,强化保持市场良好运转的各项制度,建立开放、公平竞争的市场体系,培养人力资本以适应产业结构演进与经济发展对于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为激励创新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支持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30余年江苏、广东两省经济发展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不仅江苏、广东在经济总量和人均经济指标上你追我赶,而且在产业结构、区域发展等方面也显示了不同特点。在经济发展上,江苏对于广东经历了领先、落后、追赶三个阶段;在产业结构上,广东实现了制造业与服务业“双轮驱动”,而江苏更大程度上依赖于制造业;在区域发展上,广东不平衡性超过江苏,广东经济胜在中心城市,而江苏胜在县域经济。  相似文献   

12.
中国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海洋经济潜力巨大。海洋经济发展与海洋产业结构演进形成了良性的互动机制,但对其与内陆产业结构的研究不足。论述海洋经济与内陆产业结构演进的作用机制,并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实现海洋经济与产业结构演进的脉冲响应分析,得出海洋经济的发展短期内会促进第二产业的发展,长期内第二产业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第三产业所占比例不断提高。结合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现状给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政府作用与文化产业政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意识形态的属性挤压、文化单位最大化目标偏移和治理结构的错位,以及市场微观基础的非市场特征,我国文化产业表现出明显的幼稚性。因此,如何准确、有效地发挥政府作用,制定符合客观实际的产业政策,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就显得十分重要。适宜的文化产业政策能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有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快速促进产业高级化。产业的幼稚性和经济转轨特征等决定了我国当前的产业政策应包括三部分: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和产业发展政策。结构政策包括产业结构高级化的目标、主导产业的选择和产业发展的序列等;产业组织政策应允许社会市场主体进入若干意识形态属性较强的产业领域和支持在文化产业领域提高市场集中度等;产业发展政策包括产业技术政策和产业布局政策等。  相似文献   

14.
科学合理的城市行政区划调整是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和促进地方发展的有效途径,而"撤县(市)设区"政策是近年来行政区划调整的重要方式。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定位于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撤县(市)设区"政策是否能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力,需要从理论与实证两方面进行系统研究。文章基于2010—2019年共101个县域样本面板数据,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双重差分模型探究政策实施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从政策实施的具体区县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整体两个层次进行效果检验,以综合研判"撤县(市)设区"政策对经济发展、区划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等方面的作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撤县(市)设区"政策的实施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县域经济体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能够加快经济发展进程;"撤县(市)设区"政策的实施效果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具有明显地区差异,重庆市的实施效果优于四川省;政策实施的促进作用为短期激励,且需经历一定适应期方能充分调配市政资源驱动县域经济发展,激励作用会随时间逐渐减弱。进一步的机制分析显示,产业聚集效应在政策实施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撤县(市)设区"政策的实施可通过扩大城市规模、促进区域内大量企业聚集而带来的产业聚集效应来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发展。产业聚集效应能够降低运输成本、促进信息交流与提升分工合作效率,加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优化调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行政区划,应考虑各地区发展条件,因地制宜地实施区划调整政策;协调中心城区与外围县域经济发展关系,根据区域未来发展规划,及时调整城区功能定位与县域发展格局;提升政策实施经济效率,科学合理挖掘资源潜力,优化区划调整内涵。文章从理论假说出发,经过系列实证分析检验,对典型内陆经济增长极县域经济区划调整的经济效应进行深入探讨,有利于拓展区划调整影响效应研究,可为地方政府行政区划优化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5.
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产业结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取得了迅猛发展,成为我国海洋经济的“龙头”,但能否保持住这种持续、快速发展的势头,还取决于产业结构合理性。基于此,本文对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产业结构从静态和动态方面进行分析,并对产业结构的调整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以经济增长、产业结构演变及对外贸易为视角探析台湾经济发展规律,这有助于对未来台湾经济发展趋势的判断.研究结果可见,台湾经济发展规律表现为经济增长经历了高速增长、中速增长和低速增长三个循环周期,经济结构不断升级,于20世纪90年代逐步向后工业化社会发展,服务业成为主导部门;台湾经济增长过程就是经济结构转变的过程,出口是台湾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据此,可预测台湾经济在21世纪初期出现逆转后将进入低速增长时期,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将继续在低位徘徊.  相似文献   

17.
陕北地区能源资源的开采过程中,面临着能源产业规模过大,经济结构单一,产业链短,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为了促进陕北资源型经济转型,陕北地区应当利用当地的政策优势、资源优势、劳动力优势,选择合理的主导产业,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以推动陕北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将内外统筹与沿边开放创新战略、增长极培育与区域经济和谐发展战略、产业优化与增长方式转换战略融为一体,对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产业发展提出了要求。作为吉林省经济总量最大的城市,长春市负担着牵引整个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产业发展的使命,对其工业发展和产业布局进行实证分析,可以认清问题,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发挥城市聚集经济的优势,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对我国循环经济研究若干观点的述评   总被引:48,自引:2,他引:46  
对中国理论界关于循环经济的概念、意义、研究现状、技术领域、政策等方面的观点进行了述评。指出循环经济不仅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也是一场物质变换的革命 ,更是一种新型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这必将引发产业升级、产业结构的大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改变。实现循环经济必须经历废物回收利用、逐步减少排放和全新的封闭式的零排放的资源利用方式最终确立三个阶段。中国目前仍处于第一阶段  相似文献   

20.
蓝色经济作为新兴的经济名词与传统的海洋经济,在内涵与外延上均具有很大的差异。蓝色经济发展在为全国经济建设带来契机的同时,也对我国产业政策法提出了挑战,为此,应坚持海陆统筹一体发展的原则,在蓝色经济产业优化和布局中尊重市场经济规律,把与蓝色经济有关的产业政策上升为法律,实现产业政策的法治化,并处理好现有法律与新设法律的关系,同时,通过明确政府作为产业政策法的主体地位,发挥政府规划机制的作用,达到强化法律法规对海洋产业布局的宏观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