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编者寄语     
《学习与探索》从1979年创刊,至今已历时八年多。这八年多,我们的国家发生了深刻的历史巨变,取得了伟大的社会进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催生了改革,催生了这一系列进步与成就,也催生了社会科学的活跃、繁荣与发展。《学习与探索》应解放思想及改革之运而生,既以自己的存在本身体现了,又以自己的全部努力增进着这样的活跃、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活跃理论研究 繁荣社会科学中共黑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杨光洪经历了十六个春秋,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历程,《学习与探索》至今已经出版了100期。我同所有读者和作者一样,感到由衷的高兴。《学习与探索》走过的这十六年,正是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  相似文献   

3.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指导下,我省社会科学事业不断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涌现出一大批有一定社会价值和学术价值的优秀科研成果。为了总结全省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成绩和经验,充分调动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积极性,鼓励他们深入实际,大胆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新见解,进一步促进我省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发展。为改革、开放、搞活的总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十年,是社会主义中国掀开改革开放新一页的十年,是中华民族腾飞的十年,也是我国社会科学研究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跃局面并取得前所未有的丰硕成果的十年。《学习与探索》是沐浴着三中全会的春风而诞生的,是和三中全会的路线同呼吸共命运的。十年来,社会科学研究的禁区一个接一个地被突破,新课题、新观念、新体系的探索犹如井喷似的令人眼花缭乱,理论新人一批胜过一批地涌现出来。在凡此种种具有历史意义的大开拓大发展中,都有着《学习与探索》的一份贡献。如果把当前我国上千种思想理论刊物所发出的声音比作一曲无比丰富的交响乐,那末,《学习与探索》所发出的声音就是那些最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动人心弦的声音之一。十年辛苦非寻常。在杂志如林、面临严重竞争的情况下,作为一个省级刊物,《学习与探索》能办得这样吸引人,有着全国性的影响,是因为编辑部的同志们真正努力按三中全会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发展,各种学会、协会、研究会应着时代的要求和改革建设的呼唤,雨后春笋般地成长起来。特别是进入八十年代以来,发展更加迅速,据有关资料记载,目前我国已有各种学会(包括协会、研究会)三千多个,会员五百多万。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的一支朝气蓬勃的理论大军。同时,随着学会的发展,一门专门以学会为研究对象的新型综合性应用学科——学会学也应运而生。根据几年来许多  相似文献   

6.
《学习与探索》沐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而诞生,风风雨雨走过了十年历程。十年来,她以自己的执着追求在中国学术界赢得了普遍的赞誉,为中国的理论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求实、创新——这是《学习与探索》留给人的最鲜明印象。理论研究归根到底说来,就是为了回答和解决现实社会生活中提出的新课题,从而引导人们去思考,去行动,并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发展已有的理论。那种不敢为天下先,在纯粹的思辨领域里兜圈子,只能会导致理论的窒息。《学习与探索》从一诞生,就紧贴时代的脉搏,勇于正视现实社会生活,并以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发展和改革的深入,我省社会科学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一大批社会科学学会应运而生。到目前为止,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的学会数量由1978年省社联恢  相似文献   

8.
省社联主办的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学术交流》,从1987年开始在全国公开发行。借此机会对《学术交流》杂志和我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说几句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历史任务,要完成这一任务,没有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为了把我省的现代化建设搞得更好,各级领导必须在自己的工作中自觉地依靠哲学社会科学,充分发挥它在经济建设和全面改革中的指导作用。我们殷切希望我省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把  相似文献   

9.
促进社会科学繁荣与发展刍议胡爱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社会科学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在继承祖国优秀文化遗产、促进两个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但也应该看到,近年来,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社会科学也遇到了严峻挑战。首先是社会科学在社会...  相似文献   

10.
社会科学学术理论刊物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支重要的方面军,它以文字符号的形式把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和社会科学理论传播于世,使它们为更多的人所认识和接受,从而实现其推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功能。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需要,全国各地新创办了一大批社会科学学术理论刊物,它们在解放思想,活跃学术理论研究,推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繁荣,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起了巨大的作用。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在不断向前蓬勃发展,人民群众在不断地进行新的实践、新的创造。当前世界正处在大变动的历史时期,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的任务,《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和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也都强调要大力推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积极推动学术观点创新、学科体系创新和科研方法创新。中国社会科学院作为党中央直接领导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在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中承担着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最近,中国社会科学院提出了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的具体目标。今年2月,中共中…  相似文献   

12.
《学习与探索》已经走过了十年的历程,作为杂志,办刊十年也许并不罕见,然而,《学习与探索》走过的十年却是不平凡的。因为这十年恰恰是我国政治生活发生重大变革的十年,是社会科学研究冲破种种束缚大步迈进的十年。这十年,我们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都面临前所未见的新问题,学术理论各界在空前活跃的同时也经受着重大的冲击。而《学习与探索》在这种荆棘丛生的形势下并不回避尖锐的社会矛盾,并未在种种难题前退缩,而是敢于面向社会,面对“禁区”。作为社会科学杂志,如此自觉、主动地为学术理论界提供  相似文献   

13.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是全国社会科学管理界探索社会科学发展规律,交流科研管理研究成果,不断推进科研管理工作科学化、理论化的重要平台。从其前身内部刊物《社会科学管理》开始,《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走过了20多个年头。通过案例对比反映了刊物自身的巨大变化,同时体现了我国社会科学管理理论研究取得的长足进步。在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发展的大环境下,社会科学管理的理论研究需要获得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4.
《学习与探索》杂志创刊十周年到了。这是一个值得祝贺的时刻。这十年,大体相当于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十年。十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是极为短暂的。但是,经历了这十年变革的人们,都能深切地感受到,我们的国家发生了多么可喜的变化,我国人民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及整个社会生活都有了多么巨大的进步。这是我们在广阔实践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的十年,因而也是重新学习的十年; 这是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开拓创新的十年,因而也是奋力探索的十年。因此,也可以说,学习与探索,从两个重要的方面,反映了我们这个特定历史时期的时代精神和进取风貌。我很赞成《学习与探索》办刊宗旨所确定的指导思想、历史责任、选题要求、主要特色  相似文献   

15.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改革开放使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国民生活水平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也使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呈现出繁荣发展的大好局面。30年来,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努力回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亟待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在理论上不断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努力探索适合中国特点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6.
自《学习与探索》创刊之日起,我就是它的忠实读者。十年来,这个刊物以深邃多思、勇于求索的风格,屹立于中华文坛,所发表的许多有创见的文章,在学术界和广大读者中产生了强烈反响。我衷心祝愿贵刊愈办愈有生气。作为一个法学工作者,我期待着,贵刊能够继续为我国法学的进一步解放和繁荣呐喊、开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法学在许多研究领域取得了令人振奋的进展。但是,沉重的历史创伤,使这门学科尚未走出幼稚阶段。“禁区”还没有完全打破,法学理论不仅滞后于改革和法制建设实践,也落后于经济学、政治学、文艺诸领域的理论建设,特别是国家法制发展战略这个关系到民主政治建设进程的极其重要的领域,至今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改革的深化,社会的前进,都对法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法学唯有实行自我改造和创新,才能担  相似文献   

17.
卷首语     
在新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际,《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创刊号与您见面了!时代呼唤着社会科学的繁荣与发展。为此,本刊愿意提供这样一块园地,使关心、支持社会科学事业的人们能够在这里,进行有益的探索、交流、争呜,从而促进社会科学的健康、持久发展。 虽然,本刊前身《社会科学管理》作为全国唯一的专门性的社会科学管理类内部刊物自1986年创办以来,在探索社会科学发展规律,交流社会科学管理工作实践经验等  相似文献   

18.
一、科学定位与发展导向较长时期以来,地方社科院受到定位混沌不清、经费严重不足的困扰。2004年中央颁发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简称《意见》),对困扰社科院发展的这两大难题给予了明确的解答。各地方政府也纷纷加大了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投入和支持力度,使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发展环境得到了改善。为响应中央《意见》,四川省委也相应出台了《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努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发展的意见》,明确了四川社科院在全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同时给予了前所未有的经费支持。目前是哲学社会科…  相似文献   

19.
<正>《社科纵横》是甘肃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的综合性社会科学学术理论期刊,本刊创刊以来坚持"二为"方向,贯彻"双百"方针,以追踪时代发展大潮,积极宣传改革幵放,鼓励学术创新探索,繁荣和发展社会科学事业为宗旨。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科学事业的进步,社会科学学术团体纷纷堀起,迅猛发展,已成为我省社会科学领域一支举足轻重的理论队伍。十年来,各学会、协会、研究会立足现实,面向社会,在理论研究、学术交流、科普工作、咨询服务、组织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也应该看到,省社联所属六十四个省级学会、协会、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