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互动问题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我国西部地区恶劣的生态环境不仅成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也是全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西部地区应依托西部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将大力发展生态型经济作为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互动的模式,走生态型经济发展的路子,进而形成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2.
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是建设"内陆经济高地"。由于历史文化深厚、自然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比较明显、人力资源较为富余、国民经济体系比较完善等优势,西南民族地区参与"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面临升级扩大对外开放与合作、成为国际区域性综合枢纽、加速产业发展等机遇。同时将遇到对外通道建设比较滞后、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走出去的准备不足、相互之间竞争激烈,交流与合作不够等挑战。西南民族地区在参与"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时,建议采用水陆通道与空中通道相结合的两条路径和以下对策:明确参与战略,大力宣传引导;构建协调机制,建筑共赢平台;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互联互通;加快开放高地建设,扩大开放合作;加快西部经济建设,增强产业互动;加快西部创新中心建设,推进创新创业等。  相似文献   

3.
西部地区经济与生态互动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决定了西部地区在工业化过程中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而应该强化经济与生态环境的互动发展。产业互动是经济与生态环境互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互动的思路是按循环经济的理念推进产业结构优化,依据比较优势原则发展西部特色产业作为依托点,以建立生态工业园作为产业互动的新载体。在西部地区产业互动的实现中,要深化西部地区市场化改革,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快企业制度创新,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积极探索生态补偿制度,建立健全西部污染治理制度和绿色经济制度。  相似文献   

4.
统筹城镇规划与旅游发展的关系,创建城镇化建设与旅游产业的良性互动机制,注重发展城镇个性和旅游特色,传承和保护好当地文化遗产是推动旅游产业与城镇化建设耦合协调的有力措施,也是优化地区经济结构,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文章基于旅游产业与城镇化发展两者间的相互作用,建立恩施州旅游产业与城镇化两个测评模型,选取指标利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模型,对2009年至2014年恩施州统计年鉴数据赋权,计算出旅游产业与城镇化的耦合协调度。结果表明恩施州旅游产业与城镇化建设有较稳定的耦合度且处于中等水平;二者协调度逐年提高,协调度由中低水平上升至中等水平。据此,笔者提出建立产城融合统筹指导组织、统筹旅游产业规划与城镇规划、重视旅游产业和城镇化评价中权重指标的建设、提升城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水平等方式,来实现城镇特色和旅游特色的统一协调。  相似文献   

5.
生态环境建设模式是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具体化,在我国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实施过程中,要以建立生态环境重建互动模式为途径。西部地区生态环境重建互动模式建立的基本原则是:实现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富民、市场化的结合,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丰收"。  相似文献   

6.
论西部高新技术产业与中小企业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我国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困境;指出了高新技术产业的特性是能充分发挥中小企业所具有的优点和长处,为中小企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反过来中小企业的发展也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的成长;讨论了西部中小企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互动发展可以促进西部的经济增长;阐述了促进西部中小企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共同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经济与文化互动发展,西部兴衰与思想文化息息相关;在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建设先进文化,坚持经济文化互动发展原则,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以先进文化促进西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8.
可持续发展理论在中国的战略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东部地区经济优势和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根源的分析指出 :东西部优势互补、协调统一发展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社会 -经济 -自然大系统中 ,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 ,尤其是在我国环境脆弱的西部地区 ,恶化的环境已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 ,环境建设迫在眉睫 ,但经济发展也不可忽视 ,两者协调统一才能达到系统优化 ,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东西部区域经济合作与协调发展中的环境补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区域经济平衡与协调增长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尤其是制定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东西部发展差距并未像人们所期待的那样逐步缩小,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从战略高度对西部经济尤其是环境产业特质的客观认知。因此,要提高东西部合作成效,实现区域协调发展,需要从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明确西部环境保护与建设在西部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以环境补偿为切入点逐步建立有效机制,推进西部环境产业化和环境资源资本化。  相似文献   

10.
国民经济的全面、协调、持续发展与西部的跨越式发展,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的重大战略问题。实施追赶战略、实现跨越式发展既是西部摆脱困境的需要,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没有西部的跨越发展,就不可能有区域经济的协调,更不可能有整个经济的全面协调持续发展。当今世界,知识经济已见端倪,更给西部地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因此西部必须抓住知识经济的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以利于国民经济的全面、协调、持续地发展。  一、区域协调与中国西部跨越式发展1.中国经济发展与地区差距由于历史和现实…  相似文献   

11.
基于对西部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999-2010年经济与环境相关指标数据的搜集与整理,运用系统学、协同学、环境经济学等多学科的知识,构建了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经济-环境复合系统耦合协调的指标体系,建立了耦合协调度模型,主要从空间上对西部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新农村经济-环境复合系统的耦合协调水平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经济-环境复合系统的发展水平呈逐年提高的趋势;经济-环境复合系统耦合协调度的空间差异逐渐缩小。必须加大环保投入,增强环保意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继续重视并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同推进。  相似文献   

12.
国防科工委与信息产业部合并的大部制改革目的一是要在经济发展上加强军民结合,二是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西部三线建设时期形成的军工单位、科研院所、基础设施及配套单位,是西部经济发展的宝贵资源。目前,军转民较快较多,而民转军较慢较少,军民结合在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搞得好。西部地区要树立军地融合新观念,确立军民两用新思维,增强经济创新能力。加强政府协调推动,军地双方互动,重大项目带动,军民技术两用,创新知识流动,战斗力和生产力并重。加快地方经济与军工经济融合,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科技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加入世贸组织 ,使西部大开发在市场化程度、宏观调控力度、微观产业发展、生产要素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面临挑战。为此 ,要处理好开放与适度保护 ,市场、政府与国际协调机制 ,地区倾斜与产业倾斜政策 ,自力更生与外部援助 ,工业社会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观等关系 ,在世贸组织框架下 ,推动西部开发 ,促进我国经济全方位发展  相似文献   

14.
针对产业聚集与金融发展之间的动态耦合协调关系问题,利用产业聚集与金融发展的耦合互动特征构建了动态耦合模型,并将耦合协调度模型应用到东部地区产业集聚与金融建设的研究当中.研究结果证明了东部地区产业聚集与金融发展具有正向耦合协调关系.此外,对两者耦合系统各指标值及耦合度和协调度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我国东部部分区域的耦合强度高于协调程度,两者还未达到良性的协调共振.金融发展对产业聚集的短期效应并不显著,而产业聚集对金融发展具有明显的拉动效应.以此提出东部沿海地区要进一步推进与产业聚集相适应的多元化、多层次、多功能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的建立,尽快形成金融发展与产业聚集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实现东部地区产业集聚与金融发展的双赢.  相似文献   

15.
旅游产业与当地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制约作用可构成协调发展的系统。以江西省为样本,选取20个反映旅游产业与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对2014年江西11个设区市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间协调有序发展状况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可知:江西各设区市旅游产业和区域经济处于初级协调经济滞后型,其中南昌、九江、上饶协调性较好。国内旅游人次、A级景区数量、财政收入等指标是影响江西初级协调滞后的主要原因,为此应该巩固国内旅游市场、打造精品旅游景区、加大地区财政投入、做好公共服务体系尤其是智慧旅游系统建设,以促进江西旅游强省建设。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加强东、中、西部经济交流与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形成若干各具特色的经济区和经济带;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和指导,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党的十七大再次提出了包括进一步完善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和主体功能区分工协调发展在内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17.
浅谈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道德建设与生态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大开发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提高综合国力的重要举措。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问题复杂多样,生态环境恶化凸显生态道德建设的重要性。生态道德是生态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生态道德的原则是可持续发展原则、协调原则与环境平等原则;生态责任的原则是代际公平、代内公平和人与自然平等。在西部大开发中要保证生态制度供给,推动西部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陕西文化强省的提出背景、内涵及理论依据的基础上,从政治经济学角度对文化与经济的互动关系作了理论思考,认为文化产业是文化与经济双向互动的必然模式,文化强省是陕西建设西部强省战略目标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9.
运用系统分析的思想,全面分析了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经济与环境协同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等因素,提出了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经济与环境协同发展的总体战略、基本原则和战略对策。西部地区应立足实际,实施差异化的主体功能区协同战略;发挥后发优势,严把西部农村地区的产业准入门槛;转变发展方式,积极防治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问题;进行分区考核,促进城乡的环保一体化。  相似文献   

20.
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滞后的现状及建设思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的现状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西部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严重滞后,不能为西部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反而成为西部经济发展的瓶颈.针对西部大开发中出现的一些现象,本文提出基础设施建设要先行,但基础设施建设要同经济发展相协调,同时指出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中应理顺的关系以及加快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