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魏雯 《今日辽宁》2014,(2):90-91
正社火,源于先民对土地与火的祭祀。《礼记·祭法》载:"共工氏…其子日后土,能平九州,故祀以为社。"社,即土地神;火,即火神,土地是人的立足之本;火是熟食、取暖之源。先民视土地与火为神灵,形成了祭祀社与火的习俗。后来人们不断赋予社火以娱人的成份和祛瘟压邪、纳福求祥之意。按社火的形态和形式分,本溪社火当属武社火,而本地人习惯称它为"武秧歌"。  相似文献   

2.
董迎春  曹琪铭 《创新》2022,(3):74-82
杂技作为表演艺术门类之一,于劳动中起源,于游戏、娱乐、祭祀等活动中发展,因其生发情境的独特性,造就了其蕴含本土文化、民族特色的审美及创意。其中,当代的广西杂技中仍可见丰富的非遗元素,以祭祀为语境、以仪表为表达载体、以民间神话故事融入创意,都彰显了其对广西民族文化的书写、民族精神的寄托及现代表达。以审美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广西杂技中的非遗特色,对保护活态的广西文化与创新杂技题材的排演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在唐代乡村社会,居民生活总是与各种祭祀活动和神灵崇拜紧密相连.这种祭祀目的的功利性,是社会生产力低下的反映.后世乡村社会举办的祭祀活动都与这种文化积淀有深厚的渊源关系,并在某种程度上传承着这种富有农耕特色的祭祀文化.从唐代开始流行的人物信仰和行业神崇拜,都体现了农耕生活的重要性,而且,现代社会生活中依然可以追寻农耕文化存在的踪迹,成为农历节日庆典.尤其是唐代商贸、娱乐和祭祀同时开展的民间活动,对中国传统乡村集市和城镇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4.
日本山形县流传的民间“番乐” ,是在举办庆典、神事与佛事活动中所表演的古代民俗艺术 ,属于日本传统民俗“芸能”的一种。它起源于宗教祭祀活动 ,具有很浓的宗教信仰特色 ,目的是提高祭祀活动的祈祷效果  相似文献   

5.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富有传奇的民族.17世纪初期,蒙古贞部落由河套地区东迁至阜新.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与融合,阜新蒙古族人民逐步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民族文化.敖包祭祀、那达慕大会、安代舞、胡尔沁说书、蒙古剧、马头琴等彰显蒙古族古老文化的礼仪和活动,演绎着阜新的绚丽和神奇.  相似文献   

6.
秦开凤 《社科纵横》2011,26(7):121-122,132
在"炎黄热"的背景下,学术界对黄帝及黄帝祭祀的研究层出不穷,成果也纷繁复杂且不乏争议,争议很多源自于研究方法上的差异,对此,本文论述了从文化学角度进行黄帝及黄帝祭祀研究的意义,并指出从文化学和历史学角度对其研究的区别所在。文化学角度研究的黄帝是在历史真实黄帝的基础上,他是一个集体记忆的产物,是在后人不断进行的自我价值判断基础之上的复合体。黄帝祭祀的本质不是古史研究,更不是宗教活动,而是一种文化活动。  相似文献   

7.
"神保祭羊"①仪式是色尔加村的一项山神祭祀活动,主要内容是为了避免一些自然灾害而对村落主要山神进行祭祀,以求得平安与丰收。本文经过田野调查将其整个仪式过程描述出来,以文化相对论的视角试图对该仪式的存在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8.
福建邵武坎头村惠安祠的始建年代可以追溯到宋元之前,经历了明清时代的变化,一直延续至今。惠安祠的祭祀空间与神明格局,是在长期的历史变迁中文化积淀的结果。与之相应的祭祀活动已经融为社区生活的一部分,这些活动或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地域社会的性质、内部关系、权力网络及其历史变迁。从惠安祠的个案研究,可以看出,唯有将民间信仰的研究置于宽广的历史背景与具体的地理空间之下,从社区生活内部的长期历史和文化因素的视角出发,才得以更好地理解传统时期中国民众的心态和村落日常生活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屈原<九歌>组诗应作于变法流产之后到放逐之前的被疏期间.它并非严格意义的祭歌,其大多数诗篇并不适用于正式场合下的祭祀活动,即<九歌>既不是楚国王室祭祀之辞,也不是沅湘民间祭祀之乐,而是诗人借助楚国巫鬼文化中的祭神形式而创作的高度个性化的灵魂祭歌.<九歌>中的神灵形象或愁思悠悠,郁郁寡欢;或彷徨等待,焦灼不安;或知音难寻,失恋伤情.这正是诗人忠贞为国竞遭疏离的悲凉心境的真实写照,从而也决定了<九歌>深婉哀怨的抒情格调及其隐含的政治讽喻性.  相似文献   

10.
李秋香 《唐都学刊》2012,28(1):73-75
民间信仰具有多种文化认同功能与文化控制作用。秦汉民间信仰的多种文化认同或文化控制功能不仅具有共时性特征,而且具有历时性特征。由于民间信仰属于深层次的文化内容,故其具有相对独立性。在秦汉时期的某一时段,其独立性体现为,国家的最高神为太一,但各地信仰的主神又各具特色。这一方面表示民间信仰并不与国家祭祀同步叠合,另一方面又显示包括民间信仰在内的小文化传统处在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既统一又对立的地位。具体来说,王朝早中期民间信仰与主流文化、国家政权之间的关系呈现出相对和谐的一面;王朝晚期民间信仰与主流文化、国家政权之间的关系则显现出对立的一面。秦汉民间信仰的文化功能对于当前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1.
雷英章 《创新》2009,3(8):94-96
隆安壮族在长期的稻作生产中,围绕水稻生产的各个阶段,形成一定仪式,并融入了民间信仰,产生相应的祭祀祈祝礼仪。形成了完整的稻作文化系列节日。  相似文献   

12.
《社科纵横》2015,(4):113-115
黄帝作为中华民族的始祖一直受到炎黄子孙的敬仰和爱戴,千百年来人们把祭祀黄帝作为一种礼仪文化世代传承。然而,近几年在黄帝祭祀礼仪中存在诸多问题,社会各界关于祭祀活动的形式、内容、效果等问题也争论颇多。如何建立起一套恰当的、规范化的黄帝祭祀礼仪,使之更符合中华民族礼仪文化的发展值得我们去深思。  相似文献   

13.
传统雅乐包括诗、乐、舞等,其核心是以郊庙歌辞为中心的庙堂文学,与古代帝王祭祀天地鬼神的宗教活动密切相关."变雅"本属于<诗经>学史上与"正雅"相对的重要术语,是正统雅乐的自我更新机制,在庙堂文学创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具体体现为郑声入雅、清乐入雅、胡音入雅以及三教入雅.郑声入雅体现为民间俗乐进入雅乐表演体系,时间为春秋战国至汉代;清乐入雅时间为汉魏南朝;胡音入雅则从汉代开始,经历北朝,迄于唐代而臻干大盛;正因为吸收了民间俗乐、胡部音乐及道曲、佛曲等音乐文学的要素,促使庙堂雅乐从内容到表现形式发生了诸多新变.三教入雅指东汉以来儒、道、释三教对庙堂雅乐的深刻影响.而历代帝王频繁的宗教活动,也是"变雅"经常发生的原因,凡此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庙堂雅乐本身的生命张力.  相似文献   

14.
贺晓武 《社科纵横》2010,25(11):90-92
洞头的"灯舞文化",是少有的独特民俗。从审美人类学的角度来看,这种仪式化的表演,确实给予渔民情感慰藉,更满足了他们的审美需要。它的传说、仪式表演,其实根植于当地人们的现实需要和审美需要。在消费主义盛行的温州,要发扬洞头"灯舞文化",应该保留民间的元素减少商业气息,这样才可以增强人们的审美交流,建立真正的和谐。  相似文献   

15.
李启宪 《创新》2012,6(6):125
<正>壮乡,岂只三春花繁,绿城,总是四季葱茏!南宁人,无论壮、汉、苗、瑶、侗,好以歌会友,喜以舞迎客。民间歌舞、民俗民风……乡韵优美悦耳,土风炫目夺魄!《乡韵土风——南宁民间表演艺术寻踪》一书,(以下简称《乡韵土风》),用时代的、科学的目光,对南宁的民间艺术和民间艺术中的南宁,即南宁文化的历史积淀和今日南宁的文化建设,作了一次多视角全方位的梳理、审视和诠释,丰富了南宁城市文化,彰显了南宁城市魅力,提升了城市文化软实力,为首府南宁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更高台阶注入深厚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6.
张西昌 《唐都学刊》2013,29(1):66-70
“快活”民俗被认为是社火游艺中颇为特殊的种类,属于以视觉装扮为传播方式的哑戏艺术形态。此类民俗与大多数社火事像在文化功能上具有根本性的不同,它主要是借助迷幻的化妆手段造成血腥暴力的展现效果,并以善恶报应、惩恶扬善的道德伦理为其文化内核,具有较强的社会规范和教化性特征。从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赤沙镇三寺村的“快活”民俗事像中可以看到其道德伦理的潜在因素。  相似文献   

17.
正贴年画,是中国人迎接农历新年的一项传统习俗。而年画这种完全出自民间的艺术形式,也因其别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和意义非凡的历史文化价值,成为中国传统美术和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年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远古时期的自然崇拜观念和神灵信俗。中国早期的年画都与驱凶避邪、祈福迎祥这两个主题有着密切关系,在祈祷丰收、祭祀祖宗、驱妖除怪等民间风俗习俗化  相似文献   

18.
由于“现代性”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冲击,唯物质主义文化价值取向的牵制,以及我国民间信仰活动管理政策、法规依据不足等,民间信仰长期处于“欠合法”状态,其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呈现弱化之势.在日益激烈的国际文化竞争中,应客观对待民间信仰的文化意义,并在对现代性问题给予恰当回应的过程中重构民间信仰文化生态系统,使之在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上实现应有价值.  相似文献   

19.
清明前夕,江苏省淮安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就清明节期间开展文明祭祀活动提出明确要求。一要广泛宣传,营造舆论氛围。二要改革丧俗,争做文明市民。把摒弃陋习、文明祭奠作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重要内容,广泛开展移风易俗活动,不断提高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质量。各地要采取有效方式和措施,引导群众移风易俗、文明祭祀、保护环境,提倡以鞠躬默哀、戴黑纱、戴白花和用花圈、鲜花等文明习俗取代愚昧迷信的丧葬陋俗,推进全社会的丧葬习俗改革。  相似文献   

20.
罗盱兰  段裕祥 《江右论坛》2007,8(10):108-115
南丰傩舞,俗称"跳傩",沿袭古代驱鬼逐疫的仪式"驱傩",历经漫长岁月,虽经不断改革、创新,但其原生态的特质依然保存完好.南丰傩舞因其动作简朴、刚劲,保持较多的原始风格,故被<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江西卷>誉之为"中国古代舞蹈活化石".南丰傩自汉始,经唐宋明清历代,形成娱人娱神的民间舞蹈,并奠定了今天跳傩村落的格局.傩之所以能跻身世界文化遗产行列,在于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艺术之一.傩产生于原始人类驱除灾疫之灵的心理要求,由原始氏族部落战争的现实映像所启发而形成的以神驱鬼或以恶逐恶的观念,是原始人类萌发赶傩或驱傩意识的基础.南丰傩舞虽历经各代与其他艺术的糅合,但可贵的是,傩的核心意义--驱邪逐疫的原始愿望没有改变.南丰傩舞保留了大量上古时代遗留的信息密码,是研究古代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本文即是探寻并解密现存南丰傩文化所蕴含的原生形态,使读者跨越时空隧道,体味先人创造傩舞的本真心理.经历数千年文化积淀的南丰傩文化包括多元宗教、祭祀仪式、民俗、音乐、舞蹈、面具艺术等,是个复合文化体.本文就其中五方面来解码其中的原生特质:傩班--原始巫的承嗣;乐舞--跨跃时空的上古巫音;面具--原始图腾的载体;傩具--巫术意识的留存;驱疫--仪式的原生态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