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行政复议是指当事人对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理决定有意见,向行政机关提出要求重新处理的一种制度。由于各国的文化背景、历史轨迹、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状况等都有相当大的差异,各国的行政复议制度也有一定差别。在此将我国与主要西方国家的行政复议的程序进行比较分析,以便在研究国外相关制度的基础上分析解决我国行政复议制度存在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国际法的阶级性是国际法理论中的重要问题,它是由于苏联国际法学家套用国内法的阶级性理论而引起的,争论的焦点在于国际法是否有阶级性,但对阶级性的表现有着不同的见解,有的认为,它是“各国意志”;有的认为它是“协调意志”,有的认为,根据马列主义关于法的理论,国内法的阶级性不适用于国际法,等等。这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老问题,有必要作进一步的探讨。一、国际法是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行为规范国际法是国家在国际交往中形成的行为规则,主要调整国家之间的关系,为有关各国所公认,对它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原则、规则和规章、制度的总体。它反映了国际阶级力量对比和各国统治阶级的意志。它不同于国际道德和国际礼让。西方有的法学家如英国的奥斯丁否  相似文献   

3.
<正>(一) 市场经济是当代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普遍趋势。不仅资本主义国家较早地发展了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国家也历史地选择了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体制正在进入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所以世界上存在着多种市场经济模式。其中,最著名的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引起了各国学术界对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贫困化问题的一场大论战。这场论战从五十年代就开始了,迄今还在继续。百家争鸣,众说纷纭,值得一评。 首先简要地介绍一下争论的情况,争论集中在下列两个问题上: 一个是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贫困化是不是绝对的、一般的规律?另一个是:关于无产阶级贫困化的内容和形式。  相似文献   

5.
民粹主义是一种极为复杂的政治现象,它有“左”的一面也有“右”的一面,也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产生不同的变种。关于中国是否有民粹主义,毛泽东与民粹主义的问题也一直存在很多争论。本文就这一问题从民粹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入手,对毛泽东思想与民粹主义的区别,毛泽东对民粹主义的认识和批判,以及国外这一问题的研究状况作了简评。  相似文献   

6.
天主教关于教皇的教义和建制,同马太福音第16章第15-19的文字有紧密关系,天主教内外对这些文字的理解和解释向来存在着差别与对立.本文沿此介绍了德国"世界报"网上进行的一场争论.这一争论源起于德国许多媒体炒作"教皇"这一名号,由此而言及马太福音这章文字同教皇的关系问题,在这一问题上也展开了争论.本文就此对圣经这章有关文字的不同解释与翻译作了一些比较,以期说明理解的多元性和解释的局限性,同时也说明一种开放的商讨何以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社会保障制度是一个国家的基本经济社会制度之一,是国家通过立法建立起来的。世界各国由于社会经济制度、经济发展状况、价值取向、法律文化传统等方面的不同,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也不尽一致。本文主要探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五十年代初,斯大林的《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发表以后,在苏联曾引起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问题的讨论,文艺界也掀起了关于文学艺术与基础及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的争论,争论的焦点集中在文学艺术的社会本质问题上,文学艺术是不是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成为争论的主要问题。有些文艺学家否认文学艺术的上层建筑性质,对文学艺术的社会本质,作了令人不能满意的错误解释。这些错误的解释,在我国的文艺  相似文献   

9.
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性质和“战争责任”等问题,历来是东西方学者十分重视的研究对象。由于各国研究者的学术背景和政治倾向不同,以致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很难取得一致,争论长期不休。争论的焦点是“战争责任”问题,即哪个军事集团,哪些交战国或哪个交战国应对这次大战的爆发承担主要责任?其中,苏联学者和西方学者对于协约国参加者的“责任”,主要是英国和俄国政府罪责孰重问题的看法是截然不同的。当然,苏联学者的观点也并不是始终如一的。例如,波克罗夫斯基在20年代曾把发  相似文献   

10.
正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经济状况和人的身体状况相似,有高有矮、有大有小、有好有差、有强有弱、有胖有瘦,而且每年、每月、每天、甚至每时都在变化着。要了解经济运行状况是否健康?是否存在成长中的烦恼?需要有像温度计、听诊器、B超、CT那样的观测器械来诊断。对经济肌体而言,统计就是一种科学的诊断工具,要正确地分析判断经济形势,必须从统计指标入手。但统计指标成千上万,而且,很可能不同指标提供的信息会对经济形势的判断作出不同的解释。例如,同一年里,从GDP增长情况来看经济发展势  相似文献   

11.
一 由于民族、国度不同,各族、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具有各自的特点;但是,人们不难发现,不同民族、国家在以上各方面也有其惊人的相似之处。譬如神话,这是原始初民对于自然现象的解释,对于自然界的斗争以及全部社会生活在艺术概括中的反映。各族、各国的神话,几乎都不约而同地反映了诸如宇宙开辟、人类起源、山川形成、洪水平治、狩猎  相似文献   

12.
关于刑法解释的目标历来就存在"主观说""客观说""折中说"的争论,结合现代罪刑法定原则的价值蕴涵及其相对性的特征,刑法解释应该采取"客观说",同时由于我国刑法解释表现出的与西方刑法解释不同的特点,决定了刑法解释之"客观说"在我国应该受到严格限制,即在解释刑法时应坚持合法性原则、合理性原则和人权保障优先性原则.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的人权状况》白皮书的前言中指出:“享有充分的人权,是长期以来人类追求的理想。”这句话明确宣告了我们与包括西方在内的全世界各国人民在人权问题上的认同。另一方面白皮书又郑重指出:“但是,人权状况的发展受到各国历史、社会、经济、文化等条件的制约,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由于各国的历史背景、社会制度、文化传统、经济发展的状况有巨大差异,因此对人权的认识往往并不一致。”我以为这个说法是很实事求是讲道理的。它有力地揭露了西方某些人权鼓噪者的狂妄态度的错误。就中西人权观的差异和对立而言,我想概括地说,至少是由以下三方面的重大因素引起或起作用的。其一,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而西方是资本主义国家。这就有在人权问题上两种社会制度和两种意识形态的差异,其中不免包含有尖锐的对立与冲突的成分。其二,在经  相似文献   

14.
<正> 国际经济法是战后国际法领域内兴起的一门新学科。正由于此,目前各国学者对国际经济法的概念、性质、范围在解释上所说不一,至今尚无定论,概括起来大体上有三种意见。一、认为国际经济法是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原则、规则和规章、制度的总称,是国际法的一个分文,其主体、渊源与国际法相同。主张这一学说的学者有英国的施瓦曾伯  相似文献   

15.
亨利·基辛格(HenryAlfredKissinger)的均势理论内容非常丰富,不仅考察了均势的基本理论特征,还追溯了均势的历史,总结了均势的历史形态。一、基辛格关于均势理论的历史分析基辛格认为均势概念反映了启蒙运动时期政治理论家思想。基辛格承认启蒙思想家的均势思想的理论合法性,却认为他们将均势结果说成了是均势原因,将结果与意图混淆。认为整个18世纪欧洲王国进行无数战争,却没有丝毫证据表明它们有实现国际有序的自觉目标,均衡在各国扩张权力的无序争夺中逐渐显现。英国加入欧洲大陆强化了最初均衡,当初英国是欧洲唯一愿意、并有能力维持欧陆均衡的国家。拿破仑战争结束,以均衡原则设计国际形态的理论准备,在欧洲出现。  相似文献   

16.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童工的作用与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国是最早发生工业革命的国家,也是无产阶级成长、壮大的典型国家。在英国工业革命期间,作为无产阶级组成部分的童工,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战胜封建生产方式的过程中,建树了不可磨灭的功绩。但是,童工的地位是低下的,遭遇是悲惨的。堆砌资本主义凯旋门的就有他们的无数白骨。英国童工血泪斑斑的境遇在某些方面也是当年英国无产阶级状况的缩影。探讨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童工问题,有助于认识资本主义制度的兴起和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创业时期的伟大贡献。  相似文献   

17.
概率的解释问题是现代归纳逻辑中长期争论的基本问题之一。给概率概念一个定义,就是给概率演算以一个解释。由于概率的解释不同,以致于测定概率值的方法和构造该方法的推理规则就不同,由此便导致了不同的概率解释理论。概率解释理论主要分为三个派别——频率主义、逻辑主义和主观主义。本文试图以理论和技术上的完备性以及与科学验证、评价的实际过程的一致性为标准,具体分析这三派概率解释理论的成功之处和根本缺陷,并简要地阐明关于概率解释的多元性观点。一频率主义解释关于概率的精确定义是1919年由频率主义的创始人冯·米塞斯(K·Von Mises)给出的;他把概率定义为:在长序列中事件发生的相对频率的极限,记作  相似文献   

18.
各国法律的起源,既有其一般的规律性,又有其特殊的规律性。法律和国家一样,都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都是在国家出现以后才有作为调整人们行为规范的法律,这是各国法律起源的共同规律。但是,由于每一个民族的经济发展、文化传统和心理素质的不同,各国法律的起源又经历了各自不同的发展道路。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我国法律的起源,除具有法律起源的共同特点以外,又有它自己的特点。我们在  相似文献   

19.
英国经典议会主权理论认为,英国议会具有最高立法权,法院只能服从而不能质疑议会的立法,议会后来通过的法令可以修改或废止此前通过的任何法令。英国加入欧洲共同体后上述经典议会主权理论受到了欧共体法的最高效力和直接效力原则的挑战,由此引发英国人关于欧共体法优先还是议会主权至上的法理争论,围绕Factortame判案这一争论达到高潮,形成了革命论和建构论两种不同的观点。实际上,革命早在英国加入欧共体时即已发生,经典议会主权理论的核心受到冲击,但这种革命是有限的,它并没有动摇英国宪法主权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概率的解释问题是现代归纳逻辑中长期争论的基本问题之一。给概率概念一个定义,就是给概率演算以一个解释。由于概率的解释不同,以致于测定概率值的方法和构造该方法的推理规则就不同,由此便导致了不同的概率解释理论。概率解释理论主要分为三个派别——频率主义、逻辑主义和主观主义。本文试图以理论和技术上的完备性以及与科学验证、评价的实际过程的一致性为标准,具体分析这三派概率解释理论的成功之处和根本缺陷,并简要地阐明关于概率解释的多元性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