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灯谜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隐语”和“廋词”,经过汉魏六朝的离合谜和唐宋时期的文义谜的创作,到明清时期臻于完善。灯谜内容涉及历史文化、社会政治生活、风土人情以及封建士大夫们的交游,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各百科知识,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同时对针砭社会积弊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谜语,而灯谜只有中国才有。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1.形式不同“灯谜”是以谜条的形式写在纸条上供人猜射的;而“谜语”则通过口语形式传诵出来供人猜射。如谜底同为“花生”,灯谜的谜面是“木兰之子”(意为花木兰所生);谜语的谜面是“麻屋子,红帐子,里面睡个白  相似文献   

3.
<正>这几天,温州翔宇中学的郭少敏老师特别忙碌。身为该校中华灯谜馆馆长的他,这段时间,都在为将于端午节期间举行的第四届中华灯谜文化节进行周密筹备。郭老师说,中华灯谜文化节是谜坛影响力最大的活动,2016年,承载着天下爱谜人的厚望和重托,翔宇灯谜团队,接过了举办这个文化节的大旗。"本次活动设有第一届华人中学生灯谜大会、谜王争霸赛、传统文化主题灯  相似文献   

4.
明朝末年,有位叫黄周星的学者,官至户部主事。明亡以后,隐居湖州,以诗文著述为事。他雅好灯谜,首创“酒令体”,谜面为诗词,谜味醇厚。他本姓黄,幼年时为湘潭周氏养大,故名黄周星。  相似文献   

5.
玉宽 《新天地》2011,(2):45
辽宁省台安县有个9口之家,都擅长猜谜制谜,是辽南地区有名的"灯谜之家"。"灯谜之家"的户主名叫郭育德,七十多岁,家住台安县梅家村。他在当地有一个雅号"谜圣"。"谜圣"名副其实,他自幼就对谜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郭育德孩  相似文献   

6.
普及本《红楼梦》第二十二回“制灯谜贾政悲谶语”中,独无惜春谜语。查对了“百二十回本”系统的三个版本,都是如此。197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第3版的“校记”摘要举例里,亦无只字片语涉及此谜。 相反地,在“八十回本”系统的三个版本中,均有惜春的“海灯”一谜。如《红楼梦八十回校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北京第1版),在探春的“风筝”谜语后,即是惜春的谜语“海灯”:  相似文献   

7.
“想成功、必须凶。”咋一听,像黑道上的话。原来这是花灯盏盏的元宵之夜,三杯两盏淡酒下肚之后,温州市文联副主席、灯谜协会名誉会长金文平脱口而成的名字谜,打我一位同事的名字,谜底:胜猛。和温州作灯谜的朋友在一起,总是“谜”影重重,搞不好就弄个谜语给你猜猜,让人抓耳挠腮想破头皮。诸如此类关于谜语的生活乐趣,在温州还真不少。  相似文献   

8.
公正的谜底     
1945年9月,国民党文化机构在重庆举办了一次大型游艺晚会。内有一灯谜室,其中有一条灯谜用  相似文献   

9.
提起“哑”,给人的感觉似乎是不好的,因为在词汇中,带有“哑”的词组大多是贬意的,如哑巴、哑炮、哑巴亏、哑口无言、哑然失笑……的确,生理上的哑是一种不幸,是一种痛苦。但是,出乎意料的是,有些特殊的“哑”,却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产生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含有谜味的哑联便是。顾名思义,哑联即不用文字和语言,将所要表达的内容不直接说出来,而是运用支作、手势或借用景物来表示联语奇趣联种。笔者猜过一条灯谜,谜面是“哑联”,要求猜一句成语,谜底便是“无言以对”。  相似文献   

10.
元旦谜趣     
“元旦”是新年的第一天,“元”即开始,第一之意。“旦”乃早晨,一天之意。“旦”字下面的一横代表着波涛汹涌的海面,一轮红日喷薄而出,放射着灿烂的光芒。把“元”和“旦”合在一起,就是要人们以蓬勃的朝气和奋发的斗志,来迎接新的开始。每逢佳节,我国民间喜欢用猜谜语的形式来欢度新年,以此增加节日的快乐。人们在制作元旦灯谜时,常常用同一个谜面设计出许多不同的谜底。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妙趣横生元旦谜趣吧!  相似文献   

11.
印章谜     
印章谜又名篆文谜,它是运用灯谜的巧借、象形、离合、会意、别解等手法创造。印章谜既可欣赏领略篆刻艺术,又得猜谜的乐趣。以下四个印章谜各打一中药名,请读者朋友猜一猜。谜底在本期找。  相似文献   

12.
灯谜艺术瑰丽多姿,异彩纷呈,在新时代依然散发着幽幽古香,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之一。本文首先追溯了中华谜史,接着对两宋以来形成的灯谜艺术的内容和形式做本质上的分析,最后发掘灯谜的娱乐价值、文化美学价值和知识思想性与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徐洪涛 《老友》2014,(5):44-44
正我今年82岁,从税务部门退休20多年了。刚退休那会儿,一下子告别了繁忙的工作岗位,我感到很是空虚、寂寞,总想着找点什么事情来做以充实退休生活。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一本叫《知识窗》的杂志,其中《神州谜苑》栏目刊登了许多灯谜知识,引起了我对猜灯谜、制灯谜的好奇与向往。于是,我试着学起了灯谜知识。我学灯谜不是为名,更不是图利,只是希  相似文献   

14.
学猜灯谜     
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灯谜,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猜灯谜,被称为“启迪智慧的钥匙”。灯谜有启迪智慧、开发智力、陶冶情操、丰富想象、增长知识和娱乐生活的作用。在寒假中,在玩乐、学习之余,阅读灯谜的书籍,学习灯谜知识,和家人及小伙伴猜、  相似文献   

15.
《阅读与作文》2009,(5):43-43
门笺,又被称为“挂门前儿“、“门吊子”、“吊千(钱)儿”,是我国传统年节门(窗)楣的吉祥装饰物。挂门笺源于古代的幡胜,从南宋开始,节日里人们把幡胜悬于门前,作为新年吉兆。自清朝开始,幡胜逐步演变为门笺,并沿用至今。从古至今,门笺始终演绎着“避灾驱邪,纳福求祥”的内容,人们在贴门笺的同时,也载满了“迎春除旧、祈福驱邪”的美好意愿。  相似文献   

16.
禅宗独特地观照世界与人生的思维方式曾对中国士大夫的生活审美情趣和艺术创造力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而两宋以来随文人禅悦之风繁荣的灯谜艺术也与之有密切的联系。鉴于此,本文从“凝炼、含蓄”与灯谜的创作,“冥想、顿悟”与灯谜的猜射两方面来探究禅宗与灯谜的关系,以期找到二者的契合点,从新的角度看待灯谜这种重要的民族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17.
猜谜六讲堂     
《新少年》2011,(9):32-33,25
这堂课,我们来介绍猜谜的借代法。“借代法”是借用比较确切的近似词或近义词,通过联想使它替代谜面上的某个字、词或某句的意思,达到猜中谜底的目的。这种方法适用于猜“人名、地名谜”、“生肖谜”、“事物谜”、“时间和朝代名词谜”等。  相似文献   

18.
《阅读与作文》2014,(2):42-43
在世界航海史上,有过许许多多的神秘海难。也有过许许多多的失踪谜案,其中。“瓦拉塔赫”号、“明亨”号与“杰尼”号并称为“世界航海史上的三大谜案”。  相似文献   

19.
提起“哑”,给人的感觉似乎总是不好的,因为在词汇中,带有“哑”的词组大多是贬意的,如哑巴、哑火、哑炮、哑场、哑巴亏、哑口无言、哑然失笑……的确,生理上的哑是一种不幸,是一种痛苦。但是,出乎意料的是,有些特殊的“哑”,却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产生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含有谜味的哑联便是。顾名思义,哑联即不用文字和语言,将所要表达的内容不直接说出来,而是运用动作、手势或借用景物来表示联语的奇趣联种。笔者猜过一条灯谜,谜面是“哑联”,要求猜一句成语,谜底便是“无言以对”。在中国民间,有许多哑联趣闻,流传最广的应该是苏东坡和佛印和尚的斗哑联。  相似文献   

20.
王文龙先生集“东坡诗话”之大成,并笺评成书的《东坡诗话全编笺评》(以下简称“笺评”),已由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奉读之余,受益匪浅。它是当今研究“东坡诗话”,求真、求新、求深的成功尝试。它的出版,标志着中国古典诗论和东坡诗话的研究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诗话(包括“词话”)是我国古代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的主要样式之一。它既不属纯粹的古典文学理论研究,也不属纯粹的古典诗歌研究,而是介于文学理论研究与古典诗歌作品批评、鉴赏之间的一种文学研究样式。王先生的“笺评”无疑就属于这种文学研究样式。诗话的特点主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