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1917-1927年中国新诗的发展中,胡适的经验主义的诗歌思想及其创作与郭沫若的浪漫主义的诗歌思想及其创作正好形成鲜明的对比.相比之下,胡适的诗歌思想和创作更具有一种开放的包容的现代性.胡适企图在艺术上整合人类生活中理智与情感的二律背反.梁实秋和闻一多从新与旧的简单的二元对立中摆脱出来,但依然没有摆脱理智与情感的简单的二元对立.李金发的创作不存在新与旧、理智与情感的简单的二元对立,但要在更高层次上整合人类的生活经验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理智与情感的二律背反,在更高层次上整合中西方诗歌艺术,这一艰巨任务只有经过30年代戴望舒、卞之琳等人的摸索,由40年代的冯至和九叶派诗人来完成了.  相似文献   

2.
重塑经典——电影改编视阈下的《理智与情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兼备文学性和电影性的小说,是文学和银幕所共有的财富。简·奥斯汀的小说深受电影界尤其是好莱坞的青睐,她的六部小说已全部被搬上银幕,均获得巨大成功。文章从电影改编的角度,从原作、剧本、导演和演员等四个方面分析奥斯汀小说《理智与情感》如何从文学经典走向电影经典。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三国演义》研究趋于热烈,然则从情感方面着笔的文章尚不多见,本文拟从此入手,对《三国演义》涉及的人物作深入的开掘,这对帮助我们进一步认识这部巨著的价值是不无意义的。出 一 《三国演义》中的蜀汉集团的核心人物,都被一种情感的纽带所维系。刘备之所以深得人心,除了皇族身份的微弱影响外,主要以“仁义”之旗来感召的。可以说,蜀汉集团的兴  相似文献   

4.
《江西社会科学》2016,(10):18-24
劳动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概念,亦是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蒲鲁东的关键所在。蒲鲁东从批判作为所有权的基础——劳动出发,力图确立和建成维护社会平等与正义的公约。而马克思则以劳动问题作为突破口,关注现实的人及其历史的发展进程,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找到了解开人类历史和生存矛盾的钥匙。  相似文献   

5.
相对于整个西方思想传统,马克思思想之革命性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在传统中始终受到排斥的劳动被放置到了思想的核心领域中。但是另一方面,当马克思为此而将被规定为类存在的人的感性活动设定为全部历史的整体性基础的时候,这一设定本身所包含的一种很少被注意到的存在论结构却使马克思在劳动问题上充满了内在矛盾;而在这一存在论结构之必然性的推动下,他最终实际上把在他那里作为人的基本存在规定的劳动,连同其有限性和历史性本质一起,都当作是作为历史基础的类存在本身的自我外化或异化环节,彻底扬弃在前者那最终取消了任何差别和区分的完全的自我同一性中。而这恰恰是源自古希腊西方思想传统一直力图实现、但由于其天然地将劳动排除在自身之外而始终无法真正实现的理想。在这一点上,极端反传统的马克思实际上倒成了传统的最终完成者。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把实践着的人称为“现实的个人”“激情的存在物”。他从现实的人出发给予情感以历史唯物主义解读,情感是“现实的人”的存在状态和本质力量,不同的情感使人本身投射到现实世界中,以不同的力量开展社会活动。正是蕴含着激情、偏好和目的的感性实践活动,马克思具有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和情感取向,它使得马克思主义极具情感力量。异化劳动是情感异化的直接原因,情感异化的最终根源是私有财产问题。马克思通过阐释情感解放和健康情感培育丰富了人的本质认识的理论。全面审视马克思人学思想的情感意蕴对于深刻认识情感在推进社会实践发展、实现人民幸福生活、增加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强化政党认同与塑造政党形象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从而更好地阐述党的初心与使命,坚持与人民同享福同甘苦。  相似文献   

7.
论晚年马克思对东方社会理论的新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方社会问题在马克思一生的理论研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他生命征途的最后几年 ,马克思根据当时人类学的新材料和实证科学的新成果 ,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和特殊规律的相互关系中 ,对东方社会的历史和现实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 ,对东方社会土地所有制形式、亚细亚生产方式和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等问题 ,都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观点 ,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东方社会理论。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发展理论的实质,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面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其中,每个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是这个理论的核心,是它追求的最高价值取向或最高理想目标。马克思考察社会发展进程的“经济社会形态”理论和“三大社会形态”理论是互补的关系,它们统一于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马克思评价社会发展的历史尺度和价值尺度是统一使用的,但又是有所侧重的。他对第一、第二大社会形态的评价,重心在历史尺度,对第三大社会形态的评价,重心在价值尺度。  相似文献   

9.
网络文学:从众声喧哗到理智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德强 《江淮论坛》2005,(5):134-137
曾经喧闹一时的网络文学如今已逐渐归于平静,有人因此感叹网络文学已“走向死亡”。本文从网络文学的主题选择、价值评判、网络写手、创作规律等方面入手,来说明网络文学在经历了喧哗浮躁后,正在逐步走向理智和反思。  相似文献   

10.
希腊理智主义对形而上学的思考是对生命本体论的思考,在理智主义那里,本体论的视野也是生命的视野,本源问题的维向是生命存在之维向;理性关注的是人生的态势,而人生的态势是理想的使然,理想的价值在于创造;存在本身就是天命,天命的人格构成道德意义的进路.  相似文献   

11.
《昂朵玛格》是让·拉辛的代表作,它体现了拉辛戏剧的创作风格和思想倾向。对比南开版的外国文学史,本文从文本出发,结合作品所处的创作环境,对《昂朵玛格》进行分析,并指出拉辛创作的主导倾向并非对于贵族的反抗和批判,而是对于导致悲剧的情感的揭示。此外,对于拉辛在当时遭到贵族批判的原因进行简单的探究。  相似文献   

12.
自然界对人类的报复并不是从工业文明时期才开始出现,人类历史上那些或消失、或衰落了的古老文明即是明证。可持续发展是人类摆脱自身困境的抉择;是人类发展观和文明观的变革,体现了人类对自身的超越,是人类理智的进步。  相似文献   

13.
从古希腊、中世纪的思想家到黑格尔都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各自的总体性思想,马克思则从现实中的人出发,论述了人类社会历史的总体性思想。在马克思那里,蕴含着丰富的人的总体性思想,马克思从人的本质的总体性、人的存在的总体性、人的发展的总体性等方面论述了人的总体性思想。坚持以人为本,从现实的人出发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妥善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积极推进人的协调发展;立足现实,着眼长远,创造有利条件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研究马克思晚年的东方社会理论,最重要的其实不在于他当时作出了什么具体结论,而在于他分析问题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方法论意义。具体问题的具体答案,只适用于特定的历史时代,它有可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显得不切合实际,但科学的思维方法却永放光芒。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关于东方社会如何建成社会主义的问题,从开始主张要“东方从属于西方”到晚年提出“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理论转变,这一理论转变的过程是马克思关于人类解放的历史尺度与价值尺度的结合过程,充分融合并彰显了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世界视野与民族视野,体现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原理。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所体现的理论品格历久弥新,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对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践行和发展,不仅将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引入社会主义的实践,而且充分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和在实践中不断创新的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6.
试析晚年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哲 《理论界》2008,(11):23-24
19世纪50年代,当马克思完成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后,便把理论研究重点转向东方社会。东方社会理论成为晚年马克思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正确认识晚年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对于全面认识马克思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晚年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进行深入探讨:公私二重性:东方社会土地所有制的形式;亚细亚形态:东方社会生产方式;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东方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7.
18.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包含着丰富的方法论思想,主要有经济学与人类学的方法、"人体”解剖与"猴体”解剖的方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等.这是马克思研究东方社会留给人们重要的思想财富.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方法论思想,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西方现代美学思想从情感、理性、意志等方面来考察审美活动,探究人类精神的各要素在审美活动中发挥作用的方式及其相互关系.然而,主体性意识的过度张扬导致现代美学的审美非理智主义倾向和人类与外部世界之间的隔膜.法国新托马斯主义者马利坦继承西方文化注重理性的传统,对现代美学思想加以反思并主张审美理智主义,认定人类理智不仅在审美活动中发挥主导性作用,协调人类精神中的各要素,从而铸造完整的人类精神,而且能够通过审美活动重建人类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许娜  张洁 《社会科学论坛》2010,(23):204-208
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的提出,即跨越论,是有其理论根据和现实意义的。我们应该深刻把握其真实的内容,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落后国家不仅能跨越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而且也能跨越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它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认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统一性与多样性,坚定社会主义信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