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者按:我关于暂停招收硕士生的声明在学术批评网发表后,引起了不少关注和反响.2005年6月24日晚上,博客中国的古川先生就此事对我进行电话采访,采访记录稿于25日上午发表于该网站.细读一过,发现一些字句上的讹误,便做了一些订正和修改,形成了这个修订稿.这里要感谢古川先生积极热情的工作,也感谢朱鲁子、李名梁、旺才、李强、江渚子以及无法一一列举姓名或网名的网友的评论.  相似文献   

2.
2005年10月1日,王鑫彪先生在<子归>网站(www.zigui.org)发表了一篇题为<牛为什么天上飞>的大作,其中有一段文字论到我与丁来先先生的笔墨官司.  相似文献   

3.
2005年10月1日,王鑫彪先生在《子归》网站(www.zigui.org)发表了一篇题为《牛为什么天上飞》的大作,其中有一段文字论到我与丁来先先生的笔墨官司。这场讨论源于丁来先先生的一篇大作《教授们,你们过得太舒服了》。我在大学教书,  相似文献   

4.
"作为启功先生千万个学生中的普通一员,我深深怀念离去的大师,同时也满怀思索和忧虑-我们的时代还能造就出这样的大师吗?"还没来得及从悲痛中恢复过来,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吕启祥教授30日接受记者采访时声带哽咽(<中国青年报>2005年7月1日).  相似文献   

5.
2005年12月22日上午刚刚上班,就接到华松教授的电话:徐先生于今晨7时辞世。这让我不由得吃了一惊,因为就在十几天之前,我与华松去看望先生时,先生的精神还很好,还能在病榻上与我们商量《海岱居文存》的封面问题。放下电话,我的心情十分沉重,想到先生多年来对齐鲁书社的关心和支持,想到先生的德才学识和音容笑貌,一种说不出的难过久久无法排遣。先生的《海岱居文存》书稿,是2005年10月下旬由华松送到社里的。其时,我们已知道先生重病在身,听说先生希望能在春节前见到书,非常重视。为不辜负先生的嘱托,宫晓卫社长亲自担任责编、校阅书稿。后得…  相似文献   

6.
“作为启功先生千万个学生中的普通一员,我深深怀念离去的大师,同时也满怀思索和忧虑——我们的时代还能造就出这样的大师吗?”还没来得及从悲痛中恢复过来,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吕启祥教授30日接受记者采访时声带哽咽(《中国青年报》2005年7月1日)。自去年以来,中国学界的大师级人物张岱年、陈省身和费孝通等人先后谢世。现在,随着启  相似文献   

7.
最近于几种刊物上讀到一些討論老子問題的文章,不禁見獵心喜,我也愿意談談我对于这个問題的看法。我的看法基本上是同馮友蘭先生“关于老子哲学的两个問題”(1959年6月12、13日“人民日报”)一文的看法对立的,因此卽用上題命篇。还望馮先生和与馮先生的見解相同的同志們不吝指正。  相似文献   

8.
我在一九五六年第五期“历史研究”上发表了一篇“从租佃制度与隶屬农民的身分探討古巴比倫社会的性質”,假定:“巴比倫第一帝国已进入封建社会的初期,但还帶有相当大的程度的过渡阶段的性質”。同年十二月二十日光明日报“史学双周刊”发表了一篇孙道天先生作的“与童書業先生論古巴比倫的社会性質”。同时,同年第十二期“历史研究”又发表了一篇日知先生作的“我們在研究古代史中所存在的一些問題”;兩篇文  相似文献   

9.
2005年10月18日,在中国社科院拉美所研究员张森根先生的引见下,我和丁东先生访问了中国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周有光先生。周先生已年过百岁,早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曾游学欧美,二战后公派考察过欧洲经济和社会;早年跟陈望道先生,认真读过《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在重庆时,周恩来邀请他和其他人士探讨过将来的国家建设;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从香港回  相似文献   

10.
学术资讯     
1.“诺贝尔奖获得者2005北京论坛”举办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北京市政府主办的“诺贝尔奖获得者2005北京论坛”,将于2005年5月30日至6月1日举行,论坛以“人类的和谐与发展”为主题,1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举办系列学术讲座和座谈,介绍世界经济学领域的前沿理论,为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与我国政府官员、经济学者、企业界人士搭建高水平的思想交流平台,打造世界顶极水平的经济学政策论坛和“学术北京”品牌。(英堂)2.“长江论坛”发表《长江宣言》首届“长江论坛”于2005年4月17日在武汉落下帷幕。来自水利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林业局等有…  相似文献   

11.
应中国社会科学院邀请,日本著名女作家山崎丰子及其助手于十月十四日至十八日在长春进行采访和参观。山崎丰子是一位热心于中日友好事业的著名作家。一九八四年山崎先生及其助手曾两次来长春访问,采访日本战争孤儿。山崎先生此次来长,就是在以前采访的基础上,进一步搜集素材,体验生活,以便撰写出一部反映日本战争孤儿在中国人民的  相似文献   

12.
著名学者方克立先生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国家“七五”、“八五”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现代新儒学思潮研究》的负责人.1996年底, 方克立先生接受本刊特约记者的采访.一方面回顾了新儒学研究十年来的进展.另一方面就近年来出现的一些值得注意的倾向发表了意见和看法.今将访谈的情况刊载于此.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中国徽州古街文化论坛”今天在此开幕了。首先请允许我代表论坛承办单位——黄山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黄山学院徽州文化研究所向叶先生、向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并热忱盼望大家在这次的论坛上,就徽州的古街文化的挖掘、保护和利用等,发表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14.
2005年12月11日,山东大学王学典先生等来访,为撰写赵俪生先生传记搜集素材,我谈了下面两点看法,大致意思如下: 如果要对赵俪生先生做一个总体评价,我认为他是"四有"之人:有理想、有个性、有才华、有建树.  相似文献   

15.
闻一多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闻一多研究的历史,迄今已70多年。我个人认为,第一次对闻先生的新诗有着深切的感悟并作了认真的研究的是沈从文先生。虽然此前饶孟侃先生、朱湘先生等也发表过文章,但似尚未把握其精髓。沈从文先生在193o年4月10日出版的《新月》杂志3卷2期上发表的《论闻一多的〈死水〉》一文,标志着对闻一多新诗的研究,进入了成熟阶段。1946年7月15日闻先生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后,出现了一个纪念和研究闻一多的高潮,大批具有史料价值的文字和对闻一多各方面成就的研究文章发表。此后,除“文革”外,闻一多研究一直未曾中断。在新时期,闻一多研究出…  相似文献   

16.
前些时候,身边颇有一些年轻朋友谈起何炳棣先生(1917-)的《读史阅世六十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出版)。承蒙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编辑朋友赠我一本,使我有机会在忙乱中匆匆读过一遍,稍微领悟到学界朋友何以感兴趣于这本自传性著作。  相似文献   

17.
刘节先生在今年《学术研究》第三期发表的文章《怎样研究历史才能为当前政治服务》,提出了一些有关历史研究的根本性的问题。在我看来,刘节先生提出的一些意见,用他自己的话说是“确实成为问题”的。刘节先生的文章发表以后,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注意,受到了一些报刊的批评,我看这也是理所当然的。刘节力图说明什么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  相似文献   

18.
《人民日报》1980年6月6日发表的评论员文章论述了社会主义竞争的客观性、必要性、正确性和普遍性,6月12日刊登读者来信,批评竞争普遍性的提法是“社会达尔文主义”,并在编者按中予以肯定。我认为这问题是可以开展讨论的。  相似文献   

19.
今天有机会参加中国秦汉史学会和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两会会长联席会议很高兴,感谢李凭会长的盛情邀请.因为参加"曹操高陵考古发现新闻发布会",我发表了一些学术意见,在社会上引起一些人的质疑.  相似文献   

20.
1999年底,我写了《余秋雨,你为何不忏悔》一文,该文在《大舞台》杂志发表后,迅速被多家报刊转载。余秋雨先生本人读到此文后,对其中的许多论点和论据都有不同的看法。于是,他在2000年1月21日写了《答余杰先生》,以公开信的形式就该文中所涉及的某些问题与我进行探讨(该公开信及余秋雨的访谈录见2000年2月1日《中国新闻周刊》)。 2000年1月22日,经由著名戏剧家魏明伦先生牵线,我与余秋雨先生在成都魏先生的家中进行了长达3个小时的会谈,就诸多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讨论,自由、平等、坦率地交换了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