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近年来,吴中区紧紧围绕"美丽吴中、美在太湖"主题,坚持"发展保护两相宜,质量效益双提升"发展理念,竭力将其建成生态经济发达、生态环境优美、生态人居乐享、生态文化繁荣、生态制度健全的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坚持生态立区,树立"发展保护"新理念牢固树立生态发展理念。今年7月31日,吴中区出台了《绿色发展规划纲要》,以绿色经济指标、绿色社会指标、绿色生  相似文献   

2.
生态保护意味着要限制利用生态资源,这毫无疑问会给生态保护地区的群众的生存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贫困便是其中的影响之一。在实践中,也确实存在一些群体因保护生态而陷入生存发展困境的生态保护型贫困现象。这类贫困的产生与生存发展模式的改变以及对新的生存发展模式缺乏适应性和可持续性密切相关。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总布局的重要方面,精准扶贫也是国家"十三五"规划的重要环节,因此要在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利用生态保护地自身的资源和生态受益地区转移的生态补偿等资源解决生态保护和扶贫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实现生态保护型贫困人口的全面脱贫。  相似文献   

3.
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文章以广西梧州市为例,分析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发展绿色循环经济,打造生态产业体系、优化生态环境,打造宜居城市、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创新生态保护机制、注重建设生态文化,构建生态文明道德体系、加大金融财税支持,力促生态文明建设投融资渠道多元化等途径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4.
生态环境保护,一定离不开公众的广泛参与。要把生态保护工作与区域内群众的自身利益结合起来,探索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区域生态补偿试点,弥补因保护生态环境失去发展机会造成的损失,让群众在保护中得到实惠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和生态危机的持续显现,使自然环境这一人类生命支持系统已经脆弱到不堪重负的境地,也使人们开始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十二五"将"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纳入未来五年中国发展目标,说明政府已经对此有了高度的重视。政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是加强其生态责任。而当今生态问题的一个主要根源便是政府生态责任的缺失,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关键在于政府决策中的生态自觉。本文将从经济建设中政府生态责任的意义、政府生态责任的缺失以及强化政府生态责任的对策这三个方面来详细论述经济发展中政府的生态责任。  相似文献   

6.
谷满意 《经营管理者》2013,(7X):348-348
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成立时首先提出生产性保护的问题,生产性保护有着自身独特的特点及其价值,这也是由于羌文化独特的特点所决定的。现阶段在绵阳市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生产性保护的发展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采取各种手段加以完善和改进,并且在生产性保护时要坚持一定的原则,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毛刚 《领导决策信息》2014,(40):F0004-F0004
坚持生态立区。树立“发展保护”新理念牢固树立生态发展理念。今年7月31日,吴中区出台了《绿色发展规划纲要》,以绿色经济指标、绿色社会指标、绿色生态指标、绿色保障指标和评价指标五大类36项具体指标体系,对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绿色“达标率”进行量化。  相似文献   

8.
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圈,是江西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生态文明和经济发展相结合,培育江西崛起新增长极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构想和全新的发展理念。既要保护好这“一湖清水”,又要加速这一区域崛起,使之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有重要影响的生态文明示范区、新型产业集聚区、改革开放前沿区、城乡协调先行区和江西崛起带动区,必须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以共同的准则规范各方行动,以共同的利益为纽带,使之成为和谐发展的经济共同体。  相似文献   

9.
实现自然保护区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协调、快速发展,必须始终把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放在自然保护区工作的首位,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特别是当生态环境建设正处在一个"治理与破坏相持"的关键时期,自然保护区之保护必须多策并举,使之进入可持续发展阶段。文章着重探索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保护之策"。  相似文献   

10.
正建设生态文明、实现永续发展,是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景。武隆县被确定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后,确立了"绿色崛起、富民强县"战略,做好"增加绿量、节能减排、扩大效益、革除顽弊"运算法则,积极创建国家级生态县和打造"中国武隆公园",县域自然生态及环境质量极大改善,各项自然生态指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1.
加强对草原生态保护的公共政策研究,提高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的公共政策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研究近半个世纪以来锡林郭勒盟在推进草原畜牧业发展和加强草原生态保护中公共政策的演变过程,分析各时期的政策导向、实际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暴露的生态建设等问题以及这些公共政策实际取得的效果、局限性,进而提出和完善推进草原生态建设的公共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标志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省第一个纳入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目前,江西正在对这一规划进行新的调整,争取建立全国低碳试验示范区,使之成为引领江西科学发展、加速崛起的“龙头工程”.以促进江西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李开传 《经营管理者》2009,(19):109-109
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些不和谐的因素相继凸现,环境问题成为了制约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重要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多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好的发展经验和思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本文对瑞典的"绿色发展道路"进行了研究和总结,同时对我国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总结了瑞典经验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4.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江西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刻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江西实际,探索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相结合发展新路的有益尝试和重大创举,是引领全省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龙头工程。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是其题中应有之义,本文试图从分析全省农业发展现状入手,提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面临着经济发展、公共服务供给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这是困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难题。本文以生态功能区制度和生态转移支付制度为例,构建了一个简单的理论分析模型,讨论了在环境保护目标下,地方政府在面临经济激励和政治激励后的行为反应及其策略选择。本文利用2003~2014年全国县级面板数据,识别了两类制度安排对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和公共服务的影响及其差异,关注了背后的激励扭曲效应。实证结果发现:(1)生态功能区制度和生态转移支付制度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环境质量,提升了地方政府生态治理的努力程度,但是改善程度和努力程度呈现出递减和弱化趋势;(2)两类制度所带来的环境改善是以弱化发展(工业发展)激励为前提的,但是也带来了财政收入下降、财政支出上升、收支缺口扩大,公共服务水平相对下降;(3)在生态功能区县(市)或享受生态转移支付的县(市)中,财政收支缺口越大时,生态县(市)发展工业的激励越强,工业发展水平越高时,公共服务水平相对更高,但带来了环境污染加剧,这是激励扭曲一种表现;(4)生态功能区制度政治激励不足所产生的扭曲效应显著高于转移支付制度,其与绿色晋升激励不足(缺失)有关。在绿色发展转型的过程中,地方政府行为会因制度安排不全和激励不足产生扭曲,当现有制度安排无法有效弥补县(市)因保护生态环境而放弃经济发展的机会成本时,地方政府为了保障机构运转和公共服务需要,则会通过发展一定规模的工业来弥补公共服务成本,进而影响了生态环境治理效果,政治激励不足会进一步加剧这种扭曲效应。提高均衡性转移支付公式中的生态因素权重,适当扩大生态功能区专项转移支付规模,设置差异化生态绩效考核梯度,建立和推行绿色晋升机制,对解决激励扭曲效应和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远安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市场、绿色、民生”三维纲要和“打造金山银山、保护绿水青山、构筑民生靠山”要求,认真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严格保护生态环境,在以绿色发展引领推动县域经济上取得了显著成效,被省委李鸿忠书记称赞为绿色湖北、美丽荆楚的典范。2008年以来,远安连续六年获评宜昌市综合目标考核优胜单位,三次进入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行列。  相似文献   

17.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是神农架机场通航后旅游产业裂变式发展的关键之年。神农架将紧紧围绕建成世界著名生态旅游目的地的奋斗目标,坚持把改革创新贯穿于保护与发展始终,突出生态保护、旅游发展、民生保障三项重点工作,奋力推进转型跨越,绿色崛起。  相似文献   

18.
张碧文  孙秀 《决策与信息》2011,(10):79-79,194
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从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工业文明在走向辉煌的同时,伴随而来的是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气候变暖等一系列问题,危及到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破解这些难题,需要人类确立新的生态文明观,构建新的生态文明理念和发展方略。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是当今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掌握着公共资源和公共权力的政府及政府官员,理当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担当起更多的责任,理当在政策导向、绿色GDP考核体制、环保制度创新等方面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曼坚实更具体的保证。  相似文献   

19.
《领导决策信息》2013,(30):14-15
"打造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把贵州建设成为‘东方瑞士’。"7月1日,贵州省委书记赵克志在接受采访时提出这一工作目标。为学习好、借鉴好、运用好"瑞士经验",7月19日至23日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专门设立了"贵州与瑞士对话:携手瑞士,绿色赶超"的分论坛,  相似文献   

20.
<正>我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在维护生态平衡中加快经济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许多地区在探索如何解决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这一矛盾时,提出了将二者有机结合、大力发展生态型经济的设想,并以生态型产业为突破口,通过加快发展生态型产业,推进生态型经济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