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最近的宏观数据和政策调整,使我们对中国经济的未来更有信心.一则中国经济已经有了一个更有利的周期起点,二是来自结构调整的正面作用越来越强,三是更加有利的外部环境,四是政策的制定对经济增长产生了显著的正面影响,五是政府决策层的果断,使中国经济能够迅速地转向以国内需求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  相似文献   

2.
未定稿     
《领导文萃》2009,(7):8-9
出口导向政策需要反思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认为,最近一些年,中国经济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地位不断提高,而国际经济体系存在的问题,在中国早就有反应,根本的问题就在于我们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这种粗放的增长方式通过出口导向的政策,就和世界金融体系联系在一起了。但是,正像所有采取出口导向的国家一样,成功执行这种政策十年二十年后,  相似文献   

3.
通过利用计量的方法对2004-2012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环境规制对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有不显著的负向作用,对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则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最后,基于研究结果,给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袁甄  刘菲 《管理科学文摘》2009,(35):311-311
2009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化的金融危机在中国开始放院脚步,2009年上半年数据显示,中国经济有逐步回暖迹象。当有些人把目光聚集到中国,当有些人认为中国经济应当引领世界经济的时候,“中国经济威胁论”、“绿色壁垒”、“新贸易保护主义”等相关词语又提到了有关文件上。本文就通过近期别国对中国所采取的贸易保护政策来分析其对中国需求以及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并试图寻找有利于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下的战略性政策和途径,以减少新贸易主义对中国的影响,使中国保持在世界经济的有利位置!  相似文献   

5.
2005年下半年开始我国人民币涨幅明显,至今仍然继续其上涨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民币升值引发的经济影响日渐广泛,由于事物都是有两面的,本文认为人民币升值这一经济现象既有正面影响又有其负面影响,体现在不同的领域中。特别指出在我国,物流产业作为新兴的第三产业正处于高速增长和激烈竞争的阶段,人民币升值对物流产业的影响更不容忽视,具体阐述四方面的有利或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6.
银行分支机构、国有银行竞争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改革以来,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数量发生了外生的巨大变化,提供了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天然试验。本文用省际面板数据研究发现,银行分支机构增长代表的银行竞争程度,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由于银行分支机构变化在1998年以前,在东部地区,能够更好地反映银行竞争程度,银行分支机构变量在1998年以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明显,在东部地区也更明显。本文是研究国有银行竞争与经济增长因果关系的首次尝试。  相似文献   

7.
以1999~2013年地级市官员变更为样本,本文实证考察了政策不稳定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官员变更所引发的政策不稳定性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中,不确定性预期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更为突出。(2)官员变更对经济增长的财政影响总体上要强于其信贷影响,但财政政策渠道传导的主要是官员短视性政策行为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而信贷政策渠道传导的则主要是官员变更引发的政策不确定性预期。(3)经济增长对官员变更有正向的刺激作用,但经济增长风险却是官员晋升体系中的一个负向考核指标。我们还发现,随着科学发展观对官员变更制度中的经济考核指标的弱化,中国经济增长中的政策因素和政策风险显著减弱。  相似文献   

8.
彭文生 《经理人》2012,(12):40-40
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增长在缓中趋稳。 中国经济从现在到明年,应该是温和复苏,复苏力度不那么大,但下降空间也比较小,大家不必太悲观。  相似文献   

9.
金融发展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跨地区动态数据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51,自引:1,他引:50  
本文在现有文献基石出上就金融的内生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理论阐述;并就来自中国各省各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中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传导机制的特点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政策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杨书越  陈稹 《管理评论》2023,(2):79-93+170
在我国人口结构日趋老龄化背景下,单纯调整生育政策能否有效改变家庭生育行为和维持经济增速?是否需要对生育政策和教育政策进行协同调整?本文采用三期世代交叠模型研究人口老龄化、生育政策和教育政策的协同调整如何影响中国家庭的储蓄、教育投资决策和经济增长,并根据中国的现实数据和参数进行模拟分析和政策评价。研究发现:(1)虽然人口老龄化对家庭储蓄率及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影响在理论上是不确定的,但现实数据模拟结果显示,当前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程度已对家庭储蓄率和经济增长带来了确定性的不利影响。(2)提高生育率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老龄化的影响,但仅依靠生育政策调整会导致家庭效用下降,无法有效提高家庭生育率和维持经济增速。(3)适当降低教育商品价格(提供教育商品价格补贴)、提高国家财政支出中公共教育投资占比,有助于缓解家庭因增加生育子女数量带来的效用下降,强化生育政策调整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发展的新动力在何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铭 《决策探索》2009,(21):35-37
最近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迅速恢复,南方沿海一些城市甚至又再现用工荒了。可是,笔者想提醒一句,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采取的是投资推动的方式,投资在短期内是需求,在长期是供给。从中国的长期经济增长来看,人口红利期即将结束,劳动力供给增长将放缓,而人口的老龄化也会带来国内储蓄率的下降,长期的经济增长只能依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通常情况下,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主要依靠教育,而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劳动生产率还有一个不应忽视的来源,那就是城市化和区域格局的调整。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罗默、卢卡斯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通过对新古典增长理论进行修正和发展.力图使经济增长率内生化,建立了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又叫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内容体系。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一国经济的长期增长取决于以知识或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等为核心的内生变量。中部崛起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一大重要举措。是提升中部.使全国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进而使整个中国经济崛起的重大战略。本文力图对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内容和主要模型进行概括。借鉴其理论精华,以对中部崛起有所借鉴,并提出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3.
当前,各国产业技术政策实施后产生的技术进步对经济的贡献率越来越大,据经济学家测算,美国、英国、日本和德国实施产业技术政策后产生的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年增加,几乎要超过60%。日本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至今短短60多年时间里,实现经济的赶超,并使生产率迅速提高,应该说主要是靠各个时期所施行的合理的产业技术政策。日本产业技术政策的演进过程及其所取得的经验教训,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并从中汲取适合于发展我国产业技术的有利因素。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中国影子银行发展的分析,发现地方融资平台的偿债风险与影子银行有着密切的关系。并分析了次贷危机后,影子银行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及其带来的风险效应。从影子银行的具体行为特征分析影响地方融资平台的基本逻辑,提出消解影子银行带来的风险积压,需从改变地方政府投融资模式着手,并给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时维6月,中国宏观经济这盘棋局弈至中盘。最近几日,经济数据和调查报告纷至沓来,从中可以判断:中国经济已经触底回升,但数据喜忧参半,信心有待提振,更需对症下药,强本固体。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1994~2016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了不同增长阶段中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多种检验结果表明,总体上基础设施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有显著正向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呈现出明显的"倒U型"特征。具体表现为,1994~1999年间,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有显著但较弱的促进作用;2000~2011年间,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而2012年以后,基础设施投资的增长已经不能显著促进经济增长。分地区和分类别的基础设施投资也都体现出这一阶段性特征。基础设施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效应的大幅度下降,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一是由于基础设施投资形成实际基础设施的能力降低,而且基础设施的直接产出近年来开始下降;二是投资形成固定资本形成的比率显著降低,大量投资不能形成有效的社会需求;三是基础设施投资主要依靠政府的直接投入或大量补助,对民间投资存在挤出效应,基础设施投资比重较大增加了全社会的资本错配程度。基于研究结论,文章提出了进一步提升基础设施投资效率、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国有繁杂的行政审批却取得了高速增长的经济奇迹,不禁让我们反问放松审批的改革有益于促进经济增长吗?通过对市场准入的博弈分析,我们发现:行政审批改革可以通过减少企业交易费用而促进经济增长。行政审批可以抑制社会成本,对中国经济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而中国渐进性的审批改革确实可以推动经济增长,其微观机制是减少了企业的交易费用。我们通过2000~2013年地级市数据和2010~2014年中小板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有关命题,并采用IV、安慰剂检验等方法验证了结论的稳健性。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运用为信息时代中国加速新旧动能转换提供了新的选择.通过构建包含互联网运用及其空间外部性的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和经验分析模型,以中国285个区域为研究对象,运用2006年~2016年的有关数据,分析了互联网运用促进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效果及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运用通过反馈效应放大直接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效果,兼有长期和短期效应,且长期效应大于短期效应.考虑并处理内生性问题后,互联网运用驱动区域经济增长作用的效果是稳健的.在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上,互联网运用能够促进区域创新和提升区域知识存量,利用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中介效应等复合机制促进区域经济增长.该发现对于推进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深入认识互联网驱动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均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旨在评估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的经济绩效和出口导向经济增长假说,结合对外贸易相关理论,对中国的农产品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体统性的研究。基于2002-2013年我国对外贸易宏观数据,对农产品出口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对中国GDP增长率有正向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协整检验方法,并根据中国1987-2007年进出口贸易额以及GDP等经济数据建立回归模型,对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指明出口贸易对我国经济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