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义项修订计量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茹  曹炜 《学术交流》2007,(11):158-162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在义项修订方面主要采取了以下六种方式:一、义项的增补,新版对旧版固有词语义项的增补多达794处,共增加义项865条。二、义项的删汰,新版对旧版固有义项的删减多达400处,共删减义项454条。三、义项的分立,新版对旧版固有义项的分立多达218处。四、义项的合并,新版对旧版固有义项的合并多达230处。五、义项的顺序调整,新版重新排列旧版固有义项顺序达58处,共有62组义项的顺序得到调整;六、义项的综合调整,即义项的增加、删减、分合、顺序调整等情形交叉着进行,新版中属于这种情况共有62处。当然,第5版在部分义项的修订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尚有待斟酌的地方。  相似文献   

2.
修订本《辞源》第四册若干词语释义不确,兹举数端,陈其鄙见,以为商兑。 荆棘(2645)计收三个义项:一、丛生有刺的灌木。二、喻纷乱。三、比喻心计。 按:荆棘乃丛生有刺之灌木,以能刺伤行人,而为路途之障碍,故于诗文中常常借喻“艰难、险阻、障碍”之义。成语“披荆斩棘”便是。因此,事情难于处置则称“棘手”。且由荆棘可刺伤行人而引申之比喻义则是:“不相友善之心,歹毒心计。”要之,此条释文似当增收义项:“借喻艰难、险阻、障碍。”且修改“比喻心计”为:“借喻不相友善之心,歹毒心计。” 落汤螃蟹(2677)释文云:比喻手忙脚乱。 按;“汤”…  相似文献   

3.
汉字异读现象由来已久。产生异读现象的原因大抵有三:一是古今昔变,二是地域之别,三是区别词义的需要。本文试图从分析《广韵》所收的异读汉字话音读的意义联系人手,探索词义发展的轨迹,为汉语词汇史的研究积累一些素材。《广韵》这部音韵学上的经典著作,学者们更多地看重它在汉语语音史研究上的价值,而对它的释义往往重视不够,认为它既不如《说文》专说本义以便追本溯源,又不及后代辞书收罗之富以备查考。其实《广韵》一书在释义上也是颇具特色的,尤其在异读字的释义上,不仅比较完整反映了中古时代人们对词义的理解,而且在概括…  相似文献   

4.
《社科纵横》2015,(7):97-101
王先谦所著的《荀子集解》在《荀子》研究历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因此,完善这部著作就成为一项极其重要的研究工作。这项工作取得丰硕成果,也有一些需要讨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没有充分重视词语古今意义的差异,二是未能准确地分析词语的意义。这些问题不利于准确地理解《荀子》,例如,"于"有"为"之义,"足"有"止"之义,有些学者对此不明确。我们分类讨论其中十五则注释,探究更加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5.
魏红 《社科纵横》2005,20(5):185-185
优秀拔尖人才是高校高水平发展的核心要素,作为这类人才的组织、管理者高校人事部门必须与时俱进加大人才工作力度,调动人才积极性,从以下三方面展开讨论:一、培养优秀拔尖人才梯队,开辟人才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二、更新用人理念,促进优秀拔尖人才的自我发展;三、制定科学标准,完善优秀拔尖人才考核体系。  相似文献   

6.
正一、中文1.专著王宏纬:《尼泊尔——人民和文化》,北京,昆仑出版社,2007年版,第53页。2.编著林承节编:《殖民主义史:南亚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15页。3.译著[印]阿马蒂亚·森:《惯于争鸣的印度人》(刘建译),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150页。4.报刊赵干城:《中国对印度战略浅析》,《南亚研究》,2008年第1期,第5页。  相似文献   

7.
《南亚研究》2012,(1):161
一、中文1.专著王宏纬:《尼泊尔——人民和文化》,北京,昆仑出版社,2007年版,第53页。2.编著林承节编:《殖民主义史:南亚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15页。3.译著[印]阿马蒂亚·森:《惯于争鸣的印度人》(刘建译),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150页。4.报刊赵干城:《中国对印度战略浅析》,《南亚研究》,2008年第1期,第5页。  相似文献   

8.
古代汉语有其自身的语法体系,语序则是其中重要的内容。本文运用描写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从三个方面对古代汉语,尤其是上古汉语的语序进行了较详细的描写:一是介词结构和谓语动词的先后顺序;二是作宾语的词语和谓语动词的先后顺序;三是介词及其所引进的词语的先后顺序。  相似文献   

9.
孙玉明 《学术交流》2012,(9):173-178
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校注本《红楼梦》,学术界简称为"新校本"。该书集全国多位红学专家之力,费时七年,最终于1982年出版问世,并成为深受读者和专家所喜爱的一个版本。在这三十年间,校注组的先生们和出版社的有关负责同志,虚心接受专家和读者的建议,及时吸纳红学研究的新成果,分别于1994年和2007年对该书作了两次修订。但"新校本"第3版中,仍有一些值得商榷之处。在正文方面:一是断句方面存在可商榷之处,二是存在错别字。在注释方面:一是存在该注未注者,二是有重复注释者,三是存在注释不太准确者。  相似文献   

10.
《南亚研究》2015,(1):161
一、中文1.专著王宏纬:《尼泊尔——人民和文化》,北京,昆仑出版社,2007年版,第53页。2编著林承节编:《殖民主义史:南亚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15页。3.译著[印]阿马蒂亚·森:《惯于争鸣的印度人》(刘建译),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150页。4.报刊赵干城:《中国对印度战略浅析》,《南亚研究》,2008年第1期,第5页。《中印两国在新德里发表〈联合宣言〉》,载《人民日报》,2006年11月22日。  相似文献   

11.
古人在评注诗文时,将无明确意义的字词称为“语助”。“语助”入诗作为古典诗歌创作中的常用技巧,至迟在宋代已经被论诗者所关注。“语助”虽无实义,但通过分析具体诗例,可知其在诗歌中能够起到填充音节、延宕节奏、抑扬语气、丰富诗意层次等作用,有独特的艺术效果。古人使用“语助”时还遵循一定的规律,不同类型的“语助”往往被安排在五言诗句中的特定位置,这与五言诗歌的节奏、结构特点密切相关。探讨“诗用语助”现象,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虚实相生”在中国古典诗学中的独特内涵。  相似文献   

12.
冯利华  李双兵 《唐都学刊》2006,22(3):149-153
《上清经》是东晋中叶继《灵宝经》之后出现的又一组重要的道教经典。东晋末至刘宋时期开始在江东广泛传播。目前学术界从语言的角度对道教经典进行研究的甚少。文章从词汇史的角度结合中古词汇的特点,就古上清经中的一些字面普通而义别的词,如“巾、建、格、夜”等作了具体考释,并从常用词研究的角度,对道书中的出现的常用词“巾、建”(著、戴)作了数据统计,说明道教经典在汉语史研究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曹炜 《学术交流》2005,(12):177-179
汉语中有些词的后起意义并非均由本义派生而来,而是在接受外来词词义的影响之后,通过类似于嫁接的方式产生的.这种词义的嫁接既发生在汉英词语之间,也发生在汉日词语之间,还发生在汉语的不同变体之间.  相似文献   

14.
李彦宏 《唐都学刊》2002,18(3):94-97
言与意的关系问题是古今中外文化史上讨论颇多的基本文化问题之一。矛盾论者割裂了二者关系 ,提出言不尽意、辞不达意的矛盾论题。如果从本体意义上揭示语言与意义的同一性 ,那么就语言存在方式而论 ,语言走向意义不仅可能 ,而且必然  相似文献   

15.
西周金文是探索汉语复音词起源的最可靠语料,西周金文中复音词的判定标准的确定是进行复音词研究的前提,而对西周金文中复音动词的判定标准的研究则具有典型意义,西周金文中复音动词的判定标准的研究对确定西周金文中复音词的判定标准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西周金文中复音动词的判定主要坚持意义和形式两条标准,其中应以意义标准为核心,意义判定标准具体包括同义复音动词、偏义复音动词和变义复音动词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论文学语言的审美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汶成 《求是学刊》2002,29(3):88-93
语言具有“意指”和“效果”两大功能 ,任何一种语言的运用都首先是传达一定的意义 ,然后才谈得上产生一定的效果 ,包括审美效果。如此理解文学语言的审美特性 ,就使得文学语言与非文学语言都具有了共同的语言“内核” ,即传达某种思想信息的意指性。文学语言的审美特性以意指功能为前提并借助意指功能显示出来 ,由此决定了文学语言意指功能的特殊性。当我们把文学语言的审美特性与它的意指功能的特点联系起来考虑时 ,就会发现 ,文学语言的审美特性主要包含自指性、曲指性、虚指性这三重内涵。  相似文献   

17.
吴肃然 《社会》2013,33(5):59-87
“操作化”是实证主义社会学研究方法的核心概念,目前许多社会学家对它的理解都源于以语言图像论为代表的传统社会科学哲学。语用学转向后的当代社会科学哲学则推翻了语言图像论,指出语词的意义并不在于它所对应的客观对象,而在于语词自身的实践用法及其相应的生活形式。这种观点为社会学家们提供了对于操作化的重新理解,也为超越目前社会学方法论的二元对立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我国红色旅游快速发展,红色旅游客源呈现出新的结构特征。导游讲解作为红色景区宣教工作的重要手段,应重新构建景区导游讲解队伍,规范和创新导游词,把握好景点讲解的三个层次,灵活运用讲解方法和技巧,使红色精神能更加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9.
The concept of authority crosses many social sciences, but there is a lack of common taxonomy and definitions on this topic. The aims of this review are: (1) to define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uthority relationship, reaching a definition suitable for the different domains of social psychology and social sciences; (2) to bridge the gap between individual and societal levels of explanation concerning the authority relationship, by proposing an interpretation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social representations. The authority relationship can be conceived as a negotiation of meanings and it is closely linked to shared value orientation and the attribution of meanings negotiated within a society. We assume that the authority relationship is socially constructed and represents both a shared representation of society and a normative principle of social life. 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is adopted, crossing definitions and studies provided in sociology, political science, law and social psychology.  相似文献   

20.
施受同辞例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德辉 《学术交流》2002,(3):105-108
一个词兼具施事、受事两个相对的词义 ,就叫施受同辞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二 :一是词义引申 ,市场交易类动词从整体上体现出朝词义的相对方向引申的规律。二是语法功能的变化 ,动词使动义和被动义的固定是造成施受同辞的极为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