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邹韬奋是我国杰出的新闻记者、出版家和政治家,他从主编《生活》周刊起,毕生从事新闻工作,形成了泽被后世的编辑思想:创新精神;立足现实,与时俱进;雅俗共赏,力求精警.  相似文献   

2.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奢靡消费之风盛行,消费主义意识形态大行其道.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社会风习给包括职员在内的普通市民阶层带来了巨大的消费心理压力和精神苦恼.为了纠正这种"畸形的生活",职员阶层反对奢靡消费、物欲膨胀和拜金主义.主张量入为出、消费有度与合理消费,提倡节俭,鼓励储蓄,力谋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平衡.他们所倡导的消费观代表了一种健康文明、务实理性的都市消费新趋向.  相似文献   

3.
邹韬奋主持的《生活》周刊是民国时期发行量最大的都市通俗文化生活杂志之一。围绕青年男女社交公开等问题,刊发了大量文章.这些文章在赞同青年男女社交公开的同时,指出了社会过渡时期男女社交公开所带来的危险和流弊,并对如何避免异性交往中的危险和流弊提出了相应建议,反映了民国初年《生活》周刊等社会舆论对于这一问题客观理性、中庸进步的态度和立场:  相似文献   

4.
《生活》周刊系1925年10月10日由黄炎培创办于上海,初为中华职业教育社的机关刊物,以刊载职业教育信息等内容为主。1926年邹韬奋接办之后,刊物逐渐演变为以反映和探讨社会问题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杂志。“九一八”事变之后,《生活》办刊宗旨发生很大变化,以针砭时弊、宣传抗日救国为主要内容,成为一份著名的新闻时政刊物。本文拟对“九一八”事变之后《生活》周刊的抗日舆论宣传做一考察分析。  相似文献   

5.
抽样采集2010年度刊登于《生活周刊》的289条80后大学生征婚广告,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文本进行统计分析,其统计数据客观揭示了80后女大学生的婚姻观:经济条件仍是80后女大学生关注的焦点,对基于性因素的传统般配模式高度认同,而与情感相关的因素却尚未得到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6.
在遭受外侮日深、国家民族有存亡绝续之忧的历史关头,《永生》周刊高扬抗日救亡的旗帜,宣传民族解放的主张。就其精神气质和出版风格而言,它是《生活》周刊的"姊妹刊"之一。周刊紧扣时代主题,倾听群众呼声,注重与读者的交流互动,继承了近代以来我国新闻界和新闻业者身系家国天下的优良传统和可贵品质。通过梳理《永生》周刊的基本内容,可以勾勒出这个杂志与时代同频共振的轮廓。由此也启示我们,只有铭记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奋勇抗争的艰苦岁月,才能有利于更好地前进。  相似文献   

7.
何孟雄是《工人周刊》的第二任主编,他以马列主义理论知识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使《工人周刊》呈现出新特点,为我党报刊业的发展树立了新风.同时,何孟雄善于把马列主义理论同中国具体国情结合起来,他以《工人周刊》为阵地,为中国革命探索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宝贵经验,对推动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作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8.
市场化运作对于期刊界是挑战,同时也是机遇.要将刊物办得令社会满意,读者喜爱,期刊工作者要付出许多艰辛,其中包括尽可能地了解目标受众的需求.笔者通过对<三联生活周刊>"读者来信"栏目的研究,认为它是编者了解读者的窗口,是受众信任度培养的重要途径,是读者信息真实呈现的主要平台,是对刊物议题设置的很好补充,是杂志与读者实现双赢的重要体现……总之,它对刊物的成功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9.
创办于上海的《生活》周刊(1925.10—1933.12)是民国时期发行量最大的杂志。其内容丰富、涉及居家日用方方面面的广告,直观而具体地展现了20世纪20-30年代上海职员阶层的衣食住用,从中我们可以领略与想见那时职员阶层小康体面、趋向现代的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10.
在读标题时代,新闻类周刊的标题如何在传统的刻板老套、中规中矩与吸引眼球的虚张声势、华而不实之间寻找平衡,拟出既准确规范,又具有一定新闻吸引力的标题,是成为成功的新闻类周刊很重要的任务。《三联生活周刊》标题典雅的传统风格、灵活多变的修辞手法、人称白话的运用等成功经验,可以为传媒期刊业者所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1.
邹韬奋是新闻出版工作者的楷模 ,其编辑思想全面、深刻。其办报刊的宗旨是为大目标服务 ;办报刊的努力目标是奉献“引人向上的精神食粮” ;办报刊的经营方针应为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兼顾 ,以社会效益为主。其编辑思想的远见卓识 ,对于今天的报刊工作仍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名语言文字工作者,邹韬奋认为语言是交际和思维的重要工具,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此外,在他看来,翻译的目的也是为了文化的交流,不管采用哪种译法,最主要的是要忠实于原作者的意图,要考虑到普通民众的需要。总之,邹韬奋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的首要目的是服务于大众,服务于人民。从这一点说,他的语言应用观和当代应用语言学提出的“服务观”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13.
邹韬奋认为,新闻自由从本质上来讲,是公民权利的一个重要方面,新闻自由的主体不仅仅是公民个人,还应该从民族、国家的角度来审察新闻自由。新闻自由决定于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新闻自由的实现需要一定的条件。在现实生活中,新闻自由往往得不到社会其他政治形式和条件的支撑而流于形式。新闻自由既是民主政治的要素和基础,同时又是民主政治的结果和产物,两者互为条件,互相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在近现代出版界,有一位以经营见长的进步出版家——徐伯昕,他是邹韬奋一生出版事业的重要伙伴,是《生活》周刊及生活书店名副其实的总理。徐伯昕有着过人的出版经营天赋,善于宣传推广书刊、营造人际关系、策划运筹出版资源,与邹韬奋优势互补,组成黄金搭档,一起创造了《生活》发行量达15.5万份的民国纪录。徐伯昕还是周刊向书店转型的关键力量,是生活书店在抗日战争时期迅速扩张遍布全国的总设计师。虽然长久以来,他一直隐身于邹韬奋的光芒之中,但不管是抗战时期,还是和平发展的时代,徐伯昕这种极具创造能力和共赢能力的实干家都是出版业的脊梁。  相似文献   

15.
中山大学图书馆获邹鲁后人捐赠邹夫人赵淑嘉女士珍藏的邹鲁故物,其中包括了300多份信札、书画作品、剪报、唁函、唁电、挽词、遗产表、地契等未曾刊行的珍贵史料。2005年8月,图书馆着手对这批材料进行整理研究,至今已取得初步成果,完成了包括总体排序、分类编目、基本统计、原文释读以及内容注释等工作。  相似文献   

16.
邹韬奋严厉抨击封建节烈观,主张建立小家庭;反对旧式婚姻,主张婚姻自主;主张经济独立、教育平权;倡导女子精神独立、人格解放等。他的妇女解放思想具有体系的完整性和资产阶级的改良色彩。  相似文献   

17.
词体是词学重要命题,“推尊词体”是邹祗谟词学思想的主要内容。邹氏对词体的认识主要体现在:注重词韵、词调的规范,强调词的言情功能,提倡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追求寄托。其“不以倚声为卑格”之说,为清代词学的词体推尊喊出了先声。  相似文献   

18.
提出和谐的公共政策有利于赢得民心,有利于树立政府总体形象,有利于公共政策预期目标的顺利实现。为此,指出在制定和谐的公共政策时应符合时代的要求,符合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体现可持续发展,体现公平性,宣传和谐文化,讲究诚信。  相似文献   

19.
以焦作市三十家企事业单位的调查资料为基础,详细论证了政府政策、企业政策与人才管理的关系,对目前突出的人才管理和发展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如优化政策生态环境,转变思想观念,加强人才市场配置和员工培训,建立充分有效的激励机制等等,以期为中部崛起提供政策环境方面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