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谢尔盖·谢尔盖维奇·普罗科菲耶夫是20世纪世界钢琴乐坛最具影响力的俄罗斯作曲家、钢琴演奏家.其创作的钢琴奏鸣曲构思宏伟、手法新颖、内容丰富,堪称钢琴奏鸣曲中的精品.普罗科菲耶夫的奏鸣曲在演奏上有较高的难度,尤其是节奏与触键的方法独具一格,富有特色.以其第七钢琴奏鸣曲为例,用14个谱例重点分析阐释不同节奏的改变和触键方法的改变对钢琴演奏技法的影响及作品音响效果影响.  相似文献   

2.
欧洲古典音乐作品中有两首关于月光的钢琴作品,其中一首是贝多芬升C小调奏鸣曲,作品27号之2《月光》,另一首是德彪西钢琴组曲《贝加莫组曲》中的第三首《月光》.二者既有诸多相同之处,同时又各具特色.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对于钢琴乐曲的风格有着革命性影响,而德彪西的创作对整个20世纪的音乐创作起到了最为直接的启迪和引领作用,也由此成就了德彪西印象派音乐奠基人的美誉.  相似文献   

3.
普罗科菲耶夫是20世纪俄国(含苏联)最为重要的钢琴作曲家之一,他和斯特拉文斯基、亨德密特等人共同成为新古典主义音乐的杰出代表。他创作的《第二钢琴奏鸣曲》是他独立作曲迈向成熟的标志。韩国裘元朴、德国格朗赛、俄国贝尔曼等钢琴演奏家对《第二钢琴奏鸣曲》充满个性化演奏从不同角度丰富了普氏音乐的多元精神。  相似文献   

4.
肖邦《降B小调钢琴奏鸣曲》具有很强的标题性,从乐曲形式到内容以及乐曲创作的时代背景都可以窥见这一特点。通过作曲技法、调式和声、曲式结构、主题形象等的分析,使读者了解肖邦此奏鸣曲的风格特征和情感基调,从而进一步阐述肖邦《降B小调钢琴奏鸣曲》标题性内容的深刻思想性。  相似文献   

5.
在肖邦所创作的具有古典音乐特征的钢琴奏鸣曲《c小调第一钢琴奏鸣曲》(作品第4号)中,他已经有突破传统奏鸣曲式结构公式的趋向。这首织体清晰、技巧流利的奏鸣曲,为肖邦后来奏鸣曲体裁创作上的突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钢琴奏鸣曲的创作上,肖邦是一位大胆的改革者。  相似文献   

6.
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中总包含着深刻的内涵.与极其丰富的创作手法。他的《钢琴奏鸣曲》Op.2No.3的第一乐章。从结构上看是一首典型的古典奏鸣曲式。并无太多特别之处;但如果从其创作手法上进一步分析,则可发现贝多芬巧妙地以钢琴来模仿乐队织体.并将独奏织体与“合奏织体”交替,从而产生了类似协奏曲的效果,体现出独特的交响性。  相似文献   

7.
19世纪上半叶,钢琴这件西洋乐器传入中国,20世纪是中国钢琴音乐创作蓬勃发展时期。20世纪中国钢琴音乐创作划分为五个阶段:萌芽期、初创期、发展期、沉默期和探索期。以民族音调为创作源泉探寻浓郁的民族音乐风格和运用现代作曲技法不断开拓新的中国音乐风格,是20世纪钢琴音乐创作的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8.
美国作曲家约翰·科里利亚诺以其独具个性的创作观念与技法在国际乐坛享有盛誉。在其创作早期的两部室内乐代表性作品《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和《露台舞曲》中,二度音程的结构中心与间接主导等技术现象对纷繁复杂的音乐形态产生融汇作用,形成音高思维的聚合特征、调式调性的编织特征和主题性写作中的音程结构特征,进而为科里利亚诺综合化的整体创作风貌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贝多芬所创作的钢琴奏鸣曲是对音乐艺术的巨大贡献。他一直努力致力于突破古典奏鸣曲的形式的约束,以形成他的奏鸣曲在风格和形式的独特之处。他的创作历程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个时期都呈现了不同的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10.
汪立三将中国民族音乐语言与西方作曲技法融合,借鉴现代演奏技法,创作了《他山集》五首序曲与赋格,这是一部具有中国民族音乐神韵的钢琴音乐作品。  相似文献   

11.
贝多芬创作的32首钢琴奏鸣曲,被奉为钢琴艺术史上的“圣经”,欣赏《第一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作品笼罩着的浓浓的悲剧色彩。  相似文献   

12.
谢尔盖@谢尔盖耶维奇@普罗科菲耶夫是20世纪上半叶俄罗斯著名的作曲家.他年少有成又博采众家之长,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代表作九首钢琴奏鸣曲集中展示了他丰富的创作经历和奇丽独特的艺术风格.此外,他在钢琴奏鸣曲的和声、节奏和演奏技巧方面不断探索、大胆革新,创造出一种含"稳定剂"的奇丽乐曲综合形式,对钢琴艺术作出了重要贡献,由此奠定了他在音乐史上不可替代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蒋祖馨的钢琴音乐创作成功地将中国传统音乐特点和西方现代创作技法相结合,创作出了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中国钢琴作品,他的创作历程反映了建国以来中国钢琴音乐创作的风格演变。蒋祖馨丰富了钢琴音乐的创作技法,对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和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4.
普罗科菲耶夫《第六钢琴奏鸣曲》(Op.82)体现了作曲家独特的个性风格,也充分展示了作曲家处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现实主义色彩和民族性情怀.通过从整体到局部分别对《第六钢琴奏鸣曲》曲式结构特征进行详细分析和总结,旨在探讨普罗科菲耶夫在曲式方面对传统结构思维的继承和创新.  相似文献   

15.
贝多芬是维也纳古典主义乐派的代表人物,创作了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其创作的32首钢琴奏鸣曲中的第十七号,d小调《暴风雨》是他成熟时期的代表作之一,作品的第三乐章运用了完美的技巧表达了富有诗意和形象的内容,使演奏的技术性与音乐性得到了完满的结合,为浪漫乐派开创了先河。  相似文献   

16.
《滇南山谣三首》是当代著名作曲家张朝创作的钢琴组曲,其源于云南彝族民族民间音乐,具有云南的民俗特色和人文特色。作品既继承传统民风、民俗文化精髓,又推陈出新,并同西方钢琴组曲的创作技法相结合,是国内现代钢琴曲中的成功之作。  相似文献   

17.
以《第四钢琴奏呜曲——狂欢日》为例,分析了江文也的钢琴音乐作品中,认为江文也钢琴作品,运用了大量的民歌、歌舞音乐、戏曲音乐等中国民族音乐元素,使用了中国传统的五声音阶特点的音调,体现了西方技法与中国民族传统音乐的结合和江文也先生钢琴创作中的民族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18.
田园风格与贝多芬的《A大调钢琴奏鸣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贝多芬的《A大调钢琴奏鸣曲》(Op.101)是一首大型的幻想曲,横跨古典音乐和浪漫主义音乐两个时期,它既有古典田园风格的严谨作风,又有浪漫主义的痕迹,超越了时代,达到了伟大作曲家炉火纯青的创作境界。田园风格是其主要特征,作品的写作背景符合田园风格盛行时期的历史环境,作品的写作方法符合田园风格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9.
莫扎特的钢琴音乐在西方钢琴艺术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通过对莫扎特钢琴奏鸣曲的剖析,使人充分地享受到西方古典时期钢琴作品乐观、明朗、流畅、优美的风格特征及其丰富的创作手法。要演奏好莫扎特的作品,必须要掌握和具备一些特定演奏技巧,才能完美地表现大师的作品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20.
肖邦,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乐派杰出代表人物之一,首创钢琴叙事曲这一体裁。《g小调叙事曲》,又名《第一叙事曲》是他所创四首叙事曲中最著名的一首。作品结构庞大、内容深刻,在创作和音乐风格上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创新之处,从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技法和音乐风格几方面对这首作品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