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6 毫秒
1.
在海德格尔的哲学思想中,真理问题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真理就是无蔽,无蔽就是自在。无蔽无关主客和物我。此在只是思入在,亦即无蔽的前奏。海德格尔从古希腊的无蔽之义进一步探入真理、此在、在。无蔽,伴随着遮蔽、解蔽;以及此在和“真理”。理解无蔽,对于理解海德格尔一些重要概念和脉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海德格尔思想的意图在于探讨人类所遗忘的"思",追问存在的思,澄清事物遮蔽的解蔽之思。澄明就是揭示遮蔽到无蔽的转换之思,在此转换过程中,就有对事物的由"显"入"隐"、由"隐"入"显"的思。本文着重探讨事物解蔽之中所谓的"隐"与"显"之思,尤其是"隐"时之"凸显"。  相似文献   

3.
《艺术作品的本源》是海德格尔后期的主要思想著作。在著作中,海氏重点从艺术作品切入,探寻了"存在之为存在"的两种基本状态——即"遮蔽"与"无蔽"的问题。可以说,艺术作品的本源就是一种真理生发方式,也就是"此在把存在者从遮蔽状态带到无蔽状态"。  相似文献   

4.
《艺术作品的本源》是海德格尔后期的主要思想著作。在著作中,海氏重点从艺术作品切入,探寻了"存在之为存在"的两种基本状态——即"遮蔽"与"无蔽"的问题。可以说,艺术作品的本源就是一种真理生发方式,也就是"此在把存在者从遮蔽状态带到无蔽状态"。  相似文献   

5.
新译本《精神现象学》揭示出了在旧译本中被遮蔽的“真相”这一重要概念,并将其与“真理”概念明确区分开来。本文充分引据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分别讨论“真相”和“真理”的原文,通过分析表明,前者是一个本体论意义上的范畴,而后者则是一个认识论意义上的范畴。在这个基础上,本文进而阐释了“真相”和“真理”之间的辩证关系,并且指出黑格尔的“真相”概念已经预示了海德格尔关于“无蔽”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基于现象学的视域,海德格尔的死亡思想在西方思想史上别具一格。根据现象学方法,海德格尔的死亡思考可以还原为三个时期:早期深思死亡的重点在于去掉日常态度对死亡的遮蔽;中期重点为去掉形而上学态度对死亡的遮蔽;晚期重点为去掉人类中心主义的态度对死亡的遮蔽。更为关键的是,如何在当下以海德格尔的沉思为契机领悟死亡对于建构和谐家园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艺术作品的本源》这本著作中,海德格尔通过“物与作品”、“作品与真理”以及“真理与艺术”三重追问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现象学结构,即存在者成为其自身——作品的作品性;作为自身的存在者是什么——艺术作为真理的无蔽的设立;作为自身的存在者如何是——艺术创作作为对无蔽真理的显现与保存。作为这个结构的一个结果,是传统形而上学美学在其自身的三个维度里的解构,即艺术作品作为构形的质料,艺术的本质即美作为认识性真理的感性显现,艺术创作作为对真理的模仿。海德格尔用现象学的方法完成了对艺术本质的考察,作为这样一种考察的一个必然结果就是传统形而上美学在其自身结构中的解构。  相似文献   

8.
海德格尔用现象学的方式来追问艺术作品的本源,即让事情自身显示出来。因此海德格尔将问题还原到艺术作品本身,寻找其本源即真理。海德格尔的真理是生成性的,艺术作品是真理的发生,真理是在世界和大地的争执中产生,是人与物进入其无遮蔽状态,也是各自本性的显现,发生的真理海德格尔称之为林中空地,林中空地是黑暗与光明、遮蔽与显现生成的游戏。  相似文献   

9.
对雕塑空间的思考让海德格尔说出了“无蔽的存在的真理”。通过对技术空间与艺术空间界限的厘定,海德格尔祛除了技术空间对艺术空间的遮蔽。在海德格尔看来,那个先于技术空间和艺术空间的空间更为真实,而空间化发生的方式是诸位置之允诺,允诺是最真实的空间自身的本性。摩尔的孔洞理论与贾科梅蒂的逆向思维是对海德格尔空间理论的佐证与补充。“雕塑乃对诸位置的体现”使人“诗意地栖居”成为可能,而这种虚无的意义在作品中却获得了自身的存在。  相似文献   

10.
基于《内经》、道家、海德格尔生存现象学三者之间的密切关系,融合海德格尔生存现象学理论与本土现象学资源对《内经》“情-志”予以分析阐发。《内经》、道家的“情”“志”分别对等于海德格尔“遮蔽”“去蔽”状态的情绪。就情、志为一而言,情志是生命真实活动内隐与外显状态的统一;就情、志为二而言,《内经》、道家之“情”处于本原性地位,是“志”的上位概念;“志”源于“情”、属于“情”,是“情”的下位概念。那种将“情”置于“志”范畴之下,而以“志”作为中医心理学重要概念的观点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1.
早期海德格尔的思路,从"此在"进入"存在",其着重点放在了此在的"生存结构"--诸如"被抛"、"烦"、"畏"、"死"等基本情绪极具现象学意味的分析中.钱钟书对被抛、良知、独在、忧虑等海氏词汇和语句的引述与评判,说明了他的思想与海德格尔的现象学精神有着深度的契合.海德格尔的思想,成为钱钟书研究中的独特光芒.从现象学入手,是理解钱钟书的精神命脉与学术贡献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2.
加达默尔和成中英均对本体论问题作了哲学探讨。加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由此在追问存在,在解释学经验的不断发展中彰显存在的本真含义,是海德格尔本体论的现象学方法与黑格尔辩证法方法的有机结合,体现出由诠释本体转向本体诠释的趋向。成中英的本体诠释学则兼采中西诠释传统之所长,而以中国哲学为本位,主张本体与方法的互动,力图形成一个一体多元的开放系统——本体诠释圆环。对二者的思考向度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展示中国哲学思维方式对于本体论问题独特的思考进路,并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中国哲学现代重建的根据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存在之领会"是海德格尔哲学中的核心概念。"存在之领会"有三种基本形态:前存在论形态、传统形而上学形态和现象学存在论形态,使"存在之领会"得以可能的,是此在的有限-超越的在世结构。存在之领会的现象学意义在于揭示了存在与此在的相互共属关系,这种相互共属关系表明了存在的真理与人的在家之感的同一性关系。  相似文献   

14.
海德格尔的现象学-存在论来源于胡塞尔现象学,海德格尔提出此在的存在方式为"在世界之中存在".对于"技术如何可能"的问题,可以从"在世"现象中寻找出根据.以"在世"为线索,从器具存在、世界现象和世界的结构即"意蕴"出发,描述技术现象和规定技术,寻找使技术可能的根据.技术属于存在的领域,技术展示、揭示、维系着指引联络的"意蕴"网络,"在世界之中存在"和对"意蕴"的领会是技术之可能的根据.  相似文献   

15.
就国内学术界对海德格尔重要术语"Dasein"的多种译介方式这一现象,从哲学诠释学视野作一论述,说明各种译介方式是译者对"Dasein"的不同诠释方式,透出了海氏作品《存在与时间》在理解上的丰富性,从而揭示了海德格尔思想的鲜明风格。  相似文献   

16.
塞尔从自然主义立场出发,批评现象学犯了视角主义的错误,并将其困境解读为“现象学的幻象”,认为海德格尔的意义观就是这种幻象的典型。塞尔的这个解读没有足够注意海德格尔有关语言意义与存在意义的区分。从自然主义视野看,海德格尔将语言意义追溯至存在意义的做法看起来预设了意义的存在,并且陷入了某种循环之中。但海德格尔并没有停留在这里,而是借此循环进一步揭示出意义的时间性结构。反之,通过考察自然主义意义观的基本思路可以发现,意义与真之间也存在某种循环定义或论证的关系。自然主义者没有看到现象学思考的着力点正是此意义与真的相互交织处。与自然主义被动地陷入“循环-定义”不同,现象学主动地接受并展示这个“循环-结构”自身的意义。海德格尔的意义观就是此意义结构的一个生动展示。  相似文献   

17.
在试图将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存在”的四种含义加以统一的过程中,海德格尔逐渐认识到,或许只有“真理”意义上的存在(是)才是“存在(是)”的基本含义。而这也正是在对亚里士多德的现象学解读中,海德格尔对真理问题给予了特别关注的原因。这种关注使真理、“实际生命”(此在)、存在者自身的显现(即存在者之存在)三者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逐渐显现出来。对于海德格尔来说,此在及其逻各斯具有不同于世界上的现成之物的存在方式,它是在与存在者打交道的过程中对所遇到的存在者的存在起显示或揭示作用的存在者。这就是说,如果“存在”有某种统一意义的话,那么这种意义就在于“存在者的存在在此在中并通过此在的明察显现”,换言之,不同存在者的存在意义的统一性在于它们都是在此在的生存着的理解中显示它们的存在的。  相似文献   

18.
海德格尔打开了西方人学思想的存在论境域,而同时另外一条传统理路在西方仍然继续着,因此比较西方人学思想的两条基本逻辑路线是十分必要的.这两条理路以"Dasein"和"Man"这两个概念为核心,分析两个概念的构成及其蕴涵是揭示海德格尔存在论的人学思想和卡西尔逻各斯主义的人学思想差异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存在遗忘、神性隐退以至上帝隐匿的虚无主义时代里,海德格尔毕生所思的问题是:如何唤起人对存在本身的追忆?如何适宜地安置人(此在/Dasein)的栖居?至迟从1934年起,荷尔德林诗成为海德格尔运思的决定性推动力。以《荷尔德林和诗的本质》为主要考察对象,关注海德格尔疏解荷尔德林诗时阐发的"微言大义",分析这种"微言"的形成和推衍,以图窥视海氏"大义"的精神品质全貌。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关于“此在”的观点,探讨美国当代先锋派戏剧大师福尼斯的代表 作《费芙和她的朋友们》,指出剧中的女性人物不仅是男权社会的牺牲品,而且是现代社会中作为“此在”的人的缩 影,忍受着多种焦虑,在朝向死亡的过程中寻求“本真”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