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关于马注的家世及生平,现代的研究成果主要依据《清真指南》中获得一些线索。白寿彝先生著《中国伊斯兰经师传》对马注的生平有比较全面的总结,马士年先生则有《马注年谱》详述其一生,我们看到的其他资料也多与这两位先生所述近似。本文结合前辈的研究成果及其他相关资料对马注的家世及生平作一概述,其中少量内容是对前辈研究中错讹的纠正,亦有一些新的发现,希望使读者更加清晰地了解马注不平凡的一生。  相似文献   

2.
高发元 《回族研究》2011,(2):130-130
今年8月,我应保山市隆阳区的邀请,带领昆明地区一批回族学者,参加了马注文化研讨会,马颖生同志在发言中披露,他家祖传的珍贵文献,记载咸阳王赛典赤家族世家的《咸阳家乘》,在大理州领导和大理州回族研究会的关心支持  相似文献   

3.
丁万录 《回族研究》2001,(2):101-102
近20年来回族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有关回族人物研究亦出版了一些著作和论集,如白寿彝先生主编的4卷本《回族人物志》、第七次全国回族史讨论会论文集《近现代回族人物研究》等,但有关著名人物的专传则凤毛麟角,仅见《李贽评传》、《白崇禧传》、《赡思丁·赛典赤评传》以及刚刚出版的《学者的追求──马坚传》等为数不多的几部。而青年学者丁明俊历数年之功完成的《马福祥传》(宁夏人民出版社,2001年,银川)就是难得的一本。 马福祥是清末民初政治舞台上的回族风云人物,历事清政府、北洋政府、国民政府三朝;先后任西宁镇…  相似文献   

4.
三难而后成其书评马亮生主编《湖南回族史料辑要》李天一马亮生先生主编、湖南出版社出版的《湖南回族史料辑要》一书,日前已与读者见面。这部15万字中等规模的史料辑要,集中囊括了回回民族自元代落籍湖湘以来七个世纪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内容丰富,特点突出,资料珍...  相似文献   

5.
一、《回族研究》的办刊宗旨与20年来的工作回顾 1.办刊宗旨 《回族研究》是由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宁夏社会科学院主办、面向国际、国内发行的一份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它以全方位研究回族学,挖掘整理回族史料,展示、传承、弘扬回族文化为己任;以繁荣回族学术文化、提高民族素质、增进各民族之间文化理解、加强民族团结、激发回族人民的...  相似文献   

6.
穆怀寅 《回族研究》2021,(1):99-102
<正>天津地区回族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极具地域特色,回族名家辈出,在历史上留下诸多珍贵史迹。1935年,在普遍调查各地回族概况的风潮影响下,北平成达师范学生穆以刚在《月华》杂志发表《天津回民概况》一文,虽是寥寥几笔,亦开天津回族研究之先河[1]。1939年,时名颇著的天津学者王静斋发表《中国近代回教文化史料》[2],其中涉及天津地区的经堂教育传承,后又将其中部分修改为专文《中国回教掌故——从平津等处阿洪说起》,留存了天津地区的经师、经学等宝贵资料,至今依然弥足珍贵,体现出一代学者的远见卓识[3]。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以上初步探讨拉开了天津回族研究的序幕。  相似文献   

7.
丁澎是清初诗坛上著名的回族诗人,少时为杭州"西泠十子"之一,通籍北上后为"燕台七子"之一,名重一时。丁澎诗文词均擅长,且取得了不俗的成就,不仅为清代文学的繁荣贡献出了一己之力,更影响了很多时人和后来者。为了准确客观地总结丁澎的杰出文学成就,了解其生平显然是很必要的。笔者《<中国回族文学史>中清初诗人丁澎生平考辨》一文,对是书中有关丁澎家世生平方面的讹误叙述一一考辨,但限于篇幅及由于论题的限制,仍未能对其作出全面深入仔细的研究,本文试对其生平事迹作认真、细致的补考。  相似文献   

8.
《回族人物志》是回族史研究的一个系列工程。宁夏人民出版社已出版元代、明代两册。现在征订的《回族人物志》(清代)是第三册,写的是清代回族人物的传记,上起明清之际,下至于鸦片战争前后,共十五卷。第三册计有政治人物米喇印、丁国栋、金溶、詹彬、李廷秀、洪梦龄;军事人物马雄、马宁、马进良、哈元生、哈攀龙、冶大雄、马良柱、许世亨、苏尔相、马彪、乌大经;宗教人物和刊刻家祁静一、马守贞、马来迟、马明心、田五、王岱舆、张中、伍遵契、马注、常志美、舍起云、刘智、金天柱、黑鸣凤、袁国祚、马大思;文化人物张端、  相似文献   

9.
《回族研究》2012,(4):90
《回族文学》是中国唯一以"回族"命名并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文学双月刊。该刊具有鲜明的民族风貌,文学性与文化性并重,并开辟有一系列富有特色的栏目。如推介优秀回族作家的"回族作家之窗",转载国内回族及有关作家和学者优秀作品的"佳作选萃",介绍知名回族人物的"回族人物",深入反映回族历史与文  相似文献   

10.
回族伦理和儒家伦理是中国传统伦理的重要构成。在历史上,回、儒传统伦理相互交融、会通,马注的回、儒伦理思想印证了这一过程。马注特殊的身世和成长经历是其回、儒会通的现实基础,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价值取向和人格定位是马注回、儒会通工作的人性根基。回族伦理与儒家传统伦理的会通主要体现在,对作为回、儒伦理哲学基础之一的儒家宇宙本体论的改造以及回、儒人性论、人伦纲常和道德教育等方面的会通、融合。  相似文献   

11.
12.
Brief Introduction of Members of Editorial Board of Journal of Ethnology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南京是东南沿海城市中回族人口最为集中的城市,早在明代就形成了回族伊斯兰文化社区。然而,近年来随着南京最大、最典型的“七家湾回族社区”的拆迁,引起了人们对回族社区的消失与回族文化传承问题的思考。“七家湾回族社区”的消失,除外界因素外,其内部经济生活方式、社区组织形式、婚姻情况、受教育的形式和内容的变化也是其重要原因。实际上,回族社区的保存和回族伊斯兰文化的传承,一方面需要政府有意识地加以保护,另一方面,更需要回族自身的“文化自觉”,通过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不断汲取优秀文化精华,并不断创新的方法来解决。而伊斯兰文化核心价值观和伊斯兰文化发展的历史,为我们提供了极其有用的思想工具和途径。  相似文献   

17.
重构社会控制体系,完善、加强对社会失范行为的社会控制,是建设当代和谐社会的基础性任务。壮族传统法律文化中的先进理念,为社会控制体系的重构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在构建新的社会控制体系的过程中,应注意充分利用传统法律文化的本土资源以及国家赋予的自治权和立法权,注重从当前壮族社会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出发,来制定适合壮族实际情况的法律、法规,为当代壮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8.
论锡伯族萨满神歌的心理医疗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漫长历史中 ,锡伯族创造了与自身的生产方式和赖以生存的自然界相适应的萨满教 ,并不断发展丰富 ,萨满教成为锡伯族传统文化的深厚根基。萨满教延续千百年 ,其主要功能和价值之一是治疗疾病 ,保障氏族的生存繁衍。锡伯族萨满治疗患者是在歌、舞、乐三者浑然一体的场景中 ,即在“跳神”场景中进行的。歌、舞、乐三者是古老时代集体创作的产物。在萨满“跳神”过程中 ,他和助手及众人共同吟唱的神歌 ,对患者产生了心理医疗功能。  相似文献   

19.
《格萨尔》史诗是藏族牧业文明的代表作,叙述的是关于部落的历史。本文认为,在《格萨尔》史诗产生的早期阶段,尚没有专司史诗演述活动的职业化艺人。作为一种集体记忆,其建构和传承由全体部落成员共同完成。职业或半职业化的《格萨尔》艺人的出现,当是后来藏族地区社会文化生态变迁的产物。集体记忆时代的《格萨尔》史诗,不仅呈现出从历史化向传说化和神话化过渡的文类特征,也具有集体记忆所承载的时空要素及其与群体传承的关联性等结构形态。  相似文献   

20.
才让 《中国藏学》2020,(1):119-129
文章选取15世纪萨迦派代表性人物的传记,包括桑杰贝、班钦·释迦却丹、绒敦·释迦坚赞、俄尔钦·贡噶桑波、古格班智达扎巴坚赞、贡噶南杰、果沃热绛·索南僧格、达仓译师等著名萨迦派大师,介绍各传的作者、成书年代、资料来源、主要内容、版本等。这些传记反映了萨迦派各支系的兴起及萨迦派在15世纪的中兴历史,是研究萨迦派历史的重要文献。所收传记之顺序按人物生活年代编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