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长期以来,文人画作为中国画主流的观念,逐渐正在转变,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画家认识到,宋元之前中国传统绘画中极为丰富地使用矿物颜色的表现方式,特别是在古代岩彩壁画中蕴含的材料与技法精华,如若借鉴和发挥得当,将是今日中国岩彩画创新的重要资源,将极大丰富中国岩彩画的语言形态与表现力量。""岩彩画是以矿物色粉调和胶绘制而成,它尊从自身的规律,释放其所有的能量,得到多姿多彩的表现。中国古代岩彩绘画留下了辉煌的篇章,半坡原始古朴的彩陶、马王堆赋彩浓郁的帛画和漆画、融汇东西文化的克孜尔石窟壁画、金碧辉煌的敦煌壁画、绚烂富丽的唐代工笔重彩,构成了一部辉煌的中国色彩绘画的发展史。"古代岩彩壁画技法曾对我国绘画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此种影响甚至远及朝鲜和日本。但是,  相似文献   

2.
墓室壁画是一个涉及艺术、 考古和宗教等领域的传统文化现象。 墓室壁画在世界各地的普遍存 在, 说明其在人类文明史上曾受到普遍重视, 具有文明共生属性。 遗憾的是, 目前学术界对世界墓室壁画研 究缺乏完整性, 甚至没有完整的遗存数量描述。 因此, 需要进行一个体系性的建构研究。 首先, 我们描述墓 室壁画的定义, 并以此为据划分墓室壁画的遗存材料边界。 其次, 将世界墓室壁画划分为中国及周边分布 区、 地中海分布区和美洲分布区的三大遗存区, 并依据 “全面梳理” 与 “代表性梳理” 原则, 分别描述墓 室壁画遗存面貌。 最后, 从墓室壁画的全球性特征、 墓室壁画的独特考古价值和中国墓室壁画的特别意义三 方面讨论世界墓室壁画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的统一国家,历史上经过多次民族之间的融合,早已融为一体。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经过几千年的交流与融合,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艺术。这些文明千百年来的碰撞和交融,既被史家记录在浩如烟海的史籍之中,也被古代画工以绘画的形式真实地记录了多民族交往、交融的历史轨迹。墓室壁画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墓室壁画呈现的民族之间交往和交融的信息,为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和直观的形象。古代墓室壁画为文字记载的史料提供了重要的实证补充。基于墓室壁画中的形象特征,深度研究民族文化的交往和交融,对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4.
河洛地区是中国绘画的发源地,河洛绘画的发展历史展现出河洛地区绘画艺术的杰出成就。上古时期以原始绘画为表现形式;汉代则出现了精美的墓室壁画和画像石;魏晋南北朝开始出现成熟的人物画;隋唐时期,道释人物、青绿山水的发展达到高峰;五代宋元时期最大的成就是山水画和宗教人物画;金以后随着洛阳政治文化地位的下降,绘画尤其是文人画逐渐衰落,但民间绘画、宗教绘画依然较为活跃。河洛地区绘画发展史在中国美术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金翅鸟本为印度佛教神鸟,伴随佛教一起传入中国,作为释迦牟尼佛的坐骑和护法存在。金翅鸟形象传入中国后,受本土文化、河西地区石窟艺术、早期南传佛教、中国儒释道、汉代墓葬壁画、汉代建筑风格、魏晋南北朝时期绘画风格、北魏汉化政策等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潜移默化地使得云冈石窟艺术风格呈现本土汉化。云冈石窟金翅鸟有机借鉴和吸收了中华传统的“凤鸟”形象,这使得云冈石窟金翅鸟形象造型上不似印度石窟、克孜尔石窟等那般凶猛乖戾,更多了贴近传统文化中的祥瑞之鸟。  相似文献   

6.
作为人类应用最早的信息符号和实体媒介,壁画有着久远的传播历史和演进过程。我国古代壁画的主要传播形式有宫室壁画、墓室壁画、石窟壁画和寺观壁画。作为绘画的一种主要方式,中国古代壁画传播的兴衰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  相似文献   

7.
阿尔寨石窟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阿尔巴斯苏木北端,窟内有数百幅壁画遗存,为佛界神灵艺术形象汇集的圣地。其中佛教密宗彩绘人物画更为引人注目。笔者就其中两种不同绘画风格的密宗人物画十一面观音图像和男女双身图像的题材、艺术形象与绘制技术所反映的特征,初步探讨密宗壁画进入该窟的年代,认为具有藏密艺术风格的双身图像进入阿尔寨石窟的最早年代应为西夏中晚期。  相似文献   

8.
新津观音寺壁画设色庄重典雅、富丽堂皇,其赋色特征主要体现在色彩的分割与组合作用、色彩的构成与应用、色彩的装饰性特征以及红黑金三色的象征意义等方面。它沿袭了传统绘画的赋色方式并将其融汇贯通,在材料的选用、绘画的技法以及制作的工艺方面大胆创新自成体系,不仅吸收了四川地区唐宋绘画的艺术风格与审美特色,同时还展现了明代壁画的艺术面貌。新津观音寺壁画的赋色综合了四川地区地理、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宗教、艺术等多方面因素,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克孜尔壁画作为龟兹石窟壁画艺术的一部分,具有东西方艺术的某些特征。历史时空的转移,对原有的本生壁画起了多少不同的开展作用。本文就克孜尔石窟“本生”壁画产生发展的时空背景作一叙述。  相似文献   

10.
克孜尔石窟保留着大量内容与音乐艺术相关的壁画,几乎占据所有洞窟的一半。石窟伎乐壁画中乐队排列形式主要有中心对称式、零散式和一种特殊的排列形式;壁画中乐器图像使用最多的是弓形箜篌,其次是排箫,再次是五弦琵琶,乐器组合形式主要有弹拨乐器与吹奏乐的组合等。克孜尔石窟伎乐壁画在乐队排列上,强调了欣赏主体所需达到要的艺术魅力;在乐器组合上体现了多偏重于弹弦乐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试论中国画与油画差异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现存人类远古时代的绘画遗迹来看,无论是洞穴壁画、岩画,彩绘、还是石刻绘画,其所使用的工具、材料、表现的内容、题材、手法及风格等均无太大的东西地域差异.而今天,中国画与油画作为绘画其中的两种形式,二者之间的风格却明显不同.当两个画种同时呈现在我们面前时,视觉感受上的差别是不言而语的.它们之间的根本差别是写意体系与写实造型之间的差别,也是画家表达主观思想情感与描绘客观世界之间的差别.  相似文献   

12.
"写"作为对中国画作画状态的特殊表达形式,尤其是在中国画中"写意画"的广泛运用,使得它在中国画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自宋元以后由于这个直抒胸臆的"写"字使得画风大变,并且在之后的中国画发展中也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石涛所建立的"一画"系统也不例外,他把"写"作为支撑其画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所使用的"写"与古代画学中的描述与运用,虽然在大体上一致,但是进一步分析就能看出,他不仅继承了古代画学中对"写"的运用,并且把"写"作为对当下的一种"创造"精神体现,运用到他的画论、画跋和当下的作画状态中。所以,石涛的"写"不仅是中国写意精神的高度体现,也是他"创造"思想的集中表现,更是他人格精神的写照。  相似文献   

13.
近现代中国画与日本画的特征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本同宗的中国画和日本画经历了多个时代的发展变迁至近现代,形成了相互关联又各具特色的风格特征和表现方法,呈现出各自不同的发展方向。本文对近现代中国画和日本画的平面性、自然性和装饰性、写意、写生和写实特征特点、笔墨和线的运用、表现风格、抽象表现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对比,通过比较进一步总结出二者在风格特征及表现方法上存在的相同点及不同点、共性及个性。  相似文献   

14.
含蓄逸雅和浮华媚艳——中国仕女画与日本美人画散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仕女画发端于战国时代,兴盛于唐宋时代,衰微于明清时代。日本美人画胎息于中国的唐代仕女画,并且长期在中国传统绘画艺术风格的影响下发展,直到江户时代浮世绘美人画的崛起,才形成日本民族风格的特点。与日本美人画相比较,中国仕女画的艺术形象具有柔和恬静典雅内美的特征,而日本浮世绘美人画则浓艳媚俗浮燥外华,两者在艺术风格上的显著差异乃中日两国不同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不同的民族传统和习俗所造就。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画坛创作日趋多元化,中国画的女性形象也随之发展变化,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文章对当代写实中国画、写意中国画、现当代水墨以及国画工笔等一些类型特征鲜明的作品中的典型女性形象展开分析研究,从画史画论、绘画技法、艺术价值、美学价值等方面进行阐述,归纳类型,分析其特点及形成原因,并探讨其今后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材料作为绘画作品的一个因素,对作品本身有着一定的影响。对材料与技法的重视,也是当代中国画发展的一个新现象,体现了画家对拓宽中国画表现领域的追求。从材料的角度可以更直观地了解中国绘画的运行轨迹,从某种意义上讲,传统绘画体系和绘画材料是需要继承和发扬的。随着现代化进程步伐的加快,传统画材料已不能满足绘画艺术表现形式上的需求,因此必须通过国内外相关材料技法的借鉴和融合,丰富绘画材料的表现形式,这对中国画的发展也是相当有利的,正是这种材料上的多元性,也促使了中国画自身表现形式上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17.
中、西方传统绘画具有悠久的历史,经历了不断地演变、提高,形成了各自独特鲜明的艺术风格和审美取向,使中、西传统美术特征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包括:透视原则差异、造型手段差异、造型原则差异、设色原则差异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仕女画是人物画的一种,从起源、形成到发展,经历了二千多年漫长的演变过程,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文章从古代不同时期仕女画的代表作入手,对其作者、内容,风格、收藏情况一一阐述,使我国古代仕女画风格的流变及其时代特征简约明了,为现代绘画者提供了丰富的文献资料和经验。  相似文献   

19.
在林风眠的绘画改革实践探索中,花鸟画艺术具有代表性,能体现其倡导的中西艺术融合理论思想与实践成果.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他强调了绘画的本质性,舍弃了元明清以来的“诗书画印”样式及笔墨效果,融合了西方现代绘画的构图方式、光影色彩,恢复了元明清以前“画中有诗”中国绘画固有特色。  相似文献   

20.
中国山水画与油画风景两大绘画的形成,归根于他们各自哲学与美学理念的不同,两者存在鲜明的差异性.中国人信仰天人合一的哲学观,中国绘画注重重心略物,注重表达画家的主观精神和理想,在绘画中追求达到气韵生动的艺术效果.西方绘画遵循天人相胜的哲学观,偏重描绘客观对象的外在形态,采用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方法塑造物体,追求真实再现客观物象的理念.通过相互比较研究,有助于艺术家和鉴赏者运用不同的艺术观念和方法,创造和鉴赏不同民族的绘幽艺术,获得各不相同的思想启迪和审美享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