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澳门文学”概念及其内涵的讨论,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建构澳门文学形象的重要议题.在日常使用中,“澳门文学”特指在“五四”新文化影响下产生的澳门华文新文学.视野不同,概念划分的边界与依据也不相同,对于“澳门文学”概念及其内涵的历史表述,具有韦伯所说的观念作为时代组成成分所具有的文化标识意义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少数民族文学获得了新的生命并以前所未有的气势飞速发展。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少数民族文学事业更加兴旺发达,取得了很大成就。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在中国文学中的价值、地位已愈来愈被人们所认识。建国以来,搜集、整理、翻译、出版的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作品总数在千种以上,搜集的民间文学资料的字  相似文献   

3.
“叶韵”法主要用于经典韵文文本注音,有效地疏通由于古今发音演变而造成的押韵问题。“叶韵”法在经典韵文文本的吟咏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使众多经典韵文文本更流畅地讽诵于口。历代作家的创作实践和理论探讨表明,“叶韵”法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现象,其文学意义有待凸现。  相似文献   

4.
5.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有关农民工"市民化"的文学叙述正成为当代文学关注的焦点。文章认为,对农民工"市民化"文学叙述的研究主要经历了从批评到肯定的过程,存在身份转变和精神融入的两种类型,而这种差异源于叙述者主体观念和城市化发展状况所致。总的来看,加强对农民工"市民化"叙述的研究对于重新认识"农民进城"具有积极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6.
当人与自然的关系出现问题,当环境污染、资源匮乏等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生态文学诞生了,全球范围的越来越高涨的生态文学思潮形成了。生态文学的含义需要辨析,把生态文学界定得太广或太狭都不利于它的发展和对它的研究。生态文学的崛起,使文学研究获得了新的视角、思路和价值判断标准;生态文学为文化的古今贯通、中西交流提供了一种契机;生态文学提醒人们思考生存意义、示意"诗意栖居"的可能和必要。  相似文献   

7.
民族文学是民族文化综合信息库,它留下了关于民族传统文化及其变迁的珍贵民族志资料。许多民族文学有关于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方面的书写,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方面的描叙更为突出,这种书写不但具有民族志的特征,而且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方面的价值。这既是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的重要路径,也可视为"非遗"传承与保护的别样方式。  相似文献   

8.
后殖民语境中的文学“神话”:非母语写作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母语写作”是笔者所提出的一个概念。它与“后殖民写作”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非母语写作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作为一场国际化写作运动在世界文坛创造了一个令人瞩目的文学神话。非母语写作在对西方主流语言形式的袭用和抗拒与追寻民族属性和自我属性的夹缝中求取生存,并开辟了一条新路,从而构成对西方文学权力话语的巨大冲击与挑战,为人们重新认识经典乃至重写文学史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中国民族文学价值观念区别于“民族的民族文学”。作为应然价值观念,它的基本涵义为:“中国民族文学”基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属性并得到规定,是56个民族文学组成的整体性概念,中国民族文学是多民族一体的文学。本研究从历史与现实的合理依据、审美情感与艺术选择的合理性与可能性、“中国民族文学”走向世界的合理性与可能性等三方面论证了该价值观念之成立,尤其提出和论证了“微”“独”“同”互相制约综合的思维方式怎样实在地落到批评的操作层面:通过“微”对象所获“独”的批评结果,由“独”所属的“同”一点点潜移默化地铸牢使命,依赖“同”的理念又落实到“微”的客观准确选择,以“同”体现其“整体性”,以“微”所获之“独”体现其“差异性”,明确与清晰了向世界展示整体性与差异性兼容的中国民族文学的批评任务。  相似文献   

10.
主持人语:今年适值五四运动九十周年,各种各样的纪念活动已陆续展开。但对我们这些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与教学的人来说,纪念五四,首先想到的是五四文学。这并非有意忽略1919年5月4日的那场学生运动——恰恰相反,那场声势浩大的学生运动所承载的热情与诉求,已经像遗传密码一样进入了我们的血液,时常吸引我们悄然反顾。但由于专业的限制,我们尚无法从学理上对这场运动进行系统的回顾与反思,所以,我们选择了五四文学作为讨论的对象,并谨以这种方式,来表达我们对新文学先驱者们的景仰和对那段辉煌历史的敬畏。  相似文献   

11.
"叙美派"文学是阿拉伯文学中的一个特殊流派,特定的历史背景使它拥有特殊的历史意义与文学价值,"叙美派"文学对阿拉伯传统文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与创新,还成功地将东西方文学融合为一体,从而展现出阿拉伯文学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2.
首先提出文学经典具有三种不同层次上的类型,然后对此三种类型经典进行理论探讨,分析了多种类型划分的意义.最后,对文学经典和文学体制的关系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3.
弗兰克尔在《追寻生命的意义》中认为,人对意义的追寻是其生命的初级动机,而不是本能驱力的“二次合理化”,可以被人独自地实现。当这个意义实现时,个人追寻生命的意义得到满足。当人承担起自己不可替代、唯一的责任后,才能够发现自身存在的本质,同时将“意义”作为生活的指导、作为生命的方向。他认为每个个体包含生理、心理和精神(心灵)三个维度。在此基础上,他建立了有别于精神疾病的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的第三种方法——意义治疗,开拓了“去反省”和“矛盾意向”的治疗技术。其实质是他首先是作为哲学家去思考人生的意义,其次才作为心理治疗师发展了一套“意义治疗学”的操作技术理论。  相似文献   

14.
全球化在促进民族文学走向世界文学的同时,可能对民族文学多元文化属性的固守及其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宗教文学自身所具有的抵抗性特质就具有了重要的文化价值.宗教文学在对民族精神与人类存在意义及其远景的终极思考中蕴含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根性,它在民族文学保持民族文化品格、增强自身文化免疫力以及民族文学的主体性建构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代宗教文学的文学史意义由此具有了重新评估的可能.  相似文献   

15.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古老的天人观。"天人一体"、"天人之分"、"天人相参"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研究天人关系的过程中,非常重要、非常现实的是人在天地万物中的正确定位,明确人的责任和担当。这种定位更重要。人应当在应对当前的天灾人祸中,有大智慧、大胸怀、大气势,对天地万物负责,对人类自身负责。  相似文献   

16.
17.
文学阅读中的"理解"就是向文学文本寻找并获得其"原定"并"确定"的意义,而"误读"则恰好是使之与"原定之确定"发生"有意味的"背离,作为文学阅读的两个相互建构的要素,它们共同形成了对作品意义的发现。  相似文献   

18.
所谓语种文学,就是使用某种语言和文字所表现出来的文学形态。为便于探讨,我们把用汉语和汉字所表现出来的文学称为汉语种文学,而用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字所表现出来的文学称为少数民族语种文学。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表现出了多层次性。从语种文学出发探讨各民族文学关系,有助于开拓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有助于全面认识历史与现实的各民族文学关系。  相似文献   

19.
陆贾对汉朝政治和文化建设起了重要作用。尤为值得注意的是陆贾与春秋学渊源极深,此秘首为清季戴彦升所发覆。陆贾为汉初谷梁家,其《春秋》遗说主要保存在《新语》里。陆贾述事多用《谷梁传》和《左传》,称义则多用《谷梁传》。陆贾《楚汉春秋》是汉代第一部春秋学著作,它不仅开创了汉代私人修撰当代史的先例,而且绍承孔子修《春秋》的宗旨,用以史明义的方式介入当代政治,促进了汉代春秋学著述的兴起。陆贾首开以《春秋》灾异说政事之风。自此而后,以《春秋》灾异说政事遂成为汉代政论的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20.
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的著名论文中曾提出过如下论断:“曹丕的一个时代可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根据原文的粗略说明可以知道,“文学的自觉”乃是指“诗赋不必寓教训”,“为艺术而艺术”(Art for Art′s sak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