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胡适与中国传记文学的现代转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适一生提倡传记文学,理论与创作并举,对发展、推动中国现代传记文学和实现中国传记文学的现代转型作出了重要贡献。胡适是从发展“新文学”和革新旧体传记文体的要求中把“传记文学”独立出来的,而他提倡传记文学的目的不只是介绍西方传记文学思想。而是“发现”中国的传记文学传统乃至建立中国的传记文学。传记文学应是“胡适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历史是昨日的新闻,是人的社会实践的记载.描写真人实事的传记文学是历史与文学联姻的产儿.我国渊源于史籍的传记文学,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略具雏形,到司马迁笔下达到成熟,放出异彩,后代史籍中不乏优秀传记,而唐宋以来的古文家更是创作出众多脍炙人口的传记名篇.如果说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诗歌是以抒情诗为主流而缺乏荷马史诗般的巨著,那么,源远流长的传记文学则弥补了这一不足,取得了堪与西方名著比美的辉煌成就.现实是历史与未来的中转站.探讨中国古代传记文学的文化特征和文化价值,对现实对未来都不无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传记文学数量巨大,体裁多样,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曾出现过一系列著名的作家和优秀的作品。这是我国古代文学遗产宝库中重要的一部分,其中最优秀的作品可以列入世界文学名著之林而无愧色。《新大英百科全书》关于“传记文学”条目中说:“在东方(包括穆斯林国家),尽管文学的历史悠久,传记文学却没有显示出西方传记那样的发展进程和重要性。在中国,直至近代,由于司马迁和班固的“史传”的传统影响,传记就一直是学者们写历史和潜心研究治国术的附属物和副产品。”从这段话看,条目的作者对中国古代传记文学的了解是片面的。中国古代传记文学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有它的发展过程,有它  相似文献   

4.
现代传记文学作为古典传记到当代传记之间的过渡,其对古典传记的继承与对当代传记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对史料的推崇、对史鉴功能的强调和对作品抒情性的注重是其承前的具体表现。而当代传记作品中涌现的数量可观的革命英雄和政治伟人传记、20世纪90年代以后出现的自传繁荣景象,以及当代传记创作对西方传记的借鉴,则是现代传记文学启后的直接体现。  相似文献   

5.
历史是昨日的新闻,是人的社会实践的记载。描写真人实事的传记文学是历史与文学联姻的产儿。我国渊源于史籍的传记文学,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略具雏形,到司马迁笔下达到成熟,放出异彩,后代史籍中不乏优秀传记,而唐宋以来的古文家更是创作出众多脍炙人口的传记名篇。如果说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诗歌是以抒情诗为主流而缺乏荷马史诗般的巨著,那么,源远流长的传记文学则弥补了这一不足,取得了堪与西方名著比美的辉煌成就。现实是历史与未来的中转站。探讨中国古代传记文学的文化特征和文化价值,对现实对未来都不无启迪作用。限于学识与篇幅,本文仅在求真精神、道德原则、情感导向等方面略阵管见,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6.
在20世纪中国传记文学发展史上,胡适是现代传记文学披荆斩棘的开路人,他最早用科学的概念规范"传记文学",从体例、写作内容等方面比较中西传记文学的差异,指出中国传记文学的缺憾,论述传记文学的特殊功用。他提倡写传记,并根据自己的创作实践,从理论上总结了传记文学写作的原则。胡适的传记文学理论完善了中国的传记文学理论体系,也对当代的传记文学写作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多元文化语境下的传记文学大师茨威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茨威格的文学创作尤其是他的传记文学创作,与他生活的时代和所受的文化教育关系极为密切.没有维也纳,就没有茨威格.他深受西方人道主义精神熏陶,批判地接受尼采、泰纳、罗曼·罗兰、斯特拉奇和弗洛伊德等人的思想、学说.多元文化语境成就了具有深厚人文、历史素养的传记文学大师茨威格.  相似文献   

8.
传记文学研究是当代文学研究的显学之一,而要实现对于外国传记文学的研究或中外传记文学比较研究,翻译这一介质通常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对中外传记文学的相互译介是传记文学研究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由于传记文学具有历史性和文学性特征决定了译者在翻译时既要关注译作的历史性,又要重视传记文学的文学性。在译者陈述原作历史和文学艺术过程中,还会由于自己的文学艺术修养、审美价值和所处的特定环境等对原文本进行“创造性”加工,所以译者在翻译传记时就要充分考虑到自己的角色,讲究译作的“纪实性”、“艺术性”和“创造性”。文章将围绕这三个方面对传记文学翻译过程中,译者采取什么样的翻译原则、翻译策略以及译者的责任等方面展开论述,明确译者在传记文学翻译中的角色及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发展的观点审视中国传记文学,提出它是一个发展着的文类。首先对传记文学的概念、属性及其基本特征作出解释。其次对古今传记文学作了分类,尤对古代的杂传、散传等名称作了说明。再次指出了中国传记文学发展中带有规律性的四个问题:传记文学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传记文学与对人性认识的关系,传记功利性与真实性的关系,传记文学自身各因素的发展与整体审美价值提高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传记文学大国,历史悠久,佳作很多.进入新时期以来,传记文学更得到蓬勃发展,不但数量空前,而且名篇迭出.但是,传记文学的评论相对较少.为此,笔者特选择了三篇写音乐家、美术家、政治家的传记文学作品进行分析研究,希望对21世纪的传记文学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传记文学大国,历史悠久,佳作很多。进入新时期以来,传记文学更得到蓬勃发展,不但数量空前,而且名篇迭出。但是,传记文学的评论相对较少。为此,笔者特选择了三篇写音乐家、美术家、政治家的传记文学作品进行分析研究,希望对21世纪的传记文学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司马迁没有专文阐述他的传记文学思想,但他的传记文学成就为当代学术界所公认。司马迁不仅是伟大的历史学家和传记文学家,而且也是汉代杰出的思想家。他的传记文学创作不可能没有传记文学思想的指导,他在传记文学创作实践中所升华的理性认识也就是其传记文学思想。司马迁有关传记文学的思想观点主要表述于《史记》的《太史公自序》,另外见于《报任安书》及  相似文献   

13.
张默生是中国现代史上重要的、卓有成就的传记文学作家。他在传记文学平民化、传记人物性格刻画以及传记艺术方面有突出成就。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张默生传记文学创作至今却少人给予正确的、恰当的评价。基于此,对其传记文学作品及其特点进行分析,并对其创作进行历史评价。  相似文献   

14.
当代文坛正掀起一股传记文学热,许多作家开始关注传记文学创作,有的取得了较高的成就,有的却根本称不上文学作品。怎样把握传记文学创作的精髓,创作出优秀作品?已经成为当代传记文学创作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经典史传作品《史记》的分析,认为:刻画人物灵魂,揭示为人哲学并为广大读者所借鉴,才是传记文学创作成功之所在,才是成功创作传记作品的精髓。  相似文献   

15.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传记文学研究在十几年中取得新的实绩,具体体现在:传记文学理论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传记文学理论体系初步建立;传记文学研究中国际对话格局业已形成;传记文学研究队伍壮大,新人辈出;传记研究者对当代传记现状更加关注,力图产生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6.
传记文学作为一种兼具历史性与文学性的文体,成为读者的新宠。本文认为,在传记中复活传主形象是传记文学写作的起码要求,并以《新月下的夜莺——徐志摩传》为例,对传记文学的写作提出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7.
美国传记文学评述吴松江一般的美国文学史,都只介绍各个时期纯文学的代表作家,如诗人、小说家、戏剧家及其代表作品,没有介绍传记文学及传记文学家的专门章节。另一方面,对传记文学名著的评论以及时传记文学进行理论上探讨的专著甚少。有的评论者甚至认为只要是能读书...  相似文献   

18.
2 0世纪以来传记文学非常兴旺和活跃。传记文学基本特征应是历史的真实性与文学的艺术性的统一。《传记文学的写作与鉴赏》的作者坚持传记文学的双重性的观点。鉴赏部分所选篇目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19.
我国古代传记文学发展轨迹鸟瞰薛锡振在我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产生了许多传记文学作品,而学术界对这一体裁的研究还嫌不足。本文试就我国古代传记文学的产生和发展,略加阐述。我国的传记文学滥觞于先秦典籍而成熟于《史记》。要探究传记文学最早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春秋...  相似文献   

20.
胡适是20世纪中国传记文学最重要的开拓者,他强调传记文学既能“帮助人格的教育”,又可以“给史家做材料”,大力鼓动各色人杰写自传,推动中国传记文学的发展、繁荣,还创造性提出言行录是传记文学的重要体式.胡适大张旗鼓地提倡传记文学是基于自由思想,旨在形成发达的英雄崇拜风气,培养自由独立的人格.敢于承担责任和富于冒险进取的精神,做最孤立的也是最强力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